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最新演講:光陰的故事,白說你聽

2020-12-14 人民網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文藝星青年按】自從白巖松的第一本書《痛並快樂著》出版以來已經過去了18年,在此期間他又出版了《幸福了嗎?》和《白說》。日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自創圖書系列品牌「FromBai」,將其暢銷多年的三本書全新再版。「我把下本書的很多內容都說到這套書的音頻視頻當中了,有點砸自己的飯碗。」

白巖松以本次「新」書發行為契機,在京舉行了一場主題為「光陰的故事:歲月既慢且長,白說你聽」的演講,與大眾分享了他打造「From Bai」的初衷與這些年的所思所得。雖然是一名傳統媒體人,但白巖松對於新媒體的發展有著個人獨特的理解,玩起來花樣百出,說起來金句頻頻……

30歲是減法,40歲困惑,50歲好奇

回望自己的30歲,白巖松說:「30歲最大的人生感受是減法。有的人在20多歲的時候拼命地做加法,但是忘了到一定的時候要做減法。你不是所有的都適合,也不是適合你的所有的事你都該去做。」最後他總結道,「今天的一切,都得益於那時候做減法。我發現我只能做新聞,也最該做新聞。」

在白巖松眼中看來,40歲其實並不是「不惑」之年:「我覺得我四十就是困惑,物質沒有給我帶來我以為會帶給我的幸福。40歲左右的人要多跟自己聊天,去讀很多的東西給自己一些答案。」

今年白巖松已經正式邁入「知天命」的50歲,他認為這是一個應該善待每一個「今天」的年紀,還要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之心,「科學家之所以有很多偉大的發明,不是一開始就承載著什麼使命,而是單純的『好奇』。所以我在50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督促自己,要更好奇。」

堅持不開微博微信,是我的生活方式

今年50歲的白巖松回首過去也很感慨,很多書中提到的同伴,現在已經不在了。始終站在新聞一線的白巖松坦言:「我一直以志願者的心態在做新聞工作,我是學新聞的,我是適合幹新聞的,自己有很多夥伴也在做新聞,那不挺好的?」

很多人納悶,白巖松為何對微博、微信說「不」,「我是一個傳媒人,我怎麼可能去拒絕這個時代,現在最糟糕的生活方式就是你在無數個朋友圈裡卻一個朋友都沒有,所以我覺得我還是算了,不開微博微信,這是我的生活方式,不是對現代技術的拒絕。」他認為這個時代不缺變化,偶爾有點不變挺好的,「人不能什麼都跟,跟不過來的。」

「坦白地說,我認為今天一切新銳的東西,10年後都將變成傳統媒體。」從業快40年的白巖松說這句話是相當有底氣的,他看慣了太多從新變老、從生到死的案例。可是那又怎麼樣呢?「這些技術更迭,介質在不斷變化,但是最核心的內容,尤其是與人性有關的東西很少變,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專注於內容。」

白巖松將「內容為王」奉為圭臬,深信不疑。「要尊重規律、尊重時代、尊重期待。人們的期待有時候瞬間就會被點燃。過去窮的時候,有個饅頭吃就不錯了,但只要吃過包子,人就希望吃更好的。現在吃飽喝足的中國人不僅開始跑步健身,而且也會提升自己的思想。」

你遭遇了什麼,就可能攜帶什麼上路

對於十年後到來的60歲,白巖松笑說:「在新書序言裡我說,『十年後,那可愛的老頭是我』。我要努力地去做一個可愛的老頭……不懶惰,不輕易妥協。我希望未來,中國的老頭老太太都這樣,體型保持得好一點,多穿點好看的,別很多東西不捨得扔,別在孩子眼中是討厭的父母,像你曾經討厭過的一樣。」

「老了依然要有精神生活,依然要有好奇心,依然願意為年輕人擋風遮雨,活一天開心一天。我很開心和興奮60歲到來的時刻,我覺得那是一個美好時光的開始。」

「20歲寫給30歲,是春天寫給夏天的情書;但50歲寫給60歲,就是夏末寫給秋天的喃喃自語。20年後再寫,是一個人躺在床上寫給全世界;而現在所寫的,是從全世界回到自己的一張床、一頓飯、自己的家人。」

演講的最後,白巖松與大家一起回望他個人的18歲時光,屏幕上的黑白照片顯示出了當年剛上大學時候他的意氣風發,皺巴巴的西裝、別在胸前的校徽,背景是北京的天安門城樓。 「18歲時你遭遇了什麼,你就可能攜帶什麼上路。」白巖松認為,要在18歲給自己留一張照片,「18歲留一張照片是很好的,不管走多遠,經常拿出來問問自己,你是當初自己要活的那個樣子嗎?」

