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私轉公業務洗錢風險防範 常涉及電信詐騙等洗錢上遊犯罪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銀行「私轉公」業務洗錢風險防範

相對於之前專欄分析的「公轉私」洗錢風險,資金流向相反的「私轉公」洗錢風險一樣值得銀行注意。

銀行的私轉公業務常涉及電信詐騙、非法集資、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虛開增值稅發票及偷逃稅款等洗錢上遊犯罪,與公轉私業務洗錢風險多來自資金流向的中間環節不同,銀行私轉公業務的洗錢風險,更多是涉及洗錢上遊犯罪或被認定為洗錢行為的起點。

對公轉私交易,不論是人民銀行的規定或其他法律法規,都有較為嚴格的定義,但私轉公業務在法律法規上幾乎是一片空白,由於實務中私轉公交易多是網銀交易,使得銀行就算要攔截也很難做到,因此銀行必須對私轉公業務的洗錢風險提高警覺。

銀行面對「私轉公」業務洗錢風險可從以下異常特徵判斷:

1、非法集資

如果公司帳戶收入大部分來自個人轉帳或現金存款等,與一般公司帳戶常見交易形態不符,或公司屬於諮詢公司等輕資產企業,再加上成立時間短、帳戶收入來自全國各地、收到的資金多為整數、資金交易規模與公司經營規模不符等可疑特徵,銀行就要注意是否為非法集資徵兆。

實務中非法集資多為中老年人參與,如果銀行發現中老年人個人帳戶出現定期存款或理財,在轉出或出售後便立刻轉匯至其他帳戶不在乎利息損失,或是匯款用途直接標註為投資,都要留意是否為非法集資前兆。

2、電信詐騙

利用公司帳戶收取電信詐騙款項,帳戶內資金會有快進快出、不留餘額,或交易IP位址在境外等情況,這類公司多會有空殼公司特徵,除了手法和非法集資類似外,電信詐騙的受害者也多以中老年人為主。

3、地下錢莊

地下錢莊從事非法買賣外匯時,由於需跨境轉移資金,所涉公司多是以外貿公司為主,這類私轉公交易常出現現金交易頻繁,甚至會有之前專欄分析的「偽現金」交易現象,還可能有流入資金來自全國各地、公司無正常業務,或經營規模和辦公面積及員工人數不符等異常特徵。

4、虛開增值稅發票

容易產生虛開增值稅發票的行業多為醫藥、農產品、貴金屬交易相關的貿易公司,虛開增值稅發票由於要建構虛假的資金流,便會出現企業先付貨款給虛開發票的公司,虛開發票的公司再將這些款項匯還給企業指定的個人帳戶,於是衍生出公轉私的洗錢風險問題。

這類用於轉移資金的個人帳戶,往往款項是從一家公司匯入個人帳戶後,便立即再匯入另一家公司,銀行很容易發現個人帳戶只是過渡中間帳戶,而且個人帳戶資金轉入的公司帳戶相對固定,至於轉出的公司帳戶對象則非常多,再加上過渡的中間個人帳戶資金往來累計金額,往往超過一般正常個人帳戶,這些都是銀行應該懷疑是否為虛開增值稅發票的徵兆。

5、偷逃稅款

偷逃稅款的公司常將銷貨收入改以個人帳戶收款,由於這部分收入不申報納稅,當公司需要資金時,再通過個人帳戶將款項匯入公司帳戶,形成個人借款給公司的私轉公現象。類似偷逃稅款的公司表面上看都是正常生產經營,但仔細核對員工人數、公司實際經營規模等,都超過會計報表上銷售收入配比的規模,這也是銀行可以合理懷疑私轉公業務合理性的原因。

銀行對私轉公業務的洗錢風險防範,除了對有非法集資、電信詐騙及虛開增值稅發票嫌疑的公司,須加強客戶身份識別工作外,還要重點辨識該公司是否為空殼公司,對有偷逃稅款嫌疑的公司,銀行只能從業務或公司內部管理與營收規模比對,加強對企業日常業務的了解,關注私轉公過程中的個人帳戶身份及這些個人帳戶與公司董監高間的關係。

最後,對於私轉公業務中的個人帳戶,銀行應針對部分特徵人群限制網銀交易金額及筆數,一旦在臨櫃轉帳交易過程中,發現該特徵個人可疑,則須對交易背景進行全面了解,才能有效防範洗錢風險。

(本文作者系上海富拉凱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會計師夏嵐)

