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吞了橡皮筋?面對兒童突如其來的消化道異物,父母應該怎麼做

2020-12-18 七七聊育兒

小孩子並沒有大人懂得多,所以對於一件物品他們的認知也是有限的,這些孩子往往會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甚至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

比如,年紀小的孩子總是喜歡將異物放到自己的口中,家長如果無法及時發現,便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不小的影響。

鄰居住著的是一家三口,而在這一天,夫妻兩人抱著孩子,急急忙忙開車出去,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孩子在家玩的時候不小心吞了橡皮筋,兩人也急得不行,害怕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於是就帶著孩子跑到了醫院。

到了醫院,醫生表示並沒有什麼大礙,因為橡皮筋屬於惰性,物質並不會在胃中被溶解,更不會被消化,而且也不存在什麼有毒物質,所以即便是孩子吞入不會對身體產生二次傷害,只不過是不衛生而已。

雖然孩子誤吞了橡皮筋,但是好在不會出什麼大事,這也讓夫妻兩人心中的石頭落了地。

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孩子誤食異物這樣的事情也時常會發生,即便家長再三叮囑,一孩子也仍舊會做出吞食異物的舉動,可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吞食異物呢?

01為什麼孩子會吞食異物?

1、好奇

有一些孩子之所以喜歡吞食異物,和他們的好奇心較重,有著很大的關聯,這些孩子對一些物品一旦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就會費盡心思地去研究,甚至喜歡將自己好奇的物品放入到嘴裡。

孩子有好奇心自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因為好奇心而做出對自己身體有害的事情,家長就一定要注意了。所以對待孩子因為好奇而吞食異物的舉動,家長一定要對孩子進行引導。

要讓孩子知道,任何物品都不能隨意放到嘴裡,更要教會孩子去控制自己的好奇心,避免因為好奇心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舉動。

2、年齡導致

有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做出吞食異物的舉動是非常正常的行為。特別是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家長總是可以看到孩子喜歡去吃自己的手指,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

而孩子喜歡將異物放到嘴中,也是他們熟悉異物的一種方法。但是因為孩子的判斷能力有限,沒有辦法意識到這是危險行為,所以就很容易會做出吞食異物的舉動。

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家長很難進行有效的教育的,我們最應該做的是一定要對孩子多一些關注,只有時刻注意孩子的舉動,才能避免孩子將異物吞食到肚子當中。

孩子吞食異物自然是會引起家長擔心的,那麼在生活當中,有哪些物品,家長應當更加注意避免孩子吞食呢?

02在生活當中哪些物品家長應注意避免被孩子吞食?

1、藥品

在家庭裡面藥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正是因為常見的物品,孩子吞食的機率反而會更大一些。如果家長在吃完藥後並沒有收起來,而是放在了特別明顯的位置,孩子就很容易會將這些藥品吞入到肚子當中。

所以家長們,特別是家中的老人,在吃完藥品和保健品後,一定要將藥品收納起來,放在高處避免孩子拿到,這樣才不會因為孩子吞食藥品而給健康帶來影響。

2、玩具零件

小孩子喜歡玩玩具,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對於玩具之類的物品,家長也應該要注意。許多家長都知道毛絨玩具是要避免給孩子購買的,因為在玩耍的過程當中,毛絨玩具很容易會給孩子帶來窒息的危險。

但同樣帶有零件的玩具,家長也應該儘量避免給孩子購買,這些零件比較細小,一旦零件脫落,孩子很容易誤食到肚子當中。

所以在給孩子購買時,我們不能給孩子購買帶零件兒的玩具,再加上孩子總是喜歡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放進嘴裡,所以給孩子購買玩具時,也要懂得注意玩具的質量,避免購買到使用有毒材質的玩具。

3、紐扣電池

紐扣電池也是生活當中最常見的物品,像是家中的一些遙控器當中也會時常用的,但也正是因為比較常見,家長往往不會去過多的注意,而這也就導致家長們放鬆了警惕,孩子很容易會吞食且不被發現。

對於紐扣電池家長在使用過後,一定要及時收起來或者是丟掉,因為紐扣電池,一旦被孩子吞食,家長沒有及時發現的話,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

總而言之,孩子是沒有能力去判斷危險的,所以對於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舉動,避免孩子亂吞食物品,這樣也就更能保證孩子的健康。

