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童癖最喜歡這樣的,不知道的話就太危險了

2020-09-14 如夢如晰

提到戀童癖這三個字,很多人都會認為這距離自己的生活太遙遠了,殊不知有這樣的想法就是最大的隱憂。

很多家長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會有一定的性別概念,例如生的是女孩就會小心翼翼的保護,但如果是男孩,當家長的就會比較忽視對他們的安全教育,甚至認為反正發生了什麼男孩不吃虧。

其實根據各個國家對戀童癖犯罪案例的調查顯示可以了解到,戀童癖犯罪行為中男孩受害者所佔的比例遠遠高於女孩。相信這一事實顛覆了很多人的觀念,可是現實生活中戀童癖確實更加喜歡男孩,如果家長對此依然沒有任何防備,那麼孩子的成長可能就會遭遇更多的危機。

戀童癖也許並不是陌生人,他們可能是孩子的老師、教練甚至是家長的朋友,有的戀童癖還會對親屬下手。而平時觀察這些戀童癖其實沒有任何異樣,他們甚至有著不錯的象形和社會地位,可是他們卻對小孩子有非分之想,他們對成年人沒有太大的欲望,只對未成年的孩子有性趣,有的不僅會找機會猥褻孩童,甚至會實施性侵。

遭遇性侵的孩童將會一生背負這樣的陰影,他們的內心世界將會非常黑暗,而且不敢輕易將這些事情告訴給其他人,因為孩子會認為這很丟人。

實際上未成年人受到戀童癖的迫害一般都是家長疏忽所致。有一個案例很好的反映了這一事實。

一對夫妻將自己的孩子送去學擊劍,這也是孩子的要求,這個小男孩當時只有11歲,他對擊劍有濃厚的興趣,還夢想著將來成為一名擊劍選手。可是這個小男孩的夢想卻被他的教練給毀了,教練曾經是專業擊劍選手,後來自己成立了機構負責教授小孩子擊劍訓練。男孩的父母對教練的印象很好,畢竟教練有社會地位,平時家長和學生對他的評價也很高,可是他們並不清楚的是,教練其實是戀童癖。

後來教練在教小男孩擊劍的過程中開始有意無意的觸碰他的下體,起初男孩不以為意,可是教練卻越發大膽。有一次男孩的家長因為工作太忙,所以就委託教練多照看一下孩子,他們會晚一點來接孩子走。這一天教練在結束了擊劍課程之後,就帶著男孩一起洗澡,並在洗澡的過程中性侵了他。這件事發生以後,男孩開始對擊劍訓練有了牴觸心理,他也和父母表示過不想繼續學了,可是男孩的父母卻認為孩子太任性,不僅沒同意,還把他罵了一頓。就這樣男孩不得不繼續學擊劍,不過自從那次以後,男孩每次看到教練非常恐懼,尤其是教練對著自己的父母笑的時候,男孩仿佛看到了魔鬼。

就這樣,男孩在兩年多的時間裡被教練性侵了無數次,後來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要搬家,這才結束了男孩的噩夢。不過後來他從其他學員那裡得知,這個教練當時性侵的男孩不止一兩個,他對很多人都下過手,只不過小孩子怕事,所以都選擇沉默。教練後來受到了法律制裁,那個時候男孩已經成年了,但是即便教練的罪行被揭發,他內心的傷痛也無法被徹底修復。

這樣的案例觸目驚心,但是回歸到現實生活中,戀童癖所隱藏的角落又是那麼多。戀童癖不僅會利用平時的社交圈子找合適的孩子下手,他們還會到各個社交平臺上尋找&34;。現在很多寶媽都喜歡曬孩子的照片,有的照片根本不做遮擋,孩子的私處暴露無遺。家長認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是戀童癖卻會對著照片意淫。還有很多不法分子直接將這些照片複製到自己的網站,然後賣給戀童癖們觀看。這些人可能會留言說&34;,可是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甚至會將這些孩子拐走。

經營這些非法網站的人不會滿足於利用照片、視頻賺錢,他們還會趁機誘拐孩童,這樣就可以為戀童癖們提供更多服務。戀童癖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會吝嗇花錢,他們還會指定視頻或者照片裡的孩子,戀童癖將這些孩童當成是玩物,當看著他們視頻裡扭曲痛苦的表情時,他們沒有一絲同情,卻會因此產生快感。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重孩子的隱私,曬照要謹慎,也要給孩子穿戴整齊,不要給戀童癖任何可趁之機,因為有的時候一句簡單的&34;也許包含了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危險信號。

