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這其中也包括中國的酒文化,它滲透在我們的生活、娛樂與文學藝術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管男人女人,不管什麼場合,酒都起著助興解壓的作用,所以我們離不開它。開懷暢飲一杯酒,既顯示著男性醉酒後指點江山的豪邁,又有著女性微醺後千嬌百媚的姿態。
我國歷史上有很多關於酒的名人軼事。漢高祖醉酒斬白蛇,留下起義反秦、王莽滅平帝(指西漢傳位到漢平帝時,王莽起義)的動人傳說;「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杜甫《飲中八仙歌》),詩仙太白又何嘗不是酒中仙;唐朝畫聖吳道子,作畫前一定要酣暢一番,酩酊大醉之後即可揮亳立就;婉約詞人李清照「沉醉不知歸路」,那「誤入藕花深處……驚起一灘鷗鷺」的情態最是有著女性的天真與可愛。
酒,不能果腹,難以止渴,卻是美的催化劑,是天地間靈氣的聚集。自古以來,酒就是我們表達感情的最佳方式之一:親友聚會,必要用酒來展現彼此思念的熱烈;喪葬祭祀,亦是清酒一杯,聊以安慰;婚姻嫁娶,怎麼可以少了美酒助興;個人獨酌,不也有著「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情致。酒,能夠讓人們解除心靈的戒備,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或開懷大笑,或痛哭流涕,或呼呼大睡,或展現孩子般的淘氣與頑皮……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也有一千個醉酒後的真情實態。
不論開懷暢飲之後有著怎樣的酒後姿態,都請你盡情盡興地醉一次,卸下心裡的防禦與偽裝,做一次真真正正的自己。更何況,每個人都只有一生,僅此一次的一生,難道不應該痛痛快快地做自己嗎?正如李白所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酒醉之後,你可以和知己做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談;可以盡情放開喉嚨唱岀心裡的歌。或許這樣做可以讓你從平日裡種種煩悶與困境中就此走出來,心胸豁然開朗,超脫達觀。
其實,醉酒的又何止是人的身體,還有那顆放鬆下來的心。也許精神的醉意朦朧才是喝酒人的真正目的吧。村上春樹有一本旅行遊記,叫作《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記錄了他和妻子村上陽子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威士忌勝地的所見所聞。翻開這本書,就好像聞到了威土忌的醉人醇香。原來酒帶給人的不只是一種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份來自內心的感動。開懷暢飲,讓自己盡情盡興地醉一次,學會以最真實的自我好好享受生活。真希望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
如果你沒有不能喝酒的身體問題,那麼你大可開懷地暢飲一次,適量地飲酒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不能因為這樣,就把自己灌得爛醉如泥,也不能喝悶酒,這些都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但如果你就想在今天一醉方休,那麼勸你一定要找個朋友陪著你,不僅可以一起談談心,也能在你酒醉後送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