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觀與傑出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

2020-12-09 我談唯名論

考慮到馬克思恩格斯所處時代之思想氛圍,他們主要是為了反對本體論上的唯心主義,即反對思想決定一切,思想變動進而英雄人物的觀念主張與信念追求決定歷史發展方向與總體趨勢的唯心主義歷史觀。

他們認為,人是自然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腦與人腦的屬性——意識——本身就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物質生產實踐是意識發展成熟的基礎。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物質世界是前提,實踐是基礎,人的思想觀念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反映這個基礎的。

人在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要發生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其中經濟的社會關係比如生產關係及其體制具有最基礎最具影響力的地位,其他政治法律社會關係及其體制,思想倫理的社會關係及其體制,與生產關係及其體制影響作用相比,則處於從屬的、被決定的、尾隨生產關係體制的變動而變動、適應生產關係體制的需要而發展進步的地位。

歷史中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生產關係體制下的,不論個人如何超越這種關係,他都是既定體制的一員,是這個體制運行活動的一部分。當佔主導地位生產關係體制的運行帶來某種災難性的整體屬性,產生某種巨大的社會結果,影響千千萬萬人利益的時候,改革和完善這一生產關係體制就成了整個民族整個社會政治行動的基本動機。

這個時候站在時代潮頭,帶領人民起來完成這種變革舊的生產關係、發展新的生產關係體制、完成新體制建設任務的英雄人物比如拿破崙等,其決策和行為努力造成的歷史發展、帶來的歷史變化,實際是在完成歷史交給這個時代的任務,執行著歷史的神聖使命。這大概就是馬克思恩格斯歷史決定論的基本意義。

以法國的歷史發展為例,當法國乃至歐洲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體制快速發展,日益成為社會物質生產活動的主導力量之時,它與舊的思想政治上層建築必將發生尖銳的矛盾。實現變革、完成思想政治社會關係體制適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需要的變革,就成了歷史賦予那個時代人們的使命,成了千千萬萬人投身社會變革乃至革命的主要動機。拿破崙依靠自己當時擁有的政治條件,加上他的成功努力,使他成為了當時法國這場歷史變革的領導者與組織者。拿破崙當時提出和組織動員領導群眾完成的任務,實際就是歷史賦予資產階級及其領導者必須完成的任務。沒有拿破崙,也會有其他人以這種或那種方式、以這樣或那樣的個性特徵提出這樣的任務,或好或壞、以這樣或那樣的結果完成這樣的任務。拿破崙失敗後,法國社會還是通過一次又一次政治變革、政治革命,逐步完成去除封建制度藩籬、建設資本主義政治思想文化體制的政治任務,說明了這一點。

當然,拿破崙本人的思想觀念、信念主張以及他的勇敢和卓越才能,使得這一時期法國乃至歐洲政治社會發展深深的打上他個人特性意志的色彩。反法聯盟一次次被打敗,人權自由等法國革命的政治成果被寫入法典、引進眾多歐洲國家。這從法國政治文化的歷史變化軌跡而言,確實是前所未有驚天動地的,也是決定性的。拿破崙的戰略戰術甚至智慧才能決定著這段法國乃至歐洲歷史實際的表現狀況。

但是,從更長一點的歷史變化軌跡來看, 按照馬克思新的生產關係體制日益佔據統治地位,必然要求舊的政治文化思想體制發生與之適應的觀點,這種引起整個民族、千千萬萬群眾踴躍參與的政治運動的動機與根本目標,不是拿破崙創造的,也不是拿破崙自由選擇的,而是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特定的經濟基礎條件奠定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迅猛發展,對歐洲各國政治思想文化體制提出的去封建化和實現資本主義化的歷史任務。正是這一歷史任務與社會發展要求,引起眾多民眾起來追隨拿破崙,捍衛既定革命成果;引得歐洲各種各樣的知識分子進步人士對拿破崙持熱烈歡迎的態度。

