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根據精子的運動規律,寫出一個神奇的數學公式

2020-12-14 DeepTech深科技

來自約克大學、伯明罕、牛津以及京都大學的研究者基於精子頭部和尾部的周期性律動寫出了一個神奇的數學公式,簡化了研究精子運動的過程,有助於精子在流體中運動的研究和理解,也有助於精子到達卵細胞過程中的路徑預測。

該研究團隊可謂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雞尾酒團隊,他們發現精子的尾巴能夠創造一種律動來推動精子向前運動,也能夠以一種協調的方式將精子的頭部向後拽或是向旁邊偏轉。

研究的另一部分則是流體運動分析,因為成功的受精意味著有一個精子成功地通過在流體(生物液體)中的運動到達卵細胞,那麼精子在流體中的運動就是十分關鍵的研究了,當然此類研究也比較複雜。其實,採用常規的觀察儀器來理解和研究精子的運動和相互作用是遠遠不夠的,而研究團隊的目的就是採用新發現的數學工具來解釋這一系列問題。

該研究結果將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這不僅在理論上對流體運動仿真和多體運動仿真提供了新思路,也對男性不育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簡化問題

研究團隊中赫爾墨斯·蓋德哈(Hermes Gadêlha)博士隸屬於約克大學數學系,他向記者簡單敘述了研究的過程:

首先,為了在微觀視角觀察精子向前運動的機制,我們採用了複雜的高精度的顯微技術來觀察精子的運動。在觀察完畢後,精子尾部的運動被研究團隊數位化並寫入了開發的計算機模型中,用於理解精子尾部運動所帶動的流體運動。然後,我們採用數值計算仿真來確定精子周圍的流體是怎樣運動的,不過因為流體的結構比較複雜,記錄的數據都是經過特殊處理後才進行仿真的。我們的樣本也十分龐大——我們一共在樣品中發現了約5500萬個精子,那麼要同時對它們的運動進行建模可想而知是非常難的一件事。這也是我們想要寫出一些公式,開發一些數學工具來簡化研究過程,能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和預測精子的運動。研究的結果也能告訴我們為什麼一些精子成功到達了目的地,而其他的卻失敗了。其實,研究精子運動和在精子周圍產生的流體運動還是比較複雜的:分開來說兩項研究都是微觀層面的研究,仿真和觀察要求的精度較高;另一方面,這兩種運動還存在相互作用,如何分離研究對象也是難題。研究團隊採用了統計學工具「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論述分離研究對象的可能,將研究對象首先分離成兩部分,之後再採用「邊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s Method)」來研究精子運動以及精子周圍產生的流體運動之間的關係,並以此得出了精子運動時周圍的流場分布。

協調的節奏

在研究了精子頭部和尾部的運動後,研究人員發現精子在流體中移動時還存在一種有著協調節奏的擺動,而這恰恰能用一種相對簡單的公式來表達。研究精子運動時的流體運動,也可以採用相對簡單的電腦仿真程序。

研究結果表明,精子能夠向多個方向進行往復運動,例如向前和向後,並以這樣的方式來接近卵細胞。運動的產生還要靠精子的尾巴——鞭毛,這常見於一些細菌的細胞壁上,一般與運動有關。而精子的鞭毛有著一種十分獨特的周期性運動方式——帶動精子頭部向後或向旁邊擺動,能在精子周圍產生一種忽動忽停的流場。精子在流體中運動時,也是藉助這樣的流場來減少因為小尺寸而帶來的摩擦力。

對於精子在流體中的移動,蓋德哈博士說:「的確,科學家認為一個精子到達卵細胞就像發生了奇蹟一樣,但是我們不得不讚嘆人的身體是十分精密的一套系統,它能保證精子和卵細胞就一定能碰到一起。精子看似無規律的擺動感覺應該會對周圍的流體也產生毫無規律的影響,並且對精子在流體中的運動也會形成阻礙。但是,結果並非如此,精子周圍的流體以一種近乎完美的方式在運動,甚至還能幫助精子的運動。「

「這也意味著,精子的無規則擺動實際上是與流體運動相協調的,形成的流場和磁極形成的磁場很像。所以,即使流體的粘滯力理論上會對精子的移動產生影響,不過冥冥中註定,只有那些選定了的精子能夠與周圍的流體相協調,飛速向前遊動。」

其實,研究團隊現在能夠利用數學公式來預測單個精子的運動了,下一步的研究計劃就是將此模型推廣到更大數量的精子運動研究中。研究團隊認為這樣的研究也將有利於開發新的治療不孕不育療法。

