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是我們在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師招聘考試(部分地區)會用涉及到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很多考生往年都會在這裡栽跟頭。
教師之夢微信公眾號在之前也發過不少教學設計模板和一些萬能模板,需要的同學可以在後臺回復教學設計進行查看。
《借物寓意》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理念,學會用中國畫寫意的方法表現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體驗寫意畫的筆墨情趣的同時抒發自己的情感。
2.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和評述、觀察和比較,教師進行示範,學生實踐練習,能夠運用中國寫意畫的表現手法完成一幅花卉蔬果作品。
3.感受中國畫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體會中國寫意花鳥畫的藝術魅力,提高審美能力,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中國畫寫意的方法表現生活中花卉蔬果從而抒發自身情感。
難點: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理念。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啟發式教學、示範教學法、比較法等。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備、課件、中國畫繪畫工具、範畫、代表作品圖片等。
五、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教師多媒體出示齊白石的《祖國萬歲》,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畫面中的植物你們認識嗎?
——畫家為何在一株生機勃勃的萬年青旁題款"祖國萬歲",這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學生欣賞並回答問題,教師總結並板書課題:畫家正式借用萬年青的美好寓意來祝願祖國繁榮昌盛,通過"借物寓意"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
(二)賞析評述
1.教師簡單介紹中國畫"借物寓意"的涵義並繼續提問:
——自古就被中國畫家稱為"四君子"的植物分別是什麼?它們有著怎樣的深刻寓意?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分別是梅蘭竹菊,代表了不畏嚴寒、高潔不屈的堅貞品質。
教師出示吳讓之的《蔬果圖》引導學生根據克前搜集的資料進行簡單欣賞,同時提出問題:
——畫家在畫中畫了什麼?各自代表什麼意思?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補充:柿子代表"事事",白菜代表"清白",並提示學生除了四君子之外,生活中平常的花卉蔬果也是中國畫常用的題材,畫家也賦予了他們深深的寓意,並直接運用這些題材來"借物寓意"。
2.教師課件分別展示鄭思肖的《蘭花圖》和王冕的《墨梅圖》,引導學生對比分析:
——兩幅作品的相同之處在哪裡?畫家的意圖是什麼?
學生分小組討論並回答問題,教師補充:均為四君子題材且均有題詩,均屬於比較委婉的"借物寓意"的表現手法,從而來表現自身的高尚情操。
(三)對比觀察
1.教師繼續展示王冕的《墨梅圖》,同時出示一張梅花的實物照片,與學生共同分析:
——藝術作品與實物照片有哪些異同?畫家為什麼這樣處理?
學生對比觀察得出結論:藝術作品經過畫家的主觀處理,使得枝幹與花朵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當,是"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體現。
2.教師依次展示齊白石的《家雀圖》和《茶具梅花圖》,分別向學生講解中國畫中留白以及形神兼備的藝術特色。
(四)示範練習
1.教師出示朱耷的《荷石水禽圖》、齊白石的《荷花》以及潘天壽的荷花,並以荷花為例示範大寫意荷花的基本畫法,邊示範邊講解:
①大筆蘸墨畫出荷葉的前展部分;
②按照荷葉的結構由外向內完成整張荷葉的造型;
③補畫葉梗、花梗及花朵、花蕾;
④點上花蕊、配畫少許水草與浮萍;
⑤落款。
2.教師明確作業要求:運用所學內容,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卉蔬果,以中國寫意畫的表現方式畫一幅花卉或蔬果寫意畫,注意表達出情趣。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提示學生用筆用墨。
(五)展評結束
鼓勵學生自主展示作品,並談一談在創作過程中的收穫和體會,同時同學之間互相評價作品,教師做簡單總結,回顧本課的重點內容,並請學生課後查閱清代畫家朱耷的資料,進一步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理念。
六、板書設計
《借物寓意》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借物寓意》一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通過對花卉蔬果寫意畫的學習,了解中國畫通過筆墨表達情感的方法,進一步體會中國畫基本的造型理念。
中國畫家在運用筆墨技法描繪物象本質特徵的同時,藉助作品抒發自身情感,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達到了超越形式的藝術境界。本可通過設置不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循序漸進的理解和運用中國寫意花卉花鳥畫借物抒情、託物言志的表現方法。
二、學情分析
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在小學甚至幼兒園都接觸過中國畫,對中國畫簡單的用筆、用墨有一定的經驗和了解,但對中國花鳥畫的借物抒情、託物言志的繪畫理念了解還很不夠。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取幾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賞析,結合文學詩詞的寓意體會、創設情感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愉悅的審美體驗中逐漸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理念。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理念,學會用中國畫寫意的方法表現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體驗寫意畫的筆墨情趣的同時抒發自己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和評述、觀察和比較,教師進行示範,學生實踐練習,能夠運用中國寫意畫的表現手法完成一幅花卉蔬果作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中國畫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體會中國寫意花鳥畫的藝術魅力,提高審美能力,提升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中國畫寫意的方法表現生活中花卉蔬果從而抒發自身情感。
難點: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理念。
五、教學方法
為了真正讓美術課活起來,結合初中二年級學生的認知及思維特點,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我預備採用"直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啟發式教學"以及"示範教學法"。
在學生的學法指導上我採用"觀察法、討論法,實踐練習法,比較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同時,我還用生動有趣的教學媒體吸引學生,通過這些教法、學法,指導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本課重點,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愛好,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更增強美術課的綜合性和個性化特點。學生們通過學習,製作出自己喜愛或自己的生肖造型,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六、教學準備
好的教學準備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做了如下的準備:多媒體設備、課件、中國畫繪畫工具、範畫、代表作品圖片等。
七、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教師多媒體出示齊白石的《祖國萬歲》,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畫面中的植物你們認識嗎?
