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知識翻譯需求可能是個痛點,「視知」要做知識的「首席翻譯官」

2020-12-14 36kr

如果把專業知識進行解讀叫做「知識翻譯」的話,媒體應該是知識的「首席翻譯官」。但在信息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刨去依然棘手的公信力問題,媒體在這點上做的並不算好。而與此相對的是,知識的需求正在「快速膨脹」,分答和知乎的持續火熱就是一個例證。

把知識的翻譯分為UGC和PGC兩種形式,知乎、果殼和科學松鼠會都是UGC的較好典型。而PGC的知識翻譯,「壹讀」可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但創辦「壹讀」的馬昌博認為這還不夠細分和垂直,他認為之前做的更多是泛百科,話題散而輕,缺乏垂直門檻,於是在8月份出來創立了知識解讀的新項目——視知(公眾號:shizhimedia),願景是做半專業時代的「首席翻譯官」。

因此,「視知」在知識翻譯的操作上,更側重圖片、漫畫和短視頻的移動可視化的形式,並進行更大量的「工業化」的生產。操作原則上,準確、清晰、有趣和滿足痛點,是視知更高分的「知識工業化」標準。而首批上線的欄目,有視知醫學說、視知資本論、視知8車道、視知二次元和視知百科,為的是把知識翻譯精準垂直化,滿足日益擴大的知識群體的「知識翻譯」痛點。

「半專業時代」的知識翻譯是剛需

「半專業時代」可能是個新表達,而馬昌博給出的解釋是:城市年輕知識人群的迅速擴大,使得知識受眾群體的擴大,「有知識的人才會對知識有需求」。同時信息冗餘和社會的專業化導致公眾對關乎自身的專業知識需求更迫切。而最近幾年行動支付的便利使得知識付費的趨勢和意願日益增強。

而這一切,讓「半專業知識」的翻譯成為一種剛需。比如網際網路金融和理財需求的發展,需要專業金融知識的更大範圍普及。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體現了醫療知識的需求,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對應的是汽車知識的需求。

在馬昌博看來,「很多時候對專業知識需求看似不明顯,其實是因為並不懂」。大眾的知識需求和枯燥的知識表達之間構成了巨大的鴻溝,而將「專業知識」通過翻譯的形式降低理解和傳播門檻,可以滿足公眾的知識翻譯剛需。比如政府部門或B端企業,對專業知識的大眾化科普需求強烈,而公眾的需求也十分明顯,視知在其中承擔著「知識搬運」的角色。

「視知」知識翻譯的門檻在於更標準化的知識視頻製作,和高門檻專家資源的累積(比如其醫學欄目「視知醫學說」,就是和北京協和醫院合作)。因此,更為工業化的可視化知識翻譯,將成為需求對接的主要方式。

知識翻譯高分和垂直化

如果以往的知識解讀做到了60分,而視知達到的要求是80分。並且以產品的思維,追求翻譯水平的平均分。操作的方法就是上述的準確、清晰、有趣和滿足痛點四大標準。創始人馬昌博士是原《南方周末》時政記者,他認為《南方周末》做調查報導是「手藝人」的做法,不計成本地打磨報導,追求稿子的最高分,而「視知」要做的是追求平均分,在每一個產品的質量上做到相對標準化的把控。

具體而言,在準確性上,視知主要通過論文和專家解讀的形式,保持知識的準確度。比如視知的醫學欄目中,協和醫院醫生是解讀的主體之一。在科學欄目中,中國科協是主要合作方。清晰和有趣上,更注重可視化和專家解讀,專家自帶網紅氣質的解讀和移動短視頻的解讀方式,加上明星的出鏡,能大大加強傳播效果。

而滿足痛點上,則選擇目前需求量較大的金融、醫療、汽車和文娛等領域。當然,如果說準確性和滿足痛點有明確的標準衡量,清晰和有趣則是視知需要持續打磨和沉澱的地方。

「壹讀」的操作經驗,或許是馬昌博對知識進行「翻譯」的方法論來源,而視知的團隊大部分都有相關專業的背景。「對創業團隊的素質要求較高,這也是內容創業的門檻。」


視知 微信公眾號

盈利出口:廣告電商和企業服務

金融、醫學、汽車、二次元欄目的選擇或許是為了滿足痛點個,但在商業模式上,對應的則是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金融市場、醫藥健康和文娛市場。因此,廣告和電商會是視知的主要變現方式,廣告主要以贊助的形式進行,而內容電商, 是未來的變現可能性之一。

另外,可視化解釋外包服務商是視知的另一業務模塊,主要是政府和大公司的定製類視頻商業訂單,客戶涵蓋核心政府部門,和諸如阿里巴巴、騰訊以及各類金融和汽車企業。

在馬昌博看來,廣告的方式雖然有些古老,但仍是內容變現的最有效方式。通過企業贊助內容製作的方式,既保留了內容的生產標準,也對合作企業形成了很好的品牌背書,這是視知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方式。

政府背景的單位和企業,都有很大的宣傳和科普預算,這部分預算是視知的盈利來源之一。而馬昌博認為,這只是視知盈利來源的三分之一,更大的市場空間在於B端企業。「專業知識的翻譯是一個新的內容點,自帶更好的流量和精準的受眾,對企業推廣和獲客具有很大吸引力。」

