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關切高質量發展|從一粒沙看不斷擴大的中國綠色版圖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切高質量發展)從一粒沙看不斷擴大的中國綠色版圖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 題:從一粒沙看不斷擴大的中國綠色版圖

  新華社記者胡璐、李琳海、李雲平

  綠色,是美麗中國的底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印在腦子裡、落實在行動上,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讓祖國大地不斷綠起來、美起來。

  2019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強汙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加快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

  沙漠、沙塵、沙化——治沙,凝結著多少中國人的心血汗水。

  寧夏鹽池縣沙泉灣荒漠化綜合治理示範項目區內,昔日的沙丘已被林草覆蓋,煥發出新的生機(2019年7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從漫天飛舞的黃沙,到固沙成一望無際的綠蔭,從沙區一代又一代人堅強守候、全民義務植樹到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再到近年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全國人民加快國土綠化進程,為建設更美好的家園不懈努力。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讓生態更健康

  沙水相映,胡楊成林。每到秋天,甘肅民勤縣石羊河畔一帶成為沙漠裡獨特的景觀,大批候鳥的到來更增添了靈動氣息。

  這裡曾經是中國北方主要的沙塵暴策源地之一!

  民勤縣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東段,處在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的夾縫地帶。源於祁連山冰雪融水的石羊河是民勤的「母親河」,滋養著這片土地。曾經,由於上遊來水減少,流域水資源過度開發,下遊生態急劇惡化,民勤綠洲一度因水而困。

  治沙,要害是治水土。為涵養流域生態環境,民勤縣在石羊河畔修建了石羊河國家溼地公園。以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和保護鳥類資源為出發點,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努力恢復溼地生態系統。目前已累計恢復庫塘及沼澤溼地4107畝,新植胡楊林10000畝,營造以胡楊、紅柳為主的生態植物護岸帶754.6畝,在溼地公園外圍緩衝區營造生態植物護岸帶和外圍生物隔離帶4000畝。

  實現綠色發展,綠植數量要增加,水、土、氣、生物等多種要素共存的生存環境也要更加健康。

  巍巍祁連山脈,橫跨青隴兩省,具有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平衡,阻止騰格里等沙漠南侵,保障黃河和河西走廊內陸河徑流補給的重要功能。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就位於祁連山腹地,是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區重要組成部分。

  祁連縣對109家探採礦企業進行了全部關停與恢復治理。「一些廢棄的礦區,我們進行覆坑整平,播種草種,然後進行圍欄育封,以此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縣長龍永勝說,國家公園建設為祁連縣域綠色轉型發展提供了契機。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就是要著眼全流域、全系統、全過程,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頑疾。」中國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長盧琦說。

  一個生態健康、環境美好的中國穩步向前。

  2015年以來,我國穩妥有序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各試點區分別啟動了林地清收還林、生態廊道建設、外來物種清除、裸露山體生態治理等工作。東北虎豹、祁連山、三江源等國家公園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重要保護物種種群和棲息地有所恢復。

  黃沙換林海,全民推進國土綠化進程

  新年伊始,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霍洛林場被大雪覆蓋,林場工人們忙著檢查上年種的李子樹、蘋果樹生長情況。歷經3代造林人的接續奮鬥,昔日荒蕪之地已然植被豐茂。

  多年前林場剛成立時,全旗森林覆蓋率不到3%,沙漠不斷侵蝕人們的家園。林場第一代職工用柴草、秸稈、樹枝在流動沙丘上做成沙障,削弱風蝕後先種沙蒿、檸條等固定流沙,再種上楊樹、柳樹。第二代造林人開始種植適合在沙地生長的樟子松。

  如今,第三代造林人利用優良樹種和先進技術造林。林場負責人許廣重說,林場採取平衡根系容器育苗技術、雨季造林技術等開展科技造林,利用推土機、旋耕機、開溝機等平整沙地、挖掘樹坑、種植樹苗,還利用無人機預防森林病蟲害和管護林場。如今,當地森林覆蓋率已達88%。

