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箋免費送!

2021-02-18 書法報硬筆書法訂閱號

寫字就用甲骨箋!

十多年前書法報硬筆書法編輯部打造了第一批硬筆書法專用紙,是最早開發硬筆書寫高端紙張的開拓者之一。紙張取名「甲骨箋」,並由著名書法家金伯興先生題字,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先生治印。

那時候時光很慢,購買我們的作品紙還要去郵局填匯款單,或者去銀行轉帳。如今,電子產品更新了我們的時代,隔著屏幕也不知道信號另一端是誰。惶恐之外卻很感恩有一群老朋友始終在我們身邊,看到熟悉的姓名,聽到電話裡親切的聲音,距離雖然遠心卻那麼近,還有什麼比你們的陪伴和信任更溫暖,謝謝你們!

        2018年我們重新出發,對甲骨箋書法報硬筆書法專用紙進行全面升級,為硬筆書法的創作、參賽專門精心設計了一批形式豐富的精品紙張。

     

 

活動來了!轉發有獎!

    轉發本條內容到朋友圈及三位好友,並截圖給客服(餘倩微信號:15972225083),附上收件信息,即可獲得贈報一份和S系列(或M系列)新款混裝一袋。

    活動截止日期1月31日。

    用甲骨箋書寫的精美作品記得發給我們,《書法報·硬筆書法》將擇優刊發。

 

 

        S、X兩個系列新款,22種款式,為保護視力,此次採用100克高級象牙黃紙印刷,書寫流暢,不洇不掛。

S1(七言二首)    尺寸:285*210MM

S2 (五言三首)    尺寸:285*210MM

S7 (五言二首)    尺寸:285*210MM

S12 (七言二首)    尺寸:285*210MM

         另外還新增田字格紙款:

X1(五言一首)    尺寸:210*140MM

       M、C、D三個系列新款共25種款式,印刷用紙升級為128克啞粉紙和120克黑卡、藍卡紙張,質優價廉,高檔雅致。我們力求設計精美和用紙精美,達到最佳的書寫效果。

M2    尺寸:210*285MM

M6(96格,七言三首)    尺寸:210*285MM

M7(112格)    尺寸:210*285MM

M10(135格)    尺寸:210*285MM

M12    方形:210*210MM

C5(481格)    尺寸:260*770MM

C4(408格)    尺寸:260*770MM

D5    尺寸:260*380MM

       由於品種太多,僅展現部分新款紙張大圖,更多詳情請移步淘寶店。

 

購買辦法:

1、手機淘寶搜索:

淘寶店名:書法報硬筆書法

2、瀏覽器搜索:

淘寶網址:http://sfbyb.taobao.com

3、手機淘寶淘口令打開:

複製這條信息¥c7vl0Ty7dB4¥後,打開手機淘寶

4、淘店二維碼進入:

長按圖中二維碼 --> 保存圖片 --> 進入手機淘寶掃一掃 --> 加載二維碼圖片

聯繫人:餘倩

聯繫電話:027—86780775(周一至周五)、15972225083

聯繫QQ:165568352





 

 

 

 

