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均肉類攝入量超標,歐盟考慮徵收「肉品稅」減少碳排放量!

2020-12-22 八鮮過海

歐洲人今晚吃牛排?抱歉,很快他們的牛排將要被收一筆「肉品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起來看看歐洲人守護環境的最新努力!

德國一間超市裡,員工正準備上架肉品

少吃肉,救地球

周三(2020年2月5日),歐洲議會展開是否對境內所有肉品加徵「肉品稅」的討論,作為歐盟新年度「綠色新政」的一部分。

肉製品在生產過程中會造成大量環境負擔,因此歐盟希望利用「肉品稅」將環境成本包含進肉類產品價格中,達到減少肉品消費的目的。

其實,「肉品稅」並不是一個新議題,約半年前德國同樣在討論是否要開徵「肉品稅」的新聞。不過,這次規模和層級都有所提升,成功實施將對歐盟全境產生影響。

為什麼要徵肉品稅?

真實肉品價格聯盟(True Animal Protein Price, TAPP)主任雷姆斯(Jeroom Remmers)表示: 「歐洲人的肉品攝取量平均高於建議攝取量的 50%。

去年 11月22日,歐洲衛生協會寫給歐盟一名資深專員的信中特別提到「研究指出富含大量蔬果的飲食更有益健康、經濟和環境」。更有報告進一步指出富裕國家如果大幅度減少肉品消費量,可以有效應對氣候危機。

如果歐盟想要有效保護環境,將環境成本納入肉品的價格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真實肉品價格聯盟的主席維林加教授(Pier Vellinga)建議。

德國一家超市肉品銷售部門的一角,前方展售櫃擺放大量肉類產品

要怎麼徵這筆「肉品稅」?

歐盟計畫從 2022年開始徵收肉品稅,到了 2030年預計可以為會員國帶來每年 32.2億歐元的收入。

這筆資金一半預計用於鼓勵農民生產其他農產品,減低肉的產量;其它預計用來降低歐盟境內的蔬果價格、支持貧困家庭和幫助發展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

不同種類的肉,因應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負擔不同而課徵不同比例的稅。豬、雞等對環境影響較小的肉品,稅率就會比對環境影響大的牛肉低。如果成功實施,肉品稅預計可以降低歐盟境內牛肉、豬肉、雞肉的消費量分別達 67%、57%和 30%,並減少 1億2,000萬噸的碳排放量。

一名消費者匆匆路過冷藏櫃。在歐洲,每人平均消耗掉多於建議攝取量 50%的肉

加稅以外的其他選擇?

英國的行為洞察團隊(BiT)在報告中建議政府可以去除或減少供應公共餐廳、醫院、學校和政府辦公室中的非永續性食品。

甚至,簡單地將超市中的素漢堡和葷漢堡擺在一起,方便人們比較和選購,就能有所幫助。

改變你的行動,比等待科技進步更快。

「政府、產業和消費者已經對環保和氣候變遷更警惕」,行為洞察團隊能源與永續部主任帕克(Toby Park)說:雖然科技可以為我們帶來拯救環境的方法,但是減少環境影響的秘訣其實只需要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即可。

