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才被馬雲認可?這營銷策略100分,回答滿分

2020-12-18 曦說職場

我們常能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有賣不出產品的人。所以營銷技巧真的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關於銷售的故事有很多,但在所有關於銷售的問題中,有一個問題十分經典,那就是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

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銷售人員是否有忽悠人的能力,以及思維方式能否創新。基本上所有關於銷售的培訓都會有這道題目。

阿里巴巴也不例外,當初阿里巴巴的銷售培訓師,也同樣用這道問題給阿里的銷售人員進行了培訓。不過當馬雲聽到阿里內部培訓師講述這個案例後,他立即以銷售不是忽悠,產品不應該賣給不需要的人為由,解僱了這名培訓師。

不過馬雲雖然不允許阿里用這樣的事例,但還是有很多公司在繼續使用這個問題,甚至加上了額外的條件:你怎樣才能把梳子賣給和尚,並且不被馬雲罵呢?

這讓前來求職的人感到很為難,馬雲先生早就否定了這個問題,怎麼可能不被罵呢。但是為了工作,還是得硬著頭皮回答。

第一位求職者回答說:「馬雲說過,和尚沒有頭髮用不著梳子。所以把梳子賣給和尚不是推銷,而是忽悠。因此我不會把梳子賣給和尚,因為我認同馬雲的銷售觀念。 」

第二位求職者回答說:

「馬雲先生不認同的是銷售中的忽悠行為。所以我只要不忽悠就可以了。和尚雖然無需梳頭,但是和尚可以在寺廟中賣梳子啊,畢竟梳子在古代有很好的寓意。

首先用梳子經常梳頭,對健康有好處;其次送梳子是祈福長壽的意思;再者七夕送梳子給年輕情侶,是祝福他們白頭偕老;最後送刻著生肖的梳子給人,有避邪的效果。

香客來寺廟捐贈香火後,都會請一個小掛件以保平安。其實那些小掛件一點都不實用。如果寺廟裡買一批梳子,在上面刻著「平安梳」、「福臨門」等字樣,然後由香客請回去。不僅能讓祝福伴隨著他們,而且會很實用。

用這種方法完全可以讓住持購買梳子,而且我想馬雲先生也不會罵我的。因為我並沒有把商品忽悠賣給不需要的人,銷售的本質是使雙方都受益。我這樣推銷,完全可以讓大家都受益。」

輪到第三位求職者了,他是這樣回答的:

「馬雲是做電商起家的,所以電商思維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讓豬來買單。所以我不賣梳子給和尚,也不會讓寺廟去付錢。我可以找一家公司,讓他們購買1萬把梳子,並在上面刻上企業的名字,同時在梳子的另一面刻上吉祥祝福的佛語。

做完這些之後,再去聯繫一位高僧,幫忙給這1萬把梳子開光,把這些普通的梳子變成「護身符」,最後放在香案上,等待香客請回去。

這樣不僅滿足了香客「請」護身符的願望,而且讓寺廟增收香火,至於買梳子的公司雖然出了買梳子的錢,但是卻省下了一筆廣告費。

要知道宣傳單大家會扔,但是請回的護身符,每個人都會好好保存的。這樣的方式可以說是一箭三雕,馬雲先生就算不讚賞,至少也不會罵我吧。」

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錄取哪位求職者?第三位求職者的答案,是100個求職者中的最佳答案。目前,還沒遇到比這個答案更好的方法了。