相關焦點

  • 銀行「私轉公」業務洗錢風險防範
    來源:第一財經銀行「私轉公」業務洗錢風險防範作者: 夏嵐相對於之前專欄分析的「公轉私」洗錢風險,資金流向相反的「私轉公」洗錢風險一樣值得銀行注意。銀行的私轉公業務常涉及電信詐騙、非法集資、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虛開增值稅發票及偷逃稅款等洗錢上遊犯罪,與公轉私業務洗錢風險多來自資金流向的中間環節不同,銀行私轉公業務的洗錢風險,更多是涉及洗錢上遊犯罪或被認定為洗錢行為的起點。
  • 防範洗錢風險,提高反洗錢意識!
    洗錢罪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汙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的行為判定為洗錢犯罪。
  • 為電信詐騙、洗錢團夥辦理對公帳戶 多家銀行工作人員被刑拘
    央廣網長沙5月14日消息(記者孫永 唐國榮 譚朕)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對公帳戶,原本是用於企業之間資金往來結算的專用帳戶。然而,近期,全國多地公安機關披露,對公帳戶成為電信詐騙和洗錢團夥的高級犯罪工具。註冊、買賣對公帳戶,成了電信詐騙黑市的一條專門產業鏈。
  • 郵儲銀行上慄縣支行防範出租出售銀行對公帳戶洗錢風險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黃 俊報導:防範打擊出租出售銀行帳戶違法行為,全方位加強對公帳戶管理是監管部門對金融業的重要要求之一,也是金融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近日,郵儲銀行上慄縣支行通過嚴把帳戶開立、廣泛宣傳普及、開展專項風險排查等舉措「三箭齊發」,全面認識對公帳戶洗錢風險,有效防範出租出售銀行對公帳戶洗錢風險。
  • 對公帳戶成協助詐騙洗錢新利器,工行、招行等銀行員工涉「幫信罪...
    截至7日15時,各地共搗毀為貸款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提供服務的違法1069簡訊平臺5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98名。而由此牽出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知法犯法,配合、協助詐騙團夥開辦對公帳戶收款、洗錢的現象也逐漸浮出水面。
  • 對公帳戶成洗錢詐騙工具 22家銀行開戶資格被暫停
    5月13日下午,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召開全省金融機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暨跨境賭博工作推進會。通報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涉案企業銀行帳戶倒查及問責情況,明確下一步工作要求。對涉案銀行採取強化監管及嚴格問責措施。一是對管理不善,存在重大違規行為的4家銀行予以通報批評,並約見其行領導進行監管談話。
  • 為電信詐騙洗錢的個人銀行帳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研究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三條規定,「銀行機構經設區的市級及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帳戶(含銀行卡)的單位和個人,5年內暫停其銀行帳戶非櫃面業務,3年內不得為其新開立帳戶。人民銀行將上述單位和個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向社會公布」。
  • 防範捲入「洗錢」漩渦 監管排查銀行對公帳戶非法交易
    各家銀行已加強監測,尤其加強客戶身份識別,持續關注客戶日產經營活動及金融交易情況。銀行對公帳戶本是一家企業日常轉帳、結算、現金收付的結算帳戶,如今卻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的「洗錢」工具。去年下半年,某銀行支行客戶朱某到網點辦理對公帳戶卡遺失業務。然而,面對該帳戶資金轉移異常情況,朱某語焉不詳,無法說明資金的來源及用途。
  • 專家:銀行違規辦理對公帳戶風險分析
    來源:第一財經銀行違規辦理對公帳戶風險分析作者: 王凡2020年5月長沙市公安局公布,長沙多家銀行職員違規為用於電信詐騙或洗錢的對公帳戶大開綠燈,不但未核實地址真實性銀行從業人員違規辦理對公帳戶,除了有上述刑事風險外,還可能被內部問責及遭主管機關處罰,例如與身份不明客戶進行交易,或是為客戶開立匿名、假名帳戶就容易受到反洗錢處罰,特別是違反《企業銀行結算帳戶管理辦法》,更容易遭到人民銀行問責,就是銀行本身也可能因電信詐騙案件回溯倒查受到牽連,如果最後證明銀行沒有盡責,則可能導致銀行被暫停一至六個月新開立帳戶業務等監管措施,嚴重者甚至會影響銀行評價等級
  • 洗錢3000萬,蚌埠一犯罪團夥被抓
    近日,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重拳出擊,成功打掉一專為電信詐騙「洗錢」的犯罪團夥。「洗錢」的犯罪團夥。他們向上聯繫實施電信詐騙團夥成員,向下非法購買用於「洗錢」的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第四方支付平臺的收支二維碼等。