相關焦點

  • 如何更好保護孩子,讓孩子遠離戀童癖,爸爸媽媽知道的還是太少了
    所以戀童癖這個稱號是絕對跑不了,充其量只能說他是一個又蠢又壞的老男人而已。當然,開心爸爸並不想多說什麼網絡信息要謹慎,在沒有決定性證據之前,不能輕信每一個人,否則的話你的每一句回復都是對真正受傷害人的二次傷害。
  • 「戀童癖遇到詐騙犯」全網瘋傳:鮑毓明,到底算不算戀童癖?
    不久之後就感到下面很不舒服,忍受不了又不敢跟家人說。這個女孩懂事的令人心疼,卻沒能躲過來自親人最致命的傷害。為什麼要對自己的孫女做這樣的事?我們不能確定。有過異性等性關係,但是感到普通的性關係無法滿足自己,於是尋找獵奇的性關係,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踏入了犯罪的邊緣。
  • 關於戀童癖,每一位父母都應該知道的育兒常識
    這個結果,被很多網友們之前就已經猜測到了,不談其他,今天宸媽想來說說為什麼會有戀童心理,以及如何保護孩子遠離戀童癖。心理學最新研究認為,戀童癖者的大腦中負責傳輸信號的「白質」異於常人。簡單的說,正常人看到兒童時會產生保護欲,戀童者產生的是性慾。
  • 「戀童癖遇到假幼女」全網瘋傳:鮑毓明,到底算不算戀童癖?
    不久之後就感到下面很不舒服,忍受不了又不敢跟家人說。這個女孩懂事的令人心疼,卻沒能躲過來自親人最致命的傷害。為什麼要對自己的孫女做這樣的事?我們不能確定。但可以確定的事留守、疏於照看的兒童,在這些長期沒有性生活(又稱「性缺失」)的犯罪分子眼中是不設防的。
  • 電影《頭痛欲裂》透析戀童癖本質:從人性的撕扯到教育的反思
    讓我們看到,對於孩子來說,這個世界竟然潛藏了如此多的危險。一些看似美好事物的背後,可能是給孩子設下的陷阱。德國電影《頭痛欲裂》,罕見的從一個戀童癖角度,給我們揭示了戀童癖患者的心理變化。讓我們更加全面的了解"戀童癖"與"兒童性侵"之間的關係。
  • 關於戀童癖父母應該都知道
    對於戀童癖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在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小說《洛麗塔》中就刻畫了亨伯特比這樣一個典型的戀童癖角色,該作品也因此飽受爭議。而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鮑律師事件也還沒有落幕。當我們面對一個未成年兒童的時候,面對一個不願意和我們發生關係的人的時候,我們的超我會告訴我們,不能強制對方和我們發生關係。這應該是大多數人都有的一個超我的價值觀念,而有少數人這部分超我是缺失的。
  • 兒童性侵的背後:有多少中國父母,親手將孩子推給了"戀童癖"?
    在這個世界裡,有些人喜歡同性,有些人喜歡異性,這是最正常的取向。意思是:這樣的事沒有經歷過的人認為這太離譜了很多人認為戀童癖者離我們很遠,我們家長再多一點心,壞人就無法接近了。那些看起來最安全的,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單獨輔導的藉口,把孩子帶到辦公室或家裡做一些你看不見的事......
  • 蘿莉控師範生被取消教師資格,蘿莉控一定等於戀童癖嗎?
    首先聲明我的觀點:蘿莉控是蘿莉控,戀童癖是戀童癖,不可因為蘿莉擁有一些小孩子特徵就將兩者劃上等號。先表明自己是蘿莉控,這無可厚非,畢竟蘿莉這樣軟萌可愛的生物,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但作為一名即將轉正去學校任教的師範生,公然說出「當老師也是為了這個」的話,讓人不免懷疑他當老師的動機不純。還有那句「如果有一天我出事了,麻煩你們幫我打個電話報個警。」細細品讀一下這句話,他到底想幹嘛?我很難不往禽獸教師猥褻性侵幼女上想。
  • 兒童性侵的背後:有多少中國父母,親手將孩子推給了「戀童癖」?
    這個世界有人喜歡同性有人喜歡異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取向但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喜歡:兒童這裡的喜歡當然不是指而是指和犯罪沒半毛錢關係補充一下有些人選擇將性慾發洩在兒童身上不代表他們一定就是戀童癖這還是被報導出來的沒被發現的只會更多九叔覺得很多家長長久以來都是「談性色變」認為孩子還太小
  • 網絡大v被曝「戀童癖」嫌疑!警告!你知道在網上曬寶寶照片的正確...
    而他們辯解的理由竟然是:戀童癖是不是和「同性戀」一樣,只是性傾向不同!這些人的三觀簡直的,真是餵了狗了!戀童癖當然和同性戀不一樣,它違背了「成人、自願、私密」的合法性行為原則。因此在任何文明社會,戀童癖都是法律嚴懲的違法行為!這裡沒有任何妥協。這就是100%違法!
  • 文明社會難容「戀童癖」
