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老的建築,遠在千裡之外的深山裡,美名遠在外,震撼著無數國內外遊客,在一座古老的寺廟裡,香氣環繞百年,將「感謝」之心浸潤在鄉村的隔壁,成為當地文化的遺傳基因,位於綿陽平武縣城,這是被稱為縮小版「故宮」的報恩寺,釘子皇家寺院建築群。
報恩寺建於明正統五年(1440年),天順四年(1460年)竣工,歷經五百多年,依然完好如初,靜觀眼前輕微的變遷,報恩寺是楠木一色構造的宮殿式建築群,目前我國保存最完美,是四川規模最大的明代宮殿式建築群,區被稱為「深山故宮」,整個寺院的柱子都是固定的,沒有固定的。
在「深山故宮」報恩寺有一個被稱為龍多的珍奇之處,全寺有9999條龍,因此,報恩寺也被遊客稱為「深山龍宮」,百年好合的恩典,也是百年好合的文化代表,在五百年前的古龍州大山深處,精巧的工匠們使用他們,雙手熟練的技術,竟然做出了如此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的龍之泥塑作品,真令人驚嘆。
古剎300米的中軸線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萬佛閣等多層佛殿,古寺的配置嚴格,壯觀壯觀,其建築以建築、雕刻、繪畫等藝術為一體,匯集了儒、釋文化和民間傳說的大成,在深山中尤為壯觀,華嚴殿內四條泥蟠龍長約7米,全身金甲耀目,造型各異,仰望天空,仿佛呼風喚雨一般,剝開一隻牙,氣勢仿佛吞沒了山河,有的東西讓人生氣,簡直就像活的龍一樣再現。
華嚴殿的旋轉輪經藏也被稱為報恩寺的六絕之一,細心的遊客推進旋轉輪的經藏時,旋轉輪的經藏臺的腰上雕刻著八條遊龍,周圍刻著波浪,八條遊龍出現在海浪中,經過精巧的裝飾,擁有獨特的設計心,牌位高約2米,由金絲楠木雕而成,邊緣雕刻著九條雲龍,這個牌位是報恩寺的建築者王璽和龍州官民給皇帝貼上了「祝賀延命聖壽,報答皇恩」的標誌的報恩寺的貴重文化財產。除了報恩寺9999條龍之外,供奉在大雄寶殿中的皇帝的牌位(龍位)正好是1萬條龍,在報恩寺內各殿的屋頂上,裝飾著很多奇形怪狀的接吻獸,根據屋頂的脊骨形狀安裝的接吻獸的數量也不同,卷著棟、尾部,背著寶劍……傳說這些奇怪形狀的動物是龍的九個兒子,雖然同是龍子,但是臉各不相同,所以,叫做「龍生九子,異子」。
報恩寺有六處絕景,與北京法海寺的彩繪壁畫匹敵,有全國唯一可旋轉的明代旋轉輪經藏、丸木雕的千手觀音像、樣式多鬥拱、萬條附近的龍裝飾,另外,建築全部使用金絲楠木等,它們都是明代建築精巧的真實寫照,報恩寺的六絕有整個寺廟的獨特價值,寺廟鬥拱的彩畫和其他的不同,經過了五百多年顏色仍然鮮豔奪目,全寺鬥拱選料精良,製作精細,造型美觀,結構嚴謹,彩畫講究,工藝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