  「造林實現了機械化,速度更快、規模不斷擴大。」他說。

  黃沙退,綠林進。通過大規模實施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生態工程,山川披上了綠裝,家園變得更加美麗。全國森林覆蓋率已從上世紀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目前的22.96%,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連續30多年保持「雙增長」。

  新科技使植樹造林形式不斷豐富,效率不斷提高——為了均衡「分配」實地植樹的公民,北京等一些城市利用網際網路創新義務植樹的形式,人們可登錄專門網站進行預約,植樹點的面積、接待能力、當天是否可接受預訂等信息都會顯示。

  一個手機種樹應用,讓民勤縣等地荒漠化治理進程明顯加速。從2016年開始,人們通過在「螞蟻森林」裡記錄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綠色出行、在線支付水電費等低碳行動積攢「綠色能量」,在手機裡「種樹」。3年來,約5億人通過這個手機應用相當於「種」下了1.22億棵真樹。

  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庫布其沙漠腹地的一處光伏治沙基地,178萬塊光伏板拼成「藍色海洋」,將陽光轉化為電能,黃芪、黃芩等植物在板下連片生長。

  這是內蒙古庫布其沙漠腹地的一處光伏治沙基地(2019年4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腹地的一處光伏治沙基地,光伏板下已設置沙障(2019年6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內蒙古達拉特旗能源局副局長劉貴文說,基地建成後,近10萬畝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防治,輻射防風固沙、生態改善總面積近20萬畝,有效遏制庫布其沙漠的擴展,對京津冀風沙源治理起到積極作用。

  「綠化治沙能減少風沙侵襲,降低光伏項目的管護成本,光伏企業自身也有治沙積極性。」劉貴文說,國家電投、中廣核太陽能等新能源巨頭在投資建設中,每畝專門配套3000元治沙資金。同時,基樁能固沙,光伏板能遮陰,也能明顯改善植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在生態修復中,不少農牧民參與承包了經濟林養護工程,按照「誰養護誰受益」原則進行利益分配。同時通過沙漠旅遊、光伏板保潔、物業服務等工作,當地每年可吸納就業1200人。

  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讓沙地煥發出新生機。

  寧夏鹽池縣沙泉灣荒漠化綜合治理示範項目區內,連片的沙丘已經消失,只剩下一片留作實驗觀察的沙地(無人機照片,2019年7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沙蔥、文冠果、黑果枸杞等沙區特色產業成為農民收入的增長點。新疆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陝西建立了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旅遊業、新能源為主的沙產業體系;寧夏鹽池縣藉助400多萬畝檸條,大力發展檸條轉飼加工,每年為畜牧業提供飼草4萬多噸,真正將治沙成果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

  不斷擴大的綠色版圖,標記著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參與記者:許晉豫、白麗萍、範培珅)

