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鑑賞:淺談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快來學習一下吧!

2020-12-15 秋風徐來

淺談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

在新課標指導下,課程改革為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進行著不斷的探索。課堂教學是實現美術課程改革的重要實踐平臺。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對提高美術教學質量乃至美術課程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和衝擊,本文對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教育整合注意的幾個問題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高中美術;教學;信息技術

       新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體現了對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在體驗美術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中,逐漸形成有益於個人和社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健康的身心去熱愛生活,關注社會,關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狀態。新課標在課程設置理念上注重科學及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體現了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滿足發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術課程面向學生的生活和發展,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敏銳的洞察力和樂於探究的精神,鼓勵想像、創造和勇於實踐,用美術及其與其他學科相聯繫的方法表達與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美術和其他學科的學習。課程設置上極力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增設了反映美術學科發展成果的現代設計、現代媒體藝術等內容。我們充分開發和利用校內外美術課程資源,進行了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嘗試與探索,使課程有了多樣化,為學生個性發展拓展了空間,滿足了學生多樣發展的需求,為將來更深層次的學習和發展作好鋪墊。   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正是利用信息技術教育的優勢,在美術教學中達到直觀、形象、生動、多角度、立體式地展示美術教學的內在規律,有機地與其他學科聯繫和交互影響的效果,幫助學生體驗現代科技在藝術表現活動中的獨特魅力,提高參與藝術表現的興趣,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學會用新興視覺藝術形式、藝術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思想和情感,使美術課堂教學達到新的突破。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化難為易,化複雜抽象為直觀形象。同時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認知和學習途徑,在有限的時間裡,豐富教學內容,提高了課堂效率,提高了學生在美術活動中觀察、構思、創意、造型、表現、設計和工藝製作的能力,提高了對藝術觀念的認識和美術術語的理解、運用能力。同時學生在豐富直觀的感性認識中,培養了欣賞和動手能力,開闊了視野,發散了思維,也豐富了想像,更好地發展了學生的智力,提高了創造能力。

  當然,電腦雖然有其優勢,但它是輔助教學的工具,教學的主體是人,它代替不了作為審美主體的人腦,我們不能完全依賴它。我們利用它,為新課標下美術課教學服務。它對美術教學有很大幫助,很大衝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作為教師要轉變思路,樹立新的教育觀念   要更好的「備教材」、「備學生」,充分利用信息工具,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實現美術教學的新發展。同時要提高認識,加大教師自身的學習,擴大知識面,不斷獲取營養,才能適應學科整合的要求。   2 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做好教學準備   要根據時間季節、地域環境、教學對象、教學資源有效地循序漸進地實施教學,不能盲目、泛泛的教學。我們的教學對象畢竟高中生而不是大學生,也不是美術專業的學生,要因人施教。如電腦美術設計,

在教學計劃安排上要注意課時比例,它需要學生有一定時間循序漸進地學習設計軟體,才能有基礎、有條件進行「實戰練習」,要讓學生嘗到「甜頭」,力所能及而不知難而退,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要求過高。同時,教師要進行教學準備,如認真備課、預備素材、積累資源等,這樣才能提高效率,有頭有尾的上好課。

  3 科學教學,注重不同學生層面,能力的差異性

  在教學設計中,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設置不同的學習標準和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到全體學生,對於不同層面的學生給予不同程度的評判標準,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和發展方向,使得全體學生都能激發學習熱情,學有所獲;課後教師要進行課堂自我評價,學生評價等,以發現問題,積累經驗,記錄教學體會、教學成果,不斷提高課堂效率,優化學科整合質量。   4 注重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整合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極好的途徑。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也是學生的創造過程。學生每完成一件作品,都是學生開動腦筋、大膽想像,勤於動手的結果。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強調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發揮潛能,這樣才能滿足社會對開拓型、有較高實踐能力型等現代人才的需要。   5 實施開放性、多元化、愉快性教學

