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咱外交部發言人都整笑場了,日式英語真的是…

2021-02-06 新京報

看完你會感(tou)嘆(xiao),日本朋友的英語真的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全文1259字,閱讀約需2分鐘

日前,日式英語在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賣了一次萌。

 

12月19日,在外交部的例行記者發布會上,一位日本記者用英語提問:


「熊貓香香今天在上野動物園公開亮相,對此有何評論?」

 


由於該記者發音不太標準,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將「香香」誤聽為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杉山」,於是一本正經地回答道:

 

「我們希望日方與中方能夠相向而行,按照中日之間的四點原則共識和四個聯合文件,來妥善處理好有關的問題。」

 


華春瑩回答完後,場面一度陷入尷尬。


一位中國記者解釋道,日本記者問的是關於大熊貓「香香」的問題。


華春瑩恍然大悟,瞬間被逗樂,並回答道:

 

「大熊貓非常招人喜歡,是促進中外友好交流的'小使者'。我們相信,香香在日本將得到日本人民的友好款待。我們也希望香香能夠為增進中日人民之間的感情和友誼,為推動中日關係健康發展發揮『小使者』的積極作用。」


▲華春瑩誤把熊貓「香香」聽成「杉山」 發現後一臉萌笑。新京報「動新聞」出品

 

其實,這不是日式英語第一次遭遇尷尬了。

 

不久前,一位馬來西亞華人歌手寫了一首名為《Tokyo Bon東京盆踴り2020》的歌曲,上傳到YouTube上後立即引發熱議。

 



這首歌吐槽了一位在東京旅遊的歪果仁被日式英語弄得一頭霧水,歌詞使用了大量令人忍俊不禁的日式英語,比如:

 

馬庫多那魯多:McDonald(麥當勞)

撒拉大:Salad(沙拉)

咕咕嚕:Google(谷歌)

她哭戲: Taxi(計程車)

斯達巴庫斯:Starbucks(星巴克)

霍特魯:Hotel(酒店)


 

一位在日留學生告訴小編,在日本問路時,如果當地人以為她是外國遊客,對方便會瞬間緊張起來,並嘗試用獨(口)具(音)特(濃)色(厚)的日式英語進行交流,這時,她會果決地打斷對方,稱還是切換回日語吧,頓時,雙方都鬆了一口氣。

 

看來,日式英語的發音確實是別具一格。

 

不過,日本人的英語能力到底啥水平?

 

2013年,國際成人能力評估調查(PIAAC)顯示,在識字技能和識數技能上,日本人排名世界第一。


然而,根據2016年的託福考試數據顯示,即便是在亞洲地區,日本排名也是倒數第四。


 

那麼問題來了:


為啥日本人英語不好?


 

這個問題似乎困擾著世界各國人民,在問答論壇Quora上,包括日本人在內的一群歪果仁就此問題各抒己見。


 

日語句子結構與英語完全不同。日語是「主語-賓語-動詞」,英語是「主語-動詞-賓語」。另外,我們日本人沒有太多的話要說,因為我們的想法都很相似,我們不跟別人爭辯,因為覺得分歧是不禮貌的。我們沒有受到過如何表達自己的訓練。我們靜靜地忍受著一切。這些態度妨礙了我們學習其他語言。

 


在教育體系中,英語語法比英語應用和會話更受重視。不過,教育現狀是正逐漸以對話為主的應用英語作為重點。日本人很害羞,不希望犯錯或者有別於人群,這意味著日本人,尤其當他們一起在教室學習時,缺乏發言能力,而這對於學習任何語言來說都是負擔。

 


我會指出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他們學習英語是為了通過筆試,而不是為了用英語交流;二是當他們說英語時,會用片假名來發音(類似於用拼音標註英文),這意味著他們只能使用現有的日文發音(不包括「th」和「v」,不能明確區分「r」和「l」)。簡單來說,就是日本人英語說不好得賴日本文化和教學方式。

 

除此之外,日本的英語初級教育晚、要求低。

 

2000年,日本學校根據需要將英語學習導入自主學習時間中,2011年,英語學習作為一項外語活動成為小學5,6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程,每周一節課,每節課40分鐘。

 

東京獲得奧運會的舉辦權後,日本政府決定,從2020年起,把英語初等教育從小學5年級提前到3年級,中學的英語課將完全使用英文進行教學。

 


相比之下,從90年代後半期開始,中國不少地區的學校就已經把英語導入小學3年級學生的課程之中,而韓國也自1997年起將英語作為小學3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程。

 

看來,日本朋友的英語也算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文/方辰

值班編輯:李二號  張一對兒

推薦閱讀:

「保姆縱火案」庭審中斷,這場意外並非毫無端倪

與「極限詠寧」相似的爬樓黨,靠直播能賺多少錢?

