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歲,TA不再只是個孩子

2021-01-09 紅星新聞

此後,已滿十二周歲而不滿十四周歲的這類人,不被追求刑事責任的「優厚待遇」隨即被取消,年齡不再是他們加持的「護身符」。「他還只是個孩子」瞬間變成「他不再是個孩子」,「他」需要獨自面對自己的行為後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一經報導,關於「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內容當即被刷屏。

在此之前,我國最低刑事責任年齡規定在《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即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在八種特定犯罪情形下(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而對於已滿十二周歲而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無論實施的行為有多極端,造成的影響有多惡劣,也不論該行為被刑法制裁有多嚴厲,都不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在近些年的惡性犯罪案件中,行為人因不夠刑事責任年齡,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而不受刑法制裁的結果,直接衝擊著人們樸素的社會正義感。

在刑法上,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就是具備相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刑事責任能力,是刑法意義上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也就是既對自己的行為性質、後果等有所認知,又能根據對自己的行為認知,控制自己為或者不為這種行為的能力。那麼,對於年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可能還處於讀小學的人而言,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是否具有刑法學意義上的辨識能力和控制能力,一直處於爭議之中。

本次刑法修正案對此爭議的一錘定音,回應了人們對樸素正義的期待。此後,已滿十二周歲而不滿十四周歲的這類人,不被追求刑事責任的「優厚待遇」隨即被取消,年齡不再是他們加持的「護身符」。「他還只是個孩子」瞬間變成「他不再是個孩子」,「他」需要獨自面對自己的行為後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雖然立法者意圖通過刑罰的威懾力來遏制低齡未成年人的惡性犯罪行為,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問題並不會因為刑事責任年齡的降低而徹底解決。其他「問題少年」,可能還會「故伎重演」,甚至「變本加厲」轉向犯罪;受過刑罰懲罰的未成年人,也還可能會製造出更大的社會危害。懲罰從來都不是目的,司法實踐中也一直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從成因上看,未成年人的這些問題可能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多重因素影響的結果。預防和治理低齡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一起努力,加強對未成年人的行為管理、法治教育和社會引導。在同日通過的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對未成年人的偏常行為進行分級管理,強化家庭、學校、社會的幹預,以及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的矯治等,也正是對降低刑事年齡的積極呼應。

降低刑事責任年齡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不斷完善矯正、教育制度。預防和治理低齡未成年人犯罪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社會問題,需要凝聚全社會力量,讓未成年人認識法律、守住底線、茁壯成長。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方毅(法律從業者)

相關焦點

  • 【微普法】12歲!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
    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也將承擔刑事責任。同時,明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管教責任,並規定必要時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 今日聚焦刑法修正案(十一):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歲
    今日聚焦刑法修正案(十一):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歲 2021-01-15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2歲!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
    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 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也將承擔刑事責任。
  • 眾望所歸: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至12歲
    13歲大連男孩殺害女童拋屍卻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案例或將成為歷史。針對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犯罪這一社會熱點問題,草案擬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在刑法第十七條中規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消息一出,引發眾多網友討論。
  • 最新刑法修正案明年3月起施行,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周歲
    三湘都市報12月27日訊(記者 虢燦 實習生 凌玉霞)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周歲,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正案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引發網絡熱議。
  • 下調刑事責任年齡,未成年保護法不再保護小惡魔
    文 | 令狐卿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10月12日透露,在原則上擬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相關草案二次審議稿將採用「兩條腿走路」,以方便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做個別下調;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在完善專門矯治教育方面做好銜接。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大連10歲遇害女童家屬這樣說
    文丨糞提 審丨易桉 導讀:隨著我國刑法修正案的通過,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擔負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從14歲,降低到了12歲。這意味著如果犯下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或者其他手段殘忍的罪行,哪怕犯罪者只是12歲,也要承擔法律責任。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調至12歲能防住低齡犯罪嗎?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陸瑩近日,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歲引起網友熱議。12月26日,全國人大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包括「對於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2018年,「湖南沅江弒母案」,12歲男孩因與母親爭吵,持刀將生母刺死;2019年,大連13歲男孩蔡某某殺害10歲女孩王某並拋屍灌木叢,因蔡某未滿14周歲,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世界各地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各不相同。新加坡、瑞士是7歲,法國、以色列是13歲,芬蘭是15歲。統計數據看,多數國家和地區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都為13或者14周歲。
  • 為何個別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積極回應民眾關切,規定在特定情形下,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具體規定為:「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 未滿14歲不負責?人大擬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低齡犯罪引關注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有許許多多的小惡魔們因為未滿14歲犯罪後無需承擔責任,讓那些受害者們卻無法為自己申訴。今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露可能會對法定刑責年齡做下調,在原則上擬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也就會14歲的刑責年齡可能不再成為犯罪者的保護條款。
  • 未滿14歲不負責?人大擬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低齡犯罪引關注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有許許多多的小惡魔們因為未滿14歲犯罪後無需承擔責任,讓那些受害者們卻無法為自己申訴。今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露可能會對法定刑責年齡做下調,在原則上擬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也就會14歲的刑責年齡可能不再成為犯罪者的保護條款。
  • 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為何獲得多數人支持?
    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為何獲得多數人支持?案例一2019年10月20日,13歲大連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小淇殺害,並拋屍灌木叢。因蔡某某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其進行3年收容教養。
  • 未成年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未成年不再是免刑金牌
    近年來,未成年實施嚴重犯罪時有發生,如去年13歲大連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小淇殺害,並拋屍灌木叢。因蔡某某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其進行3年收容教養。國內法律規定,未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免予刑罰,不管手段多惡劣,案件多嚴重,都是一視同仁,這也讓人感到有些無奈,特別是被害人家屬。
  • 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 未成年將不再是擋箭牌
    刑事責任年齡擬調整 12至14周歲犯故意殺人傷害罪擬入刑據央視新聞消息,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一是修改有關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和收容教養的規定。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
    圖/視覺中國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草案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 「年齡小」不再是保護傘!滿12周歲犯罪可能負刑事責任
    年齡小不再是保護傘。」10月13日中午,在東莞一中學擔任班主任的陳琪(化名)在朋友圈寫下這段話。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降至12周歲?聽聽雲南法學專家怎麼說
    其中,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最低刑責年齡或將下調至12周歲,您怎麼看?
    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2018年12月湖南12歲男孩弒母案件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鎮東安村12歲男孩吳某康因不服母親管教,持刀將母親殺死。2019年10月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案件13歲大連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的10歲女孩淇淇殺害,並拋屍灌木叢。
  • 下調刑事責任年齡,「惡意補足年齡」這個可以有
    據央視新聞消息,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