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能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有賣不出產品的人。所以營銷技巧真的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關於銷售的故事有很多,但在所有關於銷售的問題中,有一個問題十分經典,那就是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
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銷售人員是否有忽悠人的能力,以及思維方式能否創新。基本上所有關於銷售的培訓都會有這道題目。
阿里巴巴也不例外,當初阿里巴巴的銷售培訓師,也同樣用這道問題給阿里的銷售人員進行了培訓。不過當馬雲聽到阿里內部培訓師講述這個案例後,他立即以銷售不是忽悠,產品不應該賣給不需要的人為由,解僱了這名培訓師。
不過馬雲雖然不允許阿里用這樣的事例,但還是有很多公司在繼續使用這個問題,甚至加上了額外的條件:你怎樣才能把梳子賣給和尚,並且不被馬雲罵呢?
這讓前來求職的人感到很為難,馬雲先生早就否定了這個問題,怎麼可能不被罵呢。但是為了工作,還是得硬著頭皮回答。
第一位求職者回答說:「馬雲說過,和尚沒有頭髮用不著梳子。所以把梳子賣給和尚不是推銷,而是忽悠。因此我不會把梳子賣給和尚,因為我認同馬雲的銷售觀念。 」
第二位求職者回答說:
「馬雲先生不認同的是銷售中的忽悠行為。所以我只要不忽悠就可以了。和尚雖然無需梳頭,但是和尚可以在寺廟中賣梳子啊,畢竟梳子在古代有很好的寓意。
首先用梳子經常梳頭,對健康有好處;其次送梳子是祈福長壽的意思;再者七夕送梳子給年輕情侶,是祝福他們白頭偕老;最後送刻著生肖的梳子給人,有避邪的效果。
香客來寺廟捐贈香火後,都會請一個小掛件以保平安。其實那些小掛件一點都不實用。如果寺廟裡買一批梳子,在上面刻著「平安梳」、「福臨門」等字樣,然後由香客請回去。不僅能讓祝福伴隨著他們,而且會很實用。
用這種方法完全可以讓住持購買梳子,而且我想馬雲先生也不會罵我的。因為我並沒有把商品忽悠賣給不需要的人,銷售的本質是使雙方都受益。我這樣推銷,完全可以讓大家都受益。」
輪到第三位求職者了,他是這樣回答的:
「馬雲是做電商起家的,所以電商思維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讓豬來買單。所以我不賣梳子給和尚,也不會讓寺廟去付錢。我可以找一家公司,讓他們購買1萬把梳子,並在上面刻上企業的名字,同時在梳子的另一面刻上吉祥祝福的佛語。
做完這些之後,再去聯繫一位高僧,幫忙給這1萬把梳子開光,把這些普通的梳子變成「護身符」,最後放在香案上,等待香客請回去。
這樣不僅滿足了香客「請」護身符的願望,而且讓寺廟增收香火,至於買梳子的公司雖然出了買梳子的錢,但是卻省下了一筆廣告費。
要知道宣傳單大家會扔,但是請回的護身符,每個人都會好好保存的。這樣的方式可以說是一箭三雕,馬雲先生就算不讚賞,至少也不會罵我吧。」
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錄取哪位求職者?第三位求職者的答案,是100個求職者中的最佳答案。目前,還沒遇到比這個答案更好的方法了。
你有更好的答案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