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著名小吃煎、嫩、汪、香的鳳翔豆花泡饃

2021-01-09 陝西法制網

豆花泡饃是秦地西府雍城著名小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相傳,北宋大文學家蘇軾任鳳翔通判時,嘗過豆花泡饃後,讚不絕口:「東湖柳,姑娘手,金玉瓊漿難捨口,妙景,巧人,佳味,實乃三絕也!」金玉瓊漿"說的就是豆花泡饃,其中"金"說的是金黃的饃片,"玉"指的就是豆花,"瓊漿"是對豆漿的美譽。(如果您喜歡美食,請關注作者;如果您喜歡本文,請點讚收藏;如果您還有什麼意見,請在評論區交流)

鳳翔豆花泡饃吃法的特點是:煎、嫩、汪、香,即豆花又白又嫩、豆漿又濃又煎、辣子油要又汪又香,食後味道鹹辣清香,營養高易消化,經濟實惠。鳳翔豆花泡饃現在已成為寶雞地區人們的早餐之一。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鳳翔豆花泡饃的具體做法。豆花泡饃其「饃」是選用上等的麥麵粉,發酵後放在案板上,再往裡加乾麵粉和少量食鹽、花椒粉、小茴香反覆揉壓,直至把酵的軟面揉成硬麵團後,擀成與鍋底同樣大小的圓形,放在鍋裡用文火烙熟。做成的鍋盔厚約6~7釐米,顏色金黃,外脆內韌,嚼之勁道麥香醇厚。用快刀削成寬約6釐米、厚0.2釐米、長薄片8釐米的薄片,形似金葉。豆花和豆漿製作要選優質大豆,用無汙染的水把洗乾淨的大豆浸泡一疍夜,用石磨磨出豆漿,盛出三成濃豆漿備用,其餘的豆漿用酸漿水點豆花(比用石膏的豆花好吃)。辣椒油採用上好的辣椒,佐以花椒、大香、桂皮、乾薑、丁香、良姜、砂仁、草果、香果等配料磨成細粉,做法可參照前一篇岐山擀麵皮辣椒油的做法。

將切成薄片的鍋盔倒入豆漿煮約1、2分鐘時間,然後盛入碗內,舀兩勺熱豆花放鍋盔上,澆上豆漿,加上少許食鹽和辣椒油,撒上蔥花和香菜末,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豆花泡饃就可以上桌了。吃上一口,你會感到豆花的絲滑,鍋盔的筋道,豆漿的濃香,加上點睛的那勺油潑辣子,真是美哉。難怪鳳翔人常說:「白湯雪花紅油轉,不覺吃了九十年。」

