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美國有套連續劇,叫《Apprentice》(飛黃騰達),每集都由Donald Trump (當時他還未選美總統) 主持,由一班精挑細選的年輕人分兩組比拼。
勝出的一組會有獎勵,如坐直升機環顧紐約市景一圈、入川普企業工作、出席超豪晚飯等等,但落敗的一組,必須有一位夥伴被踢出局。
這套連續劇好看之處除了緊湊外,還讓你學到很多書本外的東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執行力。
而劇中每集勝出的一組,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都是執行力最強的一組。
在節目中,主持人及川普經常強調,執行力不講如果,只講結果。 結果告訴一切, 想要達成結果,執行力到底有多重要?
據維基智庫說,執行力就是完成預定目標的實際操作能力。
知乎上關於執行能力是這樣說的:執行力不強,很多情況是因為目標設定不清晰導致的。 它說,執行力強的人都是自我約束比較強的人。
在《Apprentice》節目中,被選出的對手都有亮麗背景。 他們很多都是哈佛、麻省理工(MIT)、芝加哥大學等名校畢業的企業老闆,還有傑出銷售員、甚至有的還是拿過奧運金牌的運動員。
因他們本身已身經百戰,一班精英要求在72小時內完成一個非常困難項目,拼業績、拼成果,讓坐在電視機旁的我大開眼界又心驚膽戰。
同時,非常佩服這班年青才俊不眠不休,以超高執行力,想盡辦法,用盡身邊資源與人脈去完成任務。
知乎對執行力所形容,我覺得只答對一半。 除了目標清晰及約束力外,還需要無懼的勇氣、當機立斷、不怕失敗的決心,死磕到底的精神、還有智慧與經驗的積累。
執行力就像個漂亮美味的蛋糕,需結合多種不同優秀元素才能內外兼備,好吃好看。
首先,沒有執行力,人便沒法進步。有人說,人進步最快的方法就是實踐。
在今日頭條的悟空問答上,有人問內向自悲的人如何追求女孩子。這條問題下有120個回答。其中一條獲311個贊的回答是這樣說的:
用眼神轉情 ,讓她知道你對她有好感
開始主動找個理由或藉口接近她
幫她做些無謂的事
在她傷心失落時主動安慰關心她
有空就應該陪陪她溜達
最後向她說我們戀愛吧
其實背後的重點,就是先行動起來。當你執行時,就會有反饋。否則,單憑空想,只能夠原地踏步。
我記得5年前我還在一家法國外貿公司工作時,和一位女同事共事。她給我印象是勤力和經常加班到很晚。但今天,我已換了工作和連升兩級,她卻依然原地踏步,我深度思考,發現有幾點原因。
一方面她平時工作收到客人回覆及供應商樣板時,一般不會立即回覆及處理,要等到半天后或第二天才處理,另一方面她生活習慣不太健康,經常抽菸、夜睡和不太注意飲食等,導致身體不好,偶爾還需請病假。
因為身體變差致精力不足、及執行力不夠,間接影響了她在職場的發展,甚至升遷。
有人說,凡成就大業者,喜歡把小事做細做透。 表面上,工作好像與健康、飲食等作息小事分開,但從層深次思考,人生每個細節卻環環相扣、互相影響。 若不把作息習慣調節好,所產生的壞影響便進而影響了工作上的執行力。
執行力不到位,最終導致結果沒達到及原封不動。
其次,執行力可助你節省時間。因為當你能展現執行力時,你不必再花太多時間去猶豫在一個點上。有句話叫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意思是行動比言語更有力。
就好像你在外面遇上很久不見的好友,大家難得相逢,通常執行力高的朋友會馬上約個時間,避免機會白白流失,同時透過下次約會,更可增進彼此的友誼。
有時候,當機立斷,馬上去辦的決心都是執行力一種。
沒錯,當機立斷與執行力適適相関。它甚至能夠實現夢想,成就他人。
最早期的成功學大師、激勵演說家及教育家拿破崙.希爾,在他25歲那年第一次進行採訪的便是鋼鉄大王卡內基,該次採訪進行得很順利,把他採訪的 筆記本寫得密密麻麻。
卡內基問他是否願意用二十年的時間來研究世界上的成功人士,沒有報酬。 拿破崙猶豫了一會後馬上答應,然後卡內基鬆開握在手中的秒表說,如果你超過60秒內回答我願意,將失去這次機會。
後來經卡內基的引薦,他認識了亨利.福特、託馬斯.愛迪生、約翰.洛克菲勒等500位成功人士。 20年後,他出版的《成功規律》上市便熱賣,成為暢銷書。 這本書的讀者超過1000多萬,激勵了千百萬人獲得財富與地位。
說到這裡,相信你一定渴望能夠快速提升執行力。
1. 訂立清晰目標及約束自己,能有效提升執行力
就等於我們乘飛機、打滴滴都需有目的地,有清晰路線圖我們才能到達終點。
你先知道要去哪裡,才能有計劃去編路線和執行來達到目標。
知乎上有篇獲748個贊同的分析,道出了執行力差的真相。它說為什麼道理都懂,然而執行力差如此普遍的原因就是缺乏明確目標。 為何外賣小哥可以完成一單後,馬上又把另外一單攪定呢?