相關焦點

  • ...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
  • 【庫布其的呼喚】我是一粒沙
    央廣網鄂爾多斯8月9日消息(記者鄭穎 寶音 金建軍)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庫布其沙漠地區各族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望相助」的囑託,齊心協力堅守家園,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孕育出「守望相助、百折不撓、科學創新、綠富同興」的庫布其精神。請聽系列報導《庫布其的呼喚》第四篇《我是一粒沙》。
  • 南平:以綠色發展落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大家表示,要把學習貫徹成果體現到幹事創業的實際行動中,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新發展理念,發揮生態資源這個最大的優勢,以綠色發展落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同時,始終堅持生態為民,持續深入開展「清水藍天」、交叉執法、百姓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集中攻堅等行動,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市委五屆十次全會指出,要在厚植綠色生態新優勢上走前頭,堅決築牢生態環保的堅固屏障,打造美麗中國的南平樣本。」
  • 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勁頭足(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勁頭足(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開欄的話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謀篇布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繪就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壯麗新畫卷,我國高質量發展道路越走越寬闊。當前,「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 周誠君:綠色金融更好地支持高質量發展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一方面,高質量發展意味著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需要轉移和淘汰一些不再具有比較優勢、競爭優勢或者不再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行業、產業和企業。另一方面,要按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去實現這些行業、產業和企業的轉移,以及供應鏈的調整、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價值鏈的躍遷。具體而言,我從三個方面闡述上面的觀點。
  • 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
  • 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
    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更明確地說,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總書記的話言簡意深,內涵豐富,充滿哲理。
  • 打造高質量發展黃金經濟帶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對新階段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了新部署,江西是如何落實的?  殷美根:江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紮實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貢獻。  更加注重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狠抓突出問題整改,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推進鄱陽湖流域保護修復攻堅行動。
  • 總書記關切開放事|開放,開啟中國教育新篇章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切開放事)開放,開啟中國教育新篇章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題:開放,開啟中國教育新篇章新華社記者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教育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大學習大討論」堅持生態優先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力
    【大學習大討論·訪談】堅持生態優先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力——訪伊金霍洛旗委副書記、旗長華瑞鋒開展思想再解放、篤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學習大討論是自治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的舉措
  • 「江西省發展綠色金融 推動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南昌召開
    楊震副主席講話 楊震在講話中指出,發展綠色金融,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希望在座領導和專家學者,能夠藉助今天的會議,結合江西省的實踐探索、經驗做法,坦誠交流、深入探討,為推動江西綠色高質量發展、為我國綠色金融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 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雲南考察時指出,要始終堅持發展這個硬道理,在保證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速度上可以也可能適當快一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加快發展始終是欠發達地區根本任務的本質特徵,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
  • 向總書記匯報 巧用加減乘除法 江蘇用綠色發展擘畫「最靚顏值」
    【編者按】初夏時節,中國「兩會時間」正式開啟,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期的2020年全國兩會,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召開。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視察時,明確提出「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疫情如大考,危機蘊生機,江蘇臨難不亂,克難攻堅,不忘初心矢志為民謀幸福,奮力奪取階段性「雙勝利」。
  •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 實現更大作為
    湖南日報記者 顏石敦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推動桂陽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新發展理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
  • 權威訪談|鹽田區委書記陳清:產業興鹽、綠色發展,做好改革的「開路...
    近年來,鹽田區走出了一條「產業興鹽」與「綠色發展」相互促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今年前三季度,這裡成為深圳唯一從年初一直保持正增長的地區。四十年間,這裡形成了許多「鹽田發端、全國推廣」的改革經驗。新時代,鹽田將如何扛起綜合改革試點主體責任,做好改革的「開路先鋒」?
  • 踐行總書記殷殷囑託 謀劃蘇州發展新優勢
    蘇州與「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緊密相連、密切相關,小平同志最早在這裡印證「小康構想」,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提出「勾畫現代化目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一些經驗」的殷切期望。在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中,蘇州要責無旁貸扛起新使命、體現新作為,緊緊抓住三大歷史性機遇。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新使命新任務的機遇。
  • 胡存智、柳忠勤調研高質量發展實驗區恩格貝
    ,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理事長、黨委書記柳忠勤,學會秘書長、北京市城鄉經濟信息中心主任劉軍萍,學會專家委員、農業農村部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休閒農業處處長張慧媛,學會旅遊發展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城鄉規劃院副院長張朝偉等應邀考察全國首批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高質量發展實驗區恩格貝並就恩格貝高質量發展召開座談會,受到恩格貝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志忠,常務副主任趙興國等熱情接待。
  • 白城市: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展現新作為,近年來,白城市農業農村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推進產業升級、設施提升、生態建設、民生實事等重點工作,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農業農村工作呈現喜人局面。
  • 堅定不移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堅定不移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訪烏海市委書記史萬鈞烏海市委書記史萬鈞(右二)率烏海市黨政考察團赴區外招商引資。回首「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烏海市委書記史萬鈞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烏海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各項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一是三大攻堅戰取得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