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童!猥褻!性侵!戀童癖惡魔般的存在

2021-02-16 醫聯醫家人
@財經網【湖北一教師猥褻女生獲刑,刑滿5年內不得從事教育工作】昨日,湖北漢川人民法院對小學教師汪某以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6個月,並禁止其在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五年內從事教育及相關工作。經查,汪某於2015年至2017年3月間在教學場所多次猥褻女生。這是湖北首例對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作出的從業禁止判決。

據了解,這起性侵類從業禁止案件系湖北省首例。戀童癖,這三個字連寫出來,都覺得噁心。但是,近來猥褻兒童的字眼頻繁出現在大家的眼前,真的要引起重視,不要覺得孩子還小,畢竟戀童癖可不覺得你的孩子小。

報告稱全球每5名未成年人中有1人遭受性侵

從世界均值來看,未成年女性受性侵的可能性要比男性大得多:女孩被性侵犯率為19.7%,男孩為7.9%,前者約為後者2.5倍。在南非,這一比例達到了令人髮指的高度:有超過6成男孩、4成女孩被性侵。在中國,未成年男性和女性受性侵害的比例分別為4.8%和10.8%

戀童癖到底是如何噩夢一般的存在?是病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了麼?聽聽專家怎麼說

▼▼▼

沒有Wi-Fi的小夥伴請注意前方流量

戀童癖

是以未成年為對象獲得性滿足的一種病理性性偏好。 戀童癖性慾指向的範圍一般是青春期以前或未發育的兒童。

是犯罪

戀童癖屬於嚴重的性犯罪,法律上為保障兒童身心健康,一般都根據受害兒童的年齡和性別給罪犯不同程度的法紀懲處

治療預防

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其中,厭惡療法較為有效;當患者接觸兒童或兒童模型時給予能造成身心痛苦的刺激,經過多次反覆,形成條件反射。從而改變其戀童的行為模式;對於有明顯情緒反應的患者,應使用情緒調節的方法,如有的人不與成人而喜歡與幼童打交道,就是因害羞起作用