作者/來源:德泉3698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西府美味之鳳翔豆花泡饃
    作為始祖炎帝故裡、中國開「史 」之地、周秦文化發祥地-寶雞,不僅有著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而且有著獨具特色飲食文化。豆花泡饃起源於鳳翔,傳說,大文學家蘇軾在鳳翔任判官時,嘗過豆花泡饃後,讚不絕口。身為美食家、大文豪的他對這種將南北風味巧妙融合為一體的百姓日常飲食連呼驚奇,竟不知道如何用語言來形容,只好套用當地俗語:「東湖柳,姑娘手,金玉瓊漿難捨口,妙景、巧人、佳味,實乃三絕也!」鳳翔現在有一句俗語:「白湯雪花紅油轉,不覺吃了九十年。」形容豆花泡饃是鳳翔人終生所愛。
  • 豆花泡饃,像浮浮沉沉的人生,總有驚喜
    周末的時候,對自己格外好,除了睡到自然醒,就是不忘去市場裡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花泡饃。豆花是寶雞鳳翔「三絕」之一,豆花比豆腐腦稍硬,比水豆腐要軟嫩,製作「豆花」的時候,豆漿點石膏要趁熱徐徐倒入缸內,注入石膏水的過程中不斷用長把木勺由缸底向上翻動,看起漿程度,待先起大白花後起小白花時即停止攪動,蓋好蓋,20分鐘左右即凝結起塊狀豆花,這在技法上叫「澱漿法」。
  • 鳳翔小吃,特色美味:《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是鳳翔秦人一種思鄉的味道,每一個鳳翔人都是從豆花泡饃的熱氣騰騰的味道中長大的。家鄉的豆花泡饃是一種情結,不論身在何處,要是能吃到一碗豆花泡饃,會瞬間化解思鄉之苦。鳳翔是豆花泡饃的發源地,是鳳翔人的原創。
  • 舌尖上的中國:5道美味的小吃,我最喜歡豆花泡饃,你呢?
    豆花泡饃在寶雞一帶非常流行 。近年來豆花泡饃發展迅速,已經遍及陝西乃至陝西以外的許多大街小巷。做泡饃的豆花,第一道工序是精選豆子,要買上好的籈豆,瘦的、碎的、黴的、統統要揀掉。然後,用清水淘幾遍,再用水浸上,一般要浸好幾個小時,浸好了以後,就用石磨子虴。其質量要求是豆花要嫩、豆漿要"煎"、辣子油要"汪"。食後味道鹹辣清香,營養高易於消化。在寶雞市、鳳翔等地已成為一種經濟早餐。
  • 鳳翔豆花泡饃惹出鄉愁的味道!
    其歷史悠久,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是始皇加冕、蘇軾初仕之地。千年園林東湖,西府「三絕」,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工藝美術之鄉,享有「青銅器之鄉」和「西鳳酒鄉」的美譽。2019年1月9日,憑藉鳳翔泥塑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 西安十大特色小吃
    西安十大特色小吃 肉夾饃 當我聽到西安這個詞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肉夾饃了。肉夾饃的外觀略呈褐色,口感酥脆,外焦裡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配以大蒜和青椒,爽而不膩。 (圖為肉夾饃)涼皮 要說肉夾饃的標配,那就是涼皮,在炎熱的夏天吃一碗涼皮的,再加上肉夾饃,真的很好吃。
  • 豆花泡饃還真是好吃!
    寶雞又稱西府,西府小吃發展時間長,品種繁多、風味各異,是中國飲食文化寶庫中一顆閃亮的明珠。西府小吃主要有岐山臊子麵、寶雞擀麵皮、豆花泡饃、麻醬涼皮、臘汁肉夾饃等。心動不如行動!豆花泡饃和鍋盔用濃汁豆漿加佐料將饃片和豆花滾湯燒煮燴成一碗,豆花潔白,如白玉含脂、岫山生煙,滑爽細嫩;饃片金黃,如金魚嬉戲水面秋葉,軟香耐嚼,回味醇厚;湯色乳白,如瓊漿玉液,豆香濃鬱;佐以涼拌爽口時令小菜,秘制燒臘滷品,營養豐富,解渴耐飽,醇香滋潤。
  • 盤點西安最正宗的豆花泡饃!早餐安排上了~
    這家的豆花泡饃分大小碗,一般小碗就夠了!一碗只要7塊,很良心的價格。豆漿、豆花還有饃、麻花,加上辣子和蔥花,簡直香到飛起~ 最主要是這家豆花很大塊、口感很嫩。不只是豆花泡饃,這家的擀麵皮也是很正宗的寶雞風味,很捨得給調料,味道很足!尤其油潑辣子,吃起來超香!
  • 中國10大著名美食下篇
    羊肉泡饃 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惟羊羹」的詩句。因它暖胃耐飢,素為陝西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 手抓羊肉源遠流長,是生活在我國西北的蒙古、藏、回、哈薩克、維吾爾等民族喜愛的傳統食物,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冷吃、煎吃。
  • 羊肉泡饃與豆花泡饃
    在寶雞美食中,有兩種泡饃膾炙人口,一曰羊肉泡饃,一曰豆花泡饃。 羊肉泡饃是寶雞人最喜愛的美食之一。不信你走進寶雞的大街小巷去看一看,星羅棋布的羊肉泡饃館,一年四季食客盈門,香味四溢。特別是節假日,到了飯口,那些老字號甚至一座難求。同樣,豆花泡饃也是寶雞人的至愛。
  • 旅途美食小吃:陝西美食排行榜 陝西美食大全
    牛羊肉泡饃牛羊肉泡饃,是獨具西安方邦特色的著名小吃。傳說,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紀古代"牛羊羹"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西周時,曾將「牛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據《宋書》記載,南北朝時,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獻上牛羊羹這一絕味,武帝封其為太官史,後又升為尚書光祿大夫。
  • 大百科全書《西安歷史大詞典》收入「牛羊肉泡饃」等小吃
    新華網西安12月12日電(記者楊一苗)一部反映西安3000年歷史的大百科全書《西安歷史大詞典》正式首發,詳細記錄了西安有記載以來到新中國成立前的歷史進程和生活百態,如「牛羊肉泡饃」等極具陝西特色的小吃被收錄其中。
  • 全國著名的小吃街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全國著名的小吃街,看看這裡面有沒有你心儀的地區吧。 1|西安回民小吃街 西安回民小吃街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是來西安必去的地方。這裡的美食具有濃鬱的西北風情,肉夾饃、羊肉泡饃、涼皮、岐山面、餃子宴,簡直就是吃貨聖地。
  • 北京小吃:蒜香撲鼻的煎灌腸!
    蒜香撲鼻的煎灌腸「不為解飽,只為解饞」,煎灌腸,北京人簡稱灌腸。灌腸是「煎」的不是「炸」的。煎灌腸的煳香、蒜香夾雜著焦酥細嫩的混合風味絕有特色。過去,北京的廟會遍布全城。廟會除了逛就是吃,因此為小吃提供了市場。小吃攤位一個挨著一個,各種小吃琳琅滿目,成為廟會裡不可或缺的一景兒。例如廠甸兒的糖葫蘆、蟠桃宮的切糕,都已成為標誌性品種,甚至進入北京民諺:「廠甸兒的糖葫蘆——大串兒」「蟠桃宮的切糕——自己來(切)」。在眾多小吃中,有一類小吃主要以廟會供應為主。
  • 最全的西安旅遊美食小吃攻略錦集!
    每個到西安的人,或許都有著一種古都情結,大家在兵馬俑中遙想秦帝國的所向披靡;在古老的城牆上感受昔日帝王腳下的萬裡江山;在大雁塔上仿佛還能看到玄奘法師的身影,聆聽到低沉而又空靈的梵音;在陝博裡穿越歷史,回到100萬年前;在回民街大快朵頤,憶長安,長安憶;在大皮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感受本地人最地道的美食小吃……不妨在這些古老印記中找尋最美好的古城記憶,開啟一場穿越古都之旅
  • 國內小吃之都十大排行榜
    2.成都成都風味獨特、品類繁多的小吃,與其餚饌一樣膾炙人口。從各色小面到抄手、餃子,從醃滷到涼拌冷食,從鍋煎蜜餞到糕點湯元,從蒸煮烘烤到油酥油炸,琳琅滿目,各味俱全,種類不下200種。成都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小吃店。
  • 盤點陝西寶雞五道美食小吃,沒吃過三樣以上都不好意思說是寶雞人
    寶雞是陝西省的地級市,有著兩千七百多年的建城史,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不僅造就了寶雞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孕育了獨特的飲食文化。今天小紅為大家帶來的正是陝西寶雞的五大美食小吃,沒吃過3樣還真不好意思說是本地人,尤其是第三個那可是男人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