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才是最好的處世之道!

2021-02-19 傳統文化詠流傳

↖點擊上方,長期關注...

《論語》這本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

簡單的說就是告訴我們很多做事的原則以及人際關係的處理方法。

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說是更近了,也可以說是更遠了,無論如何,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當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時,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

面對自己親近的人發生衝突,我們又該保持怎樣的原則?

我們到底怎樣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呢?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憲問》

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給出的答案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其實這正是孔子告訴我們的處世分寸。

孔子當然不贊成以怨報怨,如果永遠以一種怨恨、惡意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那麼這個世界將是進入沒有休止的惡性循環,我們失去的不僅是自己的幸福,還有子孫的幸福。

而以德報怨同樣是不可以的,意思就是你付出太多的恩德、慈悲、仁厚去對待有愧於你的人,同樣是一種人生的浪費。

在兩者之外,還有第三種可取的態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的磊落,用你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對這一切。

在當今法制社會裡,「以直報怨」還意味著用正直有效的法規去解決生活中不公正的問題。

孔夫子的這種態度就是在告訴我們,要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我們都在談資源的浪費,往往卻忽視了心靈的空缺和自己生命能量的浪費。

生活節奏的加快,物質的繁榮,要求我們在面對人際關係時,要根據適當、合理的原則:「以直報怨」,來迅速的做出判斷,選擇屬於自己的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

