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水面是在漿水湯中把麵條煮熟後供人食用的一種麵食。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漿水面的配菜以芥菜為佳。它是最早廣泛流傳於陝西、甘肅一帶的鄉土小吃。
後來,漿水面傳到山西,多地都有做這道麵食的把式。其中,翼城漿水面與陝西、甘肅類似。
這道小吃與與其他麵食最大的不同,就是煮麵條的湯必須用漿水。
那麼,什麼是漿水呢?
漿水是一種發經過發酵的麵湯。其做法是,用小缸或罈子,放在溫度較高的鍋臺上。小缸內放入蓮花菜或芹菜,倒入不沾油漬的純淨麵湯,發酵三五日,其味變酸,口感純正無怪味者,就成漿水。、
吃麵時,加上香菜、蔥花等,吃來特別酸香爽口。
翼城漿水面
家常漿水面
翼城人製作漿水時,一般往湯中加薺菜,也可以用芥菜的葉子代替。特別是加了紅根薺菜的漿水,使漿水變成了紅色,做出的漿水面廣受歡迎。
製作漿水面
翼城漿水面做成後,為引人食慾,還要加入日常蔬菜,有漿水土豆絲澆面、漿水豆腐澆面、漿水雞蛋澆面等種類。作為上得了臺面的菜品,漿水土豆絲、漿水血塊、漿水豆芽、漿水豆腐、漿水土豆粉在當地都是很受歡迎的菜品。
最讓翼城人和廣大外地食客津津樂道的當屬「漿水米琪」。取翼城地道隆化小米,黃豆熬米湯,加入南瓜,幹豆角,蘿蔔等蔬菜,煮入麵條,起鍋時倒入炒好的漿水,撒上韭菜,一碗酸爽可口,開胃減津的翼城漿水和子飯就成了。很多人都不遠千裡到翼城,只為吃上一碗漿水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