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鑑賞: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創造能力的培養,真是漲知識了!

2020-12-17 愛的港灣在這裡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創造能力的培養

創造力是指創造性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最根本的標誌之一,也是智力開發的最高目標。創造力的培養無論對個體、還是對整個民族與人類,都具有深遠而偉大的意義。培養創造能力是美術學科最重要的教育功能。要成功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就要正確認識創造力,掌握培養創造力的科學方法,從多層次,多角度展開,有意識地去發掘教材、教法等蘊藏的培養創造力的因素,相信學生,引發學生的創造思維。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筆者認為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獨創性思維的培養

   1.多角度運用教材加強獨創性思維的訓練。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可為教材的靈活性,來訓練學生的獨創性思維,啟迪想像。在一節課內,老師給學生提出問題,啟迪學生的想像力,這樣訓練的結果可是學生的思維,插上想像的翅膀。美術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激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學生們善於幻想和想像,每一個人的心靈都是一個充滿想像和幻想的神奇世界。教師的教學應著眼於童心的釋放,使學生的好奇心得到張揚,激發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將神奇的童心世界表現出來,是想像力得到發展。比如《用圓形畫動物》這一課,在學生對生活觀察體驗的基礎上,讓他們利用基本形展開充分的想像。在講授本課時,我準備了大量的基本形,在絨板上演示。我顯擺出許多類似圓形的動物形象。在看演示的過程中,學生用想像溝通了抽象的幾何形體和具有鮮活的動物,他們很快在圓形上畫出了大量的動物形象,有小豬、大象、熊貓等。基本形式本來不易掌握的的動物形態變得簡單而容易掌握了,這為學生根據自己想想和對動物的分析概括進行自由發揮提供了充分的創造餘地。   2.多渠道綜合訓練,培養獨創性思維。在教學中教師應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機會,組織學生演示操作,應多提問、多啟發學生、善於挖掘精心構思,抓住各種時機應到他們將現實的物象組合、變形、打亂、改動,從而擺脫現實的束縛和局限。避免形成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做到使學生眼看、耳聽、手作、心想,從多方面調動學生的各種器官,參與學習,促使學生抽象思維的形成。例如:《怪獸奇想》中通過欣賞圖書,卡片、玩具中的怪獸形象,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形象。還可以在黑板上貼上四個動物圖片,請學生將他們的形象分開在打亂組拼,或誇張局部,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形象,這樣不但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調動學生記憶性思維,發展創造力

   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把看到的事物的物象或經歷過的事情,憑藉記憶默畫下來。記憶花不以客觀物象的形狀為目標,他需要記憶並進行新的構思,屬於創造性的構思,屬於創造性的記憶,具體包括範畫記憶畫、情節記憶畫及回憶畫等。   1.範畫記憶畫。此教學法在培養學生記憶思維、創造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在出示範畫時應從各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將範畫內容在腦海中中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青蛙比賽》中將範畫內容編成故事,邊講故事邊讓學生觀察畫面情節,這樣他們在繪畫過程中,很容易得到自己滿意的作品,甚至有的還可通過豐富的想像進行添畫等,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2.情節記憶畫。在教學中,我沒有不切實際的要求學生注意人物,動物造型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只要求學生結構比例能力、透視大致表現出空間關係就可以了,剩下來的就是專注於情節的表現和情感的演進,力求保留對物象的原始感受。比如講《小鳥的家》這一課,我啟發學生想像小鳥是不是同樣也像我們都有自己的家?小鳥在家如何生活?鳥媽媽如何愛護小鳥?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有的學生畫小鳥在家盼望媽媽,有的表現鳥媽媽在餵小鳥,有的在畫小鳥展翅學飛,一幅幅極富人情味,充滿童趣的畫作誕生了。小鳥的稚拙可愛、鳥媽媽母性的溫馨,在孩子們想像的空間裡,表現的那麼生動。   3.回憶畫。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回憶生活中的真、善、美作為創作素材,在進行具體創作時,應根據主題內容指導學生構思畫面,重點表現什麼?選擇哪一情節,採取什麼樣的構圖?畫出什麼色彩才能表現出主題內容等。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豐富的聯想,突出個性,大膽動手創作,這樣,便有利於促進學生留心觀察生活,記憶形象,逐漸形成善於觀察的良好習慣,提高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如可使學生通過回憶自己在幼兒園時親年看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幫助自己做遊戲等一系列相關情節創作出《我的老師》這幅作品。   三、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創造性,發掘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天性,在教學中應該做一個引導者,帶領學生進入藝術殿堂,並讓他們在廣闊的藝術空間翱翔。千萬不要因為教師個人的一些喜好或某些不適黨的教學方法,扼殺了學生的藝術靈性,甚至壓抑了他們個性潛能的發揮,學生在美術方面具有驚人的創造力,學生的自由創造是一種神奇的精神漫遊,學生可以從其中獲得自我實現的體驗。   2.注意學生年齡特徵,重視技法教學。在教學中必須重視技法教學,但不能墨守成規,要讓學生把學到的技法、知識運用,創造美。這樣學生學的技法越多,所創造的美就越豐富,水平也就越高。若無視學生年齡大小,一味以「稚拙學「為滿足,那勢必造成學生作品長期處於「低幼化」狀態。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工作,需要不斷思考和實踐,探尋出一條即能被學生接受,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路子,要從學生的心理特徵出發,運用多種媒體,讓學生既動腦動眼,有動口動手,即展開想像,有實踐創作,是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技能,發展創造性思維。

