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每天都收到我們的文章嗎,點上面藍色文「語文閱刊」關注就可以了。
2018年8月作文專輯出爐,歡迎選用!
高考著名品牌語文月刊代碼46-88每月一本定價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點評專輯、9月高考試題分析專輯、12月最新高考分類練習專輯、4月最高高考衝刺AB卷二套題等為高考必備!諮詢微信160170248,手機13602424805
語文月刊2018年8月高考作文專刊目錄
海量免費試題,請關注:1試題倉庫2018年6.1-7.5全部語文試題 2.試題倉庫2018年6月1日前全部語文試題 3.語文2018年7月試題倉庫一 4.試題倉庫2018年7月全部語文試題 5.初中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6.小學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本文作者:陳璐 指導教師:孫延堂
獨家授權語文月刊發布
新課改條件下,對教材的研究性寫作:
【升格作文】
衷怨託離騷,孤忠報祖國
——淺談《離騷》中的象徵與修辭
①《離騷》在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離騷者,猶離憂。「離」是遭受的意思,「離騷」就是遭受憂愁的意思。在《離騷》中,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運用了大量的象徵、對比、想像與聯想等表現手法,運用了比興、誇張、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而成為浪漫主義文學的濫觴。在內容上,屈原表明了明確的政治態度和堅定的人生信念,洋溢著強烈的愛憎情感和愛國精神,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②《離騷》運用大量象徵等手法,營造了憂鬱悽美的情境,更表達了憂傷悲憤的感情。
③他在描述自己追求的崇高美德時,善於運用「蕙纕」「攬茝」和「峨眉」象徵比喻自己的美德修養;用「靈修」這種神聖的事物象徵比喻君王;用「眾女」象徵比喻奸臣;用「鷙鳥」象徵比喻詩人的剛烈不群。屈原是一位執著追求真善美的人,怎麼不直接表達情感呢?我想,這恐怕與他所處的時代與他的處境有關吧!
④在政治不清明時,用各種事物來象徵所表達的情感,像這樣的難言之語,既保護了自己,表明他期待有朝一日能重返朝廷的願望,所以顯得隱晦。同時又對表達他的抒難抒憤之情,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明朝于謙的《石灰吟》中,表面歌詠詠石灰,實際表達了作者高潔的理想;陸遊對梅花的不畏嚴寒,凜然開放,不與百花爭豔,不以無人而不芳,對梅花的鐘愛也正是他高潔人格的體現,這樣寫能夠增強文學色彩和表現力。
⑤優美的詩文離不開修辭,《離騷》運用大量修辭,為內容披上「一襲華麗的旗袍。」
⑥《離騷》還運用大量的對偶、對比等修辭,更添了文學色彩。如「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兩句中,如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詩不相上下。這些對偶句的運用使全詩節奏鮮明,增強了形式美和感染力。寫到明君時,用群賢與昏君狂放不羈、「路幽昧以險隘」的進行對比;黨人貪圖個人享樂與自己為國為民不惜身遭災禍的進行對比。多處使用對比手法,鮮明表答詩人的政治理想,以及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決絕態度。
⑦《離騷》是古代最長的抒情詩,自述身世遭遇和心志,聯想與想像必不可少。
⑧《離騷》是浪漫主義文學的濫觴,具體體現在豐富的聯想和想像上。在詩中,詩人盡情地發揮他那神奇的想像、奇特的聯想,融入楚地風俗民情,神話傳說來表達心聲,把現實的背景與虛設的幻境巧妙地融為一體,用這些聯想和想像,表現屈原志潔行高,執著追求的精神,顯示了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屈原熱愛楚國,卻不被人理解,想離開楚國又內心不忍;前途阻斷,理想破滅,人生苦難,國家危亡又報國無門,使屈原完全陷入絕望境地,於是在盡數心裡路程和志向之後,便帶著無限的遺憾和悲憤,以身殉國,「懷石投江」。
⑨北島說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那個黑暗時代已千古,但屈原高尚的人格,在艱難中堅持理想,寧死不屈的精神,永遠成為我們的楷模。「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遼寧省實驗中學北校2021屆10班陳璐 指導教師:孫延堂
【升格指導】(821——1161字)
一是文章沒有擬定正標題。正標題一般是文章的中心論點,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二是本文能夠從兩個方面構思和展開論述,可見思路比較清晰;三是觀點和事例能夠和諧統一,用課文的事例證明觀點;四是內容上還要適當的拓展,引用事例還需全面準確;五是加強引用課內外的關於屈原對後世文學文化的影響方面的材料,特別是所選的內容材料。做到觀點與論據、論證和諧統一。
【原文】 淺談閱讀《離騷》的收穫
①《離騷》在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離騷者,猶離憂。「離」是遭受的意思,李嫂就是遭受憂愁。《離騷》當中運用了大量的象徵,對偶,對比等修辭來表明自己的政治態度和堅定信念,內容上強烈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精神,成為浪漫主義濫觴,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②文章當中運用了大量的象徵手法,在為我們營造憂傷悽美的情景時,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悲憤之情。例如:用「蕙纕」「攬茝」和「峨眉」比喻自己的美德;用「靈修」這種神聖的事物比喻君王;運用「眾女」比喻奸臣們;用「鷙鳥」比喻詩人的剛烈不群。在政治不清明時,像這樣用各種事物表達難言之語,既保護自己,又能抒難抒之情,同時還暗含著重返朝廷的願望,對後人產生深遠的影響。明朝時期于謙的《石灰吟》中,表面是詠石灰,實際表達了作者高潔的理想。陸遊對梅花的鐘愛,梅花的不畏嚴寒,凜然開放,不與百花爭豔,不以無人而不芳,也正是他人格的體現。
③文章中還運用大量的對偶,對比等修辭,更添了文章的文學色彩。如「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兩句中,如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詩不相上下。這些對偶句的運用使全詩節奏鮮明,增強了形式美和感染力。古代明君用群賢與昏庸君王狂放不羈「路幽昧以險隘」的對比;黨人貪圖個人享樂與自己為國為民不惜身遭災禍的對比。
④此詩在內容上是古代最長的抒情詩,以屈原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離騷為浪漫主義濫觴,其具體體現在豐富的聯想和想像上,在詩中,詩人盡情地發揮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愛好表達心聲,把現實的背景與虛設的幻境巧妙地融為一體,表現了屈原志潔行高,執著追求的精神,顯示了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屈原熱愛楚國,卻不被人理解,想離開楚國又內心不忍,前途阻斷,理想破滅,人生苦難,國家危亡,報國無門,使屈原完全絕望,於是做出以身殉國的抉擇。
⑤高尚的人格品質,在艱難政治鬥爭中堅持理想,寧死不屈的精神,使屈原成為千古不朽的偉大詩人,永遠成為我們人生旅途上的楷模。
遼寧省實驗中學北校2021屆10班陳璐
本文由語文閱刊(yuwenyuekan) 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致原創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無意中侵犯了您原創版權,請聯繫,馬上刪除!謝謝!
投稿:120156131@qq.com,註明「原創」 商務合作 QQ120156131
初中試題庫大(stkuda)
小學滿分100(meiyuany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