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語

2021-01-10 中國日報網

《牛津英語詞典》日前做了新一次的季度更新,收錄了1400多個新詞新義。中式英語「add oil」也被收錄其中,立即成為廣大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 其實,英語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來語,其中有不少「中國元素」。下面,請跟雙語君一起看看被《牛津英語詞典》收錄的那些中式英語吧!

Chinese netizens were thrilled to find out that the popular Chinese phrase"add oil" (jiayou) has been officially entered into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Here is the definition.

由中文「加油」直譯過來的詞組add oil」被《牛津英語詞典》收錄,這讓中國網友為之興奮。下面我們來看看《牛津英語詞典》給出的釋義和理由吧。

"Add oil is an expression that has gained a lot of currency in Hong Kong in the last few years. A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Cantonese phrase gayau, it is used by Hong Kong residents as an exclamation expressing encouragement or support."

「『Add oil』是近年來流行於香港的一種表達方式,是對粵語『加油』的直譯,表達一種真心的鼓勵或支持。

According 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 word must require sufficient independent examples of use over a"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to be considered for inclusion in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牛津大學出版社表示,一個詞需要「在足夠長的時間」內應用實例足夠多,才會被考慮納入《牛津英語詞典》。

The publishers also consider whether the word has reached a "level of general currency", meaning that it is understood by readers without the need of an explanation of its meaning.

同時,出版社還要考慮這個詞是否已經達到了「普遍使用的程度」,即讀者不需要註解便能理解它的意思。

Professor Hugo Tseng, who teaches English at Taiwan's Soochow University, discovered that a direct translation of jiayou - "add oil" - had been used in several cases. The most recent one was from China Daily's Hong Kong edition on June 7, 2016.

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曾泰元指出,「add oil」被收錄之前已經被廣泛使用了。他最近一次見到是在《中國日報》香港版2016年6月7日的報導中。

China Daily reported that"Hong Kong English continues to flourish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 with some popular local expressions increasingly used in English rather than the original Cantonese. One example is 'add oil', a direct translation of gayau, a term of encouragement that means 'keep going'."

報導稱:「港式英語在後殖民時代的香港繼續蓬勃發展,很多當地的流行表達在英文中使用的頻率反而比在廣東話中還高。『加油』就是一個例子,這是對gayau的直譯,表達鼓勵之意。

It concluded that "If we really are serious about being Asia's World City, we still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So add oil, everyone!"

文章總結道:「如果我們立志成為一個國際化的亞洲大都市,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各位,加油吧。!」

Jiaozi

Now, let's take a look at some other Chinese words included in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讓我們看看還有哪些被《牛津英語詞典》收錄的中式英語吧。

In Chinese cookery: a crescent-shaped dumpling of thin pastry dough, stuffed with a finely minced paste(typically made of pork, cabbage and garlic chives), and steam-fried, deep-fried, grilled or boiled.

餃子是指中式烹飪中,由薄麵皮包裹做成的月牙兒形的麵食,餡料常為豬肉、捲心菜、韭菜等切成的細末,可煎、炸、烤、煮。

Goji berry

A bright-red edible berry widely cultivated in China, supposed to contain high levels of certain vitamins.

枸杞是一種可食用的鮮紅色的漿果,在中國廣泛種植,富含多種維生素。

A traditional Chinese gift of money presented in a red envelope.

紅包是一種傳統的中式禮物,即裝有現金的紅色信封。

Guanxi

The system of social net works and influential relationships that facilitate business and other dealings.

關係是指有助於促進事情發展的社交聯繫和人脈往來。

Wuxia

A genre of Chinese fiction or cinema featuring itinerant warriors of ancient China, often depicted as capable of superhuman feats of martial arts.

武俠是中國一種小說或電影的類型,描寫中國古代那些武功蓋世的遊俠的故事。

Hutong

A narrow lane or alleyway in a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ea of a Chinese city.

