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師,是老師好,還是學生好

2020-09-03 心光

現在教育界有一種現象:名校門庭若市、差校門可羅雀。每年招生的時候,名校那叫個火爆,家長們想盡辦法、不惜重金,要送孩子進名校。而很多差校,只有幾十個學生在那裡「成長」。名校財源滾滾,校長們樂開了花。由於好學生被名校掐尖而去,名校越來越名,差校越來越差。於是引發了人們的思考和爭論:名校之好,到底是老師好,還是學生好。對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許很難爭論出個什麼結果來。只有目睹了名校的興衰之後,才能知道名校到底名在哪裡。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筆者就讀於當地的一所名校,這是一所重點高中,在全市數一數二。各個區縣的學生慕名而來,學校人數爆滿。原來的平房,很快就換成了樓房,部分老師從名師變成領導,很多中層,去其它學校當了校長。然而好景不長,十幾年後,此名校衰落了。談起衰落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第一、領導們高枕無憂,忙於爭名奪利。誰都以為這所近百年的老校,根基深厚,不可動搖。再加上好學生全到了這裡,名師也是一大堆,怎麼可能考不好呢?於是拉幫結派、明爭暗鬥。分成了好幾個派系,非我族類者一概打擊迫害。甚至喊出了,「學校離開哪位名師都不怕」的口號。這幾個好班是某某校長的領地,那幾個好班是另一個校長的領地。由於分了派別,於是互相拆臺,如何拆臺呢?互相宣傳對方教的不好。而那些游離於派系之爭之外的名師們,由於不送不看領導,被下放到了二線、三線,帶成了副科。教體育的、教音樂的、教計算機的、教美術的,「積極上進」,看了領導、站好了隊,帶成了語文、數學,帶了好班,成了名師。然而,名師終究是要靠水平的,在這些偽名師的教學帶領之下,尖子生成不了尖子生,清華、北大考的越來越少,後來幾年乾脆就沒有了。第二、學生流失。招生與分班的混亂是學生流失的主因。招生的時候,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沒有分數線。考600多分與考300多分交的擇校費一樣多,當然擇校費是明的,暗的就不知道了。文理分班的時候,普通班往重點班轉,重點班往火箭班轉,也有普通班直轉火箭班的。轉班的學生佔到了一半以上,轉班又不以成績,甚至為了「公平」,可以人為的「考」上高分。有中考二三百分進火箭班者,也有中考六百多分在普通班者——由於家裡沒有辦法。於是很多學生,出於無奈,不再選擇這個學校。第三、教師忙於爭利。成績和水平在這裡已經不是第一位的了,而是看你會不會幹。只要你會幹,你就是火箭班的名師。這些名師們每天也不忙於教學,而是忙著看領導、「管理」學生。還喊出了「管理管理,不管不理」的名言,」管理「的目的當然大家都明白是什麼了。其聲譽在社會上一片狼籍。

如此名校,十幾年後也就衰落了。清華北大一個也考不上,「名師」們每天還在互掐。學生不再嚮往,真的名師開始走向真正的名校。就在此名校衰落的同時,另一所名校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全省前十名佔了三個,理科狀元花落其家。當衰落者亂分班的同時,此名校實行的是公平分班,按成績平均分班,老師抓鬮帶班。由於分班時學生成績是一樣的,就可以實行優勝劣汰。帶的成績好者帶重點班,幾次成績在最後者,不讓帶課。學生也是成績好者進重點班,成績不好者出重點班。家長們不會因為座位和分班而苦惱。

從這兩所名校的一起一落,我們可以看出,名校之好,不只是學生好,更得管理好,還得老師好。把真正的有才者打壓下來,用了一批教美術體育者、或是送禮者,好學生也是出不了好成績的。

