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種孩子自殺的事情頻繁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社會上聲音層出不窮: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這麼脆弱?
老師們都怎麼當的啊,怎麼可以這樣對孩子呢?
養孩子太難了,我還要結婚生孩子嗎?
避免問題的發生,作為父母,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再來看一組來自《中國兒童自殺報告》的數據:
上海有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一閃而過「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佔15.23%,有5.58%的孩子曾計劃自殺,有1.71%中小學生自殺未遂;
在自殺者的年齡排列中,12歲佔第一位(40.3%),其次為14歲(22.7%),11歲和13歲(13.6%)。
在自殺者的性別對比中,女孩子遠遠高於男孩子:女孩佔(72.7%),男孩僅佔(23.7%)
中國兒童自殺比例一直居高。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作為父母,我們到底該做什麼呢?
我覺得核心在於兩個字:溝通。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孩子不聽話。
講一遍,不聽。
講道理,講得很清楚了,依然不聽話。
心平氣和,語重心長得講,還是不聽話。
講了一遍又一遍,總是不聽話。
慢慢長大,他們基本上就不跟我們說話了。
一回家就扎進自己的房間,吃飯的時候喊很久才出來。
問TA學校的情況,最近的心情,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情。
得到的回應都是:嗯。嗯。嗯。
爸媽們內心吶喊:怎麼辦啊?
很多問題的發生,我們看到的都是最終的結果,但是真正可怕的還是埋在深處在原因。
眾生畏果,菩薩畏因。解決了「溝通」這個原因,後面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前段時間翻閱《顏氏家訓》,找到了一劑解藥: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 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古文晦澀,我給大家翻譯一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啥意思?舉個例子。
我們讓孩子玩完玩具之後,自己把玩具收起來。
「玩具玩完,記得要自己收起來哦」。 第一遍。
「快,把玩具收起來,我們來玩好吃的吧」。第二遍。
「你聽到沒有.XXX! 你再不收拾玩具,我就要揍你了。」第三遍。
我們換個場景,寫作業,套一下&34;。
「玩完遊戲,記得要寫作業哦」。 第一遍。
「快,把Ipad收起來,去寫作業去」。第二遍。
「你聽到沒有.XXX! 你再不去寫作業,我就要揍你了。」第三遍。
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
這些臺詞,我們作為父母熟悉,孩子更熟悉,甚至厭惡。
最終的結果,就是他們直接閉耳不聽,最終懶得跟我們講話了。
問題出在哪裡?
出在說話的人,who;以及說三遍的實際上,when。
同言而信,信其所親。
相同的話,不同的人說出來,孩子願意信他最親信的人。
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相同的命令,不同的人發出要求,孩子願意接受他所佩服的人。
所以呢?這些小方法給到大家:
1.我們是孩子所親信,所佩服的人嗎?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肯定是;但是現實情況,可能並不是如此。
當我們要求孩子收拾玩具的時候,自己是否在家以身作則,事事有條理?
當我們要求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是在一旁刷手機還是在閱讀工作?
父母有一件很重要很偉大任務: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讓孩子說:「我好崇拜你。」
但是很難,很多人最終淪為了孩子眼中的累贅。
孩子總說:「你好煩」。
2.如果我們不是那個人,有其他代替我說這句話的人選嗎?
要麼我們成為那個讓孩子信服的人,要麼就去找到那個讓他信服的人。
相同的話,但是說話的人不同,效果大不相同。
這個人,在幼兒階段,可能是孩子愛看的動畫片裡的人物,繪本故事裡的道理;
在少兒階段,可能是學校的老師,或者是姑姑家的表哥;
在青春期,可能是班裡的好哥們,自己愛戀的女生,或者是掛在牆上的偶像。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讓這個人,替我們把想要說的話說出來。
因為讓他來說,效果最好。
3.重要的話說三遍,但是千萬不要一次性你自己全說完。
很多時候,我們太急了,於是就不停的嘮叨,一件事情說N遍,自己招人嫌。
回到做作業的事情,我們可以試試這樣來說三遍:
A.老師說。
你看,你們老師又在群裡催大家做作業了,你們老師真是嘮叨。
B.同學說
跟孩子最好的朋友的媽媽約定,讓孩子彼此監督。
比如每周二,周四,兩個孩子互通一次電話,詢問作業完成情況。
如果彼此都按時完成作業,獎勵周末帶兩孩子一起出去玩,孩子選地方。
如果一方完成,一方未完成,未完成一方的媽媽給完成的孩子準備一個小禮物。
如果雙方都未能完成作業,取消本周末的遊戲時間。
C.自己說。
每天晚上固定時間,比如七點。孩子形成Routine,自己說,今天晚上的作業計劃。
「今天晚上我7點到7點半,完成數學;7點半到8點完成英語;然後閱讀15分鐘.」
讓孩子學會自我承諾,養成言出必行,自我兌現的習慣。
所以呢,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要讓三個他覺得重要的人來說,這是who的要素。
要在不同的場景和時機下說,這是when的要素。
溝通不僅是內容,背後的who和when其實更重要。
跟孩子的溝通尤其需要有技巧。
好消息是,我們作為父母,可以學習。
從小習慣入手,建立跟孩子的良好溝通,孩子有心裡話自然會願意跟我們說,
很多不好的結果自然也就得以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