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你知道嗎?

2020-12-11 易學國際日韓語教育

前不久在易學國際小語種教育日語N1籤約保過班裡,接到一位初級日語學習小夥伴的題問:為啥這日語中又有簡體字又有繁體字,日本人自己不會混麼?

有簡體字有翻譯題還有假名!

別說,這個問題可能學日語的小夥伴剛開始的時候都在心中默默問過,當時小編的日語老師告訴我:日本之前進行過一次漢字改革,有一部分漢字就用了現在中國的簡體字,一部分還是保留了繁體字。

但是這絲毫沒有解決我心中的疑惑,於是我查閱了很多材料想去搞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不能說以下內容絕對正確,就當是幫大家一起科普一下吧。

Ⅰ 日語中漢字的由來

首先說到日本漢字,也就是日文中的漢字(かんじ),目前比較公認的一個說法是從公元7世紀左右,隋唐使將佛教文化以及漢字帶入了日本開始,由於當時日本的經書主要是以中國漢字經文為主,所以讀音也是中文的漢字發音。隨後日本開始有一種在中文文中插入一些助詞方便理解的形式開始發展起來,也被稱為「漢文」。

Ⅱ 假名的誕生

而後日本文學開始發展,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應該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萬葉集》,萬葉集是現存的最早的日語詩歌總集,全書採用漢字,部分用來表意,部分用來表音。此書也被後人稱為「假名的始祖」,之後以草書書寫的萬葉假名慢慢演變成了現在的平假名,當然其中有一些假名在現代日語中已經不再使用了。

Ⅲ 漢字在日本的發展

時間走到二戰後,一個新名字出現了——新字體。在1946年日本內閣公布了《當用漢字表》,收錄了18501個漢字,其中131個採用了新字體。在這段時間中,日本漢字得到了簡化,和中國簡化字對比日本漢字保留了繁體字中的言字旁、金字旁、糸字旁等。

1981年,日本再次推出新漢字表《常用漢字表》代替了《當用漢字表》,收錄了1945個漢字,其中新字體355個。至此,日文常用漢字和中文中的簡體漢字的書寫上已經出現了很大的不同。

Ⅳ 日本獨有的漢字

同時在日本漢字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和製漢字,即日本自創的漢字。比如:

峠(とうげ):山口

畑(はたけ):田地、旱地

辻(つじ):十字路口

等等。

Ⅴ 中日相同漢字的不同筆順

同時日文中漢字的筆順也和中文不相同

講真,剛到日本語言學校的時候有漢字課,相對於歐美人從零開始學漢字好像中國人會更簡單一些,並不啊!我覺得要記住一個漢字不同筆順。而且是已經寫了二十幾年的漢字(←暴露年齡了哦)筆順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了,要不是為了學校考試,我才不要記呢。

即使現在,在日本生活工作了多年,也常常在手寫記錄一些內容的時候被日本人同事說這個漢字寫得不對哦,不是日文。或者正在寫字的時候,被身邊日本人朋友提醒:筆順錯了哦。真的想說,饒了我吧,我真的盡力了。