相關焦點

  • 孩子吞了橡皮筋?面對兒童突如其來的消化道異物,父母可以這麼做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鄰居家的孩子不小心誤吞了橡皮筋,嚇得夫妻倆手忙腳亂,趕緊打電話給了醫院。到了醫院後,專業的醫生說:其實孩子誤食橡皮筋後除了不衛生外沒什麼大的關係,因為橡皮筋在胃內是惰性物質,它不會被溶解亦不會被消化,也沒有什麼游離的毒性物質被人體吸收,所以不會直接對孩子身體造成二次汙染傷害。
  • 兒童把異物吞在胃裡,發生兒童消化道異物怎麼辦
    我是及時發現還好,家長可以將孩子及時送到醫院,讓醫生取出,。有的家長粗心大意,孩子也不說,往往在很長時間後才發現,這時候情況就已經很嚴重了,甚至可能造成胃穿孔。孩子吞食異物到底有什麼危害?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意外情況發生之後,父母應怎樣做才能將對孩子的損害減到最小?
  • 孩子吃了耳釘?面對兒童花樣百出的消化道異物,媽媽可以這麼做
    孩子痛得不吃不喝;也有誤吞紐扣電池多日,孩子發生胃腸穿孔;吞食硬幣、玩具、石子、磁性物品等例子也層出不窮。 確實,吞食異物是兒童常見的意外傷害性疾病,兒童正處於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卻又缺乏危險意識的時期,總是喜歡把手邊各種東西都往嘴巴裡送,很容易發生消化道異物。 兒童吞食異物到底有哪些危害?應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一旦發生,又該如何應對處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北京兒童醫院專家說:家長快掌握,孩子吞了異物應該怎樣做?
    一般兒童消化道異物常見於6歲以下的孩子,以1-3歲幼兒多見。1)磁鐵:若患兒誤吞單個磁鐵,多可經消化道自然排出體外。兒童誤吞異物後的症狀大多數兒童誤吞異物後是無症狀的。食管異物嵌頓的孩子會出現反覆哭鬧、拒乳拒食、唾液分泌增加、咽下不適或疼痛、進食時或進食後嘔吐等症狀。
  • 孩子誤吞異物後果很嚴重!不能一「等」了之
    在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的熱線電話和諮詢平臺上不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吞進異物沒事吧?會有危險嗎?能等等嗎?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魏緒霞表示,其實,兒童消化道異物是消化科常見的急診,多發生在6月齡至6歲。
  • 孩子吞入了異物怎麼辦?
    如孩子吞入的是光滑、無稜刺的物體,孩子多仍較安靜,無哭鬧、嘔吐等其他的痛苦表現,異物可較順利地直達胃中。此時應適當多給孩子吃些粗長纖維的蔬菜,如韭菜、芹菜、青菜,以起包裹異物並儘早排便的作用。一般來說,1~2天異物即可隨大便一起排出。故孩子排例後,家長應用小棍撥開烘便檢查,以發現有無異物。
  • 誤吞異物、兒童腹痛怎麼辦?聽聽市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怎麼說
    兒童由於年齡小,誤吞異物很常見,消化道異物也是兒科常見急症之一。其中6個月到6歲為高發年齡段。」濱州市人民醫院兒科一病區副主任 、主治醫師劉玉芹說,尖銳的異物進入食管後很容易兩端刺入食管壁發生嵌頓,短時間內即可造成黏膜損傷、出血、局部化膿性感染等併發症。
  • 接連2例「熊孩子」誤吞異物,金鄉縣中醫醫院成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喜歡用手和口探索未知世界,有時一不小心就會將異物吞入氣道或食道帶來危險。近日,金鄉縣中醫醫院內鏡室連續接到2例兒童誤吞異物病例,均被成功取出。一例為5歲女童,在玩耍中誤吞一元硬幣一枚,在其胃部存留7天仍未能排入腸道,其父母帶孩子來中醫院內鏡室求診,內鏡室主任劉立祥主治醫師接診後,仔細詢問情況,結合其病史及相關檢查,認為其胃幽門口徑相對一元硬幣偏小,導致硬幣無法通過幽門排入腸道,考慮硬幣長期存留可造成胃黏膜損傷,嚴重可導致出血及穿孔,建議考慮行胃鏡下異物取出。
  • 孩子誤吞了棗核,需要多吃韭菜保護腸胃嗎?正確做法應該是這樣
