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有56個教育集團了!教育優質均衡如何「有名有實」?

2020-12-14 大洋網

昨日,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成立一周年。近年來,教育集團在廣州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截至2019年底,廣州已經組建56個教育集團,覆蓋282所學校逾37萬名學生。自2016年起,廣州根據二孩政策的人口增量和城市發展布局推進全市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通過集團化辦學的方式把中心城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向外圍城區輻射;又或者是鄰近的幾所學校組團,通過以「龍頭校」帶動「成員校」的方式,實現資源共享,達到均衡的目的;又或者是十二年制教育集團,構建不同學段的課程銜接。

市屬教育集團各區開花

2018年以來,廣州集團化辦學進入深水區:每區至少1個市屬教育集團。名校集團在廣州各區「開枝散葉」,形成「一校多區」的局面。目前廣州集團化辦學主要有五種形式:

直接建校,即龍頭學校根據布局規劃,直接建設新校區並管理,性質含民辦和公辦兩種。不少家長認為,「名校辦名校」的直接建校形式最受家長、學生關注,因為新學校自辦學就由龍頭學校直接管理,辦學質量更高。目前,廣州多個市屬教育集團都有直接建校的新成員,如執信中學天河校區、廣雅中學花都校區、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實驗學校、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鐵一中學白雲校區、廣州市第六中學(從化校區)。  

委託管理,將成員學校委託給龍頭學校管理。例如,省實全權託管「廣州市白雲實驗學校」;與荔灣區政府籤訂協議合作,共建廣東實驗中學荔灣學校;對廣州市21中以及越秀外國語學校進行合併託管,成立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

合作幫扶,龍頭學校與成員學校建立深度合作幫扶關係。華陽小學與天河區僑樂小學、石牌小學、珠村小學、奧體東小學組成了廣州華陽教育集團,集團設立協同發展中心、課程研發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學生發展中心、集團行政服務中心五大中心。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各成員校保留底色突出特色,培育優質新學校。

教育集團與高校聯手管理,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是海珠區成立的第5個基礎教育集團,其承擔的「實驗」意味特別濃厚:引進華東師範大學知名教授劉良華擔任集團總校長,試水教育集團與高校知名教育專家聯手管理教育集團的運作新模式。

十二年制教育集團。日前,天河區成立廣州中學教育集團和天河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這兩教育集團的特點均是一所知名中學作為龍頭學校,附近的中學和小學作為成員校。集團校有共同的育人目標,例如廣州中學教育集團以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含人工智慧)為目標,天河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以培養外語、外交類創新人才為目標。在共同的目標下,構建小、初、高不同學段銜接課程。

專家:集團化不要盲目追求教師流動

事實上,對於教育集團,許多家長在關注的同時,更希望的是能夠通過各種資源共享,師資流動,來達到真正的均衡。然而在專家看來,師資的大規模流動,無論對於龍頭校,還是對於成員校來說,都不見得是100%的好事。華東師範大學知名教授、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劉良華認為,成立教育集團,首先對於相對薄弱的學校來說,名聲好聽了。

「如果家門口是相對薄弱校,家長可能會不甘心。一旦納入了名校的教育集團,各種資源可以共享了,對於家長來說肯定是利好消息。」劉良華說,解決了名聲的問題,下一步就得考慮如何有實效,讓相對薄弱的學校辦學水平真正提升,真正成為家門口的好學校。在他看來,相比對教師流動寄予厚望,更有效的是管理改革和課程改革。

一所學校的辦學質量,很大程度取決於管理水平。以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為例,第一次集團行政會議,就討論確定了集團成員校的管理制度,並讓這些制度變成每一所學校的常規。管理團隊每月開一次行政會議,一方面進行管理制度、辦學理念的思考,另一方面以共同討論一本書、一部電影、一位教育教育家等方式,來探討教育理念、管理文化等課題。

第二個是課程的改革,教師們以學科為單位,進行集體備課、集體研課、集體討論,從而推進各個學科教育的進步。」一個學校就好比一棵樹,可以嫁接但不能無限嫁接,不能改變其生態。教育集團更多的應該是考慮資源的共享,以不傷筋動骨的方式實現教師流動。」劉良華說。他還表示,當集團校之間的溝通、交流、資源共享足夠充分,足夠多的時候,教師流動就會變成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為了流動而流動,硬性規定教師流動的比例,效果反而不一定好。


