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帶娃太費媽?這幾招幫你「充電」「回血」

2020-10-10 babybean親豆嬰幼

當朋友圈在哭著喊著「假日餘額急需充值」時

有些麻麻已經對上班有些小期待了

當媽的都懂,帶娃可不比上班更輕鬆

在這幾天假期裡

親小豆就看到幾例爸爸媽媽崩潰的事情



在這裡,親小豆提醒廣大家長們:

如果出現渾身乏力和酸痛、頭疼

胸悶氣短、持續咳嗽、嗓子幹啞等情況

不要過分緊張

說明你帶娃帶出了"工傷"

建議可以試著換個娃換個思路


01

假期去哪玩?遊不必遠方


長假無限好,只是人不少。「人從眾」的畫面每年都重複上演。出行盛況那就是一個「堵」字!


不知道帶孩子去哪玩?孩子小也不好出遠門?而且由於疫情原因,還是選擇宅在家比較安心?



首先,相比於去一些遙遠的、水土環境都變化特別大的景點。在就近的休閒地方逛逛玩玩,可能是對父母對孩子都比較好的選擇。


而且,相比於各式的景點打卡、匆忙的行程,孩子們更喜歡悠閒地待在一處玩遊戲,親近自然、親近小動物。


因此,親小豆首推主題公園,可以去恐龍公園、海洋世界者迪士尼等。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主題,他們會更加開心。



此外,還可以帶孩子回鄉村。在城市裡待久了,孩子們對村莊田野的一切都很好奇。


今年國慶,親小豆就帶孩子回了老家。孩子感受小腳丫踩在泥裡的感覺,雨後的青草香,夜晚的蟲鳴……孩子喜歡,家裡的老人也特別開心。是一段特別珍貴的團圓時光!


況且,沒有連日的舟車勞頓、沒有大部分景區裡摩肩接踵的煩惱,帶孩子回鄉村靜靜休憩一番,更經濟、更輕鬆。



02

到自然「遊樂場」,尋寶去


人類起源於自然,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要多多親近大自然、領略自然之美、之神奇。大自然不僅可以是我們的遊樂場,更是人類的心靈氧吧。


以遊戲的方式將孩子帶進奇妙的大自然,體驗自然的純美,共享自然的樂趣。既能鍛鍊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審美能力,也能帶來更融洽的親子關係。



  • 尋寶遊戲

有助於:生態學啟蒙;體驗分類、觀察。需準備:鉛筆、紙袋、清單表。


給孩子們列出一張「寶物清單」,請他們想一想,細細找。親小豆列了一張供您參考,但家長們還是要根據實際自己準備一下。


寶物清單(選安全無害的東西)

一根羽毛

一顆靠風傳播的種子

某物,要10個

一片檸樹葉

三粒不同的種子

圓的東西

毛絨絨的東西

非常直的東西

會響的東西

白色的東西

你認為重要的自然物

跟你有關的東西

能吸收太陽能量的東西

——摘自《與孩子共享自然》,約瑟夫·克奈爾著,郝冰譯


清單所列之物,最好要在當地能找到,最好能有所用處。比如孩子們找到的物品可以做成個手工作品,或者可以當成或做成玩具,這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03

宅在家,也可以很好玩



出遊幾天累崩了?怎麼在家充電休息,又能很好地陪孩子度過珍貴的假期?讓電量滿格的小神獸們玩得開心又有所收穫?


室內親子遊戲,了解一下。


  • 貼鼻子

玩法:將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三圈,請小朋友用語言指揮家長,將鼻子貼到動物的準確位置即成功。家長要將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兒只能用語言指揮。