因為他們目標太明確了。 所以,我們把目標訂得越清晰越好。
例如我計劃參加日本42公裡全程馬拉松,但它需要的條件是至少曾有一次參加本地馬拉松的經驗。 為達成這個目標,我便需要先報名本地42公裡全馬,拿取參賽資格。
而要跑42公裡全馬,我需要接受為期半年的特訓,它包括每星期練跑超過10公裡距離。 臨比賽前兩個月,我更要加強訓練強度,包括至少完成4次練跑距離達到25公裡以上,以使身體能夠適應長時間和長距離的運動。
在這為期半年的時間裡,我便需要每星期自律及約束自己飲食和休息,訂目標及約束自己的過程便是執行力的訓練。
2. 做就是答案, 執行力都是從行動練就和累積而成
在《Apprentice》節目有一集,因淘汰賽關係,最後只餘下一對男女。 男的畢業於麻省理工 (MIT),自己是一家公司老闆; 另外女的,是具有高學歴和一家名人訪談雜誌社的主編。
兩位都非常優秀,令當時川普很難作出取捨。後來男參賽者在最後二分鐘辯護中勝出。 他大致內容是這樣說:
她出色在如何訪談名人成功心得,我出色地方則是成為那位成功的名人。 行動就是一切,我成功都是由行動而來。
最後川普選擇了他。高執行力決定一切。
3. 不怕失敗,死磕到底
曾認識有位朋友在過去工作中連續超過100天進行銷售及陌生拜訪,每天8小時,甚至曾因加班而錯過了尾班車,要步行回家。但她卻感恩過去有這段經歴,因這段經歴,使她無論將來面對啥事都不怕。 這段經歴成為她的寶藏。
相信在第一個100天銷售訓練中,她一定經歴過無數次失敗、被拒絕、挫折感等,但她是如何能撐到最後?
沒有捷徑,只有堅持到最後。 在武俠小說中利害的武功都是刻意練習出來的。 沒有很強的執行力很難辦到。
我還記得粥左羅合伙人文文曾分享過成立寫作訓練營第一期的經歴。 她說差不多到開學日時,還有很多工作未到位,她向粥老師求救,粥老師簡單回答她,那就全部學員退款吧。
粥左羅老師這樣說,迫使她沒有退路。 當天一個晚上,文文把所有未完成事情全部敲定。
這就是死磕到底,也是高超執行力的一種。
有時候執行力未到位,底層心理都是麵皮不夠厚,怕失敗了沒面子。
4. 執行力是終身鍛練,從來就沒有終點。
我們常發現,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很多獨當一面的成功牛人,都是超強執行力。
他們就像《Apprentice》(飛黃騰達) 的參賽者般,各擅勝場。
其實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及高執行力的地方,但他們在我們人生中卻不是終點。
當你覺得目標夠清晰,有時卻發現小方向走錯了。 到你走對方向了,卻又發現給力不到位,跟進程度不夠。
在執行力鍛練中,需不斷修正調整。
簡單說,執行力就是由眾多行動及成功習慣累積而成。 它就像寫作一樣,越早開始鍛練越好。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位波蘭作家,她叫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才57歲。 作為得主,她比村上君還年輕。
她想像力豐富,文學造詢深厚,聽聞幾乎整間圖書館的書都被她讀過。
文學根基需累積,執行力同樣需累積。不過累積的,卻是你成功的不同習慣和經驗拼湊而成。
人生,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