但是畢竟日文漢字才是日語中的漢字,寫正確也是學日語中的一環。為此我也準備找個時間考一考日本的漢字檢定考試,看看自己能拿多少分(苦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文/古今名將錄我們都知道,現如今人們使用的大多數都是簡體字,無論是平常所見,還是平常所寫,很少再看見繁體字,因為簡體字相比較於繁體字更能讓人看懂,更能讓人明白,其實我國不是一開始就使用的而是簡體字,在正式推行簡化字之前,使用的都是繁體字,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
  • 為什麼我們使用簡體字,港澳臺使用繁體字,看完終於知道了真相
    為什麼我們使用簡體字,港澳臺使用繁體字,看完終於知道了真相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很多智能軟體的出現,大家減少了書寫,往往會覺得在手機或電腦上明明都認識的字,但當自己要寫出來的時候,卻感覺不知道怎麼寫,即使寫出來了,可能看著也不太像,也會懷疑自己寫錯了
  • 漢字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是漢字的進步還是倒退?你怎麼看?
    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漢字是中華民族積澱了千年的寶貴財富,也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文字。那漢字究竟是何時產生的呢?《淮南子》《呂氏春秋》等古籍中皆有提到,倉頡作書,用來替代結繩的記號。
  • 為什麼日本人日語中會有簡體字?歷史專家:日本想廢除也廢除不了
    日語中怎麼會有簡體字?這個問題其實不太準確,因為日語中是沒有簡體字這個詞的,但確實有一些看上去像簡體字的文字,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咱們來八一八這段淵源。   日語裡怎麼用漢字   日本從公元6世紀開始向中國學習文字,揭開了日本本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
  • 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那為什麼還要改成簡體字?
    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那為什麼還要改成簡體字?文|薦文史中國的漢字是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中國的歷代都是以漢字為主要的文字的,中國的漢字不僅僅中國人在使用,一些東亞一些地區還是唯一的交流文字。繁體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標準字,直到193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第一批簡體字表》。為什麼大陸人天生能看懂繁體字?
  • 為什麼大陸用戶天生能看懂繁體字?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麼?
    然而,漢字從甲骨文演變到現在的漢字還是走過了一條漫長的道路。可以說,漢字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簡繁互補是中國文字的演變規律。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那就是大陸的很多人都未學過繁體字,可還是能天生看懂繁體字,這是為什麼呢?
  • 繁體字和簡體字到底哪種更好?簡體字有一個優點繁體字永遠比不過
    經常在瀏覽一些外國遊戲網站時,會發現大部分網站都有繁體字選項,還有在電視中經常也能看到,外國的一些華人社區的標牌使用的都是繁體字。那麼,可能有些網友就很納悶了,現在不是在推廣簡體字嗎?為何在國外人們一般使用的卻是繁體字呢?
  • 簡體字繁體字孰優孰劣
    我們的近鄰韓國,很早就放棄漢字改用拼音文字,但因為韓語中同音不同字的情況太多,非得在身份證上標註漢字名字以示同音不同字的區別,在一些表示專有名詞或歷史名詞的場景也是不得不標註漢字否則不得清晰表達的。只上述兩例,漢字會意的強大屬性一覽無餘、管窺一斑。歷史車輪奔騰向前趨勢不可逆,歷史洪流如大江入海不可斷。從簡體字再倒回到繁體字?
  • 學認繁體字?你可能低估了漢字的難度
    在認識繁體字之前,先考考大家簡體字的規範寫法:你知道「尖」字上面的那個「小」不能寫出鉤嗎?「反」字第一筆是撇不是橫嗎?「不」字的那個豎必須在撇上出頭?「美」字的下面到底是四橫寫一個「人」,還是上「王」下「大」?……相信哪怕是讀過大學的成年人,到此時都已經中招了。你看看,你連小學的「規範字」都寫不明白,還怎麼去指導小朋友「寫簡認繁」?
  • 我們現在用簡體字,為什麼港澳臺用繁體字?是這些原因
    現在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都用到的是手機電腦,寫字也是用到的很少,最多就是寫自己的名字,現在的簡體字大家已經很習慣了,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有的時候,我們也看見有的電視節目用的是繁體字,雖然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漢字的字體,但是為什麼港澳臺用的卻是繁體字,我們一起去了解原因吧。
  • 繁體字好還是簡體字好?看過王羲之創造的簡體字你就明白了