轉載聲明

本文轉載自地球趴趴團,如許轉載,請註明原文出處。

相關焦點

  • 歐盟數字稅的徵收理由、基本邏輯和真實動機
    歐盟是積極推動者。它於2018年3月公布了數字經濟公平稅收規則的提案,近期英法宣布徵收單邊的數字服務稅。數字稅是新生事物,我們需要準確把握背後的動機和邏輯。其徵收理由是歐盟認為網際網路公司的稅率太低,徵收的基本邏輯是用戶參與了價值創造,而實際上是針對別人家的孩子——想從美國網際網路公司身上分一杯羹。對此須保持清醒認識。
  • 商務部:對歐盟進口馬鈴薯澱粉徵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5年
    北京日報客戶端訊 今天(2月1日)商務部網站發布2019年第4號公告,對原產於歐盟的馬鈴薯澱粉反傾銷措施期終覆審進行裁定。如果終止反傾銷措施,原產於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澱粉對中國的傾銷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對國內馬鈴薯澱粉產業造成的損害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裁定自2019年2月6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澱粉繼續徵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
  • 商務部: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澱粉繼續徵收反傾銷稅
    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五十條的規定,商務部根據調查結果向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提出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的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19年2月6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澱粉繼續徵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
  • 我國居民鹽油糖攝入量均超標 我們該怎樣減肥
    國家衛健委17日發布調查顯示:我國居民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10.5克,遠超世衛組織推薦的5克數值;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42.1克,超膳食指南推薦的25-30克標準值。即國家衛生和健康委員會17日發布的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的鹽油糖攝入量嚴重超標。其實不止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內容,之前瑪麗皇后學院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協會雜誌》發表的論文中,也分析了關於中國居民攝入食鹽的量之大。此項研究涉及900名兒童和2.6萬名成年人,結果發現中國居民食鹽攝入量一直居高不下。
  • 歐盟食品安全局制定歐盟「膳食營養素攝入量」
    歐盟食品安全局制定歐盟「膳食營養素攝入量」   2010年3月26日,歐盟食品安全局發布公告,膳食、營養與過敏症專家組(NDA Panel)制訂了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脂肪和水的膳食營養素攝入量。歐盟食品安全局關於營養攝入量的意見為鞏固營養政策及與飲食有關的公共衛生目標的設定和消費者健康膳食信息項目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 歐盟對中國輸歐焦炭和小型空氣壓縮機徵收反傾銷稅
    歐盟委員會17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直徑超過80毫米的塊狀焦炭和小型空氣壓縮機徵收反傾銷稅。     根據這項決定,中國向歐盟出口的直徑超過80毫米的塊狀焦炭,如果淨到岸價格低於每噸197歐元,將被徵收反傾銷稅;如果高於每噸197歐元,則不徵收反傾銷稅。徵收反傾銷稅的期限為5年。
  • 數字稅談崩 歐盟多國表示強烈不滿:歐盟國家不接受威脅!徵稅!
    來源:央視網當地時間17日,美國財政部宣布美國退出經合組織框架下的數字服務稅談判,對此,歐盟及多個歐盟成員國都表示不滿。當地時間17日,美國財政部發言人稱,美國政府已向多國發函,提議暫停在經合組織框架下就統一徵收跨國企業數字稅方案的談判,理由是「世界各國政府目前正集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安全重啟本國經濟」。隨後,歐盟多國官員表示,他們已經收到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的信,信中宣布美國退出這一談判。有美國官員透露,美國認為這一談判未能取得進展。
  • 商務部:對原產於美國、韓國和歐盟的進口三元乙丙橡膠徵收反傾銷稅
    二、徵收反傾銷稅  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商務部向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提出征收反傾銷稅的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20年12月2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韓國和歐盟的進口三元乙丙橡膠徵收反傾銷稅。  被調查產品的具體描述如下:  調查範圍:原產於美國、韓國和歐盟的進口三元乙丙橡膠。
  • 12年鈉鹽攝入量嚴重超標,只限食鹽是遠遠不夠的!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人們控制食鹽添加的意識有所增強,但如果僅僅限制食鹽的量,就容易低估總體的鈉鹽攝入量,現在仍需要更多措施對總體的鈉攝入量進行控制。自1989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開始提出限鹽政策以來,距今已有20餘年,隨著"限鹽"的反覆提出,現人們已對食鹽攝入有了較高的認識。從起初大家僅憑口味攝入食鹽,到現在婦孺小孩都知道減少食鹽的攝入。