知信小學同學在集團的藝術節上表演


華陽教育集團年會學術沙龍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劉曉星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劉曉星 通訊員 高芸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

相關焦點

  • 廣州黃埔區再添5個教育集團!
    廣州黃埔區再添5個教育集團!1月13日,黃埔區舉行教育集團集中授牌活動,為第二批成立的5大教育集團成員單位授牌,以及首批成立的3個教育集團新增成員單位授牌。  此外,廣州市第八十六中學教育集團、廣州玉巖教育集團、廣州開發區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核心成員單位也在當天授牌活動上為新加入的成員單位授牌。  集團化辦學已涵蓋41所學校  黃埔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黃埔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口數量激增,人口結構年輕化,「有書讀」和「讀好書」成為民生需求的敏感關切點。
  • 起底廣州教育集團 省實、華附遍地開花?
    廣州,是優質教育資源聚集高地。為緩解各區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近年來,廣州大力倡導教育集團化辦學,每區至少1個市屬教育集團。2019年底,廣州已經組建56個教育集團,共覆蓋282所學校逾37萬名學生。如今,廣州市中心優質教育資源成功向外圍城區輻射。
  • 姑蘇組建10個教育集團!教育均衡時代來了?
    像志德教育集團:勞動路實驗小學和新康實驗小學同屬志德教育集團。這是繼各區紛紛組建教育集團後,蘇州在促進教育公平,推動蘇州教育優質特色均衡高位發展方面的又一重大實質性推進。就在2018年初,市委、市政府下發了《蘇州教育均衡、優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提出,要以優質高中為中心組建集團化辦學聯合體,充分發揮示範輻射作用。
  • 廣州教育集團布局圖來了!南沙名校版圖如何?
    廣州的教育均衡之所以能走在全省甚至全國前列,集團化辦學起了不可或缺的增強作用。2017-2020年,廣州集團化辦學從啟動到卓有成效,三年耕耘碩果纍纍。全市成立84個教育集團,市屬優質教育集團實現11個區全覆蓋;好學校辦到家門口,讓更多孩子「好上學」「上好學 」;提升了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優質教育資源在全市層面合理配置和擴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擇校熱」……數說成果三年成立84個教育集團回望這三年,廣州的教育集團化辦學之路可謂有條不紊——
  • 今年蘇州六大行政區共成立22個教育集團!教育均衡來了
    2020年蘇州貌似掀起了教育聯盟或集團化辦學的浪潮,蘇州各高中、各初中、各小學甚至幼兒園紛紛開啟聯盟或集團化辦學模式。每年中高考結束後,網友都會diss江蘇,散裝江蘇,散裝蘇州,蘇州zf一直在致力於教育發展,而集團化辦學正成為蘇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 廣州首批4個市屬教育集團成立
    集團化辦學在廣州的部分區和學校已有探索,而成立市屬教育集團則是廣州推進教育均衡又邁出的重要一步。「通過成立市屬教育集團,將優質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經驗和校園文化在外圍城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通過直接建校、委託管理、合作幫扶等多種組團方式,推進全市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廣州市教育局局長樊群說。
  • 名校集團的小學究竟好不好?盤點廣州名校教育集團!
    ;2019年4月:#成立第三批市屬教育集團以廣州外國語學校、協和中學和廣州幼兒師範學校為核心校;#全市共成立教育集團59個其中市屬教育集團10個,區屬教育集團49個;截至2020年11月10日:#全市基礎教育階段共成立教育集團84個涵蓋中小學幼兒園各學段;#其中市屬教育集團10
  • 讓優質均衡教育普惠於民——離石區傾力打造優質均衡教育紀實
    近年來,離石區全方位、大力度實施「教育強區」戰略,傾力打造「呂梁領先、三晉一流」的高水平教育現代化示範區,教育均衡發展,教育質量有了新提升,人民群眾「學有優教」新期待不斷得到回應和滿足,教育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 2020蘇州六區共成立22個教育集團!教育均衡時代來了
    2020年蘇州貌似掀起了教育聯盟或集團化辦學的浪潮,蘇州各高中、各初中、各小學甚至幼兒園紛紛開啟聯盟或集團化辦學模式。每年中高考結束後,網友都會diss江蘇,散裝江蘇,散裝蘇州,蘇州zf一直在致力於教育發展,而集團化辦學正成為蘇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 優質!蘇州教育的「集團軍」
    ,加快教育均衡化、優質化進程,促進優質教育平民化、普及化,力爭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學生們可以到集團內其他學校進行浸潤式學習與體驗,在交流中獲得生動的學習體驗。集團內也形成了自由、民主、開放、創新的學習文化,讓教育均衡與教育優質所產生的衝突與張力成功轉化為源源不絕的教育動力。
