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北部的地級市延安市是我國著名的紅色城市,創造了著名的延安精神。但是,延安並不僅僅只是紅色城市。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延安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堪稱是中原王朝的咽喉命名。尤其是對於定都關中的中原王朝來說,根本賠不起。一旦延安失守,北方遊牧騎兵就會大舉南下。從秦漢到宋明,延安地區都是中原王朝丟不起的地區。今天,我們就聊聊延安的重要性。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從秦漢到宋朝,古代王朝的首都基本上在河南省和陝西省之間輪換。河南省出現了洛陽和開封兩大古都。其中,洛陽號稱十三朝古都,開封則號稱八朝古都。陝西省出現了西安和鹹陽兩大古都。除了秦朝定都鹹陽以外,漢唐等很多王朝都定都西安。因此,西安也被稱為十三朝古都。無論是鹹陽還是西安,基本上都位於關中地區。
在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一直面對北方遊牧政權的威脅。如何拱衛關中地區,對於中原王朝來說至關重要。從秦漢時期開始,延安地區就成為了拱衛關中地區的屏障。在秦漢時期,如果延安地區失守,北方遊牧政權的騎兵很有可能大舉南下,對於中原王朝的威脅很大。在東漢統治時期,由於延安地區已經失守,對於東漢朝廷來說西北地區的局勢非常緊張。在西晉時期,長安城最終失守,就是因為北方無險可守。
到了隋唐統治時期,突厥和回鶻先後在北方草原崛起。這兩大王朝的首都都在長安,一旦延安時候,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在隋唐統治時期,延安地區屬於中原王朝繼續堅守的地區。到了宋朝時期,由於西夏國在西北地區崛起,並且向宋朝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對於宋朝來說,如果西夏軍隊攻佔了延安府,關中地區的情況就難說了。當然,西夏朝思暮想希望攻下延安府,可是幾次進攻都沒有成功。西夏皇帝李元昊曾經野心勃勃的說:「朕今親臨渭水,直據長安。」如果想攻入關中,就必須攻下延安府。在《水滸傳》中,出現了延安府的名字,屬於抗擊西夏的第一線。到了明朝統治時期,蒙古勢力敗退北方草原以後,不斷組織力量南下,從東到西,明朝設立了著名的九邊重鎮。其中,在榆林和延安等地,設立了著名的延綏鎮。
在明朝統治的末期,李自成已經佔領了關中地區。後來,清朝入關,李自成在山海關大戰中一敗塗地。在進攻關中地區的時候,清朝軍隊兵分兩路,一路進攻潼關,另一路進攻延安。由此可見,對於延安地區的重要性,清朝軍隊也非常熟悉。到了近現代歷史上,延安則成為了著名的紅色城市,創造了延安精神。在抗戰時期,形成了著名的陝甘寧根據地。
在古代歷史上,陝北地區的氣候非常適中,按照文獻的記載:「水草豐美,上宜產牧,牛馬銜尾,群羊塞道。」但是,到了唐宋之後,由於氣候的變化,陝北地區的糧食產量下降。延安地區的地形非常複雜,在戰爭時期易守難攻。但是,進入和平時期以後,這樣的地形很不利於城市大規模建設。由於耕地數量有限、糧食產量不高,直接影響了人口的數量。
截止2018年,延安地區的總人口只有200多萬。其實,延安的管轄區並不小,管轄了10個縣。2018年,延安市的經濟總量為1500多億。雖然無法與東部城市相比,但是在陝西省境內,這個成績還是不錯的。由於地理結構的問題,延安的經濟發展曾經受到了制約。
但是,最近20多年裡,延安的發展非常快。作者的一位大學同學就是延安人,她大學畢業以後,選擇了回家發展,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從各個方面來說,延安的發展潛力都很大。延安地區的自然資源豐富,這是延安的優勢,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等。延安與關中地區的關係,有點類似於張家口與京城的關係。屬於拱衛京城的屏障,清朝入關以後,由於各方面的局勢都出現了變化,延安的地位才開始下降。
在明清時期,延安一直被稱為延安府,屬於陝西省的重鎮之一。在建國以後,延安與銅川曾經出現了區域劃分,延安的宜君縣被劃入了銅川地區。最近幾年之內,延安的區劃出現了一系列的調整,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證明延安地區在迅速發展。隨著交通環境的改善,延安地區的發展非常快。其實,隨著高速公路、鐵路的建設,從延安前往省會西安並不算遠。幾個地區之前的互通逐步完善,這對一個地區的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