你有更好的答案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面試官: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且不被馬雲罵?網際網路+思維,服了
    銷售史上有一道經典面試題,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重點考察銷售人員腦洞大開、忽悠客戶的本事。幾乎所有銷售培訓師都會給銷售新人洗腦。馬雲聽見阿里內訓師講這個案例後,立即開除了他,理由是銷售不是忽悠,不應該把產品賣給不需要的人群。
  • 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銷售史上的一道經典面試題「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馬雲曾經因為這道經典面試題開除了阿里內訓師,認為將產品賣給不需要的人就是欺騙,缺乏誠信的行為。今天就簡單聊一下這個話題——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促使人形成購買動機要靠兩個要素:需求和欲望先說需求,和尚沒有頭髮,根本用不到梳子,讓和尚買梳子無異於竹籃打水,顯然是徒勞的,需求這條路走不通。再說欲望,如何能吸引和尚買梳子?
  • 聽說你把梳子賣給了和尚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營銷經理自詡自己推銷有道,什麼東西都可以賣給別人,即使別人不需要,他也能發現另外的推銷點,創造出客戶的「偽需求」,將商品賣給別人,最令他引以自豪的是有一次他把梳子賣給了和尚,他的故事是這樣的:
  • 把梳子賣給和尚 銷售人員都讚賞 馬雲卻認為「騙人」
    一次節目中馬雲講,當年阿里巴巴裡面有一個人給其他員工做培訓,那個人說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只要告訴和尚:把梳子給磕頭後頭髮凌亂的香客就行了。阿里員工聽的津津有味,覺得這人很會推銷。然而馬雲卻不欣賞:「把這個人給開了!」「把梳子賣給和尚」的故事在銷售界很有名,故事中的銷售方式一直受銷售界讚賞,為何馬雲反對,在我看來,其實是兩種銷售觀的衝突。銷售界一般的觀點是,就算產品不符合市場需求,只要突破一般思維定式,總有方法把產品賣出去。」
  • 面試官:請問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面試者這樣回答……
    一個奇葩的面試故事「小x是一個勤儉奮進的好青年,這一天面試一份銷售的工作,面試中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問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最終,面試官在其中選擇了一個最靠譜的答案:轉變銷售的對象,不賣給和尚,而是賣給來寺廟的香客。對主持的推銷話術就變成了:你看你寺院的香火這麼旺,遊客那麼多,當他們上香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一點紀念品。這樣不但能增進與遊客的交流,說不定還會帶動一些本來上香意願不強,但正好需要一把梳子的人的禮佛意願。
  • 馬雲:把梳子賣給和尚?那不是銷售之術,是騙術
    講述 | 馬雲來源 | 善緣街0號(ID:zhumengtrip)近日,馬云為某次大會在家拍的一段視頻演講被瘋轉。演講中,馬雲回顧創業十多年那些艱難時期的決策,總結「跟錢有關的都不是戰略性的,不以利益為出發點的戰略決策才是真正的廟堂之策。
  • 怎麼樣讓和尚買梳子?這個銷售的一番話,馬雲聽了也很認同
    在我們生活中做銷售的人特別多,其實在我們看來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銷售人員必須要臉皮厚嘴皮子溜,其實這是每一個銷售人員最基本的要求。也正是以上的這種想法讓馬雲非常憤怒,因為在馬雲看來做銷售並不是去忽悠那些不需要的人群來購買自己的商品,還是要把產品賣給那些需要的人群。曾經在銷售界有過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而且所回答的問題要確保不會被馬雲罵。有些應聘者認為,馬雲老師曾經說過要把自己的產品賣給需要的人。
  • 再聊「把梳子賣給和尚」
    有人說營銷是一門藝術,有人說營銷是一門技術。無論是什麼,它終歸是要看數據的。如果數據不硬,什麼都不是。賣什麼?賣給誰?在哪賣?怎麼賣?這就是營銷的核心問題。把這些東西想明白,就可以動手了。有個老套的營銷故事,是「把梳子賣給和尚」。有時候一說起這個案例,很多人就說是騙術。事實上這個故事還是很有意義的,重在思維的啟發,它內在的東西是講「賣給誰」和「怎麼賣」的問題。第一位銷售員賣了一把,回來說:「寺廟裡都不需要梳子,只有一個小和尚頭皮奇癢,賣給他了一把。」
  • 為什麼要把梳子賣給和尚?(李金平)
    最近我的各大自媒體,老是向我推送一篇文章,其大意是「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裡面講的是五彩繽紛、有板有眼,可謂振振有詞。或許有的人會對此類文章極感興趣,畢竟它是證明自己「銷售能力」的最好手段,而我粗略地瀏覽後,卻選擇一笑了之!首先;有把梳子賣給和尚想法的人,只能說明你還不夠聰明,因為你在緣木求魚,你把寶貴的時間,花在了根本就不出結果的地方。
  • 把梳子賣給和尚的員工,馬雲把他開除了,阿里銷售鐵軍怎麼煉成的
    這支銷售團隊在網際網路界被稱為中供鐵軍,名聲顯赫。滴滴打車創始人程維、前美團網COO幹嘉偉等多位網際網路精英都出自阿里的銷售隊伍。馬雲曾公開評價:「阿里巴巴旗下最剽悍,最具戰鬥力的銷售團隊,非中供鐵軍莫屬!
  • 再把梳子賣給和尚!
