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20日,以"新變局、新技術、新機遇"為主題的2020中國計算機教育大會(CECC2020)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
大會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麥思博(MSUP)承辦,清華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協辦。另外,華為、阿里雲、Unity、百度、頭歌(EduCoder)、360政企安全為大會論壇的共同主辦單位。
19日下午,"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分論壇"舉行。教育部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交通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盧葦教授擔任主席並致辭,論壇由教育部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陳志剛教授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王懷民教授參會指導。本次分論壇共有四位專家帶來精彩報告,並就"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與深入交流。
本次論壇專家合影留念
教育部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陳志剛教授主持
本論壇圍繞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育理念,探索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的實質,從培養體系、培養模式、工程實踐評價等維度進行探討,將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和本科人才培養有機結合,建立面向產出的內部課程評價機制,對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最大化工程教育認證的價值,最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論壇現場座無虛席
參會人員認真聆聽專家報告
在論壇伊始,盧葦教授為本次論壇給予致辭,他首先介紹了本次分論壇四位專家將給與會人員解析工程教育認證從申請到實施整個過程,並將各個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功經驗與大家進行分享;其次,肯定了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在本科教學和專業建設以及實踐教學體系等各個方面所起到的強有力的推動和保障作用;最後,他強調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是各個學校提升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著力點,也是未來依託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等各項改革的著力點,更是未來一流專業建設申報最基本的契合點。
教育部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交通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盧葦教授擔任主席並致辭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教授為論壇主席盧葦教授頒獎
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現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寶國先生,他首先介紹了智能社會的內涵、開始的標誌、基礎和特點;其次,明確了數據將是未來爭奪的最關鍵性的戰略資產;然後,肯定了軟體對智能社會的到來所發揮的重要積極作用;最後,指出了高質量發展、開源,用智能製造所促進的工業軟體帶來的軟體、數據、平臺的融合將成為大勢所趨。
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寶國先生演講中
四川大學軟體學院分管本科教學副院長,教育部軟體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洪玫教授先後從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的理念、核心價值、根本原則,工程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面向產出的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這五個方面全面剖析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從認知到實踐的全過程。
四川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教育部軟體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洪玫教授演講中
教育部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計算機專業認證委員會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莉教授從思想和行動兩個角度深度解讀了"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核心理念,並解析了專業應該如何在本科培養環節落實面向產出的主線思維,建立面向產出的內部課程評價機制,以練好內功達到專業評估的底線要求;最後,她表示開展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練好內功是關鍵,而且是每個老師都要做的每一門課程。
教育部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張莉教授演講中
北京交通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軟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軟體工程專業負責人,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聯盟副理事長邢薇薇教授首先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結果導向、持續改進這三個方面談了她對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的理解與把握;其次,從高校角度深入分析在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準備道路上應重點把握認證申請準備及申請書,自評報告的撰寫等七大要素的核心內容分析及關鍵點,專家進校的工作準備等關鍵環節;最後,她強調認證是專業建設的基礎和底線,應該要把專業認證作為我們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個載體。
北京交通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聯盟副理事長邢薇薇教授演講中
會上,受邀嘉賓和參會代表就"工程教育與專業認證"如何不斷優化改進具體措施落地等方面展開了積極熱烈的討論。
專家與參會代表積極熱烈討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