相關焦點

  • 藝術鑑賞: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培養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不僅是美術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初生應具備的綜合素養中一種能力,因此,在初中美術教育中,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進而使學生具備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意識和能力。
  • 美術鑑賞:淺談非美術專業簡筆畫教學方法
    淺談非美術專業簡筆畫教學方法摘要:簡筆畫是作為未來小學教師的師範生應掌握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對非美術專業的學生的課程設置中開設簡筆畫也是必須的。在對非美術專業學生的簡筆畫的教學中,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層次性要求,從而做到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思維。   關鍵詞:簡筆畫 簡筆畫教學 簡潔 創造表現    達文西曾說過:「畫家用畫筆描繪一個故事要比詩人用語言描述一個故事更能令人滿意而且不那麼難懂。」
  • 淺談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創造培養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創造培養   幾年來,我在美術活動中嘗試培養幼兒創造力。
  • 淺談如何在普通鄉鎮小學美術課堂培養孩子們的美術才能
    在人們素質不斷提高的當下,大多數父母都充分認識到美術的重要性,然而在普通的鄉鎮小學美術課堂如何培養孩子們的美術才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仍舊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今天我要淺談幾點我的看法。而幸好決定孩子們美術才能的並不只是胚胎發育過程和家庭教育環境,還有學校美術教師的引導教育。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美術教師在兒童美術能力發展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主導地位,並影響和決定了兒童美術才能的發展。有人統計,兒童美術教育中的智力開發取決於接受教育的年齡:從2-4歲開始訓練受教育的人中,91%有相當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 淺談創造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作用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創造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作用   導讀:美術創造活動促進了幼兒情感、態度、認知、能力、知識、技能各個方面的發展,因此在各種教育活動中教師們都會融入適當的美術活動
  •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很多人都認為小學美術是很容易學的,只要跟著美術教材的示範進行描繪即可,美術教師不必懂太多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有一些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採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注重小學生的課堂秩序和教學目標是否完成,忽視對小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也間接地使小學生仍然處於「塗鴉階段」。
  • 美術鑑賞:淺談美術欣賞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淺談美術欣賞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術一直以來就是世界歷史文化傳播及繼承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特徵。美育是關於審美與創造美的教育。美術欣賞是美育得以實施的載體,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欣賞,是憑藉藝術作品展開的積極主動地再創造活動。學生通過美術欣賞,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美的陶冶,從而在精神方面獲得深刻的影響,能夠作用於人的感情,在精神上產生影響,這是美術欣賞的特點。而美術欣賞又是中學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不可代替的一部分,它不但可以讓我們了解世界歷史文化,也可以讓我們認識人類文明之所在。
  • 小學美術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自由創造能力
    摘要:小學美術教育,是教師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關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制定好教學計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找到適合自己學習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美術教育是新課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而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讓學生的思維有一個質的變化,在學習時不會受到限制。本文對小學美術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由創造能力提出以下探究。
  • 美術鑑賞:淺談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快來學習一下吧!
       高中美術;教學;信息技術       新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體現了對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在體驗美術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中,逐漸形成有益於個人和社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健康的身心去熱愛生活
