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探秘:一釐米外的母愛

2020-12-22 姜丁粽子

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中國諺語

媽媽成了「斷頭巫女」

第一次見到小欣時,她11歲。那時她看起來還是一個童稚未脫的小孩,瘦瘦的臉龐,矮矮的個頭。她的一位好朋友,也是她媽媽閨蜜的女兒,當時在我這裡接受沙盤治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所以,她的閨蜜阿姨就把我推薦給了她媽媽,建議帶她來體驗一下沙盤遊戲。

小欣的第一次沙盤作品

從她的第一次沙盤上,就能夠感受到,她當時正處於一個嚴重的心理危機之中。通過對沙盤的解讀可以發現,她心理上的舒適區甚至還處於嬰兒的階段。為了保護自己內心的「嬰兒」,她化身為憤怒的「櫻桃小丸子」,努力的阻擋可能到來的危機。而沙盤中那個斷頭的巫女,很有可能代表她的媽媽。巫女背後的暖男「大白」,則很有可能就是代表她的爸爸。之後的心理測試結果,也發現她的部分心理年齡停滯在5、6歲左右,有著與她年齡不相符的強依賴性。

但是,由於當時她正在準備小升初的考試,所以,她的父母沒有選擇繼續治療。

小欣的成長史

再次見到小欣是在一年半之後,這時她已經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眉宇之間少了稚氣,多了一份開朗女孩特有的英氣。但是,儘管表面上開朗、懂事,她的心理問題卻已經發展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除了學習成績持續不斷的下滑之外,在和父母日常相處過程中,也經常大發雷霆,而且還數次用小刀自殘。甚至,在一次和父母的衝突中,出現了自殺的衝動。

自殺衝動

也正因為如此,她的媽媽劉女士才再次聯繫我。希望通過沙盤治療,幫助她走出當下的心理困境,重樹對學習的信心。在和劉女士商定諮詢時間的過程中,能夠明顯感受到她的焦慮情緒。但是,我感覺到她關注的焦點,似乎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不是孩子的問題情緒和自殘行為。這種感覺,在接下來的諮詢中,得到了印證。而這也是小欣的心理問題,在這一年多來不斷惡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因為是系統治療,我有了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小欣的成長史:她兩歲半之前,基本上都是由奶奶在上海撫養,而奶奶由於體弱多病,又會不時地把她託付給其他的親人看管,按照她的描述,有時甚至會「淪落」到由80多歲的太爺爺照顧。這時,她的父母則在千裡之外的合肥打拼。後來,雖然回到了父母身邊,但是媽媽依然每日忙工作,出差是家常便飯,很少有時間陪她。所以,她的日常生活還是由奶奶來照料。直到她五年級時,劉女士才辭去了原來的工作,找了一份不用出差的新工作。但是,用小欣自己的話來說,這卻是她「噩夢」的開始。

原始母親的「意向」

小欣的成長史,給她第一次的沙盤做了很好的註腳。根據分析心理學的理論,每個孩子從一出生,就對母親有著本能性的認知。即使是孤兒的內心裡也會有一個母親的形象,而且這個母親形象會像普通人對母親的認知一樣,都包含著慈愛、包容、無條件地接納等等意涵。遇到合適的對象,或者遇到被稱為「母親」的人,他們就會嘗試把這種意涵,投射到對方身上。如果能夠得到對方的共鳴,那麼他們就會倍感幸福,如果得不到,則會導致他們陷入混亂和痛苦之中。

越是與母親接觸的少的孩子,他們內心裡的母親形象,越完美的接近於「包容、慈愛、無條件接納」這個原始的意涵。而原始的意涵越完美,越容易引起她們強烈的期待,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母親也就越難以和他們產生共鳴,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對現實生活中的母親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

所以,在嘗試把「母親」的意涵投射到劉女士身上失敗之後,「斷頭的巫女」就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小欣對劉女士真實的感受。而相似的過程,也發生在小欣和她的爸爸之間,不過儘管她的爸爸沒能滿足她對父親的期待,但是,至少雙方的關係是融洽的,說明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響應孩子的期待,而且會在孩子表達失望時對孩子妥協。