家有監控的注意,你可能已成偷窺視頻的男女主角

本文部分內容首發自新京報公號「外事兒」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相關焦點

  • Japanglish日式英語到底有多毒,連外交部都整懵了!不過遇上泰式英語的話...
    看到最後,感覺Adele的正宗倫敦腔都被帶的有點日式英語味。雖然這檔節目是一個情景模擬採訪,由Wendy van Dijk扮演成日本記者,採訪明星。由此可見...日本人的英語口語不好,真是出了名啊!這不,12月19日,日式英語又在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賣了一次萌。一位日本記者用英語提問:「熊貓香香今天在上野動物園公開亮相,對此有何評論?」
  • ...外交部新聞司 發言人制度 長相 李金華 例行記者會 大使 英語...
    中新社發 趙振清 攝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建立以來,共出現了四位女發言人,她們是李金華、範慧娟、章啟月,還有現任外交部發言人之一的姜瑜。作為女發言人,性別並沒有給她們的職業生涯帶來太多影響,反倒是為她們贏得了更多的媒體關注。  挖掘「女發言人」之源頭,還可以跟毛主席掛鈎。
  • 日式英語讓華春瑩都聽懵 日本人為啥說不好英語?
    前天,日式英語在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賣了一次萌。
  • 「外交部」英語怎麼說?
    如果美方真的尊重事實就請開放德特裡克堡基地「外交部」英語怎麼說?外交部發言人是外交部設立的新聞發言人向國內外記者宣傳情況、回答提問的人員大家熟悉的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有:華春瑩、趙立堅、陸康、洪磊、劉為民等人
  • 盤點:從履歷看外交部歷任新聞發言人去向
    自1982年3月26日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錢其琛第一次作為發言人答記者問,1983年3月1日,齊懷遠作為第一位正式發言人出現在中外媒體面前,30年來,已有28位新聞發言人交替亮相。其中,秦剛在2005年至2010年和2011年至2015年兩個時期內擔任外交部發言人。
  • 「過河拆橋」——外交部發言人用這個成語形容誰?
    這幾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  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多次出現  「過河拆橋」  先來看看外交部發言人是怎麼說的:  ——為緩解局勢、解決問題,其他各方也應相向而行。當「甩手掌柜」不行,「過河拆橋」不行,「背後捅刀」更不行。
  • 「過河拆橋」——外交部發言人用這個詞語形容誰?
    這幾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多次出現「過河拆橋」先來看看外交部發言人是怎麼說的:——為緩解局勢、解決問題,其他各方也應相向而行。當「甩手掌柜」不行,「過河拆橋」不行,「背後捅刀」更不行。
  • 【視頻】日式英語太洗腦,Adele也被整懵了,日式中文呢?
    【留通社(微信ID:LiutongNews)】很多中國留學生在國外都不敢說英語,生怕被當地人嘲笑說自己有口音。仿佛英語好的唯一標誌就是一口標準的倫敦音,總是更害怕自己的 Chinglish不夠「純」,從而也不敢開口、羞於社交。
  • 揭秘外交部發言人:從「只說不答」到「來者不拒」
    「這是我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身份,主持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也是最後一次。」錢其琛說。  此後,外交部發言人制度正式啟動,一般由新聞司司長和兩位副司長輪流擔任。李肇星當年在籌備會上建議,是否把司長叫發言人、副司長叫副發言人?「老錢(當時我們對領導的稱呼就這麼親切隨便)說:算了,越簡單越好,都叫發言人。」李肇星說。  1983年,外交部設立了發言人制度。
  • 外交部發言人的金句有多牛?用古語回擊,自己都笑了
    不知是從何時起,我們中國外交部每天例行的新聞發布會就成了大家上網衝浪的一道調味菜,每每看到我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霸氣側漏總能令人感到心潮澎湃。在一次又一次的發布會中,我們的外交部發言人不僅「百問不倒」,而且還成為了行走的「外交詞典」。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 外交部新任發言人趙立堅亮相,履歷豐富、創新有為
    中國外交部新任發言人趙立堅24日正式履新,首次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為外交部第31任新聞發言人。外交部新任發言人趙立堅。外交部自1983年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是最早設立固定新聞發布機制的中國政府部委之一。現擔任發言人的是新聞司司長華春瑩和副司長耿爽、趙立堅。外交部現任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是外交部第31任發言人,是一位履歷豐富、創新有為的資深外交官。
  • 外交部發言人用11種語言寄語「新年快樂」
