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狐狸分奶酪》知識點總結,跟著老師備課筆記預習複習。
《狐狸分奶酪》是改編自匈牙利民間故事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熊哥兒倆撿到了一塊奶酪,因為無法平分而爭吵,最後被前來幫忙分奶酪的狐狸吃了個精光。兩隻小熊因為誰也不願吃一點虧,斤斤計較,最終什麼也沒有吃到。
孩子們讀了故事後,會懂得同伴之間不能斤斤計較,要互相謙讓,否則就會失去更多。
一、識字學習指導
本課共有二類字12個。字音方面,要注意「倆」的讀音與「兩」的讀音相區別。還要注意發準前鼻音「便、撿、拌」,後鼻音「幫、讓、剩、整」,及翹舌音「始、讓、剩、整」。
字形方面,主要利用熟字加偏旁或換偏旁來識記,還可以聯繫生活,藉助動作來識記。
字義方面,理解「倆」的意思是「兩個人」,文中的「小哥兒倆」就是指熊哥哥和熊弟弟。
二、寫字指導
本課共有8個一類字,其中5個是左右結構,3個是上下結構。
容易寫錯的字是「第」,有些孩子會把它與「弟」相混淆。另外,「奶」右半邊的筆順是先寫橫折折折鉤,最後寫撇,要與「及」的字形、筆順相區別。
三、學習課文指導
《狐狸分奶酪》共有11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了兩隻小熊因為撿到的奶酪不知道怎麼平分而拌嘴。
小哥兒倆的斤斤計較,是故事的起因,為狐狸趁機幫忙分奶酪做了鋪墊。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寫了狐狸問清原因後,主動提議幫助他們分奶酪。
小哥兒倆的爭吵,讓狐狸看到了獨吞奶酪的機會,他假裝熱心,實際上已經想好了詭計。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寫了狐狸分奶酪不勻,最後把奶酪吃光了。這是故事的重點。
在分奶酪的過程中,狐狸故意分得不勻,而小熊兄弟兩個誰也不肯吃虧,狐狸趁機一口又一口地吃奶酪,最後,奶酪全被他吃光了,熊哥哥和熊弟弟一點兒都沒吃到。
第四部分(第10——11自然段),寫了兩隻小熊看到奶酪被狐狸吃光了,很生氣,而狐狸則狡辯說自己分得很公平。
狐狸所謂的「公平」,讓小熊哥兒倆氣憤卻又無可奈何,整塊奶酪已經被狐狸全部吃掉,小哥兒倆在奶酪的大小上斤斤計較,誰也不想吃一點虧,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