——畫家為何在一株生機勃勃的萬年青旁題款"祖國萬歲",這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學生欣賞並回答問題,教師總結並板書課題:畫家正式借用萬年青的美好寓意來祝願祖國繁榮昌盛,通過"借物寓意"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
通過欣賞和評述齊白石的作品,引起學生對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理念的注意。
(二)賞析評述
1.教師簡單介紹中國畫"借物寓意"的涵義並繼續提問:
自古就被中國畫家稱為"四君子"的植物分別是什麼?它們有著怎樣的深刻寓意?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分別是梅蘭竹菊,代表了不畏嚴寒、高潔不屈的堅貞品質。
教師出示吳讓之的《蔬果圖》引導學生根據克前搜集的資料進行簡單欣賞,同時提出問題:
畫家在畫中畫了什麼?各自代表什麼意思?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補充:柿子代表"事事",白菜代表"清白",並提示學生除了四君子之外,生活中平常的花卉蔬果也是中國畫常用的題材,畫家也賦予了他們深深的寓意,並直接運用這些題材來"借物寓意"。
2.教師課件分別展示鄭思肖的《蘭花圖》和王冕的《墨梅圖》,引導學生對比分析:
兩幅作品的相同之處在哪裡?畫家的意圖是什麼?
學生分小組討論並回答問題,教師補充:均為四君子題材且均有題詩,均屬於比較委婉的"借物寓意"的表現手法,從而來表現自身的高尚情操。
(三)對比觀察
1.教師繼續展示王冕的《墨梅圖》,同時出示一張梅花的實物照片,與學生共同分析:
藝術作品與實物照片有哪些異同?畫家為什麼這樣處理?
學生對比觀察得出結論:藝術作品經過畫家的主觀處理,使得枝幹與花朵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當,是"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體現。
2.教師依次展示齊白石的《家雀圖》和《茶具梅花圖》,分別向學生講解中國畫中留白以及形神兼備的藝術特色。
(四)示範練習
1.教師出示朱耷的《荷石水禽圖》、齊白石的《荷花》以及潘天壽的荷花,並以荷花為例示範大寫意荷花的基本畫法,邊示範邊講解:
①大筆蘸墨畫出荷葉的前展部分;
②按照荷葉的結構由外向內完成整張荷葉的造型;
③補畫葉梗、花梗及花朵、花蕾;
④點上花蕊、配畫少許水草與浮萍;
⑤落款。
2.教師明確作業要求:運用所學內容,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卉蔬果,以中國寫意畫的表現方式畫一幅花卉或蔬果寫意畫,注意表達出情趣。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提示學生用筆用墨。
(五)展評結束
鼓勵學生自主展示作品,並談一談在創作過程中的收穫和體會,同時同學之間互相評價作品,教師做簡單總結,回顧本課的重點內容,並請學生課後查閱清代畫家朱耷的資料,進一步理解中國花鳥畫"借物寓意"的理念。
八、板書設計
美術課要突出"美"的原則,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我力求簡潔、形象,並充分體現課文重點,並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具體設計如下:
本文提供的教案,適用於教師考試和在職教師參考,試講的朋友可以在原基礎上在進行精簡,小編爭取為大家整理全面!需要其他題目的模板請在本頁面底部進行留言(格式:小學語文:白鵝),小編會根據點讚數排名高低進行逐步推送,謝謝大家!
希望大家點下右下角並且多多轉發
支持一下我們的,非常感謝!
註:以上「說課稿」來源於「中公教育」,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wangyao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