胡同指中國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

相關焦點

  • 中式英語
    ,也引起人們再度對中式英語的思考。《牛津英語詞典》被公認為是最全面和最權威的英語詞典,並被譽為英語世界的金科玉律;它自2000年起每隔3個月便將詞典內容更新一次,現已收錄來自中式英語的詞語超過250個。許多專家認為,中式英語將有助於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中式英語詞語進入英語詞典。
  • 中式英語Yes?No?
    中式英語     指的是那種語法不對、拼寫錯誤帶有中文習慣的英語,主要見之於中國許多地方的標牌。這種語言風格吸引了一些狂熱追隨者,甚至有人專門探討這種語言現象。     但是,相關部門擔心,明年世博會期間中式英語可能會讓循規蹈矩的外國遊客尷尬,因而發起了一場旨在糾正離奇誤譯的行動。
  • 中國英語不同於中式英語
    中國英語不同於中式英語魯子問 北平兄囑我草寫一篇短文,談談我對中式英語的看法,編輯先生還專函發來北平兄的大作以作樣型
  • 中式英語之鑑
    中式英語是指那種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語又非漢語的語言文字,也可稱其為「具有漢語特色的英語」。那麼我們怎麼樣在翻譯過程中識別自已譯文中的中式英語並將其改成地道的英語呢?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II.識別和改正譯文中的中式英語(要想將自己譯文中的中式英語改成地道英語,首先我們需要將中式英語從譯文中識別出來,而要想識別中式英語,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中式英語都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了解了這些,在翻譯過程中我們便可做到有的放矢,快速查找到譯文中的中式英語,並將其改正了。)
  • 「中式英語」逐漸流行
    本報綜合報導隨著中國的崛起,通行世界的英語也受到漢語的影響,很多通俗生動的Chinglish(中式英語)應運而生並且流行開來。10月31日,荷蘭一家商業公司正式推出Chinglish.com網站。網站的負責人表示,這是全球首個自動提供電子郵件中英文互譯服務的網站,以「打破存在於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語言障礙」為宗旨,不但為網民提供電子郵件中文和英文翻譯服務,還對很多典型的「中式英語」詞彙作出準確的翻譯。  促進中西方交流  據報導,Chinglish.com(可漢可英網站)由荷蘭ChinglishBV公司在10月31日正式推出。
  • 各國英語與中式英語
    各國英語與中式英語 2014-07-10 來源:教育部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不規範情況中受關注度最高的是「中式英語」現象。這一現象主要表現為根據中文字面逐字翻譯,甚至硬譯、死譯,造成的結果是英語母語人士不知所云。其背後的原因是用中文的思維來說英語,所以被稱為Chinese English,也叫Chinglish。本質上是不同語言文化背景和使用習慣差異造成的語言現象,涉及跨文化理解、溝通的問題。
  • 來聊聊泛濫的「中式英語」
    」中式英語」從來都是國人口語的一大弊病,近年來雖然有所減少,但是對於常年接受應試教育的學子們來說,這仍是不可翻越的一座大山!不過話又說回來,除了上述的幾個chinglish,近年來老外們對chinglish還是已經有了很大的免疫力,一部分chinglish在他們聽起來也變得不是那麼刺耳,相反對常見的那些已經能夠聽得明白。那麼,還有哪些中式英語是老外已經接受的呢?1.「你喜歡嗎?」「對,我喜歡。」
  • 法媒:德國人眼中的「中式英語」
    法新社5月5日文章,原題:語言愛好者呼籲保護「中式英語」德國人紀韶融(Oliver Radtke)寫了兩本關於「中式英語」的書,並努力為後人保存中國特色的英語。「許多『中式英語』不單單是不標準或者不正確的英語,」紀韶融說。他關注的是公示牌、菜單和商店門面上的英語。
  • 楊亞軍:「中式英語」怎麼就雷人了
    近日,一段央視記者採訪視頻爆紅,該記者一口流利的「中國方言式英語」讓不少網友覺得「雷倒眾生」,調侃「要氣死英語老師啊」……(3月28日 《信息時報》) 語言只是交流的工具,只要彼此能夠交流聽懂對方的意思就行了,至於講的英語是否地道,
  • 中式英語讓外國人愛恨交加