相關焦點

  • 薛濤箋的「箋」 念jiān還是qiān?
    薛濤箋的「箋」念jiān還是qiān?  薛濤箋亦作「薛濤牋(jiān)」,蘊含女性特有的美妙才思,紅色的「薛濤箋」配上以薛濤俊逸的行書書寫的清雅脫俗的薛濤詩,一時間廣為風行,成了文人雅士收藏的珍品。後來,甚至官方的國札也用此箋。湯顯祖《牡丹亭·第七出》:「這是甚麼紙?」(旦)「薛濤箋。」
  • 論薛濤箋
    令濤續之,即應聲曰: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父愀然久之。」可見,她的才思敏捷,文氣滿胸。薛濤早年喪父,母親孀居。母女相依為命,生活窘困。直到16歲時,詩名已遐邇皆聞,成為當時著名的女詩人之一。薛濤制箋圖(張大千繪)在唐代的女詩人中,以薛濤和李冶、魚玄機三人最為著名。薛濤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合稱蜀中「四大才女」。
  • 箋是什麼?箋紙怎麼用?信箋、紙箋是什麼意思?
    箋,紙也。一般把篇幅較大的紙張稱為紙,而把製作精良、尺幅較小的紙稱為箋。箋紙,也稱詩箋、信箋,是專指以傳統的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紙上印以精美、淺淡的圖飾,為文人雅士傳抄詩作或書札往來的紙張。 詩箋,本指 漢 鄭玄 為《毛詩》作的箋注,後泛指為詩集作的箋注,也指詩集。
  • 執筆揮墨書甲骨,情滿金秋謝師恩
    謝師恩您 是 我 人 生 的 燈 塔此次活動共分「謝師恩」和「書甲骨」兩個部分,首先由王懿榮紀念館工作人員向學生們講述了中國教師節的起源書甲骨做傳承甲骨文化的後備軍隨後,由福山王懿榮甲骨學研究會的毛敏老師向小朋友們講書法基礎和甲骨文識讀,引導小朋友們正確握筆、識讀並書寫甲骨文中幾個有代表性的獨體字:日、山、水等,激發孩子們對書法藝術的熱愛
  • 有趣的甲骨文字「屮」,生僻的文字,但是在甲骨文中卻很有意味!
    甲骨示例說起漢字中的生僻字,肯定都是讓大家很頭疼的文字。有的生僻字的筆畫數多達三十幾畫,但是也有的生僻字,只有寥寥幾筆,卻沒有多少人認識。先看看甲骨文中「屮」字的寫法,嗯,就如同這個漢字的字形一樣,實際上,從甲骨文開始,歷經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到草書、楷書,這個文字的字形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化。這種字形的脈絡也讓我們非常明確的直到:甲骨文中的「屮」字就是對應後世文字中的「屮」字。
  • 有趣的甲骨文字屮,生僻的文字,但是在甲骨文中卻很有意味
    先看看甲骨文中「屮」字的寫法,嗯,就如同這個漢字的字形一樣,實際上,從甲骨文開始,歷經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到草書、楷書,這個文字的字形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化。這種字形的脈絡也讓我們非常明確的直到:甲骨文中的「屮」字就是對應後世文字中的「屮」字。
  • 沒有經過脫脂處理的甲骨不能刻字,那什麼樣的甲骨才好刻字呢?
    甲骨文這些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最早發現於清朝光緒末年,其後在河南安陽的殷墟墓裡出土的大約15萬片甲骨為這些文字的破譯提供了諸多參考。關於甲骨文的知識有很多,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什麼樣的甲骨好刻字?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佔ト」的意義。由於古代科學技術水平有限,很多自然現象都讓先民們無法解釋,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先民們期望通過預測來決定行動,這個時候,「佔ト」就出現了。天氣、戰爭、 政事、自然災害等都成了預測的主要內容。
  • 第二期甲骨、金文字法網絡班招生啦!
    甲骨和金文的字法學習, 也和草書字法、小篆字法一樣,是篆書創作中的攔路虎。很多書法家長年累月積累字法,苦心背誦甲骨金文字典,但仍無法理清文字的來龍去脈,創作時捉襟見肘,無所適從。      作為字法學習三部曲中最重要的源頭部分, 甲骨、金文字法的學習更為書友關注,經過數年的精心準備和課程優化,第二期甲骨金文教學又將隆重登場啦!
  • 張棟|庚子三月詩箋
    張棟||庚子三月詩箋袁隆平一生甘為稻粱謀,逐日躬耕五十秋。禾下乘涼非夢幻,雜交栽種遍全球。冥紙飛灰縈蔓草,燭光星火照碑箋。耽祈夢裡常相聚,還似兒時執手牽。春望小樓瞭望花堆錦,奼紫嫣紅春已深。著意薰風吹暖氣,如弦細雨灑甘霖。
  • 為甲骨文字創造新活法——甲骨文活化利用的故事
    「中國文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一個以文字為主題的甲骨文保護、展示、傳播平臺,以保護傳承『甲骨文化』為己任,剛剛承辦過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國際文化論壇和世界漢字大會等重大活動,下一步要加快推進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進一步推動甲骨文活起來、動起來。」