    孩子誤吞棗核造成腸穿孔,這種情況之前在醫院上班的時候也遇到過,雖然不那麼常見,但一旦遇到孩子就很危險,造成的傷害也很大,而這種情況本是可以避免的。遇到孩子誤吞食物被卡住,應該怎麼做?教會孩子進食細嚼慢咽,吃東西時不要亂跑、亂跳、驚嚇、逗樂或責罵,以免大哭、大笑、跌倒時將異物吞入。這些要求多不過分!2、當孩子吞食異物後,首先應做的事:檢查到底吃了什麼,吃了多少;觀察孩子的情況,文中觀察孩子有無憋氣、有無咽喉、胸部、胃部刺痛,有無嗆咳表現是可取的。若您的孩子和我家熊娃一樣,沒有什麼異樣,就不必太擔心,也不必非讓其吐出來不可。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煙臺1歲半兒童誤吞異物險釀大禍
    據介紹,近日,1歲半的馨馨(化名)將一枚圓形硬質貼畫吞了下去,貼畫卡在了食道內,引發局部黏膜缺血,形成糜爛、潰瘍。幸虧煙臺山醫院通過兒童無痛電子胃鏡及時將它取出,避免了引發食管穿孔的危險。眼見孩子的症狀越來越重,家長便帶她來到煙臺山醫院就診。兒科醫生建議馨馨接受兒童無痛胃鏡檢查,以明確是否有消化道異物,檢查異物對消化道內膜有無損傷。馨馨的家長接受了醫生的建議。7月24日上午,兒科醫生對馨馨進行兒童無痛胃鏡檢查,當胃鏡進到食管上段時,醫生看到了那枚圓形硬質貼畫。貼畫卡在了食道內,醫生用異物鉗將它小心地取出。
  • 每周急救話題:異物卡喉怎麼做?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4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每周急救話題:異物卡喉怎麼做?》。在北京120接診被幼兒吞入的異物中,有小而圓的物品,如硬幣、玻璃球、紐扣等;有些是帶尖刺的,如別針、鐵絲等;還有些液體或者有毒物質,如洗滌靈或者電池。就算吞下的異物萬幸沒有卡在氣道造成窒息,但是仍有可能會刮傷食管壁,造成消化道穿孔等危急情況,需密切觀察幼兒情況,及時就醫。如果不幸異物卡在氣道,則需要馬上急救,否則幼兒會因窒息威脅生命。海姆立克法是日常非常有效的急救方法,建議家長也能學習掌握。
  • 1歲誤吞石蠟6歲才能好好吃飯 家長應警惕防幼兒誤吞異物
    「謝謝醫生,孩子終於能好好吃飯了。」近日,泉州一家長帶著6周歲兒子小東(化名)向醫生致謝。小東在1周歲8個月時誤吞食石蠟導致腐蝕性食管炎,之後吞食困難只能吃流食,經過四年半的規範治療,如今食道功能恢復,原來骨瘦如柴的小東也開始長壯了。醫生提醒,暑期兒童吸入、吞食異物的情況頻發,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讓兒童接觸誤食。
  • 兒童吞食異物 家長切莫大意
    渭南日報 記者 周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喜歡用手和口探索未知世界,有時一不小心就會將異物吞入氣道或食道帶來危險。近日,一2歲女童在家玩耍時,不慎將一枚五角硬幣吞下,卡在孩子食管處,經渭南市第二醫院醫生15分鐘緊急施救,硬幣被順利取出。
  • 孩子萬一誤吞了異物怎麼辦?
    再次到醫院做了CT檢查後,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孩子消化道內竟然有4把牙刷!其中2把卡在食道,還有2把留在胃中。5月9日,經過手術,當地醫院取出了食道中的2把,剩下2把仍在胃中「安家」。11日上午,歡歡緊急轉入上海市兒童醫院,儘管孩子精神狀態似乎不錯,但滯留在體內的2把成人牙刷已經滯留體內十多天,已經成為不可預計的「腹中利劍」。如果再拖延手術,可能有嚴重後果。
  • 孩子誤吞異物 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當寶寶有這種表現時,警惕誤吞異物
    可是隨著孩子玩具種類越來越豐富,患兒誤食的異物也是千奇百怪、層出不窮。像硬幣、紐扣、戒指、電池、發卡等已經屢見不鮮,更是消化急診的家常便飯。據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魏緒霞介紹,孩子誤吞異物後如果在胃內,大多是無症狀的,而食管異物往往表現明顯。
  • 孩子誤吞異物,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撿起來之後,她看瓶身外壁無肉眼可識別裂痕,就讓孩子用吸管把酸奶喝了。然而,當孩子吸到最後時,竟然從吸管中啜出一塊玻璃碴兒!
  • 孩子誤吞異物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孩子誤吞異物 怎麼辦
    來源:北京日報圖集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