  • 機動車環境稅開徵確定 從量徵收最可行
    對機動車徵收環境稅,這早在政府部門的討論過程中了。說白了,這是遲早的事,但關於如何徵收?是否增加消費者負擔?可能並非外界想像的那麼嚴重。研究開徵但出自燃油稅2009年下半年,關於醞釀 出臺該項改革的消息就傳出來了。外界一度以為將增加消費者的負擔,但最終被證實為誤讀。事實上並未增加機動車的主的負擔,只是將原有稅收中的一部分拿出來作為環保費用。
  • 商務部:對美國和歐盟的進口相關無縫鋼管繼續徵收反傾銷稅
    來源:商務部網站原標題:商務部公告2020年第9號 關於原產於美國和歐盟的進口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反傾銷措施期終覆審裁定的公告【發布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發布文號】公告2020年第9號【發布日期】2020-5-92014年5月9日,商務部發布2014年第34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和歐盟的進口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徵收反傾銷稅
  • 愛爾蘭徵收咖啡稅 而根本的目的只是為了減少汙染
    愛爾蘭徵收咖啡稅 而根本的目的只是為了減少汙染 橙色新聞 | 2019-11-09 16:39:22 星辰在線 | 編輯:丁虹
  • 法國重啟數字服務稅徵收計劃 美歐數字稅「戰火」重燃?
    經貿紛爭再起法國經濟和財政部日前表示,12月將重啟去年7月提出的數字服務稅徵收計劃,對在法收入超過2500萬歐元、全球收入超過7.5億歐元的網際網路公司徵收3%的數字服務稅。該計劃涉及多家美國網際網路企業。據彭博社報導,英國、義大利、西班牙、奧地利等歐洲國家也都已提出數字稅方案。
  • 商務部:對原產於美國和歐盟的部分進口無縫鋼管繼續徵收反傾銷稅
    5月9日,商務部發布公告顯示,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五十條的規定,商務部根據調查結果向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提出繼續實施反傾銷措施的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20年5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和歐盟的進口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繼續徵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
  • 開電動汽車沒補貼還要加稅,澳大利亞又開了一個壞頭
    作為一項重要減排措施,一些歐洲國家已將禁燃時間表提前,提高了對純電動汽車的補貼力度,中國和美國,同樣在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澳大利亞卻選擇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出臺任何鼓勵電動汽車發展的政策,反倒要向電動汽車徵收道路使用稅。
  • 修訂後的歐盟稅收指令中是否包括最低電子菸稅?
    2020年6月26日歐盟將在其統一的菸草稅框架中包括霧化產品,即菸草消費指令(TED)。在歐盟理事會最近批准了最新的菸草稅收規則的「政治指導和優先事項」,並要求歐洲委員會提出立法建議。但是,可能不會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做出最終決定。這是否意味著最低稅率不可避免?不必要。
  • 西班牙出現「反糖」運動,為減少購買將提高含糖飲料稅率至21 %
    以可樂為例,配方表顯示,每百毫升可樂的糖含量為10.6克,也就是說,一瓶500毫升規格的可樂含糖量達到53克。而根據世衛組織的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糖分應在25克以內。一瓶可樂下肚,人們攝入的糖分也在不知不覺間超標了,經年累月,肥胖、糖尿病風險等問題隨之而來。
  • 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應不高於5g
    食鹽(NaCl)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但是,長期的高鹽攝入會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病風險。《健康中國行動計劃(2019-2030年)》提倡,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g,而我國人均烹調鹽攝入量高達10.5克/天。那麼,日常飲食如何做到智慧控鹽?
  • 法國對美國科技公司徵收數字稅 Facebook、亞馬遜在列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法國已開始要求美國科技公司支付「數字稅」,儘管華盛頓警告稱,美國可能會對法國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以進行報復。去年3月,法國政府出臺了數字稅,旨在向谷歌、亞馬遜和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徵稅,以實現財政公平。這項稅收的徵稅對象為全球數字服務營收不低於7.5億歐元(約合8.47億美元),以及其中至少2500萬歐元(約合2800萬美元)來自法國的企業,稅率為3%。
  • 深圳多次被傳徵收遺產稅 在中國徵收是否適合?
    近日,「深圳將開始徵收遺產稅」的消息甚囂塵上,經證實該說法系不實信息。為何總謠傳深圳徵收遺產稅?2012年底,央視經濟信息聯播曾播出新聞「深圳或成為我國首個開徵遺產稅的試點城市」,報導稱「在深圳提出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思路中,出現了試證遺產稅的建議,引發社會極大關注,不少人已在考慮如何避稅,在深圳前去諮詢『保險避稅』的人明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