  • 淺談美術教學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美術教學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分頁標題#e#   在掌握了製作工藝後,教師啟發幼兒進行創意設計。
  • 【人美版】高中美術鑑賞教案
    同學們能談談你在生活中最關注的美術現象是那些。2、  感悟美術鑑賞在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人類以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創造出新的美術形式,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給我們留下了浩瀚的美術珍品,今天人類還在不停地創造新的藝術形式,人類的發展以及在我們的生活中需要對美術關注、認識、理解和體驗。這就是學習美術鑑賞的意義。
  • 淺談美術區域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美術區域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陶行知先生在「創造宣言」中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 美術鑑賞:高校美術專業鑑賞課鑑賞意義在哪?原來在這裡!
    ,只有明確了高校美術專業鑑賞課的意義才能解決美術專業鑑賞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很難好好上一節美術鑑賞課,少的可憐的美術鑑賞課還經常被挪作其他,甚至參加藝考的美術專業生在進行專業訓練的時候也忽略了基本的美術鑑賞能力。
  • 【教案】高中美術-《美術鑑賞及其意義》詳案展示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掌握美術鑑賞的意義,了解美術鑑賞的藝術特點和要領,並能夠獨立的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評價。(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講授、討論,幫助學生掌握美術鑑賞的方法,提高學生美術鑑賞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 淺談:多媒體視角的高中美術教學
    美術具有重要的陶冶功能,對於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多媒體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教學工具,對高中美術教學方式的轉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從根本上講,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於高中美術的教學,對於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美術鑑賞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 教學日記:淺談幼兒美術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教學日記:淺談幼兒美術   幼兒美術教育重在培養興趣和發展想像力、創造力。
  • 高中人美版美術鑑賞全套教學設計參考
    本課作為高中整個美術鑑賞教學的開篇,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什麼是美術鑑賞、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徵,以及學習美術鑑賞有什麼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鑑賞的方法,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二) 內容結構  本課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現代人的全面發展出發,指出培養審美的眼睛是現代人全面發展的需要,而美術鑑賞則是培養審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徑。
  • 2018寧夏教師招聘備考技巧|特崗教師:淺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8寧夏教師招聘備考技巧|特崗教師:淺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2018寧夏教師招聘備考技巧|特崗教師:淺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   兒童是愛美的,而且對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渴望藝術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強,尤其是進入小學以後,對於美的事物的追求更為強烈。作為小學美術教育,應當順應他們愛美的要求,採取多種形式實施美術欣賞教學。
  • 藝術探討:淺談用活美術教學方法、放飛幼兒美術夢想
    淺談用活美術教學方法、放飛幼兒美術夢想教師要遵循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認識規律,通過選擇合適的內容,創造寬鬆的氛圍,運用恰當的方法,創造有效的途徑,引導幼兒通過美術形式表現眼中所見、表達心中所想,使美術活動真正成為孩子們的一種樂趣,讓幼兒在美術學習中體驗成長、
  • 藝術探討:淺議美術教學中繪畫美的鑑賞,真是大開眼界!
    淺議美術教學中繪畫美的鑑賞 我們經常教育學生要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那麼「美」是指什麼呢?「美」即美育,它的任務是要讓學生學會審美,具備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具備分辨假惡醜與真善美的能力,從而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最終讓自己成為一個「美者」。美是抽象的概念,美育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而美術對於學生卻是形象的,它的色彩、線條、圖式無一不給學生強烈的視覺衝擊,無一不帶給學生強悍的美感。可以這樣說,美術在對學生的美育教育中佔有先機,我們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