友好提示:

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鄒菁、蔣波)

相關焦點

  • 柏拉圖說:「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世界」白巖松:新聞也是講故事
    白巖松深以為然。所以,就有了這本《白說》。他說只為依然有熱血有夢的人敲一兩下鼓,撥三兩聲弦,用新聞的力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些。白巖松說新聞寫作傳播,就是一個寫故事和講故事的過程。新聞也是講故事,真實的故事也需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傳播。新聞的核心是人,先有對「人」的關注,才有對新聞的關注。
  • 白巖松《白說》:讀書,讀得真的是書嗎?
    翻開白巖松的《白說》,讀了一篇文章——「讀書那麼久,總該信點什麼」,內心特別的激動,讓我陷入了沉思......去相信,是一件很難的事;能讓人相信,是一件幸運的事。今生能渡你的人,都是你信的人;今生你能渡的人,都是信你的人。
  • 聽《光陰的故事》!讓羅大佑帶回你曾經的青蔥少年
    一生中聽過的,喜歡過的歌曲很多,大多數就是聽一陣子,但有的歌曲每一次重放都能觸動你的心靈,即使你暫時聽厭倦了,但你靜下來的時候還是會體味歌詞裡的意境,這樣的歌曲不多,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就是這樣的一首。發黃的相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聖誕卡,年輕時為你寫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
  • 非主流試驗田"東西聯大" 白巖松和他的77個學生
    聽它說1分鐘話,這不是白巖松嗎,神了!聽5分鐘,真像!聽到10分鐘,還是跟老白說說話吧!它沒有任何情緒變遷。」   有同學好奇問:「老白,你擔心自己被機器人小白取代嗎?」   白巖松回應:「說我怕它,真逗!哪天它真太猛了,我給它斷電!」   「師父這樣皮啊」   「東西聯大」總群有66名成員,只少了白巖松。
  • 白巖松在河南大學演講,用最真實的案例,告訴你為什麼要讀書
    關鍵是明白這一點,你的孩子才會聽你的下面是白巖松在河南大學演講的一小段,相信大家看了以後會深有感觸!一個開封人,一個河南大學的校友,一個我的老大哥。他的故事講起在他應該上大學的時候,那個時代大學開了一扇不寬的門兒,他想爭取,但是沒有得到這個機會。繞著我們河南的一所大學的圍牆,在外面哭著走了整整的一圈兒,他在心裡說,我將來一定要上大學,但是當時的大學對於他來說還遙不可及。當時他作為一個小知青,要帶領一些農民去送貨。冬天回來的路上拿出準備好的乾糧,全硬了。
  • 白巖松:男人要看向遠方!說的就是你!
    我刷得最多的就是人民日報與央視網的視頻了,特別是每次看到白巖松老師的報導,就特地停下來,認認真真地聽。白巖松老師總是娓娓道來,鏗鏘有力地與我們訴說當下的疫情,言語中常常還透露著令人深思的智慧。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喜歡白巖松的原因。
  • 白巖松主題演講調侃"拍照族" 建議年輕人多讀經典
    原標題:在寧聊得嗨,白巖松都不想籤書了  前天傍晚,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現身南京先鋒書店五臺山店,圍繞「書裡有個更好的自己」的主題,進行了兩個小時的演講。  在籤售環節,他不忍心打斷滿場不停舉手提問的讀者,「我們聊得很嗨,這次也不籤書了吧!」
  • 白巖松上海演講回應「巖松體」:我這個年齡已經不需要心靈雞湯
    如果不從意義中解脫出來,你不會有創造力。」經典的黑框眼鏡、典型的國字臉,在不時眉頭緊鎖的白巖松身上,常常被人冠以「嚴肅」二字。但在演講過程中,卻總能贏來學生們的陣陣笑聲和雷鳴般的掌聲。4月12日下午,白巖松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做了題為「二十年,我們的時代」的演講,並帶來了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推出的新書《一個人與這個時代》。
  • 白巖松在耶魯大學演講 稱希望美國人多看看中國
    《我的故事以及背後的中國夢》的演講,以自己出生的年份1968年作為開始,講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個年份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個邊遠小城的絕望孩子,成長為見證無數重要時刻的新聞人,並以個人命運為線索折射了四十年中美關係發生的深刻變化。
