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寶善
許多準媽媽都有過孕期腿抽筋的經歷,尤其是在孕中後期常會出現腿部痙攣的情形,那種抬抬不起來,放放不下去的抽筋滋味只有準媽媽自己才能體味。
孕期抽筋是孕期不適症候群中的一種病態現象,通常發生在夜間,一般是腓腸肌(俗稱小腿肚)和腳部肌肉發生痛性收縮。或是在清晨起床時,可能伸個懶腰腳底、小腿或腹部、腰部肌肉就抽筋了。抽筋雖然僅持續幾分鐘,但是發作過後肌肉的不適感或觸痛可以持續幾個小時
引起孕期腿部抽筋的主要元兇如下:元兇1:低鈣血症引發的腿抽筋
胎兒骨骼生長所需的鈣全部依賴母體提供,因此,準媽媽每天必須保證約1200毫克至1500毫克的鈣攝入量。若母體鈣攝入不足,必將造成血鈣低下。低鈣將增加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導致肌肉收縮,繼而出現抽筋。元兇2:過度勞累引發的腿抽筋
隨著孕期體重的不斷增加,準媽媽腿部負擔不斷加重,腿部肌肉經常處於疲勞狀態;懷孕期間走得太多或站得過久,腿部肌肉負擔增加,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就會引起肌肉痙攣。
元兇3:睡眠姿勢引發的腿抽筋
睡眠姿勢不好,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另外,睡眠時間過長,會造成血液循環減慢,使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堆積,也有可能誘發肌肉痙攣。
元兇4:飲食因素引發的腿抽筋
缺鈣雖是孕期抽筋的最常見原因,但抽筋卻並不全由缺鈣所引起。準媽媽在一次過量攝入肉類物質後,會引起抽筋,這是因為,肉類富含蛋白質,攝入過多將影響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導致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引起電解質紊亂。而電解質紊亂的表現之一就是抽筋。
元兇5:寒冷因素引發的腿抽筋
如果夜裡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小腿肌肉很容易受涼,由於寒冷刺激,使腿部肌肉出現痙攣抽筋。因此,夜間要注意腿腳的防寒保暖。緩解方法
(1)抬腳加熱敷效果顯著睡眠時保持下肢溫暖,尤其入睡前,不要直接讓小腿吹風或冷氣,並採側臥姿勢,可以減輕症狀;常按摩抽筋的腳部肌肉使循環增加以利排除代謝物,並可以搭配熱敷,晚上洗澡時,雙腿泡熱水10分鐘,效果會更加顯著。
(2)飲食習慣平時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起司、奶酪)、排骨、小魚乾,增加維生素的攝取量(尤其是維生素D);少吃太鹹、醃漬食物如:香腸、罐頭食品,以免造成水腫。
(3)抽筋時立刻腳著地發生抽筋的時候,可下床腳跟著地,或平躺時腳跟抵住牆壁;也可以將腳掌向上彎以抽伸小腿;另外,伸直膝蓋,並把腳掌向膝蓋的方向翹,向上屈曲,小心地以踝部進行繞圈運動,也可減輕症狀。但是如果抽筋情況嚴重的話,就一定要請醫師診治。
(4)孕期伸展運動平躺、仰臥、雙膝彎曲成45度角立起來,背和腳底貼在地板上,保持這個姿勢,然後儘可能的突起腹部,使脊柱、背部至臀部肌肉成弓形彎曲,然後回復原來姿勢。自懷孕四個月開始,每日兩回,每回三次。
(5)穿著方面可選擇舒服的孕婦裝,搭配及膝的彈性襪,孕婦所穿的鞋子足趾與足跟的高度差距不要太大,可選擇平底或外前高后高的厚底鞋或氣墊鞋,並且要有合腳、貼腳的柔軟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