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兒童醫院專家說:家長快掌握,孩子吞了異物應該怎樣做?

2020-09-03 福棠兒醫

福棠兒醫可諮詢專家

年幼兒童常用口腔感知外界事物,特別是形狀多樣、顏色鮮豔、造型奇特的物體更容易觸發其好奇心,因而增加了異物誤吞的風險。一般兒童消化道異物常見於6歲以下的孩子,以1-3歲幼兒多見。

常見異物

1)無創傷性異物:硬幣、圓鈍果核、棋子、紐扣、玻璃球等;

2)有創傷性異物:尖銳金屬物品、別針、發卡、牙髓針、易拉罐環、螺絲釘、戒指、耳環、磁鐵、糖棒、牙籤、魚刺、雞骨等;

3)腐蝕性異物:紐扣電池等;在所有異物中以硬幣類異物所佔比例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磁鐵與紐扣電池類物體造成的兒童傷害越來越常見。

異物的危害:

1)磁鐵:若患兒誤吞單個磁鐵,多可經消化道自然排出體外。如果在不同時間段誤吞多枚磁鐵,磁鐵之間相互吸引,把其間的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等組織吸在一起,持續壓迫腸壁導致局部缺血壞死、引發腸穿孔、腸梗阻、腸瘻等,因此如果患兒出現發熱、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應立即醫院就診。臨床常見的磁鐵異物為巴克球,目前已有很多孩子深受其害,因此呼籲年幼的孩子遠離巴克球!

2)紐扣電池:帶電、腐蝕性強,為最常見引起食道損傷的異物,紐扣電池在食道內嵌頓易導致食道黏膜化學腐蝕性損傷,甚至出現食管瘻,一旦發現誤吞應立即就診。

兒童誤吞異物後的症狀

大多數兒童誤吞異物後是無症狀的。食管異物嵌頓的孩子會出現反覆哭鬧、拒乳拒食、唾液分泌增加、咽下不適或疼痛、進食時或進食後嘔吐等症狀。異物進入胃以下消化道,如果出現梗阻或穿孔等情況會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發熱、便血等症狀。

如果患兒或其照護人不能提供異物吞入史的話,則需要通過X線、B超、纖維喉鏡、食道鏡、胃鏡、纖維支氣管鏡、消化道造影等輔助檢查手段來診斷。

絕大多數上消化道異物可經胃腸道自行排出體外,但仍有10%-20%的患者需急診處理。醫生會依據患兒年齡、病史、臨床表現及併發症,攝入物體的種類、大小、形狀、滯留時間、是否存在嵌頓等,制定相應的診療方案。一般而言,長度>5cm、直徑>2.5cm的異物很難自行排出。

為了避免消化道異物的發生,家長們應注意:

1)看管好孩子,儘量不讓孩子接觸各類可被誤吞的物體;並教育孩子不要隨意將物體放入口中。

2)孩子誤吞異物後,不建議家長自行給孩子催吐或導瀉,有可能會導致誤吸、消化道損傷、腸穿孔等後果。

3)誤吞異物後可適當進食富含纖維素類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進腸道的生理性蠕動,有利於異物排出。

4)等待異物排出期間,每次大便後應仔細檢查有無異物排出。如患兒出現嘔吐、腹痛、腹脹、發熱、排黑便等症狀,應立即急診就診治療。

謝方南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本文章為謝方南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福棠兒醫

福棠兒醫是小兒方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依託於福棠兒童醫學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其理事成員單位共同建立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臺。其使命是:輻射全國兒科醫療資源和廣大用戶,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流動,實現中國兒科醫療水平的整體提升。