⚠️   戀童癖,真的是病,但別輕易饒了Ta

相關焦點

  • 在中國,遭性侵女童約佔15.3%,男童佔13.8%;戀童癖究竟是精神失常...
    戀童癖,性侵, 這些似乎只在電影和小說裡才會出現的詞,卻一天天真實逼近著我們的生活。;2014年媒體曝光兒童性侵案503起;2017年7月有網友曝光微博大V,創業之神,90後作家許豪傑涉嫌經營戀童網站; 《中國的兒童性侵:對27項研究的Meta分析》( ChildSexual Abuse in China: A Meta-analysis of 27 Studies)統計了2002至2012年間27項中國兒童性侵的研究,得出結論
  • 戀童既不是病態也不是罪惡 但性侵絕對不可饒恕
    在人群中,我們很難發現戀童者的特殊存在。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他們中的某些人因為幼年創傷、成年後的社會心理因素(壓力大、自卑等)或是軀體疾病所致,發生了人格的偏離和改變,開始實施侵害兒童的行為,也就是延伸成了「戀童癖」。
  • 「戀童癖遇到詐騙犯」全網瘋傳:鮑毓明,到底算不算戀童癖?
    從這一點上來看,鮑毓明確實很有可能存在戀童傾向。性侵兒童的「惡魔」=戀童癖?其實,有性侵、猥褻兒童等行為的犯罪分子,在一開始可能並不都是戀童癖。有以下幾種情況,都可能會發生兒童性侵。的確存在一部分人腦中白質異常,也就是說有的人天生就是戀童癖。對於天生戀童癖患者,我們只能期待醫學的進一步發展去更人道的解決他們的問題。
  • 「戀童癖遇到假幼女」全網瘋傳:鮑毓明,到底算不算戀童癖?
    這個案件,簡單概括來說,就是「戀童癖」遇到了假幼女,一個想通過不法途徑收養未成年少女,一個裝作未成年人想被收養。那鮑毓明到底是不是戀童癖?這一點其實很有存疑。在早前的資料中,鮑毓明曾坦言:想收養年紀小的幼女。從這一點上來看,鮑毓明確實很有可能存在戀童傾向。
  • 英戀童癖性侵馬來西亞200名兒童 或判終身監禁
    、性侵和非禮兒童罪,並在網上散布兒童猥褻照。  警方性罪案、虐童及家暴調查組主任王清蘭2日說,警方已和英方聯絡,獲取更多性侵案詳情。「英國警方是在一個月前才給予通知,並以審訊為由,不願透露更多詳情,因此警方至今仍未鑑定23名(馬來西亞)受害者的身份。」  馬來西亞聯合國兒童基金髮文告說,這起性侵兒童案只是冰山一角,全球面臨嚴重的兒童遭性侵問題。
  • 英戀童癖性侵馬來西亞200名兒童 最小的僅六個月大
    英戀童癖性侵馬來西亞200名兒童 最小的僅六個月大 2016-06-03 13:20:41來源:參考消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戀童,身心共謀的錯
    在法律上,孌童屬於猥褻兒童罪,我國刑法規定,犯該罪者依照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規定從重處罰,可以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在醫學上,則將其稱之為「戀童癖」,屬於性偏好障礙(國際精神與行為障礙診斷標準,ICD-10),是一種性慾倒錯。根據世界性學方面的研究,「孌童」現象自古有之,據說蘇格拉底就有此癖好。在古希臘,成年男子與少年結交也是盛行於貴族中的一個風俗。
  • 戀童癖可能是天生的!犯罪心理學專家:85%都是熟人作案
    比如說,1995年6月到1996年8月間,比利時戀童癖殺人狂——馬克迪特魯共強姦了6名未成年少女,其中4名被折磨致死。雖然,這罪犯最後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是那些被猥褻或性侵的孩子,卻一直生活在驚恐之中,有些孩子直接患上了應激障礙症候群。
  • 「我的孩子被經紀人性侵了6年」,童星母親揭露好萊塢戀童的變態真相
    一直到16歲那年,他差不多每星期都會被對方性侵。2014年,紀錄片《公開的秘密》揭露了一個好萊塢不想讓大家知道的秘密。這個令人震驚的秘密就是:在光鮮亮麗的好萊塢背後,存在著一個戀童癖產業鏈。這部紀錄片的導演艾米·博格,曾經憑藉揭露天主教性侵的紀錄片《大急救》,得到過奧斯卡提名。
  • 姦淫不滿10歲幼女最高判死刑,「戀童癖」們的末日已然來臨
    今日我國刑法修正案加強了對未成年人的刑法保護,對姦淫幼女犯罪、猥褻兒童罪進行量刑的修改,姦淫不滿十周歲幼女最高可判死刑。首先讓我們起立致敬,這是一次非常偉大的刑法修正,它的出臺對我們保護兒童起到了可以說立竿見影的效果,讓那些不法之徒聞風喪膽。
  • 戀童心理的根源是什麼?教你怎麼辨別「戀童癖」以及如何保護孩子
    2020年9月17日,迎來了最新的消息:現有證據不能證實鮑某某的行為構成性侵犯罪。近年來,兒童被侵害的事情引起大家廣泛的關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戀童障礙」群體。戀童障礙人群患病率未知。在男性人群中,戀童障礙最高可能的患病率約為3%~5%,這意味著,在孩子周圍的男性,一百個人中,就有3~5個人可能存在著戀童障礙,可能會對自己的孩子造成傷害。什麼是戀童障礙?
