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王安憶)2020年,人類通過一系列災難,充分認識到了全球變暖的危害,更多共識,也讓各國加大了落實減排目標的力度。
作為一項重要減排措施,一些歐洲國家已將禁燃時間表提前,提高了對純電動汽車的補貼力度,中國和美國,同樣在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澳大利亞卻選擇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出臺任何鼓勵電動汽車發展的政策,反倒要向電動汽車徵收道路使用稅。
不僅如此,澳大利亞還是全球首個廢除碳稅收方案的國家……
電動汽車動了燃油消費稅的奶酪
上周,南澳大利亞州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對電動汽車所有人徵稅的轄區。
11月22日,維多利亞州宣布跟進,將從明年7月開始徵收電動汽車道路使用稅。
根據維多利亞州公布的徵稅方案,對純電動汽車徵收每公裡2.5澳分的稅,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徵收每公裡2澳分,一輛每年行駛20000公裡的電動汽車,每年預計增加500澳元(約合2411元人民幣)的額外成本。
新南威爾斯州財政部長多米尼克·佩羅特也希望對電動汽車徵稅,理由他在去年寫的報告中就有交代:
「電動汽車車主與汽油車車主在同一條道路上行駛,所花費的成本卻很少。」
確切地說,這個成本是指燃油消費稅,汽油車車主需要繳納每升42.3澳分左右的燃油消費稅,每年為澳洲政府帶來約180億澳元的收入。
名義上說,燃油消費稅用於建設公路運輸基礎設施,但昆士蘭大學研究員傑克·懷特黑德表示,其實只有不到一半的燃油消費稅用於道路建設,其餘部分都成為了政府的一般收入。
「電動汽車正在成為燃油消費稅下降的替罪羊,電動汽車車主不僅要繼續支付印花稅和註冊費,還將另外徵稅。」傑克說。
澳洲電動汽車理事會執行長貝哈德·賈法裡則認為,在英國宣布將在2030年之前禁止銷售燃油新車的同一周,澳大利亞對電動汽車收稅的決定非常「可恥」。
「比起徵稅,現在更應該做的是支持電動汽車發展。」賈法裡認為,大多數國家都在用各種優惠政策鼓勵電動汽車發展,澳洲徵稅的做法實屬可笑。北雪梨聯邦成員倫特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認為電動汽車稅會打擊銷量。
澳洲電動汽車業堅決反對「對零汙染徵收重稅」,稱這就好比,徵收口香糖消費稅,來應對菸草稅下降。
「電動汽車可以為經濟帶來廣泛的好處,包括改善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子孫後代做出貢獻。」FCAI(聯邦汽車商會)執行長託尼·韋伯對州政府只看到眼前收入感到失望。
澳洲媒體itwire則評價,南澳大利亞州的稅收政策,如同「驢在統治獅子之國」那般荒謬。
澳洲電動汽車沒補貼有重稅
電動汽車稅最狂熱的支持者,是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合作組織(IPA),該組織代表著大型道路建設商和收費公路運營商的利益,在遊說州政府推動電動車道路使用稅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該組織在上周六的一份聲明中慶祝了電動汽車稅的通過,並將這種稅形容為「百萬富翁稅」。
IPA執行長阿德裡安·德懷爾說:「現在,開馬自達或起亞的家庭,正在為使用道路付費,而開著電動特斯拉、保時捷或捷豹的百萬富翁,則可以免費在道路上行駛,這並不公平。」
「電動汽車並不會懸浮在馬路上,它們應該像其他車主一樣付錢使用道路。」
這種觀點,符合許多澳洲人的一個刻板印象——電動汽車是有錢人的座駕。
在澳大利亞,電動汽車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2019年,特斯拉Model 3在澳洲起售價為66000澳元(約合31.8萬元),如今更是漲到了73900澳元(約合35.6萬元),Model 3長續航版售價為91613澳元(約合44.2萬),高性能版更是超過10萬澳元(約合48.2萬)。甚至有油管汽車博主克瑞斯直言,特斯拉、捷豹價格太高,不予考慮。
2019年,英國市場上有27款電動汽車售價低於6萬美元,而澳洲只有5款。
目前,澳洲市場最便宜的電動汽車是剛上市的上汽MG,起售價40990澳元(約合19.8萬元),但與同級別起售價不到15000澳元(約合7.2萬元)的燃油車比,依然貴得離譜。
電動汽車售價奇高,是因為澳大利亞汽車製造業在2017年就劃上了句號,目前所有汽車全部來自進口,因此和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產業的中美歐不同,澳洲政府沒有為電動汽車提供哪怕一分錢補貼。
作為對比,美國目前仍為製造商銷售的前2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7500美元稅收抵免,折合人民幣約5萬元。
不但沒有補貼,反而還有重稅。
在澳洲,因為要疊加消費稅、印花稅和豪華車稅,電動汽車車主往往要比燃油汽車車主支付更多稅款。
正因如此,2018年,澳大利亞電動汽車銷量在所有新車中僅佔0.2%,而美國是2.09%,中國是4.44%。
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全澳共售出4400輛電動汽車,僅佔汽車總銷量的0.6%。
貝哈德·賈法裡表示,在道路使用稅出臺後,許多消費者立即取消了電動汽車的訂單。
煤炭產業是澳洲命根子
在成為第一個對電動汽車徵稅的國家之前,澳大利亞在應對全球變暖問題中創下過許多並不光彩的世界第一。
2014年7月,澳大利亞政府以「減稅」的名義廢除了碳排放稅,成為全球首個廢除碳稅收方案的國家。
新南威爾斯大學能源專家休·特勞德當時評價說,「這是最成功的愚蠢風暴。」
而維多利亞大學氣候變化與風險適應專家羅傑·瓊斯則認為:「廢除碳稅收,表明澳大利亞當局對氣候變化科學完全無動於衷,恐怕沒有比這更糟糕的邏輯推理和政治決策了。」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還是全世界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單位GDP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在經合組織國家中位列前茅,發電碳排放強度同樣冠絕全球,9成以上電力來源自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