  • 黑灰名單的收匯款洗錢風險防範
    上周專欄對被FATF(金融特別行動組)列入最新黑、灰名單國家或地區企業的洗錢風險防範進行了分析,其實銀行還須注意,與被FATF列入黑、灰名單國家或地區金融機構進行收匯款業務時,要依據上述130號文要求採取強化識別及交易監測措施後,才可以進行資金交易。
  • 涉嫌洗錢需要轉帳付款撤銷?電信詐騙手法防不勝防,廣州農行築牢...
    涉嫌洗錢需要轉帳付款撤銷、網貸平臺放款誤轉他人帳戶需交保證金,甚至是資金已錯轉給了騙子……近年來,電信詐騙手法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廣州農行認真貫徹落實公安機關、監管部門和上級行的工作要求,秉持「客戶至上 始終如一」的服務理念,多管齊下,保護客戶資金安全。
  • 上海富拉凱會計師事務所:同信息帳戶洗錢風險識別及管控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同信息帳戶洗錢風險識別及管控同信息帳戶是指不同開戶主體所開立的銀行帳戶,卻在法定代表人、股東、高管、註冊地或經營地址、代理人、聯繫方式、受益所有人、交易IP位址等方面有一項或多項信息相同
  • 台州首例上遊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洗錢案!
    據悉,該案系台州首例上遊犯罪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洗錢案件。明知丈夫在外從事開設賭場「撈偏門」,林某仍同意丈夫把錢轉至自己銀行帳戶,再轉帳至徐某指定帳戶或取現給徐某。「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汙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
  • 堯都警方打掉一個電信詐騙洗錢「水房」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
    電信詐騙層出不窮,犯罪分子手段翻新,然而,詐騙的錢是怎麼被轉的呢?8月5日,臨汾市堯都區公安局堅持大數據引領智慧刑偵,循線偵查,抽絲剝繭,深挖電信詐騙背後的洗錢犯罪線索,奔赴福建省龍巖市,首次打掉電信詐騙洗錢的「水房」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凍結涉案資金100餘萬元。
  • 臨汾堯都警方打掉一個電信詐騙洗錢「水房」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
    電信詐騙層出不窮,犯罪分子手段翻新,然而,詐騙的錢是怎麼被轉的呢?8月5日,臨汾市堯都區公安局堅持大數據引領智慧刑偵,循線偵查,抽絲剝繭,深挖電信詐騙背後的洗錢犯罪線索,奔赴福建省龍巖市,首次打掉電信詐騙洗錢的「水房」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凍結涉案資金100餘萬元。
  • 反洗錢,這家銀行是認真的——攔截可疑開戶,防範洗錢風險,興業銀行...
    提及「洗錢」,往往會讓人聯想到一些重大的經濟案件,或是緊張刺激的影視劇場面。但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也可能會誤踩陷阱。比如開卡、開戶是最常見的銀行業務之一,但如果所開立的帳戶並非本人使用,則存在不小的隱患,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不小心成為他人洗錢的「通道」。
  • 一電信詐騙洗錢「水房」團夥被臨汾警方打掉
    電信詐騙手段翻新,但詐騙的錢是怎麼被轉的呢?8月5日,臨汾市堯都區公安局抽絲剝繭,深挖電信詐騙背後的洗錢犯罪線索,奔赴福建省龍巖市,打掉一電信詐騙洗錢「水房」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凍結涉案資金100餘萬元。  5月6日15時許,小麗(化名)接到自稱是「淘寶網絡公司客服人員」的電話,稱其網購的奶嘴存在質量問題,能辦理退款,讓她添加微信溝通。
  • 公安部門嚴打電信詐騙洗錢平臺
    原標題:公安部門嚴打電信詐騙洗錢平臺   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北京、河北、江蘇、安徽等24個省區市公安機關今日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為電信詐騙提供轉帳服務的「跑分客」違法犯罪活動。截至17時,各地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90餘名,扣押凍結涉案資金1200餘萬元。
  • 如何認定洗錢罪?
    2020年是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今年全國檢察長會議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強調要加大洗錢犯罪打擊力度,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要從反洗錢國家戰略和金融安全高度,改變「重上遊犯罪、輕洗錢犯罪」,以及對證明有難度的下遊犯罪習慣性適用其他罪名的問題,加大洗錢犯罪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