APP主要功能有:線上三甲兒童醫院預約掛號,檢查檢驗報告查詢,在線諮詢等

相關焦點

  • 兒童把異物吞在胃裡,發生兒童消化道異物怎麼辦
    一家人看著既不敢大聲哭,也不敢咽唾沫,只能在那默默流淚的孩子,心疼無比,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醫生說,幸虧及時送到了醫院,用食道鏡把耳釘取了出來。把耳釘取出來後,醫生感慨道,這已經是他在這個星期內接診的第三個吞下異物的兒童了。
  • 孩子吸入異物嗆到氣管!兒童醫院重症醫學專家用礦泉水瓶演示咋急救
    兒童醫院重症醫學專家用礦泉水瓶演示咋急救 快看 來源:央視網 發布時間:2019年01月26日 10:06 A-A+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前幾天去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採訪,在與該院小兒消化內科主任王玉梅聊天時,我們說到了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我加班99%的原因都是因為這件事。」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孩子吞了橡皮筋?面對兒童突如其來的消化道異物,父母可以這麼做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鄰居家的孩子不小心誤吞了橡皮筋,嚇得夫妻倆手忙腳亂,趕緊打電話給了醫院。到了醫院後,專業的醫生說:其實孩子誤食橡皮筋後除了不衛生外沒什麼大的關係,因為橡皮筋在胃內是惰性物質,它不會被溶解亦不會被消化,也沒有什麼游離的毒性物質被人體吸收,所以不會直接對孩子身體造成二次汙染傷害。
  • 孩子誤吞異物,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撿起來之後,她看瓶身外壁無肉眼可識別裂痕,就讓孩子用吸管把酸奶喝了。然而,當孩子吸到最後時,竟然從吸管中啜出一塊玻璃碴兒!
  • 孩子誤吞異物 怎麼辦
    來源:北京日報圖集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孩子誤吞異物 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孩子誤吞異物怎麼辦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病例近日,一位媽媽在購買玻璃瓶裝酸奶後,不慎將瓶子掉落在地。
  • 五歲孩子誤吞鑽戒!盤點寶寶易吞入的十大異物,家長一定要小心
    所幸趙醫生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僅用5分鐘就取出了戒指,家長終於鬆了一口氣。目前,經過一晚的留院觀察,孩子已無大礙,於昨日上午出院。「其實,這是已經是我們正月裡第二次胃鏡下取患兒誤吞的戒指了。」趙一明醫生說:「今年正月初三,一名兩歲的患兒也是誤吞了媽媽的戒指,在全麻下胃鏡取出。
  • 孩子吞了橡皮筋?面對兒童突如其來的消化道異物,父母應該怎麼做
    鄰居住著的是一家三口,而在這一天,夫妻兩人抱著孩子,急急忙忙開車出去,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孩子在家玩的時候不小心吞了橡皮筋,兩人也急得不行,害怕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於是就帶著孩子跑到了醫院。到了醫院,醫生表示並沒有什麼大礙,因為橡皮筋屬於惰性,物質並不會在胃中被溶解,更不會被消化,而且也不存在什麼有毒物質,所以即便是孩子吞入不會對身體產生二次傷害,只不過是不衛生而已。雖然孩子誤吞了橡皮筋,但是好在不會出什麼大事,這也讓夫妻兩人心中的石頭落了地。
  • 孩子誤吞異物 怎麼辦 |胃鏡|吸管|症狀_網易親子
    兒科門診常會見到誤吞食各類異物的孩子,就診時家長們都很焦慮:「醫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鏡?誤吞進去的東西要怎麼取出?」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講一講孩子誤吞異物該怎麼辦。
  • 孩子吞入了異物怎麼辦?