  • 肇慶大力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這是肇慶為推動全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一次創新嘗試。在取得較好成效的基礎上,今年,肇慶全面實施義務教育教師市域內「城鄉聯動、雙向提升」改革,從2020學年起至2024學年,分5批次(每批次1個學年),組織東南片區的4個區(市)與西北片區的4個縣結合實際開展教師交流。
  • 培育創建不少於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霞虹 通訊員粵教宣)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統籌區域內集團化辦學、推動跨區域集團化辦學等,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 江門全國人大代表吳玉蓮:促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一些群眾得知我是老師後,常跟我聊教育方面的話題,能感受到他們對優質教育的渴望。」吳玉蓮說,尤其疫情期間,通過走訪一些偏遠地區,發現部分學校由於設備缺乏,學生難以上網課學習。農村地區相比城市,教育教學硬體和軟體都存在差距,推進教育均衡發展面臨困難和挑戰。城市與城市之間也有類似情況。
  • 我省優質教育資源分布更均衡
    70名成績被屏蔽的高分考生來自11個地市28所學校。從城市看,廣州以15人居首;從學校看,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華附」)以6人居首。高考數據是觀察地區教育發展水平的一扇窗口,高分考生如何透露廣東教育經?記者就此採訪了高分考生、學校相關負責人。
  • 廣州成立近40個教育集團,掛牌名校漸成真名校
    事實上,自2016年起,廣州根據二孩政策的人口增量和城市發展布局推進全市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通過集團化辦學的方式把中心城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向外圍城區輻射,至今已陸續成立了近40個教育集團,集團化辦學進入深水區的結果便如同蘇小姐所感受的一樣,越來越多的老牌名校已開到家門口,掛牌名校也逐漸成為「真名校」。
  • 覆蓋幼小初高 廣州首個鄉村教育集團在白雲區掛牌
    12 月 17 日,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實驗教育集團正式揭牌成立,據介紹,這是全市乃至全省首個高校託管、覆蓋幼小初高全學段的鄉村教育集團。作為外來人口大區,白雲區涵蓋了城市與農村、城市居民與外來人口兩個層面。
  • 長沙將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
    原標題:長沙將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   構建「學有優教」的高質量教育體系(奔向現代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特別報導
  • 「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鄭州推動優質教育均衡發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三五」期間以來,鄭州市持續加大教育民生投入,新建校舍、優化布局、整合資源,以均衡促公平,加快改善涉及千家萬戶的教育民生,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均衡教育。提起女兒的學習環境,高朝霞連聲讚嘆:「別看我們孩子的學校是一所新學校,又是第一年招生,可老師配備特別『高水準』,一年級總共6個班,每個班、每個學科的老師都認真負責,每間教室都寬敞明亮,各種教學設施完備……身為家長,真是讓人打心眼兒裡替孩子高興。」事實上,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優質的教育,核心在「均衡」和「優質」。
  • 今年廣州將再辦一批教育集團,八一八這些教育集團!
    經過統計,廣州目前至少有14個公辦教育集團01 廣州實驗教育集團成立時間 2017年12月成員學校 廣州實驗中學(黃埔)據了解,2017年,全市共組建了教育集團19個、學區66個、教育聯盟5個,覆蓋中小學1066所,服務學生106.3萬名,安排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學位2.5萬個。2018年,廣州將推行集團化、學區化辦學,推動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向外圍城區和農村地區覆蓋,再建一批教育集團和廣州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 廣東將培育創建超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省建立形成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良好發展態勢;培育創建不少於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充分發揮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的輻射帶動作用;每個地市至少創建2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舉辦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本地優質教育集團。教育集團化的辦學模式多樣化,現有優質教育資源(學校)辦分校、託管、合作辦學、教育聯盟等,已經積累了不少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