  • 簡易保齡球

玩法:將礦泉水瓶或紙杯立在地面上,作為保齡球瓶,用小球當保齡球,將杯子擊中。



  • 猜猜它在哪

玩法:準備三個不透明的杯子和一塊樂高積木。用一個紙杯扣住這塊樂高,不停地調換三個杯子的位置,最後讓寶寶猜猜樂高在哪個杯子裡。可以用其他任何小物品替代樂高。



  • 套圈

玩法:客廳裡擺上孩子喜愛的糖果玩具、爸爸喜愛的啤酒,媽媽喜愛的電視遙控器所屬權...由大人和孩子輪流扮演攤主和路人,也能進行套圈行為藝術。



在遊樂園街頭的套圈遊戲,小孩子們走過路過從來不會錯過。大人千萬不要小看套圈的動作,它不僅可以訓練小朋友的手眼協調能力,在計算成果的時候,也可以順便學習加減法。


  • 穿越障礙

玩法:用膠帶貼在兩門或牆壁之間,造成一定的障礙空間,讓寶寶試著穿越過去。安全起見,家長要陪同在旁邊。



孩子靜悄悄,肯定憋壞招。所以,想娃在家不鬧騰,不上躥下跳?對付精力過剩的孩子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運動。運動不僅能在疫情期間增強抵抗力,它還可以幫助出汗、排出體內毒素。


  • 迷宮足球

玩法:在家玩球,孩子們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這時還是需要一些化腐朽為神奇的神器——膠帶。要知道,膠帶可是室內遊戲的法寶,只要在地板上貼上一些膠帶,指定路線,圍成一個小迷宮,就能讓普通日常的體育遊戲具有特別的吸引,還能培養孩子的空間和思考能力。



如果有大人的參與,還可以進行計分比賽,競技會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人更加痴迷。


  • 填色遊戲

玩法:顏料和塗色卡,給孩子安排上,讓他盡情發揮吧。這是解放爸媽雙手的可能性極高的辦法了。



塗塗畫畫,是可以提高孩子智力的,也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想像力。如果家裡沒有填色繪本的條件,我們創造條件也要上——自己畫幾個圖案或者下載幾張可列印的塗色卡,在彩筆、蠟筆或顏料夠用的情況下,原則上是塗色的主體越大,老母親們撒手解放的時間越長。


  • 小手做國旗

玩法:紅色方形卡紙,黃色星形卡紙,剪刀、膠水,給寶寶講講國旗的樣子和含義,和寶寶一起做一面小國旗。這也是非常應景的愛國教育主圖。通過做國旗的手工互動,讓孩子了解祖國歷史、文化。除了國旗,也可做燈籠、月餅、玉兔等。