    如孩子吞入的是光滑、無稜刺的物體,孩子多仍較安靜,無哭鬧、嘔吐等其他的痛苦表現,異物可較順利地直達胃中。此時應適當多給孩子吃些粗長纖維的蔬菜,如韭菜、芹菜、青菜,以起包裹異物並儘早排便的作用。一般來說,1~2天異物即可隨大便一起排出。故孩子排例後,家長應用小棍撥開烘便檢查,以發現有無異物。
  • 孩子誤吞異物要及時送醫 家長勿用手掏異物
    有一天,靜靜自己在家中玩,趁著大人沒注意將一枚一元硬幣吞入口中。  由於靜靜還是兒童,食管相對硬幣較為細窄,硬幣卡在她的食管中。因此,她無法進食,而且胸悶不適。家長發現後,急忙將孩子送到市婦幼保健院急診就診。  市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張國旺副主任醫師接診後,隨即讓靜靜進行胸片檢查。經檢查,發現硬幣卡在靜靜的食道入口處。
  • 孩子誤吞異物後果很嚴重!不能一「等」了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陶倩「醫生,我孩子兩天前吃進去一枚一元的硬幣,沒拉出來。」 「兒子不小心咽進去一個杏核,奶奶說等等看,要等幾天?」「孩子吞進去個巴克球,不吐也不難受,沒事兒吧?」
  • 煙臺1歲半兒童誤吞異物險釀大禍
    緊接著,家長帶著馨馨在當地多家醫院就診,接受了電子喉鏡、氣管支氣管+仿真內窺鏡CT、腹部立位平片檢查後均未見異常。眼見孩子的症狀越來越重,家長便帶她來到煙臺山醫院就診。兒科醫生建議馨馨接受兒童無痛胃鏡檢查,以明確是否有消化道異物,檢查異物對消化道內膜有無損傷。馨馨的家長接受了醫生的建議。
  • 誤吞異物、兒童腹痛怎麼辦?聽聽市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怎麼說
    這位小朋友在吃雞肉時不小心把雞骨頭咽了下去,做CT發現卡了一根兩端比較尖銳的骨頭。兒童由於年齡小,誤吞異物很常見,消化道異物也是兒科常見急症之一。其中6個月到6歲為高發年齡段。」濱州市人民醫院兒科一病區副主任 、主治醫師劉玉芹說,尖銳的異物進入食管後很容易兩端刺入食管壁發生嵌頓,短時間內即可造成黏膜損傷、出血、局部化膿性感染等併發症。
  • 兒童吞食異物 家長切莫大意
    渭南日報 記者 周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喜歡用手和口探索未知世界,有時一不小心就會將異物吞入氣道或食道帶來危險。近日,一2歲女童在家玩耍時,不慎將一枚五角硬幣吞下,卡在孩子食管處,經渭南市第二醫院醫生15分鐘緊急施救,硬幣被順利取出。
  • [春節小貼士] 兒童氣管有異物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節日期間,兒童氣管或食管發生異物傷害高發,而九成異物都是花生米和瓜子等食物。  記者了解到,容易造成氣管異物現象的食物主要是花生、瓜子、開心果、慄子、蘋果等,每年因為氣管異物到河北省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的孩子大概有700至800例。部分孩子來到醫院後,已經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有的甚至還沒到達醫院就已經死亡。
  • 媽媽,我吞了一枚螺絲釘:孩子誤吞異物多數家長都用錯了外理方法
    在聽到兒子說他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時把螺絲釘放到嘴裡含著玩,然後不小心吞進肚子裡去時,我氣得想揍他一頓。我明明經常有跟他說不能把異物放到嘴時,既不衛生又容易誤吞進肚子裡,一旦吞進肚子裡就會很危險。而且每次看到小孩誤吞異物而發現危險的新聞事件時,我都會讓他看一下,以提醒警示他,可這臭孩子都把我的話當耳邊風了!
  • 孩子吃了耳釘?面對兒童花樣百出的消化道異物,媽媽可以這麼做
    要做到有效預防兒童消化道異物,我們可以做好以下10點:家長應提高兒童消化道異物防範意識,為孩子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從小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創造安靜、整潔的進餐環境,避免邊吃飯邊玩耍;教育孩子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用嘴含著筆蓋等小物件追逐打鬧,避免誤吞異物;家長要有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