  • 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緣分:我與春節的點心、點心箋
    緣分,往往是「玄妙」的,比如幾十年來我與點心、點心箋的生活故事。「百花齊放」是20世紀80年代點心箋的凸顯格調。就在甜香溫馨的氣息裡,點心箋上的花花綠綠一次又一次勾牽著一個少年的目光,恰在這樣的喜歡中,我愛上了畫畫,且在後來走上了專業之路。「百花齊放」是20世紀80年代點心箋的凸顯格調。1979年的春風吹拂大江南北,國人從相對封閉清苦的計劃經濟時代迅速走進改革開放的好日子。
  • 第三期大篆(甲骨、金文)字法網絡班招生啦!
    甲骨和金文的字法學習, 也和草書字法、小篆字法一樣,是書法創作中的攔路虎。
  • 專家發現8000年前甲骨,比甲骨文早500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就在賈湖遺址中,專家們還發現了大量的甲骨,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神奇的發現,因為在這些甲骨中,有一處甲骨上還刻有一些字符,只有17個,似乎是文字,只是非常的稚嫩。但是從字符的構造和形態上看來,十分的接近文字,它比一般的符號要成熟很多,格局更大。
  • 王子楊:考釋未識的甲骨文字之難
    在使用甲骨文材料進行相關研究前,一個必須進行的工作是甲骨文字考釋。所謂甲骨文字考釋,就是利用其他古文字材料和傳世字書把過去不認識的甲骨文字釋讀出來,從而把不易理解的甲骨卜辭講解清楚,為其他研究做準備。  甲骨文字考釋一般包括「字形考訂」和「辭例解釋」兩部分。前者為「考」,後者為「釋」,合在一起就是「考釋」。
  • 有趣的甲骨文字「洋」,與海洋無關,而是「喜氣洋洋」的本源!
    甲骨示例拜讀甲骨文字的時候,有時候總會恍惚覺得,我們現在很多漢字的意思,其實和先祖們創造甲骨文時期的文字的本意,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或許是因為,先祖們在創造甲骨文的時候,更多的是採用了象形的原因,甲骨文字中的延伸意義要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少得多!於是,很多時候,在查詢甲骨文字解讀文獻的時候,會覺得很多文獻對某個甲骨文字得解讀會出現很多莫名其妙得後世才會採取得說辭!於是很多時候,就覺得非常得可樂!
  • 多國留學生「遊學」莒縣過門箋
    莒縣「過門箋」俗稱「過門錢子」。據考證,莒縣「過門箋」源於明清之交,莒縣「過門箋」於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莒縣過門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 「甲骨學堂」走進日照校園 唱響現實版《生僻字》
    古琴演奏祭孔大典學生們書寫甲骨文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平平 實習生 王燕雪 日照報導「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自去年開始籌備並成立的「甲骨學堂11月27日,曲阜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舉辦「甲骨大集」校園文化展示活動。甲骨文背後一撇一捺都是故事,「甲骨學堂」「甲骨大集」等校園文化活動,正是以創意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聆聽傳統文化背後的漢字故事。「我們學校老師自己編寫的甲骨文校本課程,學生們也很感興趣。」
  • 20個古風寶寶名,免費送
    08 | 瑤箋瑤箋,讀音yáo jiān,意思是對書札的美稱。出處:孫枝蔚 《列仙詩》:「東華童子捧瑤箋,青鳥銜書送地仙。」 09 | 嵐煙嵐煙,讀音lán yān,指山間霧氣。
  • 有趣的甲骨文字「甫」,栩栩如生的禾苗從田地裡生長出來的圖畫!
    於是今天就準備簡單的討論一下,在先祖們生活的時代,小草從土地生長出來的畫面是用當時的甲骨文字如何描述的?嗯,還真的又這麼一個喜樂精緻的甲骨文字,就是「甫」字。當然,在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中,「甫」字的意思極為簡單,比較熟悉的意思就是副詞「剛、才」的意思,或者還有已經不怎麼常用的,稱呼他人時的用法「臺甫」等。但是這個「甫」字在甲骨文中確實極有趣味的一個文字。
  • 莒縣過門箋:全村僅剩一人堅持的非遺手工藝
    一個木墩、一把木棰、幾十把刻刀和彩色的紙張,時間沒有改變史龍江對過門箋製作的熱愛,只有門箋上文字內容的變化顯示了時代的變遷。今年1月1日,村裡的過門箋博物館正式成立,裡面展示了幾十年來不同的門箋。近兩年,村裡舉辦門箋大賽,吸引不少附近村鎮的村民參加,史龍江也收了兩個徒弟,門箋製作手藝有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