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長坊巷走出閩都精神

2020-12-24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悠長坊巷走出閩都精神

此文為中國文明網微信訂閱號特約來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悠悠閩都,海濱鄒魯;旗鼓巍巍,閩水泱泱。

  這一方山川秀麗、人文底蘊深厚的熱土讓無數文人墨客所陶醉和迷戀。追憶往昔,詩人墨客或是穿越臥龍山下浩淼的翠浪,迎著溫潤的柳風,流連於「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的西湖;或是搭乘點綴於碧波之間的雲帆,輕掠過百裡荷香,直抵「湖光盡處天容闊,潮信來時海氣通」的閩江口;亦或是聽任時間緩緩流逝於晨鐘暮鼓中的煙火,端坐「寺樓鐘鼓催昏曉,墟落煙雲自古今」的南臺。「江月不隨流水去,天風直送海濤來。」千百年如白駒過隙,如今福州恰逢盛世,人文景致依然俊秀如初。「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福州最有名的景點就要數「三坊七巷」了。三坊七巷起於晉,完善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它佔地43公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歷史的的見證,是福州人文薈萃的縮影,是閩都精神根脈的發源地。三坊七巷因地靈而人傑,這裡一直是「閩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寶琛、林覺民、林旭、冰心、林紓等一大批對當時社會乃至中國近現代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皆出自於此,使得這塊熱土充滿了特殊的人文價值和不散的靈性及才情。

三坊七巷水榭戲臺 福州古樂表演

  如今,看著整潔美麗的坊巷內手工藝人雕刻時專注的眼神、遊客臉上洋溢著欣喜的笑容,很難想像幾年前這裡還是一派電線雜亂交錯,建築牆體腐蝕脫落,石板路坑窪起伏的景象。三坊七巷的豐富文化內涵也因此蒙上了一層厚重的灰塵。

  也是在數年前,我在福州市鼓樓區工作之時,有幸參與了三坊七巷的保護修復工作。2004年6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決定由鼓樓區組織專門班子負責對三坊七巷進行全面摸底,研究「三坊七巷保護改造方案」,後改為「三坊七巷保護利用方案」,最後定稿為「三坊七巷保護修復」方案。由我牽頭組織,區文化局、旅遊局、建設局、房管局等單位全力配合,先後做了13稿的方案,6次提交市委常委會研究。最後確定由郎巷、塔巷開始修復,水榭戲臺等文物點同時修復,即「鑲牙式保護修複方案」。

  多年的努力,2011年3月起三坊七巷逐漸開放面世。2011年3月5日,嚴復故居、水榭戲臺、小黃樓、林聰彝故居、王麒故居、劉家大院、周哲文藝術館等正式修復開放。此後,各種文化元素、文化活動,不斷融入,三坊七巷漸成福州市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活動區域,最具活力的文化創意展示區和集中區。經過精心修復後的三坊七巷依然保留著古樸的韻味,石板深巷,青瓦粉牆,各式精雕細刻的門罩,風火牆式的多進院落,從高處俯視猶如海上泛起的層層波浪,蔚為壯觀。當我徜徉坊巷中,直面給人的卻是一份歷史的寧靜和淡遠。漫步在長長的石板上,凝望著古香古色的水榭戲臺,仿佛置身於明清時期,浮躁的心境也漸漸平和。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宗旨是改善民生,看著曾滿目瘡痍的「她」,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變成如今的風姿綽約,讓周遭的環境更和諧宜居、讓周圍的市民生活得到改善,這便是這篇「城迷記」「沉迷」三坊七巷的原因。坊巷的繁華倒映水中,靜謐淌在心裡,心嚮往之而身能至,算是身在福州的一種福氣了。(福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張學勇)

(來源:中國文明網)