#哲學#歷史唯物論#

相關焦點

  •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落實唯物史觀的策略分析
    為完成新的歷史教學目標,貫徹落實核心素養,一線教師勢必要在教學策略上進行一些創新。其中唯物史觀概念複雜,又較為晦澀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與運用,但是無論是課改前還是現如今,唯物史觀始終是我們學習和鑽研歷史的重要理論,並且統領著餘下的四項核心素養。因而如何把唯物史觀揉進高中歷史教學,並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熟練地用唯物史觀中的觀點去分析歷史很值得探索。
  • 2020山東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原理查漏補缺: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
    特為大家帶來:2020山東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原理查漏補缺: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在平時多加溫習,牢牢記住。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存在著差別。有的人的作用大些,可稱為「歷史人物」;有的人的作用小些,可稱為「普通個人」;有的人對歷史發展起促進作用,有的人對歷史發展起阻礙作用。二、歷史人物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按照個人對社會歷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區分為普通個人和歷史人物。普通個人屬於人民群眾範疇,他們對社會發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貢獻,其總和構成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
  • 侯衍社: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觀方法論思想研究
    唯物史觀作為歷史唯物論和歷史辯證法的有機統一,為人們科學認識社會歷史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論基礎。恩格斯晚年,針對社會發展的新情況,十分強調歷史唯物論和歷史辯證法的有機統一。一方面,他始終堅持了社會歷史觀上的唯物主義原則,強調客觀物質因素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
  • 深化國史研究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唯物史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2017年5月20日至2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與福建師範大學共同舉辦的「唯物史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福州舉行。會議同時推介了當代中國研究所「國史研究中的歷史虛無主義問題及對策建議」課題組編輯的論文集《歷史虛無主義的破產》。
  • 核心素養:唯物史觀
    人類對歷史的認識是由表及裡、逐漸深化的,要透過歷史的紛雜表象認識歷史的本質,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觀使歷史學成為一門科學,只有運用唯物史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對歷史有全面、客觀的認識。
  • 在「唯物史觀」之前,古人有哪些歷史觀?
    唯物史觀是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世界時候發現的,在批評傳統的政治經濟學的過程中,馬克思發現人類社會的發展並不是由上帝規定的,也不是由英雄人物決定的,而是由「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決定的,從此開闢了科學地研究社會歷史的新學科。在「唯物史觀」傳到中國之前,古人對歷史問題也是非常重視的。在古人研究歷史、認識歷史的過程當中,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歷史觀。
  • 系統性:在歷史學習中起決定作用
    歷史作為一門綜合的學科,系統性尤其重要而突出。這是由「歷史」的概念本身決定的。什麼叫歷史?歷史就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和個人經歷。絕不可膚淺、隨意的把歷史說成是「過去的事情」。既然是「過程」,人們就要去探尋其「規律」、發現其「規律」、掌握其「規律」。為了這個「規律」,就必須系統地學習、掌握歷史知識。
  • 2018考研政治時政:人民群眾是大人物
    :   人民群眾是大人物,這是唯物史觀的觀點。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人民群眾在不同的歷史時代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也就是說即使是剝削階級也可以用來建立統一戰線攻打我們共同的敵人。人民群眾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 「以考古經世」:唯物史觀與歷史語言研究所時期夏鼐的考古學研究
    摘要:唯物史觀是夏鼐考古學研究和工作的指導思想。歷史語言研究所時期,夏鼐的思想經歷了從「洞察當前的社會」中國近代史研究到「以考古經世」考古學研究的思想轉變。留學英國期間,夏鼐積極吸收以柴爾德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考古學思想。
  • 唯物史觀理論演進的研究範式
    第三個階段是人類學研究的研究範式,以唯物史觀應該「怎麼是」在世界歷史中得以實現其理論使命。馬克思在唯物史觀視閾中開闢的人類學研究向度所展示的理論圖景進一步豐富了「兩大發現」的理論價值。其指向未來的理論使命應該在社會歷史條件成熟以後,由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者續寫,即唯物史觀研究不應該是一個一經發現就被挖掘徹底的研究,它本質上是一個基於哲學性質敞開的動態性研究。
  • 尹漢寧: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基石