    「戀童癖」從公元前的「最高貴的愛」發展到當代人人喊打,的確體現了人類社會中兒童權益觀、普世性道德的進步。古代世界並沒有現代定義上的、包含男女幼童的「戀童癖」,而是「孌童癖」,對女性化男童的變態戀慕。英文單詞中的「戀童癖」,與古希臘語中的「孌童癖」的詞源和組詞元素幾乎沒差別。中國古代詩歌和著述中也很少出現對女童的變態愛情,而更著意形容「孌童」。
  • 總裁性侵養女4年:別嫌性教育太早,因為戀童癖不會嫌孩子小
    這件事我今天剛知道。很多人昨晚才知道。更多人現在還不知道。 如果這件事沒有被媒體曝上微博熱搜。是不是,它的傷害就永遠停留在2016年初的那個開始。四年來,無人問津。 警察管不了。媽媽救不了。她本來有一兒一女,後來嫁給了另外一個男人(前夫不清楚去哪裡了,據說是帶著兒子和另外一個女人跑了)。再嫁的那個男人不僅喜歡喝酒,喜怒無常,還喜歡家暴,甚至性侵了她的女兒。她的女兒最後是在井裡發現的,據說是絆倒在樹上,倒掛進井裡淹死的。說來奇怪,那口井就在她們家後門。可是那天全村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人。
  • 教你怎麼辨別「戀童癖」以及如何保護孩子
    註:不包括個體在青春期前後期與12歲或13歲的人有持續的性關係情況。戀童心理的根源是什麼?呢?最新研究成果認為:「戀童癖」者的大腦中的「白質」異於常人。簡單的說,灰質構成大腦,白質在灰質之間傳輸信號。正常人在看到兒童時會產生保護欲,而戀童者則是產生性慾。
  • 心理醫師稱戀童癖是一種性心理障礙 須系統治療
    心理科醫師指出,戀童癖是一種性心理障礙,治療跟懲罰同樣重要,不然其行為仍難以得到控制。戀童成癮是一種性心理障礙據猥褻女童的保安交代,自己是單身,今年22歲,有手淫的習慣。在幼兒園上班時見到孩子天真可愛,突然萌生歹意,將4歲女童騙到教學樓拐角處進行猥褻。
  • 戀童癖惡魔般的存在
    戀童癖,這三個字連寫出來,都覺得噁心。但是,近來猥褻兒童的字眼頻繁出現在大家的眼前,真的要引起重視,不要覺得孩子還小,畢竟戀童癖可不覺得你的孩子小。在中國,未成年男性和女性受性侵害的比例分別為4.8%和10.8%戀童癖到底是如何噩夢一般的存在?是病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了麼?聽聽專家怎麼說▼▼▼沒有Wi-Fi的小夥伴請注意前方流量戀童癖是以未成年為對象獲得性滿足的一種病理性性偏好。
  • 戀童癖可能是天生的!犯罪心理學專家:85%都是熟人作案
    相反,在現實生活中,對兒童做出性侵行為的人,可能是戀童癖,但也可能不是戀童癖。他們對兒童下手的原因,可能僅僅是因為兒童的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弱,最容易得手。因此,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猥褻和性侵幼童的犯罪分子都是戀童癖。
  • 大蜀黍和小正太的那些事——戀童癖
    這是宋代蘇東坡嘲笑好友詞人張先的調侃之作,那麼我想現今流行的「小蘿莉」和「大叔控」這兩個詞應當是從那時起就埋下了種子,看過小說《洛麗塔》的人都知道,小蘿莉與大叔之間往往存在著一種另類情結——戀童癖。   為什麼是大叔呢,大嬸不行?據研究表明,戀童癖很少出現在女性中,所在它通常被視為中年男性的心理障礙。
  • 如何提防「戀童癖」?37歲媽媽偽裝成少女,竟釣出上百名戀童者!
    我們幸福地生活在陽光之下,可是,我們的身邊依然存在很多不法分子,還有不同身份的戀童癖。他們生活在不同的階層,有著不一樣的外表,我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長什麼樣。其實,這個世界上的戀童癖,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
  • 媽媽,不要這樣,太危險了
    媽媽,不要這樣,太危險了。。這是路上發生的一幕,慶幸的是,並無大礙,但是對於媽媽這樣的行為,真的很痛心,帶著孩子走在快車道上,不顧孩子的安危,釀成的這樣的結果。,反而斥責,用腳踢孩子,遭到了網友的譴責;也有新聞報導,很多的交通事故是因為不遵守交通法規,闖紅燈,橫穿馬路,造成的很多嚴重的交通事故,都是歷歷在目。
  • 好萊塢女星現實臥底分飾兩角,和執法部門合作抓捕戀童癖!她,成了...
    為什麼身為一個女演員不好好拍戲,要參加這種事情,如今又接受採訪,把這樣的事情公布於眾?Marisol說,因為必須要讓更多的人聽到看到真相!的確,人口販運大多數發生在第三世界國家,於是很多人認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看起來根本不會存在這樣的事情……但是,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在美國,有大量的戀童癖罪犯潛伏在人群之中,嚴重程度幾乎像是一場「流行病」。Marisol深入研究過,她知道暗網裡有多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