  • 荷蘭虛擬女童網絡性表演引2萬戀童癖者 盤點明星戀童癖
    原標題:荷蘭虛擬女童網絡性表演引2萬戀童癖者 盤點明星戀童癖 虛擬女童以假亂真全球戀童癖「落網」  據外媒報導,荷蘭的兒童人權團體「人類之地」利用電腦軟體創造出一名虛擬女童「甜心」(Sweetie),並讓她透過視頻鏡頭,在網絡聊天室中做出露骨的性表演
  • 心理醫師稱戀童癖是一種性心理障礙 須系統治療
    從幼兒園保安猥褻女童說起———戀童癖:治療與懲罰同樣重要受訪專家/武警廣東總醫院心理科主任 何日輝近日,一則消息引起無數家長的注意,深圳某幼兒園有一名女童因被保安猥褻,下體大出血。經審訊,犯罪嫌疑人李某交代了猥褻幼童的犯罪事實。猥褻幼童確應受到法律制裁,但僅停留在法律層面是不夠的。心理科醫師指出,戀童癖是一種性心理障礙,治療跟懲罰同樣重要,不然其行為仍難以得到控制。戀童成癮是一種性心理障礙據猥褻女童的保安交代,自己是單身,今年22歲,有手淫的習慣。
  • 「我的孩子被經紀人性侵了6年」母親揭露好萊塢戀童的變態真相
    這個令人震驚的秘密就是:在光鮮亮麗的好萊塢背後,存在著一個戀童癖產業鏈。這部紀錄片的導演艾米·博格,曾經憑藉揭露天主教性侵的紀錄片《大急救》,得到過奧斯卡提名。接著,Ricky的媽媽給包括迪士尼內部員工在內的幾百名業內人士寫了匿名信,曝光Joby Harte的戀童惡行。隨後,迪士尼人力資源部對此事進行了簡短的調查,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 如何更好保護孩子,讓孩子遠離戀童癖,爸爸媽媽知道的還是太少了
    而戀童癖的患者呢,見到了孩子產生的卻是性衝動,一旦有了機會,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實施犯罪行為。那麼,這些戀童癖患者,是怎樣形成的呢?,而白質呢,是一種傳輸信號的物質,白質多就意味著這個人的腦活動會劇烈,也就是說戀童癖會比正常人要容易興奮,特別是看到「心儀」的孩子後。
  • 上市公司董事長猥褻兒童背後的真相
    被告人王振華、周燕芬猥褻兒童一案,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已收到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移送的被告人王振華、周燕芬的上訴材料,並於2020年7月10日立案受理。這是近日網上公開的一則信息。2019年7月3日,有媒體爆出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因猥褻女童被抓,隨後上海公安確認。當天,新城系旗下港股上市公司新城發展控股和新城悅暴跌超20%。
  • 兒童性侵的背後:有多少中國父母,親手將孩子推給了「戀童癖」?
    借著今天兒童節九叔有必要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戀童癖到底有多可怕?>而極有可能是孩子的老師、繼父、醫生和鄰居那些看上去最安全的存在比如老師可以通過單獨輔導等藉口將孩子帶到辦公室或者家裡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奇怪,為什麼會有戀童癖研究表示有這種癖好的人可能存在先天的性心理障礙比如沒辦法和成年人交流只有和兒童在一起才覺得自在和舒服又或者他們兒童時期曾經遭受過性虐待這使得他們成年後
  • 8年性侵200多兒童 英國最殘忍戀童癖在監獄被捅死
    原標題:性侵200多幼兒,英國最殘忍的戀童癖在監獄被人捅死!【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英國那些事兒」(ID:hereinuk)】昨天(14日),一則新聞登上了英國各大媒體的「突發」版面——英國臭名昭著的戀童癖、最殘忍的罪犯Richard Huckle,在服刑近三年後在監獄裡被人捅死。目前,警方尚未公布他被人捅死的緣由,具體經過和細節還在調查中。
  • 電影《頭痛欲裂》透析戀童癖本質:從人性的撕扯到教育的反思
    德國電影《頭痛欲裂》,罕見的從一個戀童癖角度,給我們揭示了戀童癖患者的心理變化。讓我們更加全面的了解"戀童癖"與"兒童性侵"之間的關係。也讓為人父母的我,進一步反思: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如何保護孩子,不被他人傷害,有哪些教育是我所忽視的?
  • 戀童癖最喜歡這樣的,不知道的話就太危險了
    相信這一事實顛覆了很多人的觀念,可是現實生活中戀童癖確實更加喜歡男孩,如果家長對此依然沒有任何防備,那麼孩子的成長可能就會遭遇更多的危機。戀童癖也許並不是陌生人,他們可能是孩子的老師、教練甚至是家長的朋友,有的戀童癖還會對親屬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