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於藍與古代流行的草木染

2020-12-20 Nyannk

#傳統文化知多少#

在清末合成染料傳入我國以前,人們都是從天然的材料中萃取色彩。我國古代記載的天然染料有兩種:礦物染料和植物染料。

根據相關資料,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們不僅使用礦物染料,也開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

用礦物染料染色的方式稱之為石染。《考工記》云:「鍾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說的就是用硃砂、赤粟浸染羽毛染色的方法。

以植物為染料的方式稱之為植物染、草木染。草木染採用植物的根、莖、葉、果實、果皮、乾材等為染料。石染在漢代以後逐漸式微,草木染逐漸成為我國印染工藝主流。

草木染早在周代時,植物染料在品種及數量上就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並設置了專門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員負責收集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

《詩經》中提到的顏色詞彙光青色系就有「青、綠、綦、蔥、菼」五種。而我們熟悉的「青青於藍」也與草木染中的「青」有關。

青於藍語出《荀子·勸學》中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也作「青出於藍勝於藍」,「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

青,指靛青,即靛藍。藍,指藍草,可以用於製作靛藍染料的數種植物的統稱,如菘藍、蓼藍、木藍等。靛青染料是從藍草中提煉出來的,但其顏色比藍草更深。

荀子用它們的關係來比喻學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學問,堅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師更有成就,現在常用以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匠魂網致力於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中國傳統手工藝為己任,將傳統文化傳承發揚,做年輕人喜歡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不變的初心。