  • 白巖松:人變得幸福,從「靜下來」開始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來源:仲念念(ID: zhongniannian666)杜甫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每每想到這句話,我總是格外懷念家鄉的星星。家鄉的星星和月亮之所以會如此明亮,不過是因為我們在看它們的時候,心裡格外寧靜罷了。
  • 白巖松:為說對的話認錯、寫檢討或停播節目,就是辭職的時候
    2010年,白巖松的第二本書,如約出版,書名叫《幸福了嗎》,之所以改變預定的書名,緣於「歲月是不會按常理出牌的」。白巖松將這本書定義為:一個人,和一個時代的成長與困惑,這個人,也是你。有很多話,在電視節目中不能說,在書中,也只能換種方式說。
  • 白巖松演講:人生書單四本書最重要
    「0-10歲,對我最重要的一本書是《新華字典》;10-20歲,最重要的一本書是《朦朧詩選》;20-30歲,最重要的一本書是《曾國藩》;30-40歲,最重要的一本書是《道德經》」,白巖松說,是什麼塑造了我,一步一步把我推到今天?書讀久了,就開始塑造你。
  • 首次個人大型主題演講!白巖松對話95後:這世界會好嗎?
    演講現場。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宋莉 陳琛)12月2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中國傳媒大學4k演播室進行了他人生中首次個人大型主題演講:對白·這個世界會好嗎?
  • 白巖松:「考第一,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獨特育兒觀成就白清揚
    「考第一,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白巖松是阿根廷球迷,本想給兒子取名「白巴蒂」,老婆確是義大利球迷,堅決反對。白巖松是古龍迷,老婆為金庸迷,兩個人爭持不下,各讓一步。最終大名選用了白清揚,小名為巴蒂。白清揚相貌酷似白巖松,高三就成為了英國名校的預備生,妥妥的學霸一名。可是他自小卻被父親要求「不能考第一,否則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
  • 一個人靜靜地聽著光陰的故事,突然間淚流滿面,70後真的老了嗎?
    文|凌小麥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01-青春易逝,韶華易老。一個人靜靜地聽著光陰的故事,突然間淚流滿面,70後真的老了嗎?聽了《光陰的故事》,不禁淚流滿面。或許是往事裹挾著歌曲一幕幕襲來,恍惚間發現,當年還一知半解的歌詞,如今卻字字錐心,不敢回味。光陰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沒有長,沒有短。不管你是在意或不在意。它都在不停地流動,緩緩地,悄無聲息地。
  • 5種經典開場白方式,幫你戰勝演講的前60秒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人的演講水平好一般,作為領導人登臺講話怎麼講成這個樣子?既然沒準備好為什麼要上去呢?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我為什麼要聽你在上面講呢?這是作為聽眾在聽到這樣的開場時心裡的動態和反應。聽眾通過你的開場白,被你帶入到你的演講空間裡來3.
  • 白巖松和他的東西聯大
    他說作為不在校園裡頭的人,想給新聞教育添加點不大一樣的東西。他拉著相熟的新聞老師們一起琢磨著,但真要實行卻沒那麼容易。2012年的一個晚上,白巖松讀著趙越勝的《燃燈者》。那個灰暗年代的師生故事點燃了他。他突然把書一合,跟自己說:「嗨!再難,難得過那時候?我趕緊也開始弄吧。」只能先從熟人下手。
  • 【隱形紀念·光陰的故事】《「太姥姥」「奶奶」「小蟹甲」》作者:光陰的故事
    第541篇點擊上方「隱形紀念」加關注有500多篇文章可免費閱讀作者:光陰的故事---【作者簡介
  • 「光陰故事」vs「光陰的故事」,一字之差的商標之爭
    一南一北「光陰的故事」互不相讓 你有商標 我有字號 四十年後,揚州、瀋陽兩家「光陰的故事而瀋陽光陰公司辯稱,自己註冊「光陰的故事」酒吧字號,以及在經營過程中使用光陰的故事老歌酒吧組合商標,是向臺灣音樂教父羅大佑在1981年創作發行的歌曲《光陰的故事》致敬,同時也為表明自身是只唱經典老歌的酒吧;原告主張自身經營的是餐飲行業,而自身卻是經營酒吧娛樂業的,這兩者明顯屬於不同行業,並不具備競爭關係。
  • 精彩的演講,源於生動的開場白
    精彩的演講,源於生動的開場白演講的開場白,是架起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第一座溝通的橋梁,也是一場成功演講的精彩開端,所以在開場白的選擇上必須多動腦筋,可以運用多種形式,力求自然和諧地切入主題,同時又能緊扣聽眾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