一釐米之外的母愛

當然,造成小欣和劉女士之間強烈的衝突的,還有劉女士對待孩子的方式。在0~2歲之間,如果母親和孩子缺乏足夠的陪伴,不但會影響孩子對母親的依戀,也會影響母親母性的表達。在這樣的情況,「母親」對她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稱呼和責任,而缺少足夠的情感成分。尤其是那些長期接受科學文化訓練的高學歷女性,更容易把自己對孩子的情感,看成教育孩子的阻礙,進而清除掉那些殘留在她們內心裡的母愛。這就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為缺乏母愛的滋養,而在心理髮育方面出現問題。

沒有充足情感支持下的「關心」,不但不能夠做到對孩子情緒的感同身受,而且很容易摻入自己的「私貨」。比如說,在諮詢初期,劉女士曾經對我表達過她的一個疑惑:那個自殘比我家女兒還重的學生,學習上特別刻苦,成績也穩定,我家這個一直提不起精神,考了幾次也是比較差。從她的疑惑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女兒成績下降對她造成的痛苦更甚於女兒自殘給她造成的衝擊。而母愛完整的媽媽,則會做出相反的反應。她們會對孩子的傷痛感同身受,進而想方設法地去保護孩子,用包容和支持,幫助孩子走出心理上的困境。

正常的母愛,會猶如泉水般流入孩子的心田,從方方面面滋養孩子的成長。但是,欠缺了情感,以履行責任為主的「母愛」,母親們往往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給孩子設下各種各樣的「標準」,一旦孩子在執行標準方面出現了偏差,就會引起她們強烈的焦慮。而這種焦慮,又會強化她們的「責任心」。最終,在她們心裡就只剩下了「焦慮」和「責任」,而沒有了孩子的容身之地。

而媽媽們又會把她們的「焦慮」和「責任」,包裝成對孩子的「母愛」,強加在孩子身上。而真正的母愛,卻躲在「焦慮」和「責任」之後,只在偶然間才會短暫地展現。孩子在媽媽面前,體驗到的感覺就像吮著乳頭,卻吸不到奶水的嬰兒。母愛近在眼前,卻永遠隔著一釐米的距離。

結語與後話

在這樣的母親身邊生活的孩子,由於得不到充足的母愛的滋養,自我得不到很好的成長,就會出現心理年齡偏低,情感、行為會表現得比同齡人幼稚。同時,依賴性會很強,在人際關係中表現得比較敏感。為了得到近在咫尺的母愛,他們會不停地用各種各樣的「折騰」,吸引母親的關注。但是,很多時候他們的努力都會白費,久而久之就會陷入焦慮、抑鬱狀態,進而影響到他們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的表現。

在當下比較浮躁的社會背景下,很多媽媽都會被各種外界因素所影響,或多或少的用「責任」和「焦慮」來替代對孩子的「母愛」。而孩子們也因此普遍的存在各種各樣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往往又會伴隨著孩子們青春期的到來,而來一次總體的爆發,小欣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小欣的媽媽可謂是痛改前非,除了堅持帶著孩子到我這裡進行沙盤治療之外,自己又買了幾百塊錢的相關書籍每天學習。現在,小欣沒有再出現過自殘的行為,和她之間的關係,也由原來的水火不容,到現在大部分時間都能夠融洽相處。限於篇幅,下一篇文章再詳細跟大家分享劉女士的改變,以及小欣的沙盤治療過程。