相關焦點

  • 草木染 | 把植物的色彩穿在身上
    這就是「草木染」。從大自然汲取豐饒色彩什麼是草木染?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給紡織品上色,就是「草木染」。荀子《勸學》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詩經》中「青青子衿」、「綠衣黃裳」,描述的就是植物色彩的提取和應用。
  • 「非遺課堂」歲月的顏色-草木染
    在簡便的化學染料被普遍使用的當下,最自然最傳統的藝術手藝——草木染並未被人遺忘。草木染,又稱植物染,是一門使用天然植物染料進行面料染色的技術。它經雙手浸染,又在水中沉澱,最後由陽光曬暖而著色固定。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在應用礦物燃料的同時,也開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人們發現,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莖、葉、皮都可以用溫水浸漬來提取染液。
  • 草木染 | 最初的美,最天然的色彩!
    起初在新石器時代,那時候的人們就會用大自然賦予的色彩,將野花野果的根、莖、葉、皮用溫水浸漬來提取染液,而這種染料的技術也一直延續現在,它就是——草木染。草木染,也就是植物染料,它是無毒無害的,是直接取自於大自然。它本身結構的形成完全是自然生長的結果,其間不會涉及任何化學原料,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傷害。
  • 最美的時尚,草木染,精美絕倫,驚豔中外
    草木染是用自然界的植物的根,莖,葉經過蒸煮給布料上色的方法,古代紅色類有茜草,紅花,蘇木,黃色類有鬱金,藎草,梔子,薑黃和槐米,青色有蘭草製成的靛藍,黑色有皂鬥等,它們經由媒染
  • 輕綃一匹染朝霞——草木染說
    物候記 | 草木染草木歲華 與君共讀 風物有信 靜候來歸草木染是從天然植物、中藥材、花卉、蔬菜、茶葉中提取顏色、製成染料為織物染色的一種傳統技藝要說插花是感受植物的一種方式,那草木染也是一種方式,關注了解之後發現生活打開了另一扇窗。大自然把顏色藏在植物裡,很多之前覺得只能淪為堆肥材料的植物葉子,果殼,草根,樹幹其實可以染出柔和,漂亮的顏色。插花時愛上植物生長的姿態,色彩,草木染讓人不禁愛上植物的內在(色素)。
  • 虎父無犬子,中國古代哪些名將後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中國古代名將輩出,不少都是將門世家。不過,名將後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現象並不多。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一、蒙武和蒙恬在戰國時期,有一對父子名將,父親叫蒙武,兒子叫蒙恬。蒙武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 聚焦5·18|中國植物染(草木染)產業聯盟成立
    &nbsp&nbsp&nbsp&nbsp交匯點訊 5月12日下午,中國植物染(草木染)產業聯盟在常州天寧區正式成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國植物染(草木染)產業聯盟由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常州大學城鄉礦山研究院、常州美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聯合愛慕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十餘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
  • 可以進廚房的天然染料,留住植物表情,草木染尋覓最初的顏色
    經過不斷實踐,人們掌握了使用植物染料染色的技術,這就是草木染。草木染作為一種傳統染色技藝,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喜愛。人們愛它的自然純樸,愛它的隨性自由,愛它能讓人沉浸在慢時光裡逍遙自在。草木染又稱植物染色,不同的植物的不同部位可能會萃取出不同色彩的染液,萃取方式要根據具體植物的纖維結構來決定。
  • 草木染,草木的顏色,是會生長的顏色,給人一種寧靜的力量
    我最早知道草木染是很多年前去雲南旅遊時,看到布依族五顏六色的五色米,才知道,原來植物也可以染出那麼多漂亮的顏色。不過那時,我一直以為只有雲南這樣植物資源豐富又獨特的地方才能有可以染色的植物。前兩年無意中在網上發現有不少人都在實踐草木染,原來我們身邊的很多植物也是可以用來熬煮提取染液上色的。我第一次做的是蘇木,熬煮時滿屋子中藥的味道,然後看見鍋裡的水慢慢變成了暗紅色,布料也慢慢地染上了暗紅色。那種暗紅色不是光彩奪目的大紅色,而是一種靜謐而溫和的顏色,帶給人一種寧靜的力量。
  • 青出於藍 而勝於藍
    青出於藍 而勝於藍在漫長的時光中,青色作為東方之色,是中華五正色中尊貴的顏色之一。它承載著美好的寓意,一直延續數千年。青色,生命的顏色。比如,剛直有節,遒勁的青竹、青松;古時美麗的少女稱為青娥;正氣凜然、廉潔奉公的官員稱為青天;古代結婚禮堂稱為青廬;蘊涵歷史風雲的書籍稱為青史;在廣袤的星空中,位於東方的是青龍星宿;古時風水術士若看到「祖墳冒青煙」,就知這戶人家祖上不僅有人得道成仙,還可以福佑後世子孫;那些道德高隆、秉性高潔的人稱為青雲之士;仕途平順,稱為平步青雲或青雲直上……
  • 用兩個蓮蓬做染料,簡單有趣的草木染,染出的顏色令人雀躍!
    今天給大家分享草木染,相當有意思!喜歡編織的朋友們不要錯過了哦!草木染,顧名思義就是植物染色,利用自然界的植物做染色材料給棉麻等紡織品上色。所取用的染色材料大多取自身邊的可食用植物,染出來的織品沒有任何化學成分,絕對環保,所以在廚房裡搗鼓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看完就去霸佔廚房吧!
  • 一條精選6門手工課:木工、金工、插花、烘焙、草木染、法式麵包
    草木染,就是用植物來染色。這種染色方法,天然親膚,能減少化學過敏。
  •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由來
    人們在形容學生勝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的時候常會說某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那麼,你知道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嗎?此語源出自於南北朝時期。後魏人李謐,字永和,學習很用功,少年時代就讀了很多書。由此可見,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青年超過老一輩,就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或「青出於藍」。
  • 民宿、草木染、武當功夫……湖北十堰喊你來特色遊→
    草木染手工藝品讓王啟迪的民宿吸引了大量慕名而來的遊客,她利用草木染技藝製作而成的鄉村文創產品,也受到了大家的歡迎,更讓她收穫了大量的訂單。為了按時交貨,王啟迪召集了村裡十幾個村民一同製作,這樣,不僅民宿每年的收入增加了近二十萬元,而且村民的年收入也從不足一萬元增長到了兩萬餘元。
  • 說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典故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意思是:靛青這種顏料,是從藍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顏色比藍草更青。比喻人經過學習之後可以得到提高,常指學生超過老師。這個典故出自《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南北朝時期,老師孔璠和學生李謐就演繹了一段青出於藍的故事。李謐從小就是個學霸,他記性好,學習認真,四書五經倒背如流。有這樣的優等生,做老師的也很欣慰。李謐那時候的老師還不是孔璠。
  • 古典音樂真的不是古代的流行音樂!
    我經常聽到一些科普,說「古典音樂就是古代的流行音樂」。很顯然,這是一種迅速拉近聽眾和音樂之間距離的方法,一種簡單粗暴的解釋,也可以稱之為套路,但是倘若你能稍微的多了解一點就會知道,古典音樂真的不是古代的流行音樂。也經常有人好奇,古典音樂到底有什麼高級之處?它不就是一種音樂題材嗎?
  •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靛青;藍:草名。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8回:「固然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究竟是他受業之師,況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學問豈能懸殊?」近義詞有:青出於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分句;指後人勝過前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成語釋義:青:靛青;藍:草名。
  • out of the blue可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每日成語
    / 目——————看到out of the blue許多寶寶靈機一動,就以為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麼問題來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怎麼說?青出於藍勝於藍其實是說徒弟超過了師父,成為大師↓The student has become the master.
  • 草木染 拓印 制硯 木雕 版畫 快報帶你玩轉杭城博物館
    記者 餘夕雯 中國絲綢博物館 草木染體驗課(快報專場) 時間:5月27日(周一)13:30-15:30 名額:12組親子家庭(每組家庭一份材料) 內容:參觀染色雙年展+體驗植物染料 材料:絲綢方巾50×50釐米(由國絲館提供) 從自然植物中擷取原料為衣物染色,稱為「草木染」,歷史非常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