  教學設計要適應千變萬化的現實課堂教學,靈活多變,體現多元化。要讓學生肯學、樂學,利於身心發展地參與學習。同時,要融洽師生間關係。新課程的改革要求老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成為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決策者。融洽的師生關係,將會促進愉快的課堂氣氛,有利於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及學生參與美術體驗活動。   信息技術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這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無疑會有很大的衝擊,面對新時代,新的教育方式,務必要求教師重新擬定新的教學目標,增添新的教學內容,不斷在思想觀念、教學方法上推陳出新,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綜合實踐的的能力,將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轉化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不斷探索,開拓創新,把美術教育工作不斷向前發展推進。

相關焦點

  • 美術鑑賞:淺談非美術專業簡筆畫教學方法
    淺談非美術專業簡筆畫教學方法摘要:簡筆畫是作為未來小學教師的師範生應掌握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對非美術專業的學生的課程設置中開設簡筆畫也是必須的。簡筆畫正是運用簡練的線條概括物象的基本形狀和特徵,運用簡潔、洗鍊的繪畫語言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不過,在實際教學當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在對非美術專業的學生的教學中要掌握恰當的方式方法。
  • 淺談:多媒體視角的高中美術教學
    在高中階段的教育中,美術教育對於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意義。在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思想,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不斷創新高中美術的教學,促進學生美術學習效率的提升。
  • 美術鑑賞:淺談美術欣賞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淺談美術欣賞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術一直以來就是世界歷史文化傳播及繼承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特徵。美育是關於審美與創造美的教育。美術欣賞是美育得以實施的載體,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欣賞,是憑藉藝術作品展開的積極主動地再創造活動。學生通過美術欣賞,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美的陶冶,從而在精神方面獲得深刻的影響,能夠作用於人的感情,在精神上產生影響,這是美術欣賞的特點。而美術欣賞又是中學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不可代替的一部分,它不但可以讓我們了解世界歷史文化,也可以讓我們認識人類文明之所在。
  • 美術鑑賞:高校美術專業鑑賞課鑑賞意義在哪?原來在這裡!
    ,只有明確了高校美術專業鑑賞課的意義才能解決美術專業鑑賞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怎樣才能上好美術鑑賞課呢,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在鑑賞作品選材時,要選取教材中比較優秀的作品,尤其是各種流派的代表作,然後查詢資料收集課外的美術史、歷史等相關知識,加以整理進行講授,備足功課。
  • 【人美版】高中美術鑑賞教案
    3、  在分析一些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喚醒學生對美術鑑賞學習的興趣,深入引導學生理解美術鑑賞及其意義。4、  介紹一些美術知識為今後美術鑑賞做重要準備。 教材分析(一)教學目標本課作為高中整個美術鑑賞教學的開篇,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
  • 美術鑑賞:小學美術探究性教學模式探討,快來看看吧!
    小學美術探究性教學模式探討 探究性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較為開放、自由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學習,自己掌握學習進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時空限制相對減少,能夠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大量的學習資源。
  • 美術鑑賞: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創造能力的培養,真是漲知識了!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創造能力的培養創造力是指創造性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最根本的標誌之一,也是智力開發的最高目標。創造力的培養無論對個體、還是對整個民族與人類,都具有深遠而偉大的意義。
  • 藝術鑑賞: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培養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不僅是美術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初生應具備的綜合素養中一種能力,因此,在初中美術教育中,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進而使學生具備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意識和能力。