相關焦點

  • 大步「走出去」閩企耀絲路
    作為積極「走出去」的踐行者,目前,紫金礦業在國內14個省份和境外12個國家擁有重要礦業項目,公司主要產品海外資源儲量、礦產品產量及礦業類資產、利潤均達到或接近公司總量的50%。過去五年,閩企「走出去」邁開了前所未有的步伐。
  • 第九屆閩都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行
    福州新聞網10月23日訊(記者 邱陵 文/攝)23日,由閩都文化研究會、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聯合舉辦的「第九屆閩都文化論壇—閩都文化與世界遺產」在福州舉行。
  • 第八屆閩都文化論壇——閩都文化與海峽兩岸關係徵稿函
    閩都文化,是指有史以來,生活在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中下遊地區人民創造的,在閩越文化基礎上,以中原文化為主體,融匯了海外文化,具有領風氣之先,開放和包容特徵的區域文化。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紓等是閩都文化的傑出代表。福州閩都文化研究會自2011年成立以來,每年都與將境內外著名高校等研究機構聯合舉辦一屆「閩都文化論壇」。
  • 閩A00001、閩A66666、閩A88888是誰的車
    [車友頭條-車友號-汽車百事通]  閩a,即福建省會福州。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境內有江叫閩江,以閩江為母親河,故簡稱「閩」。
  • 泉州豐澤閩都醫院治療早洩
    核心提示:泉州豐澤閩都醫院治療早洩.精漿生化的測定對早洩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精漿生化測定,可以清楚地了解患者是否患有前列腺和附睪疾病,這對早洩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早洩也可以嘗試神經電生理檢查.該方法可作為早洩患者的早期篩查方法,在早洩患者的後續治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閩茶對話法國酒莊:文化「出海」 傳播中國茶文化
    以茶為媒,擦亮新名片  3月,「閩茶海絲行」在法國巴黎舉辦「佳茗美酒·香溢巴黎」茶酒對話專場活動。作為閩茶的優秀代表品類,安溪華祥苑茶莊園與法國葡萄酒莊的對話成為本場活動的重頭戲。  從茶瓷之路到茶酒對話,千百年來,安溪以茶為媒,持續溝通中西。
  • 福建簡稱為閩,閩的本義是什麼?
    在這以前,福建地區的名稱一直是「閩」。而今日的福建簡稱也沿用「閩」的稱呼,透過閩這一簡稱,我們能夠追溯到一段悠久的歷史。「閩」首次作為地名出現是在戰國著作《山海經·海經·海內南經》中:「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
  • 政協委員為做大做強閩都文化建言獻策
    5日,福州市出臺《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明確提出要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政協委員們紛紛建言,要進一步挖掘閩都文化內涵,做大做強閩都文化,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凝聚精神力量。讓福州古厝歷久彌新2019年6月8日,人民日報重刊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為《福州古厝》一書撰寫的序言。「福州古厝」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 文化閩都 海納百川起新潮
    閩都文風鼎盛,脈絡久遠,孕育出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曇石山文化、壽山石文化等四大文化品牌和溫泉文化、內河文化、福文化等系列品牌。記者從市文物局獲悉,目前,全市有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474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0處,列入國家涉臺文物名錄155處。
  • 校慶獻禮 | 集友銀行聯同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向集大捐贈千萬元
    ▲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張亦春理事長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張亦春理事長在致辭中表示,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作為福建省具有較大規模的公益基金會,承載著與傳承嘉庚精神的特殊關係和文化淵源。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的兩位發起人均在嘉庚精神的激勵下熱心慈善事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基於歷史同根,文化同源的良好期許,閩都中小銀行教育發展基金會本著「捐資興學、立國利民」的精神,攜手集友銀行向集美大學共同發起慈善捐贈,希望更好地推動和助力集美大學的教育科研事業發展。
  • 廈門設國茶文化館 力推閩茶文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掌柜國茶文化館在廈門海絲文化藝術中心正式揭牌,致力推動閩茶產業創新發展。
  • 不懂外文的他,竟然成了閩都翻譯鬼才
    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有一位閩都傑出英才與嚴復齊名,他就是被康有譽為「譯才並世數嚴林」的林紓。林紓,閩縣人近代文學家,翻譯家。可以說他簡直是翻譯界的一個異類,他不懂外文,但是他一生卻翻譯了譯作180餘種。
  • @閩A60C9R、閩A1BX59、閩A068Y7……警察蜀黍喊你當心點
    閩A60C9R閩A1BX59閩A068Y7閩AP5Z17閩A13C8R閩AW0B51閩AJ951F閩AS7157閩AV0V79閩AT1566安全帶對於車內人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事故發生時保障乘客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
  • 因為這個動作,閩AS017A、閩A8925F等車主被曝光!
    閩A8925F閩AVP320閩A1030D閩AM7G63閩AQL085
  • 福建為何簡稱閩?門中之蟲是何物?
    福建省簡稱閩。有人問為什麼會簡稱閩?有人答曰是因為福建有一條閩江,故名。但實際上是福建先簡稱閩在前,閩江命名在後。閩與福建產生關係,時間非常早,早在上古時期的《山海經》,就有「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的記載。那麼,這個「閩」有什麼講究嗎?
  • 助力福建茶葉走「絲路」 閩茶海絲行專場推介會在香港舉辦
    ,8月15日下午,閩茶海絲行專場推介會及系列活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很高興,今年有超過50家的閩茶企業參加本屆香港國際茶展,讓世界各地的買家有機會品嘗到福建好茶。同時,香港作為福建主要的外來投資來源地,也希望閩茶能通過香港國際茶展的平臺走出去。香港商界也可以把握福建的發展機遇,雙方互相借鑑,融合發展。
  • 福州得名比福建早 歷史上還有七閩、九閩的說法
    至於福建的別稱,除人所共知的「八閩」外,還有「七閩」和「九閩」的說法。那麼,福山究竟在何處?建州為何能「代言」福建?「七閩」、「八閩」、「九閩」各有什麼來處?福建稱「閩」起於何時?小字輩的「福建」之名在唐代出現之前,閩地稱「閩」已是周朝的舊事。《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 福州:「顯山露水」煥發閩都神採
    新華社福州10月30日電題:福州:「顯山露水」煥發閩都神採新華社記者塗洪長、王成、吳劍鋒有著2200多年歷史、以「三山兩塔一條江」著稱的福州市,近年來圍繞「顯山露水」做文章,推進「還山於民」,攻堅水系治理,賡續文脈傳承,合力繪就了一幅「綠城、水城、古城」交相輝映的閩都美麗畫卷。
  • 開閩三王傳略/故事/《開閩傳芳》歌曲/王氏家譜/
    開閩三王公元885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於河南光州固始縣率領農民起義軍入閩,統一福建,鼎建閩國,史稱「開閩三王」。中文名開閩三王時期885年人物王潮、王審邽、王審知地點河南光州固始縣開閩三王簡介公元885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於河南光州固始縣率領農民起義軍入閩,統一福建,鼎建閩國,史稱「開閩三王」。「三王」在世治閩四十一載,廣施德政,保境安民,治發閩疆。
  • 福建人都應該銘記的開閩尊王——王審知
    在唐末的農民起義中,他與其兄王潮、王審邽隨一支起義軍南下入閩,後來成為八閩地區的實際統治者,被中原的後梁政權冊封為「閩王」, 「開閩王」的稱謂即來源於此。在他的子孫建立五代十國中的「閩國」後,他又被尊為閩國的開國之君,贏得「開閩第一」的美譽。他的後代慢慢發展,形成一支遍及海內外的王姓分支——「開閩王氏」,王審知被當然地尊為開閩王氏的開基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