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流線型汽車緩緩開進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在這裡充電15分鐘,就可再開上250公裡。
這背後,離不開赫茲曼電力(廣東)有限公司的配電自動化系統技術,「我們做的是歐洲地區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國內也將我們列入特斯拉供應鏈電源廠家。」赫茲曼副總經理兼研發部長麥建國介紹道。
這家位於佛山順德的公司主要從事新一代智能配網電力設備研發製造,成立僅11年,赫茲曼除了成為特斯拉的供貨商,還參與了國家電網總部大樓配電工程、南海海島國防項目、威海軍民兩用機場、歐洲智慧城市等重大項目。
赫茲曼快速發展,離不開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今年,赫茲曼「常壓密封空氣櫃」獲得了佛山創新驅動助力工程專項資金50萬元扶持,為項目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麥建國看來,佛山市科學技術協會組織開展的創新驅動助力工程,通過會企科研基地合作模式,連結行業協會、專業大學等資源,大幅提高了項目推廣應用的可信性,擴大了合作的選擇機會。
解決「世界難題」
在赫茲曼的工廠車間,一臺配電櫃展示在眾人眼前,它貌不驚人,但內藏不少「黑科技」。
這種叫「常壓密封空氣絕緣櫃」的配電櫃曾2017年入選國家發改委《國家重點低碳節能技術推廣名錄》、國家電網公司集中採購《配電網建設及改造標準採購目錄(2017版)》,以及南方電網集中採購《框架招標物資系統》標準物料編碼。
國家電網總部大樓配電工程需要高供電可靠性,同時對產品的綠色環保等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這類產品以前一般要求採用ABB、西門子、施耐德這類世界前三的跨國公司產品。
麥建國介紹,赫茲曼電力「常壓密封空氣櫃」產品設計技術方案可靠性、壽命參數都比世界前三的跨國公司更高,而且解決了六氟化硫氣體替代「世界難題」,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符合綠色環保新技術選型,因此在國家電網的項目中拔得頭籌。
獲得創新驅動助力工程項目資助後,赫茲曼的科研成果在佛山市科學技術協會助力下,得到更顯著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尤其協會選擇合適的會員進行推廣、應用和合作,對加強合作方信心非常重要,大學也在裡面進行行業信息分析、匯總,從更高層次引導著綠色技術向更寬、更深入的場景推進。」麥建國說。
保障中國天眼「零」停電
除此之外,該產品還實現了「零」停電技術,這也是「中國天眼」項目選擇赫茲曼的原因——位於貴州平塘縣克度鎮的FAST(中國天眼),是最大直徑的天文望遠鏡項目,因此對供電可靠性要求極高。
項目進行了大量調研,市面上其它企業對於隔離故障、恢復供電的時間,都只能達到1—3分鐘,而赫茲曼電力「光纖差動保護的零停電配網自愈方案」,隔離故障恢復供電時間0.2秒,可靠性和靈活性更高,建設成本還更低。
麥建國說:「這個項目對於我們公司彌足珍貴,它在實踐中證明科技是第一生產促進力。」
中國在「建設世界一流配電網」,2000億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中的重要目標是提高供電可靠性,到2025年,我國中心城市、城鎮地區供電可靠率分別達到99.99%、99.88%以上,用戶年均停電時間不超過1小時、10小時,「在此市場前景之下,企業和政府攜手努力,中國配電網將達到國際一流先進水平。」麥建國對此充滿信心。
市科協牽頭,助力佛山科技創新發展
成立11年來,赫茲曼參與了特斯拉充電站、國家電網總部大樓配電工程、南海海島國防項目、歐洲智慧城市等多個重大項目。
今年,由赫茲曼、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和西安交通大學聯合申報的「常壓密封空氣櫃」項目,獲得佛山市政府創新驅動助力工程專項資金50萬元扶持,三方聯合的力量,大大促進項目的推廣。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科研創新往往周期長、見效慢,實打實的資金支持,不僅為企業注入信心,更是推動和鼓勵創新的重要舉措,「這不僅是資金上的扶持,更是佛山尊重科技,尊重創新的體現。」麥建國說。
「反之,協會也通過項目,了解項目的潛在價值,為合作企業背書,促進了合作企業的合作進度和項目投入信心。」佛山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葛振海說。
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的推進,佛山多個企業獲得項目扶持,切實破解產業發展中的科技瓶頸,推動佛山建設創新型城市,「通過專業的行業協會,選擇合適的會員進行推薦推廣應用合作,行業技術專家為優秀新技術背書,對加強合作方的信心非常重要,在高投入的項目中合作夥伴對未來的合作結果預期需要行業協會專家群體保駕護航!」麥建國說。
葛振海介紹,根據《佛山市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助力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市政府每年至少投入1000萬元,用於支持7大類項目,「2020年,佛山市政府投入1080萬元用於支持28個科技創新類項目,涉及16個國家級學會和20多個省級學會的合作,幫助更多的佛山創新主體藉此機會搭載高端創新資源,實現產品更新換代乃至企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