相關焦點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進
    一直以來科學家在二維顯微鏡下俯視精子,就以為:精子是在左右擺動尾巴來前行。來源:Giphy眼睛欺騙了我們。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精子運動並非此前的認識。最新的三維高速顯微鏡下,精子是在滾動中前行的。具體而言,精子頭部旋轉,尾部則繞著遊泳軸滾動,如此實現了前行。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新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進
    300 多年前,顯微鏡之父、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觀察自己的精液,發現了精細胞,並且描述說,這些精子在像水蛇一樣遊動。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用顯微鏡從上方往下看,都得到了統一的結論:精子通過左右移動尾巴來遊泳。
  • 描述精子質量好壞數學公式:實現最高可能受孕
    這一方程看似史蒂芬·霍金教授用來研究宇宙奧秘的公式,但其實它是用來描述精子質量的看到這篇文章裡這個複雜的數學公式,你或許會認為這是史蒂芬·霍金教授用來探索宇宙奧秘的。但你想的不對。這個公式其實是用來定義「質量完美的精子」的,其中包含了很多飽受不孕不育之苦的夫婦的希望和期待。這一公式是由英國科學家們提出來的,該算法描述的是一個精子在朝著卵子遊動過程中的效率高低,並且在算法中已經考慮了諸如精子尾巴長度等很多細節因素。該項目主管戴夫·史密斯博士表示:「這項技術將有望徹底革新不孕症治療手段。」
  • 開掛的數學家——靠做夢夢到3900個數學公式
    數學的美妙在於它用「數「來闡述世間的規律。但同時數學又是對我們思維的一種挑戰,很多無法靠實例來解釋清的規律則需要我們用運算與推理來一一闡述。縱觀出現在數學史上的一位位數學家,他們各有各的偉大之處。15歲,拉馬努金從朋友那裡借來了英國數學家卡爾的《純粹數學與應用和數學概要》,而這本書只是收錄了關於代數、微積分、三角學、解析幾何的5000多個公式,但卻沒有證明過程。拉馬努金把這本書中的每個公式當做研究題目,嘗試證明,5年後他寫出了幾百頁的證明筆記,為他「開掛「的人生奠定了基礎。從14歲開始,拉馬努金就總會在睡夢中夢到自己信仰的宗教女神——娜瑪卡爾女神。
  • 欺騙了科學家343年,精子竟然不是左右擺動前進的?
    導語:「欺騙」了科學家343年,精子竟然不是左右擺動前進的?細胞是很神奇的生命體,雖然人類很早就發現了細胞這一微生物,比如很久以前利用微生物來發酵,但是人們從來沒有見到過微生物的形態,直到十七世紀人類製造出了顯微鏡。
  • 一個公式「算」出生物遷徙進化規律!中國科學家做到了
    一個受精卵分裂出的40萬億細胞是如何有序形成各個組織器官,並最終發育為完整人體的?儘管進化論指出了生命的演化規律和發展方向,但多細胞生物的「按需製造」原理尚未知曉,「物競天擇」也難以解釋同一環境下的物種多樣性。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劉陳立研究員實驗室,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華泰立教授團隊合作,用一個公式「算」出了這一生命發展的本質規律。
  • 數學和物理的又一次相遇:量子力學導出300年前的圓周率公式
    左圖的表格中,反覆出現的方格代表著4/π,或者是一個正方形與其內切圓的面積之比。沃利斯根據此表格推出右圖上方的不等式,最終得出圓周率公式。圖片來源:Google1655年,英國數學家約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數學專著,其中他推導出一個公式,發現圓周率等於無窮個分數相乘的積。
  • 來自圓的那些數學規律
    對於圓的性質和規律,我們基本都能耳熟能詳,本篇對圓的一些三角函數進行拓展和匯整,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數學我們假設如下變量得到:對於正弦函數我們有如下結論>根據以上規律可以得到4y+z正弦和餘弦的結果是:類推,當弧度成算數序列時,利用這裡的規律,易於寫出弧度的正弦和餘弦的表達式我們知道表達式的正弦三角函數值:相加相減就得到如下式子:表達式的餘弦三角函數值
  • 深圳科學家發現合成生物建構定量公式
    11月7日,Nature雜誌上公布由我國科學家團隊領銜發現這樣一個定量公式。   一個受精卵分裂出的40萬億細胞是如何有序形成各個組織器官,並最終發育為完整人體的?   如今,這一生命發展的本質規律,用一個公式就能「算」出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
  • 數學老師總結的必備高分技巧:抓公式找規律,講方法多練習,必看