    中式英語惹人愛    然而,有意思的是,大多數外國人並不討厭「中式英語」。正如英國《衛報》的報導所言,更多老外覺得「中式英語錯得韻味十足」,為字母語言添加了別樣的調味劑。    而且早在2005年,「Chinglish」就被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全球語言監測機構」,評為了影響全球的十大詞彙之一,並從全球視野和英語語言發展的角度,給予中式英語「熱情洋溢」的高度評價。    現在,對來過中國的老外來說,拍下在旅途中發現的「中式英語」,然後上傳到社交網絡,分享給朋友們,已變成一種新時尚。
  • 「中式英語」怎麼就丟人了?
    老外不會不注意到口音的問題,因為講英語的國家本身就各有特色,英音、美音、澳大利亞口音乃至著名的印度英語,口音那叫一個五花八門。比較了解英語世界的人可能知道,即便是在同一個國家中,口音也會產生差別。在英國,女王的口音與貝克漢姆的口音就不一樣,然而兩者都有刻意模仿的「粉絲」;在美國,喜歡拖長音的南方人和風格鮮明的紐約人講話也是大相逕庭。
  • 如何杜絕「中式英語」?
    如何說一口地道的英語,寫漂亮的英文長句,是很多孩子和父母的追求.只是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忘記,能學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英語是國際性的語言,在逐漸發達的今天,世界都成了一家人,人與人的溝通變得頻繁。我們不追求和外國友人一樣,但是我們也不能讓英語出自咋們口中時就失去了它的溝通效果。
  • 晚清的中式英語如何讓老外抓狂?
    這兩種英語就是晚清時期的中式英語,雖說也是英語,但與老外交流起來仍困難重重,甚至雞同鴨講。他對中式英語非常感興趣,多次發表文章,評論此事。同時,他還熱衷向外國人介紹中式英語,甚至將詳細對話都寫了出來。比如在一個小商店裡,夥計與外國人是這樣對話的。
  • 老外:中式英語幽默應保留
    全球語言監督機構最新報告顯示:一些中式英語已成標準英文詞組  本報訊為了給奧運建立好形象,豎立在北京公共場所的「中國式英語」(Chinglish)標識已開始逐步清除,一些看慣中式幽默英語的老外對這道城市風景即將結束而深感哀嘆。
  • 【英語】要怎麼戒掉中式英語?
  • 你的中式英語還「標準」嗎?
    我們在學習英語時,經常會按照中文的思維習慣去翻譯中文,於是就有了我們常說的「中式英語」。我們知道,不僅有中式英語,還有日本英語、韓國英語,不同國家的語言方式不同,於是就形成了不同的發音,所以,我們在進行一些句子的翻譯的時候難免會用中文的思考邏輯去進行翻譯,而這樣翻譯出來的句子當然是不是英語的標準表達。今天,黃小將就為大家整理了幾組常見的中式英語和標準英語說法的對比,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中式英語之鑑》讀書報告
    《中式英語之鑑》是由外國人編寫的系統論述「中式英語」的書籍。該書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作者瓊.平卡姆是美國人,畢生從事翻譯工作。在80年代到90年代期間,她曾先後在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編譯局工作過8年,專門為中國翻譯工作者翻譯的英譯文作修改和潤色。8年中她積累了大量典型中式英語實例,並根據這些例子把中式英語的具體表現科學地加以分門別類,編纂成冊。
  • 上海世博會前清理中式英語
    上海世博會前清理中式英語 據新華社消息英國《每日電訊報》24日刊登該報記者馬爾科姆·穆爾發自上海的一則報導說,據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介紹,上海已經組織學生志願者上街尋找中式英文標牌,不久後還將開設網站,
  • 「中式英語」引出的一些逸聞趣事(組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中式英語」引出的一些逸聞趣事(組圖) 2012-04-26 09:4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梁信 張瑛
  • 中式英語在華流行 「No zuo no die」走紅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5日刊發題為《中式英語在華日益流行》的署名文章,作者《海峽時報》中國區總編許建明在文中稱,歡迎來到中式英語的世界。正如新加坡人愛他們的新式英語,泰國人愛他們的泰式英語,有強烈中國特色的英語也在中國日益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