  • 美術鑑賞:利用學生美術作品資源、調動美術激勵教學積極性
    我針對我校的情況,充分利用學生美術作品資源,做成教學課件,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增強信心;利用學生作品,進行有效評價,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利用學生作品美化校園等措施,有效調動學生內因,激活學生主觀能動性,較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以下是我在美術教學中,利用學生美術作品資源,服務美術教學的幾點做法,請觀者批評指正。
  • 美術鑑賞:幼兒蠟筆水粉畫教學實踐研究,快來學習一下
    [關鍵詞]幼兒蠟筆水粉畫;教學;自由創造    一、引言    當前美術教育有兩種模式:一是重技巧訓練,一是重創造性。  筆者在幼兒蠟筆水粉畫教學中進行了教學研究和實踐,對兩種教學模式進行了比較,秉承「自由創造為主,技能訓練為輔」的教育理念,即美術教育應是「美」與「術」兩個方面的教育,提出應將技能練習與審美創造相結合,以激發幼兒的創造動機,提高他們的表現技能。
  • 高中人美版美術鑑賞全套教學設計參考
    本課作為高中整個美術鑑賞教學的開篇,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什麼是美術鑑賞、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徵,以及學習美術鑑賞有什麼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鑑賞的方法,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二) 內容結構  本課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現代人的全面發展出發,指出培養審美的眼睛是現代人全面發展的需要,而美術鑑賞則是培養審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徑。
  • 【教案】高中美術-《美術鑑賞及其意義》詳案展示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掌握美術鑑賞的意義,了解美術鑑賞的藝術特點和要領,並能夠獨立的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評價。(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講授、討論,幫助學生掌握美術鑑賞的方法,提高學生美術鑑賞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 讓美術鑑賞充滿人文的情感和關懷
    美術課的開設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在美術鑑賞的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其中的人文情感和關懷,進行人文情境的薰陶是非常必要的。一、美術鑑賞要與生活體驗相結合在美術鑑賞教學中,美術教師要注重把美術鑑賞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繫在一起,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樂趣中感受美術中的真善美。
  • 美術教學評價如何開展
    例如,藝術家進學校,與美術教師一起開展指導學生鑑賞並創作富有創意的當代藝術作品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收集舊衣服、廢紙、有瑕疵的製品,進行環保再設計,予以新的價值;激勵學生靈活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主題式美術創作活動;以跨學科和多學科交融的方式制定地方性課程,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進一步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和更好地適應當地的現狀等。
  • 2020寧夏美術教師招聘面試——認識美術教材(高中)
    就面試中主要的《美術鑑賞》模塊來看,根據新版課標表述,未來的《美術鑑賞》教材應該沒有太大的變化)   教材是教師為實現一定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的、供學生選擇和處理的、負載著知識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包括教科書,視聽、電子教材以及來源於生活的現實教材),是可供學生閱讀、視聽和藉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師教學的基本材料,又是學生認識世界的媒體。
  • 藝術探討:淺談用活美術教學方法、放飛幼兒美術夢想
    淺談用活美術教學方法、放飛幼兒美術夢想教師要遵循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認識規律,通過選擇合適的內容,創造寬鬆的氛圍,運用恰當的方法,創造有效的途徑,引導幼兒通過美術形式表現眼中所見、表達心中所想,使美術活動真正成為孩子們的一種樂趣,讓幼兒在美術學習中體驗成長、
  • 基於核心素養的美術鑑賞教學「六步曲」的實踐研究
    案例三:我筆下的保潔阿姨(美術特色高中)為此,在「六步曲」思想指導下,筆者設計了「我筆下的保潔阿姨」人物頭像速寫課,旨在從中摸索出一條提升人物速寫教學品質的教學新思路、新路徑。筆者選擇了美術特色高中——上海市××中學高二學生為教學對象。
  • 淺談:上好美術鑑賞課的幾種方法
    介紹《蒙娜麗莎》的作者、創作年代、所表現的內容、思想感情等,以及作品給觀賞者帶來什麼樣的作用,我們在認真分析研究以後應採取什麼樣的態度等等,使學生感到美術作品的背後還有豐富、有趣內容。學生學習美術鑑賞的興趣被激發起來,從而為上好美術鑑賞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課堂分享 | 美術鑑賞
    這一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美術鑑賞課堂,我們觀摩了吳琨、陳秀娟兩位教師講解的《原始人的創造》這一課。
  • 教學日記:淺談幼兒美術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教學日記:淺談幼兒美術   幼兒美術教育重在培養興趣和發展想像力、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