    文|爆炸君今天爆炸君來給大家聊聊漢字的歷史。具體來說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歷史歷經了很多朝代,其中也有過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的時期,但是我們的中華文化有五千年的傳承,而且從來沒有中斷過。說到底,這都是漢字的功勞。
  • 知識爭論:「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哪個優點更多?
    漢字到底有多少個?有些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到底它是如何的偉大?我只舉一個例子: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種文字,您知道有哪些嗎?他們分別是1.古埃及的象形文字。2.蘇美爾人所發明楔xiē形文字。3.美洲瑪雅人發明的瑪雅文字。4.中國的漢字。漢字從最初到現在已經發展了4000多年的歷史了。漢字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保存下來,並且一直在發展使用的文字。
  • 為什麼繁體字會被簡化變成簡體字?看完後了解了
    在沒有進行文字改革時,人們一直使用繁體字,繁體字的優點是能夠更明確的表達意義,因為我們的祖先在造字的時候,是根據對大自然和生活的觀察研究出來的,很多字都是象形字,所以很容易辨認,這也是為什麼學會了簡體字後,很多繁體字也很容易認出來的原因之一。但是,為什麼中國近代開始嘗試對漢字去繁就簡呢?漢字的簡化過程,幾乎貫穿著中國的近代史。
  • 為什麼日本要把漢字「國」也簡化為「國」?如何看待簡體字?
    日本1946年漢字簡化,當時繁體字國被日本簡化為國。在此之前,中國國內除了繁體字國之外,常用的異體字有囯(裡面是王不是玉)。中國大陸1956年漢字簡化,沒有選囯字,選的是國字。所以你得問為什麼中國大陸也把國簡化為國才對。知道茴字有幾種寫法嗎?
  • 夜讀丨學認繁體字?你可能低估了漢字的難度
    在認識繁體字之前,先考考大家簡體字的規範寫法:你知道「尖」字上面的那個「小」不能寫出鉤嗎?「反」字第一筆是撇不是橫嗎?「不」字的那個豎必須在撇上出頭?「美」字的下面到底是四橫寫一個「人」,還是上「王」下「大」?……相信哪怕是讀過大學的成年人,到此時都已經中招了。你看看,你連小學的「規範字」都寫不明白,還怎麼去指導小朋友「寫簡認繁」?
  • 學習簡體字的我們為何能一眼認出繁體字,繁體字改簡體字真的好麼
    之後直到近代,漢字再一次發生改革,變成了我們現在所寫的簡體字。但是即使如此,人對於繁體字依然能一眼認出來。那麼這是為何呢?這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了。第一個原因來自於電視劇、電影的功勞。喜歡港臺劇的朋友們就會發現,這些影視作品中的字幕大部分都是繁體字,因此人們在這些影視劇的影響下,大家對於繁體字往往都有一個熟悉的概念。
  • 港澳臺為何至今仍用繁體字,而新加坡等地卻使用簡體字?
    漢字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如果不是從小就學起的人,要想學會漢字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我國漢字不僅有簡體字,還有繁體字,要學會就更難了。即便是從小就學習漢字的很多中國人也不會寫繁體字,畢竟我國大陸幾乎都以簡體字為主,就連新加坡和馬蘭西亞也都是用簡體字,只有港澳臺依然堅持在使用著繁體字,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們都知道,漢字文化擁有數千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開始,漢字經過了歷朝歷代的變化,才最終呈現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 大陸早就普及了「簡體字」,為港澳臺卻還在使用繁體字呢?
    大陸早就普及了「簡體字」,為港澳臺卻還在使用繁體字呢?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也是不容小覷的,如果大家有仔細研究手機的話,有輸入法簡體字和繁體字之間的切換,估計各位也知道簡體字和繁體字都是中國的漢字,那它們之間有社麼區別呢?
  • 為什麼我國要捨棄繁體字?它難道不比簡體字有內涵?原因有三點
    為什麼我國要捨棄繁體字?它難道不比簡體字有內涵?原因有三點人們對於究竟是推崇繁體字的使用,還是推崇簡體字的使用這個話題總是爭論不休,有人認為繁體字體現了中華文字的精神,看起來不僅形象生動,還承載著之前人們的智慧,還有一些人認為應該提倡使用簡體字,因為簡體字比繁體字的學習要更加便利,看起來也更加的大方,並且繁體字的書寫也十分的耗費時間,如果推崇繁體字的話,那麼平常書寫用的時間會大大的增長。
  • 為何簡體字普及多年,還有地區用繁體字,到底誰才是正統漢字?
    現今社會裡,漢字有著在世界上都舉足輕重的地位,並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使用。而諸多的學者卻因為當今漢字的兩大派別「簡體字」與「繁體字」,誰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而爭論不休,為何簡體字普及多年,還有地區用繁體字,到底哪個才是正統漢字?這引發了許多民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