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浪人身邊的朋友
都被大馬鬼才黃明志的
一首日本風新神曲洗腦了!
《Tokyo Bon 東京盆踴り2020》
好奇之下,浪人今天上午也看了一遍mv,
一開始沒什麼感覺,就給關了……
然後,魔性的事情來了!
下午我帶上耳機就突然想聽,
然後就一遍又一遍的看MV,
最後感覺完全停不下來了……
點擊播放 GIF 1.3M
現在滿腦子都是:
" Makudonarudo
Guguru Toiletto
KittoKatto
Dizunilando
Takushi Go Hoteru
Sebun Elebun Miruku
Basu Biru
Sutabakkusu "
這首《Tokyo Bon 東京盆踴り2020》由馬來西亞華人歌手黃明志與日本COOL JAPAN TV合作,採用了簡單旋律,同時加入了80年代日本流行的音樂風格、衝繩民謠和三味線等極具日本風格的音樂元素,使得整首歌不但好聽而且充滿了魔性。在YouTobe上一經發布後,就成了躥紅網絡的熱門歌曲。
然而,這首歌真正走紅網絡的原因,其實是歌詞中的Japanese English(日式英語)。
微博上大家紛紛熱議吐槽:
整首歌詞將日本人奇怪的日式英語發音吐槽的淋漓盡致!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下:
如果不看字幕,
不做解釋,
哪有人能想到,
ma ku do na ra do
其實就是在說麥當勞!
所以,如果你想要真正理解這首歌的歌詞,那麼首先你要了解日本為什麼會出現發音如此奇怪的日式英語。
一般來說,日式英語分為「和製英語」和「日音英語」。
其中「和製英語」可以算作是日本人自創的英語。雖然日語是由漢字和假名(非漢字部分稱為假名)組成的,但是每個假名都有自己對應的羅馬音,「和製英語」就是使用羅馬音創造出的英語。比如說海嘯tsunami,就是從日本假名的羅馬音慢慢演化而來,作為正式英語被使用的。其實這種發音外國人還能接受。
但在這首歌中所講的,卻是最讓外國人頭疼的另外一種日式英語—「日音英語」。這種「日音英語」,雖然本質上是英語,但是它早已被日本人看用作了日語的一個組成部分,稱之為「外來語」。「外來語」與「和製英語」不同,它是日本人把直接引用的英語單詞用日語中的假名拼寫出來而產生的。但由於語言差異,有一些英語發音比如說「r」或「ing」的音,在日語的假名中是不存在的,為了用自己的文字把英文單詞標記出來,日本人改變了很多單詞的發音,也由此誕生了了日本人和外國人都不一定能聽懂的日音英語。
在引進之初,「外來語」僅僅被應用於品牌、國外新聞報導以及各種專有名詞上。但隨著日本年輕一代對外國文化熟悉度的增加,在現在的日本,如果你完全不懂外來語恐怕還真的會遇到不少的麻煩。
另外,除了在歌詞中介紹了大量的日式英語發音,歌詞中舉例用的單詞也是很有意思。「沙拉(sa la da)、拉麵(la men)、天婦羅(ten pu la)、便利店(kon bi ni)、電梯(e le be ta)、優衣庫(yu ni ku ro)、任天堂(nin ten. do)、晚上好(kon ban wa )……」從日本的日常食物到日本著名品牌再到日本基本的問候語,可以說,涵蓋了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想去日本旅遊或者想了解日本風土人情的同學一定要看咯。
點擊播放 GIF 0.9M
文章最後浪人和大家來個小互動:
「說說你學過最難聽懂的日語單詞或者句子」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
歡迎騷年們騷擾留言!
-END-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