相關焦點

  • 孟郊這首詩歌頌母愛偉大,縫衣的舉動飽含母親不舍心理,感人肺腑
    母親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兒女遠行在外時深深地思念,接人待物時諄諄地叮嚀,失落黯然時勉勵的寬慰,母愛充盈在天地之間。兒行千裡母擔憂,縷縷牽掛,直至皓首白髮,沒有怨言,母愛是純潔、無私的,我們何以為報?感激母愛溫暖的文字,在先秦時就有文字流傳下來,「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堅含辛茹苦的養育著我們,我們要回報父母。
  • 心理探秘:做夢有利於身體健康?
    心理探秘:做夢有利於身體健康?第三,調節心理。我們知道,如果前一天晚上做了好夢,第二天感到精力充沛,心情很安適。但如果做了噩夢,第二天心情也不愉快,會覺得沒有睡好,就會心情焦慮、煩躁、愛發脾氣,做事靜不下心來。可見做夢是保持良好心態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 【關於母愛的作文】母愛深深
    世界上有很多的愛,但只有一種是無私的,偉大的,只有給予,不求回報,那就是——母愛。  母愛像天空般無邊無際,如大海般廣闊無垠,沐浴著愛的陽光,洋溢著無言的親情。因為有了母愛,我們才是快樂的,才是幸福的。  看過這樣一篇真實的報導,是去年報紙上登載的一篇文章。一輛進山觀光旅遊的纜車上坐著一家人,其中媽媽的懷裡抱著她不滿周歲的孩子。
  • 《我的影子在奔跑》:最偉大的母愛,是給予孩子足夠的心理容量
    但是在我看來,田桂芳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她為孩子付出的這一切都是心甘情願的,並且一直在努力成為一個好的心理容器,了解和包容孩子不為人知的獨特世界,擴大孩子的心理容量,使孩子就算不為世人所理解,也不覺得孤獨了。本文將從田桂芳的母愛出發,解析田桂芳在與外界的矛盾中如何維護自身好的"容器",以及給予孩子足夠大的心理容量的積極影響。最後我將談談好父母如何成為好的心理容器。
  • 缺少母愛的男人心理果然不一樣 沒媽的孩子有潛在危險
    雖然現在的人素質普遍提高,但是還是有很多不好的現象發生,比如很多孩子從小就得不到母愛,這勢必會給他們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傷害,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缺少母愛的男人心理,看看他們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缺少母愛的實例   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和父親去外地做生意去了,在我讀小學大概六歲時回來,在讀小學期間也是過年才見的到。我對帶大我的奶奶一直很親,對母親卻沒有這種強烈的感覺。   現在在外地讀大學,帝都的一所985,算是好大學吧。眼界開闊了很多,可以理解很多人的想法。
  • 鏡頭直擊全程,讚嘆母愛之偉大!
    鏡頭直擊全程,讚嘆母愛之偉大!女性生孩子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但這個過程究竟有多痛苦,想必只有那些經歷過的人才深有體會,雖然剖腹產的出現備受人們歡迎,但自然分娩仍然是很多女性生孩子的首選,因為自然分娩不僅對女性身體創傷較小,而且也能讓新生兒有更強的免疫力。
  • 【關於母愛的作文】品味母愛
    你那飛濺的浪花,從前是怎麼一滴滴的敲我的盤石,現在也怎麼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斷的拍打岸,我無動於衷,可是一旦離開了家鄉.那一滴滴的波浪,無不在觸動我內心的一根快要繃斷的弦,思鄉的弦...」  這是我讀了冰心的《繁心?春水》後記憶最深刻的句子。我反反覆覆拜讀了很久,不斷推敲每一個詞語的意思,給我了很深的感悟。
  • 《愛的釐米》徐秀蘭為了徐清風母愛無處不在,看似偉大,實則自私
    《愛的釐米》是由佟麗婭和佟大為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劇中講述了多個家庭存在的典型問題,也反映了當下社會中確實存在的問題和矛盾。 佟麗婭扮演一位工作出色的女機長關雨晴,年輕有為的她卻沒能擁有一個好家庭。她的父親重男輕女,母親卻在家中沒有地位,說不上話。
  • 《愛的釐米》佟大為用的什麼手機 媽寶佟大為這窒息的母愛太自私了
    《愛的釐米》佟大為用的什麼手機為人父母者,到底該給予孩子怎樣的愛?給予了過度的愛會成為溺愛,也會導致自己養出一個廢柴兒子;給予了控制欲強的愛會讓人窒息,你明明很愛孩子可是最容易跟其成為仇人;還有父母的偏心,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
  • 孩子缺乏母愛有可能會影響身高
    孩子缺乏母愛影響身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孩子如果缺乏母愛,那麼也會影響到身高發育,這是由情緒障礙造成的,而專家研究發現,情緒障礙確實能影響身高。如果孩子從小生長在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中,得不到充分的母愛,那麼他的身高通常會比同年齡兒童矮小,國外將這類矮小者稱為「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症」。