    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大師。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經典問題。後來馬雲,馬老師還鄭重承諾過。如果阿里系公司有人提這種問題,他就把這個提問題的人炒掉。我們為馬老師點個讚啊!和尚大師沒有頭髮,明顯本人沒有對梳子使用需求。大師你用這個梳子去收藏起來吧,說了紀念你的頭髮是吧?追思紀念。大師不是見一次哭一次啊?送禮、禮品、轉賣獲利需求。
  • 瑞縈傳媒營銷小故事——第四個把梳子賣給和尚的人
    N個人去參加一招聘,主考官出了一道實踐題目:把梳子賣給和尚。眾多應聘者認為這是開玩笑,最後只剩下甲、乙、丙三個人。主持人交代:以10日為限,向我報告銷售情況。十天一到。主試者問甲:「賣出多少把?」答:「1把。」「怎麼賣的?」
  • 面試官: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本科生:當慈善梳送人,直接淘汰!
    面試官: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本科生:當慈善梳送人,直接淘汰!如今的就業競爭很大,想要在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並沒有這麼簡單,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想要拔得頭籌,就要有比別人更優秀的地方。想要突出自己的能力,就要在智商這一關好好發揮,只要你的回答能得到面試官的認可,那麼這次的面試就算是成功了。李冰冰是一個本科畢業生,如今剛從大學畢業,也要出來找工作了。她在大學中讀的專業是市場營銷,所以她想要找個銷售的工作。
  • 如何將梳子賣給和尚?面試者機智回答,當場錄取
    分享職場中的人和事,有故事,有溫度,歡迎大家關注【靜靜職場】一家公司為了招聘一名銷售人員,在面試時,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將梳子賣給和尚?」前來面試的有三個人,第一個回答說:「我來這裡面試,將要銷售的產品不是梳子,我服務的客戶也沒有和尚,你問的這個問題很無聊,我不願意回答。」第二個面試者想了很久,最後說,這個問題有點難,我覺得自己賣不出去。
  • 面試官: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90後的回答非常精彩
    說到和尚很多人覺得他們已經超凡脫俗,有人覺得他們沒有責任,拋下自己的父母去出家,雖然不同的人對他們有不同的看法,不過真正的甜苦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而想當和尚必須與塵世脫俗,而且不能有個人情感,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剃度,頭上的點數是等級,所以賣梳子的小販如果賣給和尚可算是十分荒謬可笑了。
  • 馬雲:把梳子賣給和尚就是詐騙。不,那是發現藍海市場的好辦法
    找到那個「需要梳子的和尚」「把梳子賣給和尚」在營銷學領域是十分經典的題目。關於這個題目的答案,一般的說法是說讓和尚在香案旁邊放梳子方便朝拜的信客梳理,或在梳子上刻經文贈送給填香火的信客。在我們的固定思維裡,尋找藍海市場,需要從無到有發明新東西,或者探索全新的市場領域,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把梳子賣給和尚」,意味著不需要發明新產品,只需要尋找還未使用這款產品的人群,即找到了藍海市場。據說馬雲曾經指責過那些企圖「把梳子賣給和尚」的人,理由商家如果硬把產品賣給不需要它的人,那就是一種詐騙。
  • 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故事不長,啟迪深刻!
    有一個營銷經理想考考他的手下,就給他們出了一道題,把梳子賣給和尚。 經理微微一笑,和尚沒有頭髮還需要你告訴我? 第二個人:來到了一個寺廟,找到了和尚,對和尚說,我想賣給你一把梳子,和尚說,我沒用。那人就把經理的作業說了一遍,說如果賣不出去,就會失業,你要發發慈悲啊!和尚就買了一把。
  • 溝通心理學「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
    但面試官除了一道題,就讓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那題目就是把梳子賣給和尚(在這裡我很不贊同某雲所說的和尚沒有頭髮,賣梳子給和尚是騙人)沒有頭髮不代表用不上梳子。最終只剩下甲乙丙三人留了下來表示願意去試一試,面試官給他們三日時間去向和尚推銷梳子,讓他們三天後到公司匯報梳子的銷售情況。
  • 面試官問怎樣把梳子賣給和尚?大學生機智回答,贏得考官的青睞!
    在職場上,面試是進入一家公司的門檻,近年來面試官出的題目更是千奇百怪,這不,有出來一招,怎樣把梳子賣給和尚?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會說和尚沒有頭髮,賣個啥呀,接下來,看看90後的大學生如何回答的?小林:我會對和尚說如果我賣不出去就會失業,您就發發慈悲吧。小王:我會找方丈喝喝茶聊聊天天,對他說,香客們不願潛力來到這裡,他們十分的虔誠,但是卻風塵僕僕,蓬頭垢面,如果廟裡買些梳子,讓這些香客頭髮梳整齊,臉洗乾淨,也是我們對他們的謝意。
  • 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這個故事太有啟發了!
    ,就給他們出了一道題,把梳子賣給和尚。見警察到了跟前,立時把手風琴從肩膀上移下來,離開木凳站起身,畢恭畢敬地說,警察同志,我,這就撤退,撤退。鬧騰了大半天,忽然,來到了一個寺廟,找到了和尚,對和尚說,我想賣給你一把梳子,和尚說,我沒用。那人就把經理的作業說了一遍,說如果賣不出去,就會失業,你要發發慈悲啊!和尚就買了一把。鬧騰了大半天,忽然,傳來摩託車的聲音,轉眼間,一個警察騎著摩託車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