    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過程,實際上是發現和運用唯物史觀的過程;剩餘價值的發現是對唯物史觀的科學運用。唯物史觀是辯證唯物主義應用於社會領域的基本觀點,是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創立的基本思想方法。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揭示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路徑。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 恩格斯晚年重申唯物史觀的方法論性質
    在歷史發展中,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最終起決定作用是唯物史觀最基本的觀點。以往的歷史理論,包括舊唯物主義的歷史理論,僅僅憑藉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去解說歷史,否定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要廓清昔日唯物史觀造成的思想混亂,就要把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運用到社會歷史中去,揭開社會歷史發展的最一般規律,即物質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根本,社會歷史發展的緣由在於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
  • 初中歷史考點:歷史人物評價題
    古今中外,重要的歷史人物數不勝數,他們對於歷史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們後人在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需秉承公平公正、一分為二、史論結合等原則及方法來進行評析。考試時在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有哪些要求?從哪些方面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如果你對這些問題還存在疑惑,螺螄君這篇攻略給你答案。
  • 唯物史觀的闡釋原則及其具體化運用
    但是,就像我們立即會意識到的那樣,歷史性和社會性的原理,對於唯物史觀來說,無疑具有本質上的重要性;因而黑格爾對主觀意識觀點的批判性超越,以及在此超越中開啟出來的社會—歷史之「現實」的向度,無疑是被唯物史觀積極地加以佔有的。
  • 趙磊:唯心主義者能接受唯物史觀嗎——唯物史觀何以唯物(之二)
    從邏輯上講,堅持唯心主義世界觀的人是不可能接受唯物史觀的。然而有學者說,他贊成歷史唯物主義,但並不接受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我贊成馬克思的經濟基礎決定論」;「但是哲學唯物主義,假定存在某種確定的絕對『物質』,認為這種絕對物質是宇宙的元初所在,是宇宙萬物的唯一本原,而這種哲學我不同意。
  • 到底什麼是「歷史唯物主義」?
    這其實就類似於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雙方都同時承認物質和意識的作用,但是誰排第一?誰決定誰?這才是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原則分歧。憑啥非得是你的雞生蛋是對的?我的蛋生雞就是錯的呢?如果我們承認思想意識是第一性的,也就是說承認唯心史觀,那麼就必然認為是人的思想在推動著歷史的前進和發展。照著這個理論去看歷史,就會覺得是歷史上的某個傑出人物,他用他那偉大的思想和傑出的政治眼光,在創造和推動歷史前進。因為思想的集大成則,最後必然是體現在某個具體的人身上嘛。這就是我們說的「英雄史觀」,英雄史觀就是唯心史觀的一種表現形式。
  • 【學者解讀】唯物史觀是理論創新的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唯物史觀告訴我們,立論必須有客觀依據,要實事求是、尊重歷史和現實,不能憑主觀臆想任意判斷。這是我們判斷立論正誤、辨明理論是非的準則。唯物史觀的認識論就是實踐論,崇尚理在事中,從客觀現實中探蘊索真,作出科學結論。社會科學是歷史科學,須臾離不開社會實踐這個大背景,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 玄奘是一位世界性的歷史人物,是傑出的翻譯家和宗教哲學理論家
    玄奘是一位世界性的歷史人物,是舉世公認的傑出的翻譯家、旅行家和宗教哲學理論家。打開關於「唐僧」的網頁,實在驚詫不已。絕沒想到,人們對於這個亦人亦神的和尚竟然如此感興趣。在這種情勢下,偏要一本正經地從歷史真實、文學作品、民間傳說的多重視角來探索什麼唐僧的形象,也算得上「痴情可哂」了。從前讀《西遊記》,唐僧留給我的印象是很不好的。他不僅軟弱怯懦,進退失據,在困難面前動輒驚慌流淚,而且,昏庸迂腐,耳軟心活,常常誤信讒言,敵我不辨。反之,對孫悟空卻憐愛備至,情有獨鍾。
  •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 批判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以往的理論從來忽視居民群眾的活動,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使我們能以自然科學的精確性去研究群眾生活的社會條件以及這些條件的變更。」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傑弗裡·巴勒克拉夫評價說:「馬克思主義促進了對人民群眾歷史作用的研究,尤其是他們在社會和政治動蕩時期的作用。」但歷史唯物主義肯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並不否認傑出人物的作用。
  • 王姓歷史上的50位傑出人物,中國第一大姓的前世今生
    王詡又名王禪,道號玄微子,戰國時期最神秘的人物,通天徹地,智慧卓絕,弟子孫臏、蘇秦、張儀、商鞅,無一不是攪動風雲的奇才。其實,大眾更喜歡叫他鬼谷子。王莽雖是王姓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後代卻不怎麼買帳,主要是因為新朝太短命,來得也不光彩。王莽的所作所為到現在還是個謎,以至於有人說他是個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