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經典金句】裡的這些句子,是兩千多年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最優秀的那些人們反覆讀過的;是兩千多年以來,我們的列祖列宗們反覆讀過的。何為「道」?前人反覆走過的路,就是道。所謂不離道,沿著道走,就是這個意思。
【經典金句546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出處】:《禮記·大學》
【案語】:所謂「大學」,是成人之學、大人之學、做君子之學。學習「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本條經典金句是《大學》開篇開宗明義的第一句,所以非常重要。「大學之道」,講的就是如何成長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明明德」,就是彰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親民」,就是說要成為君子,成為高大的人,是在親近人民中實現的。「止於至善」,就是把目標放在最完美的地方,「止」不是「停止」,而是「標的」、「目標」的意思。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朱熹將「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稱為「《大學》三綱領」,將「正心、誠意、致知、格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稱為《大學》八條目。
章太炎先生說:「《大學》者,平天下之原則也。從仁義起,至平天下止,一切學問,皆包括其中。治國者,應知其總匯在此。」
「經典金句」印章為專屬印章,有版權,他人請勿使用。
中國文化書院王守常院長題字
編者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現任中國文化書院秘書長、中華孔子學會國學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什剎海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