  • 不肯放手的母愛是陷阱,其實孩子天生就有自我調節心理
    案例點擊不肯「放手」的母愛是陷阱一位母親為她的孩子傷透了心,她在心灰意冷的情況下去找心理醫生。母親這種不肯放手讓孩子去為自己的未來負責的愛,傷害了孩子,使他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即自適應心理長期處於停滯生長狀態或休眠狀態,最終成為「母愛」的犧牲品。
  • 6歲留守男童比同齡人矮10多釐米 專家提醒:心理因素也影響身高發育
    「孩子多年留守老家,性格內向,心理因素一樣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的。」安醫大四附院兒科主任醫師楊利琦介紹,除遺傳、營養、運動、睡眠外,心理因素也是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不僅是農村留守兒童,城市裡的孩子如果父母是『媽寶』、『手機黨』,也有可能矮小。」
  • 刀片不是一天變長的,探秘比亞迪刀片電池工廠
    今年3月,比亞迪發布刀片電池,昨日,一場以「登峰造極」為主題的工廠探秘活動在弗迪電池重慶工廠舉行,揭開了比亞迪刀片電池神秘面紗的一角。 96釐米刀片背後 將電芯做大、做長,從而減少電芯數量,充分利用空間,是很多電池廠都能想到的改進方案,但將電芯做到近乎一米的長度,卻是很多電池企業未曾有過的念頭,而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寬9釐米、高1.35釐米,長度達到96釐米。
  • 母愛最偉大,它重如泰山,兩首描寫母愛的詩,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母愛是最偉大,也是最深沉的愛,每個人從出生開始,便是註定了與母親,有著無法分割的親緣關係;母親先是賦予了我們生命,然後又是精心地撫養我們,直到我們成年後,母親依舊還是對我們關懷備至,這就是天下母最真摯,也是最為感人的愛;古往今日,有無數的文人墨客,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達出了對於母愛的尊敬
  • 《母愛的羈絆》:母愛能滋養孩子,帶刺的母愛則羈絆孩子一生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母愛的羈絆》,作者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出發,剖析了母女關係中複雜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療愈母親所帶來的創傷。文字平實溫暖卻又發人深省,書中例舉大量女兒們的心聲,引人共鳴,心生同情。當我看到其中一些章節的內容時,也會不自覺地結合之前看過的現實例子,帶入更深層次的思考。
  • 探秘故事:揭秘喜馬拉雅山雪怪之謎,是真還是假,需要一探究竟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今天的探秘故事。相信大家對每一件人類未知事物,都充滿了無比的好奇。但她們被十幾頭夜帝發現,龐大的夜帝們一呼而上,將這群可憐的少女盡情擄走。吉爾寧說 當時自己正在遠處的山崖旁觀賞雪景,未及下水而躲過一劫,一個放犛牛的夏爾巴女孩,也聲稱自己遭到過雪人的攻擊。女孩趕著犛牛在山中放牧,突然一個黑灰毛髮的巨大動物,出現在她的面前,她竭盡全力地尖叫,最後這個女孩,趁著怪物殺死她的兩頭犛牛的時候,逃了出來。
  • 《母愛~愛的澆灌》
    母親由於母愛的天性,與孩子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所以在家庭中,一般來說,孩子都是主要由母親來教育撫養,孩子與母親的關係也更親近。不論是為孩子營造環境,還是對其言傳身教,母親對孩子的教育都意義重大。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教育中,只要母親源源不斷地給予孩子愛的力量,不拋棄孩子,孩子是絕對不會自我拋棄的。
  • 父母跟孩子最好的關係,就是不遠不近,在愛裡尋找那1釐米的距離
    父親對弟弟的偏愛、對小花的斥責,也讓小花有著較重的心理壓力,常常把加班當成了自己的業餘時間,因為她根本就不想回家、更不想面對那樣一個偏袒的家庭……實際上在家庭教育裡不管是偏袒也好、斥責也罷,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是那不遠不近的1釐米距離,熱播劇愛的釐米已經大結局了,劇中的女主角關雨晴和弟弟關震雷跟我這個朋友的情況差不多,
  • 看見自己 讓子女遠離母愛之殤
    母愛能溫暖、滋養子女,也能傷害、扼殺他們,一些母親不當甚至極端的教養方式,很可能在孩子心中埋下怨恨、懷疑、自卑的種子,並成為困擾他們一生的枷鎖。「媽,你的世界只有我,我的世界也必須只有你。」「你用你的愛,抹殺掉我身邊所有的愛。」
  •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母愛無疆,八首母愛詩詞及名句欣賞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 相比母親給我們的那份持久無私的關愛,我們能回報的其實很少很少。有人說:「世上有一種愛,它博大無私;人間有一種情,它莊嚴神聖。它使我魂牽夢繞,它使我幸福一生。它就是最平凡的母愛」。的確母愛是人類最純潔、最無私、最珍貴的情感,母愛無疆,它不追求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