9月28日-10月11日

帶孩子到親豆門店

即可免費參與手工做國旗活動


同時,親豆指定產品買1送2、買2送1

滿588元贈浴巾等鉅惠也在持續放送中


到親豆門店,享受輕鬆愉悅的親子時光

帶回超級優惠母嬰好物

給帶娃費媽的假期一劑「回血良藥

親豆恭候寶寶和寶爸寶媽們

相關焦點

  • 假期帶娃太費媽,就靠這個App續命了
    故事的結局,大家都懂: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咱也不敢輕舉妄動啊當了媽的人,本來就對節假日沒什麼企盼,宅在家的日子就更顯得喪了,畢竟假期帶娃太費媽。給你一掌,走開軟萌軟萌的大熊貓,簡直太治癒了,它們這些日常小動態,咱們在動物園都未必見得到,我和米粒邊看邊笑,完全忘了要寫文章的事兒,哈哈哈。除了看動物,還能賞花。
  • 你有幾個加油回血的方法,能治療長時間宅家帶娃的創傷?
    人不能長期處於情緒緊繃狀態,這時候媽媽們就特別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創造條件,儘可能為自己找到一些舒緩、回血的方法,自主調節回好狀態。畢竟,這是一場持久戰,只有一路穩定而持續地加油,才能最終跑向勝利。
  • 國慶假期將至,該不該帶滿月的孩子回鄉下?寶媽:這件事沒商量
    今年中秋節和國慶節同日,國慶小長假又多了一天,因此,有不少在外工作的孩子,都早早訂好票想回老家和家人團聚。不過寶媽青青最近卻因為國慶假期該不該帶娃回家,和丈夫鬧了矛盾。 青青本以為好好跟丈夫溝通,丈夫會理解,但是沒想到丈夫卻堅持帶孩子回去,怒斥青青:太自私,光為自己考慮,月子酒自己的父母也能辦。無論丈夫怎麼勸說,寶媽青青都堅稱:這事沒法商量,你想讓娃回去受罪?
  • 「婆婆該要帶娃費嗎」「帶娃還敢要錢怎麼可能?」網友:給她臉了
    當代社會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大,又要上班又要帶孩子不太現實,至少大部分人是無法兼顧的,如果沒有雙方老人幫忙帶孩子,或者不去請個阿姨,怕是家裡的女人必須當全職寶媽了。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這個話題由來已久,一直是大家爭論不休的話題。
  • 「為啥外婆帶娃得給錢,奶奶帶娃就是義務?」女人回懟讓男人變啞
    文\好孕姐如今有孩子的夫妻多半都得上班,帶娃任務只能由老人來承擔,要麼是孩子的爺爺奶奶,要麼是孩子的外公外婆。但在不同的帶娃大軍中,你會發現,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受到的待遇還是不同的。等到了孩子上幼兒園,奶奶主動請纓說要自己帶,朋友妻子不太願意,但因為自己親媽身體不太好,就勉強答應。
  • 用好這幾招,新手媽媽輕鬆帶娃
    :柯璐用好這幾招下面小編就為新手媽媽們推薦幾種簡單操作的方法,讓你們輕鬆帶娃。學會使用育兒書《育兒大百科》或者《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育兒百科》全名《美國兒科協會育兒百科》,據說是美國寶媽人手一本的育兒指南。
  • 「我憑什麼幫你帶娃,誰生誰帶」,幾年後,兒媳的做法讓婆婆羞愧
    上面那位寶媽因為婆婆不幫自己帶娃跟婆婆鬧翻了,她說沒人幫忙帶娃,她被逼辭職回家帶娃。她和老公雖然結婚早,但兩人事業心比較強,結婚後一直沒要孩子。這可把婆婆急壞了,想盡一切辦法催他們生孩子,甚至放狠話:孩子生下來我負責帶,你負責生就可以了。
  • 節後回血指南:備好這些利器,下次假期帶娃不再愁
    度過了愉快春假長假的你去了哪玩耍?在旅途中有沒有遇到什麼新奇有趣的事,還是帶娃讓你疲憊不堪?先跟假期帶娃出行的爸媽們說一句:辛苦啦! 逢年過節帶娃出行,遇到人多的地方總會擔心孩子走丟,但是行李大包小包的有時實在顧不上。
  • 十一假期過後娃不肯上學咋辦?父母提前學會5招,讓神獸乖乖歸籠
    但這都好說,更重要的是假期過後,娃都不肯上學了,這才是父母更不願面對的情況第一招:提前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八天的假期與寒暑假相比,說長也不長,但說短也不短,很容易使孩子在假期瘋玩而收不回心,所以在這小長假中,就需要父母提前來幫孩子進行調整。
  • 為啥幫女兒帶娃是「一場空」?奶奶和姥姥帶娃的區別,真相很戳心