如果您被以下問題困擾,請添加大師微信諮詢。

1.  婚姻不順利   

2.  家庭困擾 

3.  財事業不順

4.  運勢不好

5.無法擺脫現在面對的困惑

想了解八字命理及詳細轉運方法,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大師微信為您查看流年運勢,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任正非的胸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圖片來源:華為心聲社區) 文|沈諍 摘要:華為對客戶是「以德報德」,對美國是「以直報怨」,沒有「以德報怨」、「以怨報怨」。這都是中國人2500年來的處世哲學,滲透著孔子和儒家的思想光輝。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有人說:「用恩德來回報怨恨,怎麼樣?」孔子說:「那用什麼來回報恩德呢?用正直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引申一下,這句孔子主要教我們如何待人接物。這就不符合孔子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再比如戀愛情感關係中,一方對另一方萬般冷漠甚至譏諷,侮辱,打擊,謾罵,但是有些賤人還是喜歡跪舔,一門心思往上貼,這樣的人無論男女當然沒有好下場。
  • 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我這個關於這樣的話,就是很多人會在從不同的角度有他的解釋。我想聽聽下師父您的開示,還有我們引領孩子讀這樣的書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去引領他們呢?達照法師答:這個「以德報德」跟「以直報怨」,現在白話說就是: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也對你不好。以直報怨,直來直去嘛,你對我不好,我憑什麼對你好?如果你對我不好,我也對你好,以後天下人都對我不好了。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些人只是想做個「好人」,於是毫不吝嗇慷他人之慨。就像社會上經常會出現的「道德綁架」的行為就是其中一種。如果說真正的好人是犧牲自己的利益幫助他人,那「偽善者」則是用口頭上的正義綁架別人的利益去「做好事」。雖為人不齒,卻也實在難纏。論語有云:「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一個正常的人只會選擇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老人家是非分明,態度明確。而後世徒子徒孫故意歪曲老人家原話,誤導民智才是真正的大惡。歷史上有名的以德報怨典範是藺相如和廉頗。廉頗幾次難為藺相如,藺相如都選擇了退讓。一番秦王與廉頗誰厲害,讓廉頗羞愧認錯。仔細一思考,這樣強加上去的以德報怨站的住腳嗎?退讓的原因只是因為不想內鬥,不給秦國有可乘之機而已。
  • 大度須有度,寬容不能沒原則,以直報怨才能快意恩仇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是說,如果以德報怨的話,那麼以什麼去報答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呢?還是以正直公正的態度去對待積怨,以德報答恩德才對。如何對待恩怨。生活中究竟應該以德報怨,以怨報怨,還是以直報怨呢?經驗告訴我們,有的人無論你怎麼感化,他也本性難移。對於已經壞到底的人,那麼我們又何苦把寶貴的精力浪費在他的身上呢?
  • 錦衣之下陸繹: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你倒是有容人之量
    看著眼前憤憤不平的你,我的情緒反而平靜了一些,這到底不是你我的事情,何必為了他人的事情氣到自己,但是該教育你的道理還是要教育你。輕言的教育你道:那你也不能隨便打人,別忘了,你是一名捕快,又不是路見不平的俠客。
  • 「以德報怨」和「以直報怨」,孔子說得好,宋襄公做的不好
    孔夫子有一句古今都有用的硬氣名言:「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比老子的道家學說中的,「以德報怨」更有警世意義。在春秋戰國時期,宋國國君宋襄公與楚國交戰,看到對方還沒有完全渡過河來,便不聽下屬馬上開戰的意見,等到楚國士兵完全過河擺好陣式,才開始進攻,結果宋國軍隊慘敗而歸。回國後有人問宋襄公為何如此去領兵打仗,他的回答竟然是:對方沒準備好,我是仁愛之人領仁義之師,不能乘對方沒準備好的時候進攻,不仁不義的事我不會去做。
  • 儒家「以直報怨」與恕道的原則要求
    儒家待人,不全都是愛,也還有恨,二者都屬於人之常情,但愛恨之情,一律收口於仁道,並非盲目衝撞。愛可愛之人,恨可恨之人,因而愛和恨的對象是絕對不能搞錯的。儒不絕情,而能夠用仁心予以恰當的疏通和引導,所以是仁統情,情歸善。當愛則愛,當恨則恨,儒者群體之性格雖柔弱、溫存,但眼裡也是揉不得一粒沙子的,仁與不仁、義與不義,水火難容。
  • 以德報怨是聖人,以直報怨是凡人|《道德經》語音文字複習系列(278)
    「以直報怨」,這話一說完,後世討論了,老子和孔子到底兩人誰高,首先我們要明白,孔子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以直抱怨」什麼意思?「直」是正直、公平的意思,也就是說別人如果以怨恨來對待你,你要公平客觀的看待這樣的問題,然後以正直的態度去回報它,就是我該怎麼做怎麼做。然後,對待別人給我的恩德,我才要回報他恩德,叫「以德報德」。
  • 《論語》中的這六句名言,教你孔子的處世之道,學會了終身受用
    本文便從此探尋他的處世之道。一、孔子生平概要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逝於魯哀公十六年。其家世呈日漸衰落之勢(王室——諸侯——公卿——士)。孔子早年喪父,因貧而仕,先後擔任「委歷」、「乘田」這樣地位極低的小官。魯定公九年,出任大都宰,旋即進為大司寇,後因其道不得行而去職。
  • 報怨以德和以直報怨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從文字上看,似乎老子與孔子觀點相左,實際上兩者對於「德」字所賦的含義不同,所指的不是同一個目標,所論的不是相同內容,因而也就不能簡單對比。老子所論之德屬天道層次,孔子之德屬於社會行為之術,層次不同。其句中的「德」的含義不同。
  • 以直報怨!
    星河了解了事件的大致經過,認為網友整理的這張圖片可以清晰地說明此事的前因後果:也就是說,肖戰工作室要幫助維權的這位博主,原本是黑肖戰的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譯文:有人說:「用善行回報惡行,怎麼樣?」孔子說:「(如果這樣)用什麼回報善行?(應該)用公正無私回報惡行,用善行回報善行。
  • 日本投降後,少將今井武夫感嘆南京街上無一人仇視我,因以直報怨
    導言1945年9月2日,這是一個值得中國人乃至世界人民銘記的日子,在日本的東京灣舉行了受降儀式,這標誌著二戰的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同時中國的抗日戰爭也畫上圓滿的句號。今井武夫工作之餘,最喜歡的便是早晨在街上散步,南京城內幾乎都是中國人,但是沒有一人戴有色眼鏡看自己,起初以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是日本人,但是卻時常有學生叫自己的名字。
  • 《論語》中有關人際關係的五句語錄,跟孔子學為人處世,受益匪淺
    一部論語包羅萬象,蘊藏自省修身、陶情解惑、治國齊家之金玉良言。今天就為大家節選出十句與為人處世有關的語錄,學習孔子高明的人際關係處理法則:1、以德聚人。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有人說:「用恩德來回報仇怨,怎麼樣?」
  • 李娟娟|歌功頌德是最好的處世之道,沒有之一
    如果我把這段改寫成:「坐在熱炕上,掐著麥稈,拉著鞋墊,眾人一起拉拉話鬧鬧嗑,熱炕,往往會成為家長裡短的傳播場所,雞毛蒜皮經熱炕上的人添油加醋發酵,毒性無窮」。原本這才更客觀真實,可評論區一定出現很多人給我扔臭雞蛋。土炕,不可不免有很多缺點。浪費燃料不說,炕縫裡冒出的煤煙,對人體有害,多年的陳舊老炕煙驟子太多,引起的火災也常見,有人因此喪命。燒炕,也是一件極其麻煩的活兒。
  • 你得看看這三點,對你大有好處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變得愈加複雜,這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更直接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未來發展,所以,儒學告訴我們,只有懂得處世技巧的人才能在多變的社會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和認可。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在這方面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