    抓公式。公式眾多並且複雜,這是數學的特點。準確把握數學公式,是學好數學的基礎。怎樣把握數學公式?注重理解。弄清公式的符號、數字所代表的特定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把握公式的推導過程,理清公式的來龍去脈,將公式進行各種變換,了解其不同的變化形式。關注聯繫。數學知識體系是由淺入深的。許多公式是由其他公式延伸、發展得來的,所以對數學公式就要從其他相關公式的聯繫中去把握,分析比較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 最美最神奇的數學常數:π——包含在宇宙的每一個角落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說,只要有人類,總有人想知道下一個是什麼。我向你們保證,在世界的某個地方,有一個數學家或科學家在用圓周率來表示對我們的宇宙很重要的東西,因為圓周率仍然是神秘的自然常數。發現π前面的說法是完全正確的,因為總是有人在Pi上工作。數學和文明一樣古老。
  • 精子遊起來並不像「小蝌蚪」,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內有動圖
    三百多年來,學界一直以為精子像蝌蚪或鰻魚那樣擺動尾巴前進。最近一項研究藉助先進的高速攝影技術,發現這種印象其實是一種視錯覺,精子的運動方式實際上要更加複雜:它們的尾巴朝向一側擺動,頭部旋轉前進,平衡了尾部運動的不對稱。
  • 科學家發現了『水滴』本質背後的一個「出乎意料」的公式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簡單公式,它支配著物理學中一個看似最不可知的極限:確定水滴在爆炸前能承受多大的電場。幾十年來,物理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種無限小的現象,但儘管整個概念可能很容易想像,但要弄清支撐這種帶電爆炸的數學關係卻絕非易事。
  • 數學中最優美的公式——歐拉公式,這是一個越看越美的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中當之無愧的最美公式,公式中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也隱含了宇宙的哲學原理,其形式相當優美和迷人。這個歐拉公式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把數學中最基本的五個常數,以非常優美的形式結合了起來:e——自然對數,代表了大自然π——圓周率,代表了無限i——虛數單位,代表了想像
  • 科學家:提出一種數學公式,計算外星人的機率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和發現,在我們生活的宇宙中,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對於宇宙當中是否有外星人的出現,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民間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漢代學者張衡也曾提出過「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的無限宇宙概念。
  • 探索天體運動的規律,解析公式背後的意義
    當然,也不能好高騖遠,先理解模型,再理解更深層次的東西)深挖天體運動萬有引力衛星、行星,乃至恆星星系,這些運動規律我們用「萬有引力」這一模型進行描述,先理解模型,再理更深層次的東西。我們知道「亞里斯多德」是一個經常「犯錯」的科學家,地心說中也有他的功勞,然後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觸怒權威,被處死了。之後,不得不提的一個人,一位望遠鏡發明之前最偉大的星空觀測者,他就是第谷,這個人很有才話,觀測了很多星空天體運行的數據,但是理論思維著實差了些。
  • 數學之王歐拉有多強?發現最美數學公式,給圓周率取名為π
    他就是18世紀瑞士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家——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他的一生和對學術的貢獻,配得上「偉大」二字,被後輩稱為「神」一般的存在。!13歲上大學、16歲碩士畢業,還哲學、數學都精通!
  • 人類精子究竟是如何遊動的?3D鏡像顯示其不對稱地旋轉前進 科學家...
    他們採用最先進的3D顯微鏡和數學技術,率先重建了精子尾部的3D真實運動。如今,科學家們揭示的結果顯示——這是一種視錯覺。布裡斯託大學的Hermes Gadelha博士、Gabriel Corkidi博士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Alberto Darszon博士利用最先進的3D顯微鏡和數學技術,率先用3D技術重建了精子尾部的真實運動。結果顯示:精子並不是對稱地左右擺動尾巴遊泳,而是不對稱地旋轉前進。
  • 英國女數學家寫出了製作完美「月餅」的數學公式
    英國女數學家寫出了製作完美「月餅」的數學公式來源:武漢英中 周粟
  • 日本科學家發現,鳥類和蜜蜂按照數學規律在生活,到底是咋回事?
    來自日本的一組研究人員對一個問題產生了興趣,這個問題就是,飛行中,為什麼大多數鳥類能形成有序的群,而蜜蜂或蚊子又是一個隨機(無序)的群?因為牛頓規律有一個明確的數學表達式,所以,星系的形狀可以通過有關恆星的數據來計算。也就是說,如果你能確定是什麼因素影響鳥類或昆蟲的飛行,以及明確群體成員間是如何影響它們的同伴,那麼,就可以計算出它們的運動情況。鳥是靠翅膀的力量飛行的,並在飛行中體驗著重力和空氣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