相關焦點

  • 齊魯名師 | 青島第三十九中學劉翠:「好老師」的定義是要做學生...
    文|莊建成山東有各類學校3.77萬所,各類在校生1989萬人,教職工150萬人,其中不乏有許多優秀的教師、校長,還有培養出許多國之棟梁的名校,為了宣傳典型、表彰先進,山東省教育廳發起「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高端訪談」系列活動。
  • 長沙名校名師寒假授課培訓機構及老師被查
    當星辰全媒體記者走進教學區,走廊兩邊的大小教室裡均坐滿了前來補課的學生,在教室的後方還有學校的工作人員進行課堂考勤和簡單的閱卷工作。   星辰全媒體記者以學生家長身份諮詢課程的相關信息,前臺的工作人員介紹,本次寒假補課一共上15次課,每天安排五門課程,每門課程1680元,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所有上課的老師都是長郡、雅禮的一線老師。
  • 好學生是不是老師教出來的?一線老師一句話讓你明白
    學生取得好成績,是源於自身的努力還是老師教得好?好學生是不是老師教出來的?看看某些專家怎麼說:好學生,從根子上就是好的,不管這名學生,放在誰的班級裡,他都註定了要出類拔萃,因此,與老師的付出沒有很大的關係。
  • 「名師出高徒」,但究竟是老師培養了學生,還是學生成就了老師?
    在名師的教導下,學生學習好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反觀普通學校的學生,環境差底子薄,大部分學生的高考基本屬於重在參與。 但是,如果說這些普通學校的師資水平差的話,他們幾乎每年也都有一些學生破繭成蝶。 這時候,就又有人說,「學習需要靠自己,好學生都不是老師教出來的」。
  • 北大老師教室「板書」,字體工整如「印刷體」,不愧是名校名師
    並且都說見字如人,字好不好看也會影響著別人對自己的第一印象。北大老師教室"板書",字體工整如"印刷體",不愧是名校名師。案例對於一名人民教師來說寫板書是必要的技能,而板書寫得好看也是很重要的。不過現在隨著科技的發達,ppt成為了老師們常用的教課課件,板書的出現也就越來越少了。
  • 北大老師教室"板書",字體工整如"印刷體",不愧是名校名師
    並且都說見字如人,字好不好看也會影響著別人對自己的第一印象。北大老師教室&34;,字體工整如&34;,不愧是名校名師。不過現在隨著科技的發達,ppt成為了老師們常用的教課課件,板書的出現也就越來越少了。不過寫在黑板上的東西和直接投影出來的課件對於學生們的教學效果是有所不同的,板書還是有優於科技的地方。北大是我國的名校了,北大老師教室的板書可以說是讓人很驚訝的,字體工整好像是印刷上去的,大家看到北大板書的照片紛紛表示都捨不得擦掉,這不愧是名校的名師。
  • 北京四中到底是因為學生牛還是老師牛?網友:好學生成就好老師
    在分享名校四中到底是因為學生牛還是老師牛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國內對待教育的態度。再次,我們的學校教育沒有突破「放羊娃」的邏輯:讀書、學奧數,上大學,找個好職業學生使用的教材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原版教材,另外還開設體操課和日語、法語課,從這個學校出來的學生水平都非常高。這裡的學生雖然走的是精英路線,但是,北京四中的學生學得很輕鬆,成績還特別好!這也是很多網友好奇的地方。據了解,四中每年50%以上的學生考入北大、清華、港大、國外著名大學,學校特別重視素質教育,而且每天一節體育課,到了高三仍然這樣,在國內,哪所學校敢這麼做呢?
  • 好老師與好學生:精神的對話
    學校此次重獎教育教學名師,也是代表一種鮮明的價值導向,是在釋放一種信號,就是大學的第一功能還是『育人』。」陳洪教授表示。為師: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好老師與好老師是不一樣的。」「比如,羅宗強先生,他為人偏於內向、不善言辭,說起話帶有濃重的潮汕口音,可他給本科生講課的效果特別好,因為學生能聽出他內在的思想邏輯美。我所見過的老師裡,有講課特別快的、講課特別慢的,有口才好的、口才沒那麼好的,學問到家,態度認真,都是『好老師』。」陳洪教授談道。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育人工作卻難以百分之百量化。
  • 當老師,是選擇「大校」「名校」還是選擇「小學校」?
    每年到教師招聘的時候,面對眼花繚亂的學校,作為一個沒有接觸過那麼多學校的老師,往往是腦暈的,這其中,有名校的誘惑,也有一些完全不知名的學校。到底要如何選擇呢?2013年我報考教師的時候,也是面對如此情況,還好我有名校的朋友,也有普通學校的經歷。在聽取建議和比對之後,我選擇了某一所小學。之所以做如此的選擇,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 家門口的好老師線上分享好經驗 新城區「名師+」第二期雲論壇成功舉辦
    西部網訊(記者凌旎)今天(8月7日)上午,由西安市新城區教育局主辦,新城區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承辦的新城區「名師+」第二期雲論壇成功舉辦。區內8個小學教育集團的名師匯集雲端,共話教育教學,14萬人觀看了本場直播。
  • 陳洪 | 好老師與好學生:精神的對話