    12月31日下午,中國外交部藍廳迎來2020年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回答記者提問之餘,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送給中外記者一份特別的「禮物」——用11種語言祝大家「新年快樂」。當天,汪文斌首先回答了包括國際抗疫合作、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中聯部代表團訪問尼泊爾在內的數個問題。
  • 我國歷任外交部發言人畢業於哪些院校?主要集中在這兩所
    外交「天團」那麼如此優秀的「外交天團」大家知不知道他們都畢業於哪些院校呢?接下來小編分享一些整理的內容,主要集中於這兩所大學。2020考生有志於當外交部發言人也可考慮報考這些院校。外交部發言人畢業院校匯總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共有30位擔任過外交部發言人,下圖是畢業院校匯總: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從上面匯總表中可以明顯看出從北京外國語學校和外交學院走出的發言人佔多數。比如我們熟悉的耿爽就畢業於外交學院。
  • 歷任「外交部發言人」畢業於哪些大學?耿爽畢業於這所非211名校
    6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自己因工作安排,將不再擔任外交部發言人。作為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創立以來的第30任發言人,耿爽給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答外國記者提問時的金句也經常被媒體廣泛報導。
  • 歷任「外交部發言人」畢業於哪些大學?耿爽畢業於這所非211名校
    6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自己因工作安排,將不再擔任外交部發言人。作為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創立以來的第30任發言人,耿爽給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答外國記者提問時的金句也經常被媒體廣泛報導。
  • 歷任「外交部發言人」畢業於哪些大學?趙立堅畢業於這所985名校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我國的外交部發言人,換得有點勤。那大家是不是很好奇,他們都是從哪所大學畢業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華春瑩畢業於南京大學的英語專業,趙立堅畢業於中南大學的外國語學院。汪文斌畢業於外交學院。今天我們就來揭秘一下這三所學校吧!看看外交天團的母校吧!
  • 日式英語逗笑嚴肅華春瑩
    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楊靜濤)由於日語和英語的語系發音不同,不少英語發音無法在日語中正確地表達出來,也因此產生了不少因日式英語產生的誤解。這次,連向來嚴肅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被「日式英語」逗笑了。  「香香」還是「杉山」?
  •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官微上線 粉絲團高呼 「 要抽獎 」
    海外網 海外網 5 月 20 日電 20 日下午,微博帳戶 "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 " 上線了 ! 並在第一條微博配文:" 歡迎關注 ! 字越少,事越大。" 截至發稿時,"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 " 官微粉絲數已超過 5 萬。
  • 耿爽卸任外交部發言人,外交學院教授:他總以微笑回應尖銳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天(5日)正式卸任發言人一職。在主持完他任內的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後,他說:「由於工作安排的原因,我即將赴任新的崗位,這是我最後一次作為發言人主持例行記者會。」延伸閱讀:四年近四百場記者會,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告別藍廳2019年7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謝幕;2020年2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履新;如今,耿爽告別藍廳已經是外交部發言人隊伍一年時間裡的第三次變化。四年前的9月26日,帶著半框眼鏡、打著湖藍色領帶的耿爽第一次出現在藍廳並主持例行記者會。
  • 日本人說的英語太洗腦,分分鐘被帶偏
    有句名言說:「當日本人開始說英語時,他們創造了另一門語言……」很多中國留學生在國外都不敢說英語,生怕被當地人嘲笑說自己有口音,仿佛英語好的唯一標誌就是一口標準的倫敦音,但其實,日本人的英語口音更魔性。眾所周知,日式英語被世界公認的「有毒」,戲稱「Japa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