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尾酒廣泛流傳在上個世紀,興起於時代的大變革和世界的大融合,許多經典的雞尾酒也都產生在這個時代,每個國家盛行的酒品類紛紛走出國門……
說人話就是,現在太多人在一天繁雜的工作後,會去酒吧喝杯雞尾酒,聊聊天放鬆一下。但也有許多朋友偷偷來說,不知道面對那些長長的酒單,千奇百怪的酒名,該怎麼挑一款好喝又適合自己的酒。
對於新手小白來說,雞尾酒名確實很不友好,紅粉佳人、特基拉日出、鬥牛士、螺絲起子、血腥瑪麗、自由古巴……你很難從這樣的名字裡分辨,這些酒都是什麼口味。
遠離點單誤區
一般來說,調酒師都樂於與顧客交流,所以在點單前多問問,對於雞尾酒小白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但是這類點單誤區以後就別說了,調酒師小哥哥會在內心翻白眼的哦。
01
隨便來一杯
好,那你不喜歡可別怨我
02
上一杯你們這裡最貴的
人傻錢多,不吭你坑誰?
03
我想要一杯初戀的味道
不會吧,難道我是你初戀男友?
04
我要這邊最好看的酒
你喜歡紅色,我喜歡藍色,你說紅色還是藍色好看?
05
少放點冰
少冰、去冰、常溫、熱飲,是奶茶的點法
雞尾酒裡的冰是降溫用的
06
給我來個花式調酒看看
你當我雜技團的啊?
如何科學點單?
首先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酒吧,酒好不好喝,酒吧的環境、音樂、調酒師、氛圍等都是綜合的考量因素,如果酒吧的氛圍讓你不舒服,即使這家酒吧的酒再好喝,你也喝不開心。
找到合適的酒吧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選酒了。
首先選【基酒】
雞尾酒的基酒種類不是很多,除了常用的六大基酒,還有一些是以利口酒來作為基酒的,但是一般很少。
「基酒」是一杯雞尾酒的基礎,也是決定口味的第一要素!
金酒 gin,代表作「馬提尼」
是由杜松子、藥草、小麥等原料釀造,有雞尾酒心臟之稱,奇異清香,口感醇美。
伏特加 vodka,代表作「血腥瑪麗」以穀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無色透明,大部分沒有澀味,酒味濃烈。
朗姆酒 rum,代表作「莫吉託」蔗糖釀造,口感甜潤、芬芳馥鬱。
龍舌蘭 taquila,代表作「霜凍瑪格麗特」由龍舌蘭草釀造,是墨西哥的國酒,甘美刺激。
威士忌 whisky,代表作「曼哈頓」麥等穀物釀製,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煙燻味、濃濃的泥炭味以及獨特的海水味,有的還有果香。
白蘭地 vsop,代表作「亞歷山大」是由葡萄酒蒸餾濃縮的,法國最為出名。調製後為甜口,口感順滑,很有貴族風範。
最近有些酒吧也會把中國白酒 Chinese liquor加入基酒中,這樣的話就算七大基酒了。
其次看【酒精濃度】
這一帕女孩子和好看的男孩子一定要特別注意!別以為看到長島冰茶,就當茶喝了。社會險惡,多少懂得一點兒酒的知識,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從酒精濃度的高低,可以看出大部分雞尾酒的調製技法以及風格配比,比較常見的高酒精濃度的雞尾酒如dry martini和old fashioned等等都是採用調和法或者兌和法製作的。
高酒精濃度的雞尾酒更加注重於基酒的選擇,雞尾酒也是以基酒作為主旋律的,也就是說酒味會很重,比較適合喜歡烈酒的朋友。
低酒精濃度的雞尾酒更多的是加入了果汁與碳酸飲料等成分,包括各種蛋清泡沫的雞尾酒,這一類的雞尾酒更適合女孩子喝,口感柔和圓潤,又有水果氣息,很好入口,比如:大都會(Cosmopolitan)、椰林飄香(Pia colada)、金菲士(Gin fizz)、拉莫斯金菲士( Ramos gin fizz)。
最後選【風味】
風味的選擇就很私人了,你是更喜歡的水果口味或是花香氣息?確定了風味之後,就很難選到自己不喜歡的雞尾酒了。
對雞尾酒的錯誤認知
在我們大概了解雞尾酒的點單竅門後,有幾個常見的認知誤區需要特別說明!!!
雞尾酒裡的冰塊比例是調配時固定的,對風味有很大影響,不能少冰去冰;雞尾酒不都是甜的,酸甜苦辣,口味豐富多變;好的調酒師不一定都會耍雜技,噴火,胸口碎大石等;點火的雞尾酒是為了耍酷,酒精燒完相當於在喝果汁;甜的雞尾酒不等於低酒精,很可能度數很高;點雞尾酒不能續杯!酒杯邊撒上鹽或者糖,不止為了美觀,還能中和口味;調配方法不同,同一款雞尾酒度數不一定一樣;點單率高的雞尾酒可能完全不合你口味!
下次去酒吧,你大可以遵循【基酒(酒精濃度+口味)】的原則,隨意的和酒保說:「我今天想喝個classic,來杯whisky sour吧」,滿滿的逼格就會撲面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