現任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 莫裡森也經常被批評無視氣候變化問題。
澳洲山火從去年8月燒到今年2月,總共排放了3.06億噸二氧化碳,佔澳大利亞溫室氣體年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然而在山火肆虐的時候,莫裡森卻舉家去了夏威夷海島休假。
英國宣布到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澳大利亞僅設定了到2030年的目標,因此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曾在電話中敦促莫裡森對氣候變化採取「大膽的行動」。
但莫裡森拒絕了英國首相的意見:「我們的政策不會在英國制定,不會在布魯塞爾制定,也不會在世界其他地方制定,將在澳大利亞制定。」
莫裡森表示,任何有關氣候變化的決定都是「主權決定」。
比起氣候健康狀況,莫裡森更注重本國的煤炭、油氣、礦產等經濟支柱產業的健康狀況。
煤炭是澳洲第二大賺錢的生意,去年澳洲出口煤炭3.96億噸,創收超過395億美元,僅次於鐵礦石。
然而,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環保及節能減排,從進口煤炭轉向進口天然氣。
據EMBER統計,全球前十大煤電國家中,已有5個國家承諾實現碳中和,包括中國(2060年)、日本(2050年)、韓國(2050年)、南非(2050年)、德國(2050年)。
澳大利亞政府的一份報告指出,預計今年澳大利亞煤礦企業出口收入將出現170億美元的萎縮。
全球變暖將重創澳洲經濟
澳洲政府對氣候變化漫不經心,反倒是澳洲企業在努力推動節能減排。
10月29日,澳大利亞四大行中的澳新銀行表示,考慮到澳大利亞重要貿易夥伴中國、日本、韓國等國相繼發布了減少碳排放的節能目標,該行決定在2030年前停止對國內所有燃煤電廠和煤礦開發商提供貸款,從現在起不再對新開的煤電項目發放貸款,並將相關的融資金額轉移給可再生能源行業。
澳新銀行高管馬克·惠蘭表示,新方法使該銀行「採取強有力的行動來支持《巴黎協定》」,旨在到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
然而,澳新銀行的計劃卻遭到政客的強烈譴責,農業部長戴維·利特普勞德呼籲民眾抵制該銀行,副總理麥可·麥考馬克表示,該計劃將傷害農民。
令人諷刺的是,由10個主要行業組織和工會組成的澳洲全國農民聯合會,一直在呼籲採取更強有力的行動應對氣候變化,該聯盟支持到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其中紅色肉類行業更是希望在2030年實現碳中和。
益普索一項千人民意調查也顯示,近70%的澳大利亞人希望政府在2050年之前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墨爾本大學最近一項研究通過計算綜合模型預測,如果對碳排放採取「一切照舊」的態度,到2050年,全球變暖對澳大利亞經濟的影響將達到1.89萬億澳元,到2038年,澳大利亞經濟承受的代價為每年1000億澳元,相當於每年經歷一次新冠疫情。
而德勤經濟研究公司的最新報告也警告,如果不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澳大利亞的經濟在未來50年將損失超過3萬億澳元,可能會失去88萬個工作崗位,其中貿易、旅遊業和採礦業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行業。
「我們應該圍繞可再生能源、氫能、電動汽車創造新的領域。」德勤報告建議。
然而,奇葩的電動汽車稅,再次證明了澳洲政府在應對全球變暖時有多不著調,當然他們還幹過更不著調的事情。
今年1月初,南澳大利亞州西北部原住民區下令,連續5天動用直升機,近距離射殺了1萬多頭野生駱駝。
獵殺野生駱駝,只是因為它們消耗了寶貴的水源,卻被冠上了降低碳排放的正義之名——據說100萬隻野生駱駝一年的碳排放相當於40萬輛汽車。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澳洲能源和環境部門後來抨擊了這一做法,因為野生動物不在國家管理範圍內,其碳排放量根本沒有計入國家總排放量,濫殺野生動物根本不會為澳洲減排做貢獻。
參考資料:
theguardian:tax on electric vehicles in south australia and victoria would slam brakes on sales?
caradvice:South Australia to apply road tax to electric vehicles, other states may follow
abc:Victoria's proposed electric car road usage tax gets mixed reactions
carsales:MG ZS EV arrives as Australia’s cheapest electric car
smh:'Dumping ground': Australia charged with discouraging electric vehicles
pv-magazine:Australian state governments introduce tax on electric vehicles
thecitizen:New estimates on the staggering economic hit of climate inaction
smh:Taxes on electric cars could block the road to a net-zero future
afr:Electric vehicle taxes expected across Australia
theguardian:'We'll be left behind': Australia's electric car inertia is getting it no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