    一方面,時下保姆的市場價格不低,如果花錢請保姆帶娃的話,這無疑增加了年輕家庭的開支;而另一方面,保姆虐待幼兒的新聞頻發,這也讓年輕的父母們不大放心,顯然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老人幫忙帶娃成了最「合適」的選擇。
  • 你除了帶娃不能把家收拾一下?不怪寶媽太邋遢,你帶一天娃就知道
    每個寶媽身邊都會有幾個寶媽朋友,大家經常帶娃互相串門,對於一件事情很容易達成共識:有娃的家庭,房間亂一點,誰也別說誰。還有人會覺得,這就是因為當媽媽的太懶了,在家就看個孩子,別的什麼都不做,一點都不注意家裡的環境和對外的形象。你們哪裡知道,寶媽們是有苦說不出。首先,帶娃真的太消耗精力和時間了。
  • 寶爸責罵寶媽帶娃不上班太懶,寶媽怒極回懟:我上班你帶娃試試
    寶媽張女士的遭遇也是很多媽媽們正在經歷的:在家全職帶娃被丈夫怒罵好吃懶做,一番怒斥讓人心寒。「帶娃不上班就是好吃懶做」,寶爸怒罵寶媽,寶媽回懟太解氣,班也不上,天天還喊著累,這點小事還要指使我來做,你怎麼這麼能呢?」
  • 媽媽來幫我帶娃,60歲的老爸成了留守族,請珍惜願意幫你帶娃的人
    年前婆婆突然心梗,做了手術,需要靜養,就不能帶娃了。因為疫情,單位遲遲沒有復工,倒是解決了我們家「沒人帶娃」的大問題,我自己在家帶了6個月的娃。6月初,單位通知要部分開工,可是幼兒園還沒開園,沒有別的辦法了,只好請我媽來幫忙帶幾個月。
  • 小篩寶貝:新生寶寶護理全攻略,學會這幾招輕鬆帶娃
    每次寶寶遇到問題總會特別緊張,生怕寶寶會怎麼樣,主要還是缺乏帶娃經驗。其實帶娃也沒想像中那麼難,重要的是找對方法。今天小篩就來總結新生寶寶護理全攻略,學會這幾招讓寶媽們輕鬆帶娃!這是因為寶寶皮膚最上層的角質層發育不完全,容易脫落。
  • 「你媽不帶娃我媽也沒義務帶,誰生的誰帶」寶爸護母結果後悔不已
    無奈的她只好找老公商量,但是沒想到老公聽完後,認為妻子的思想有問題,認為你媽不帶娃那我媽也沒義務帶娃,最後甚至說出了寶媽聽完覺得老公不可理喻,孩子是兩個人的,怎麼就自己一個人帶了?而且孩子是隨父姓,奶奶幫忙帶下孩子怎麼了?想想自己懷胎十月和分娩的痛苦,沒想到孩子卻被全家人當成了累贅,寶媽越想越生氣,最後在老公上班期間,收拾好東西回了娘家。
  • 寶媽獨自帶娃累成狗,後來用一招,豬隊友變身超級奶爸上線
    經常看到一些寶媽吐槽自己家豬隊友,從來不幫忙帶娃,還存心搗亂,讓人又氣又恨:唯一的存在感,就是在旁邊指手畫腳:你這沒弄好,那沒弄對,餵個孩子都不會,你看又哭了……氣得小安差點得產後抑鬱。後來,小安心想這樣不成啊,全我一個人的事了,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孩子!於是她想來想去,想出來一招。
  • 寶媽一個人帶娃有多心酸?這幾個場景,你能忍到第幾個不崩潰?
    媽媽要幫嫂子帶兩個娃,三個孩子實在帶不了;老公公司晚上有應酬抽不開身;婆婆在上班……她一個個電話打完後忍不住哭了,都是寶媽,誰能不懂這種身不由己的難受呢。家裡誰都有自己的事兒,孩子仿佛成了寶媽一個人的,從出了月子開始,就孩子就和自己寸步不離,一年到頭寶媽都不能喘口氣。
  • 為什麼婆婆帶娃是義務,娘家媽帶娃就得給錢?四個理由很有道理
    沒有幾個家庭的媽媽們,可以不用為錢發愁,去當幾年的全職媽媽。 如果只靠一個人養育家庭,對方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這時候,就需要藉助婆婆或者是外婆的幫忙,來解決帶孩子的難題。以前奶奶帶孩子是主流,年輕人要忙著掙錢養家。 近來這些年,姥姥帶娃成為了主力軍。有人認為,姥姥應該幫忙帶外孫。
  • 「別幫女兒帶娃」,姥姥帶娃很後悔,原因很現實:費力不討好
    這是社會壓力逐漸增加,父母忙於工作而無暇帶孩子的結果。,對於年輕父母來說,帶娃的壓力小了不少。一位姥姥的忠告:別幫女兒帶娃,費力不討好隔壁單元的婷婷是個事業小有成就的年輕媽媽,但平時工作忙碌,在和母親商量之後,母親決定幫她帶孩子。
  • 節後回血指南:備好這些利器,下次假期帶娃不再愁
    先跟假期帶娃出行的爸媽們說一句:辛苦啦!逢年過節帶娃出行,遇到人多的地方總會擔心孩子走丟,但是行李大包小包的有時實在顧不上。車身僅2.2kg的重量,摺疊來也能輕鬆掛在背包上,實在是隨手就能攜帶的帶娃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