    學校此次重獎教育教學名師,也是代表一種鮮明的價值導向,是在釋放一種信號,就是大學的第一功能還是『育人』。」陳洪教授表示。      「好老師與好老師是不一樣的。」      「比如,羅宗強先生,他為人偏於內向、不善言辭,說起話帶有濃重的潮汕口音,可他給本科生講課的效果特別好,因為學生能聽出他內在的思想邏輯美。我所見過的老師裡,有講課特別快的、講課特別慢的,有口才好的、口才沒那麼好的,學問到家,態度認真,都是『好老師』。」陳洪教授談道。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育人工作卻難以百分之百量化。
  • 好老師和名師這兩個稱謂有何區分
    現在常聽到好老師和名師這兩個詞。那麼我來分析分折什麼標準的老師是好老師,還有名師是怎麼成長起來的。我說的好老師的標準就三條:課講的好,學生普遍認可;帶班能力強,所帶班級各方面都名列前矛;考分高,所認科目學生成績差不多個個都及格或優秀。傳統意義上說具備這三點就可堪稱好老師。
  • 2億中小學生都在上網課,「好老師」標準誰來定?
    近日在上海城區,在線教育機構投放的公交站牌廣告不過,給孩子選擇輔導機構,家長們看的可不是這家機構有沒有足夠的資金去燒錢獲客,他們最看重的還是老師好不好。作為學習內容的輸出者,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優質師資都是社會剛需。傳統教學有其師資評價體系,在線教學在有序發展進程中,「網課好老師」的考量標準也在逐步明晰。
  • 好老師一定會努力貼近學生
    全漢炎 一個好老師,一定是會努力貼近學生,理解學生的。教育名家面對面百年大計,教育為先。什麼樣的教育最美好?什麼樣的學校最理想?什麼樣的課程最優秀?什麼樣的課堂最智慧?每一個學期,省實對老師們有一個「六階評價體系」,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全方位綜合評價。同時,校長定期與學生召開座談會,每年都會向學生代表了解從班主任到每一個任課老師的情況。老師是否被學生喜歡,是否能和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校長都一清二楚。「有些老師工作很認真努力,但學生的評價就是不太高,這說明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出現了問題。」全漢炎認為,一個好老師,一定要知道學生心裡想的是什麼。
  • 重新做學生,忐忑評名師——萬年縣名校發展共同體教師培訓聽課有感
    此次培訓是我作為《江西教育》英語編輯以來,第一次參加名校共同體教師培訓活動。闊別小學和中學多年,再次回到課堂,聆聽名師講課,我得以以另一種視角,去欣賞、學習、思考中小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一、小學英語課堂的呈現方式此次名校共同體培訓的第一課,是鍾青雲老師為小學六年級學生上的一堂關於節假日的英語課。
  • 【西電名師】言傳身教和藹可親的好老師
    「慈父」般的好老師。他,就是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學校第三屆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導航控制系主任——許錄平。初見許錄平,他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般威嚴,而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一見面,他就同我們熱情地打招呼並一一握手;還親自為我們列印好材料並拿訂書機裝訂好。隨著談話的展開,許錄平耐心地為我們答疑解惑,使我們受益匪淺。
  • 我應該讀差校的好專業,還是讀名校的差專業?(反篇)
    照片均來自於《紐約時報》我應該讀差校的好專業,還是讀名校的差專業?
  • 名校名師評選 設計師想當「暗訪記者」
    □首屆「川南名校名師名校長」大型公益評選活動系列報導目前,由華西都市報、華西城市讀本發起,聯合騰訊大成網、華西都市網主辦的首屆「川南十大名校、名師、名校長」大型公益評選活動,已經進入晉級階段幾天了,除網絡和簡訊投票正火熱進行外,川南地區的「暗訪小組」成員徵集活動也已於昨日開始。
  • 優質的教育除了名校名師還應該有什麼?
    其實,無論是「古之學者」還是現在的人,芸芸眾生,除了吃喝拉撒,沒有什麼是一生下來就會的,也正如《師說》裡的一句話——人非生而知之者!要學習,自然就需要老師。,這應該是廣義的教師;但是僅以韓愈傳道受業解惑的標準,我們之於老師的定義範圍就會持續縮小,也就是狹義上的老師,通常也就指的是父母和人民教師,而在這兩者之中,我們更願意把這種範圍縮小到學校中的人民教師,並更多的把教育的責任賦予老師來承擔,於是乎我們就在拼命地打聽哪個老師教得好,哪個學校的老師教得好,哪個學校的好老師教得好。
  • 臥龍區:實施「十百千」工程評選名師名校
    會上提出要辦好一流教育事業,大力推進名校名師工程,將實施「十百千」工程:每年評選十優秀校長、一百名優秀班主任、一千名優秀教師。當天的會議指出,要持續提升教育質量,辦出一流學校、辦好一流教育事業。要順應群眾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的新期待,推動「學有所教」向「學有優教」轉變,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辦成全國一流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