目前,視知內容的分發渠道出了微信和視頻網站外,更垂直的渠道是更重要的點。比如汽車內容在汽車之家的傳播效果甚至超過優酷等視頻網站,而二次元內容在A站B站的傳播效果也更為明顯。「視知可以在更多垂直渠道聚合更多精準的用戶,而這是視知相對於B端企業的商業價值」。

相比之前的壹讀,視知保持一周5支短視頻的產出,而在專家資源的合作,視知目前已經和中國科協、協和醫院和國家有關部委進行合作,掌握知識解讀的唯一信息源。以維護自己商業模式的護城河。

在我看來,內容創業寒冬的論調下,「知識付費」和「知識電商」正在興起,背後的關鍵點在於知識的產品化。36氪之前的特稿《買不起的流量,創業者每天都是生死存亡》聚集了流量貴的問題,而對接產業背後的專業知識,或許是獲取流量的新的渠道。當然,視知依然要面對「知識產品化」操作的問題,在行業內進入的玩家不多之前,主要的競爭對手仍是自己。

插播招聘廣告一條:如果你不想錯過當下網際網路浪潮,想離網際網路及其相關行業更近, 想站在最佳的俯瞰點上觀察即將發生的改變,那麼36氪是最好的選擇。 36氪已入駐上海,如果你也想成為魔都創業生態最敏銳的觀察者,歡迎將簡歷發送 至:congjia@36kr.com。

相關焦點

  • 馬昌博:知識「翻譯」將迎來爆發式發展
    視知傳媒創始人馬昌博在演講中表示,目前整個社會越來越知識化和專業化,知識人群增加導致專業化,反過來又導致知識人群的增長,又會要求知識化。  城市年輕知識人群擴大使得知識受眾增加,而信息紛雜和社會專業化導致年輕城市人群對知識需求更迫切。因此,知識「翻譯」將迎來爆發式發展。
  • 「視知TV」公布數千萬A輪融資,押注可視化知識付費
    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視知TV在知識解釋和呈現方面的內容競爭力。成立於2016年7月的視知TV以「知識可視化解釋/翻譯」為核心定位,已經發展成包括知識類短視頻和可視化知識付費課程兩大核心業務的內容公司。當時,離職《南方周末》的時政記者馬昌博參與創辦了壹讀傳媒,除了圖文類的百科知識解釋,壹讀還會製作每期3分鐘左右的科普系列短視頻,馬昌博從中積累了大量關於知識類短視頻的製作經驗。視知TV將知識類短視頻的製作拆分成三個關鍵要素:面對需求場景,針對垂直人群,主打知識解釋。
  • 美國版數字報-英國外交部前首席翻譯官引領翻譯專業與英語學習
    近年來,隨著翻譯行業的迅猛發展與金領的職業定位使得英國翻譯類課程已逐漸成為許多準留學生的目標。其中歐盟同傳學位機構,國際口筆譯高等教育機構常設會議,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等都與英國優秀的翻譯類院校如薩裡大學、巴斯大學等保持較為緊密的關係。本周五英國外交部前首席翻譯官暨薩裡大學同聲傳譯導師,林超倫博士將坐客全球知名教育集團IDP獨家舉辦名人講壇與招生面試,這將是一場翻譯專業與英語學習的饕餮盛宴。
  • 她是外交部首席翻譯官,9次總理記者會翻譯,氣質如蘭說的就是她
    她是外交部首席翻譯官,9次總理記者會翻譯,氣質如蘭說的就是她   很多人都以為,能夠進入國家外交部,這樣的精英人才肯定也會出自精英家庭的,其實不然,張璐出身相當的普通,她現在一切的成績都是憑藉個人的努力換來的。
  • 眾人拾柴火焰高,DD翻譯官用眾包模式,為顧客翻譯專業文章
    傳統的翻譯機構,無非就是「堆人」,僱傭很多全職人員,接活、翻譯。然而,在這其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通常不同人員翻譯同一個專業詞彙時,會出現語意上的誤差。比如翻譯水壺這個單詞,有人將其譯成 bottle,有人將其譯成 Kettle。
  • 溫州大學翻譯專業:「厚知識、強能力、高素質」
    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翻譯是貫通中西、聯結世界的行為。溫州大學翻譯專業應時而生,翻譯人才成為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的重要驅動力。  作為浙南贛東閩北地區唯一的翻譯專業本科學位授予點,溫州大學翻譯專業於2016年設立,師資力量雄厚、隊伍構成多元,其中,16人副教授及以上職稱,5-7名外籍教師,19人具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在讀,5人入選市 「551」人才工程,1人被聘為溫州大學甌江特聘教授,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 美女翻譯官爆紅,解讀語言和翻譯專業
    今年的兩會不僅讓李克強總理的六大強音響徹海內外,也讓公眾們的眼光聚焦到了一位美女翻譯官的身上,她就是中國首席翻譯官張璐!事實上,2011年張璐就已經現身全國兩會溫家寶總理記者招待會。這已經是她第6年擔任總理記者會翻譯。張璐受到追捧走紅網絡不僅僅因為她美麗的聲音,更為重要的是她精準的現場翻譯。
  • 全國首個警用翻譯平臺「光谷翻譯官」正式上線
    民警在與外籍人士溝通時,點開手機上APP的警員客戶端,根據對方國籍選擇需要翻譯的語言,後臺則及時將翻譯需求發送給登記註冊的譯員,相關語種的譯員立刻上線,登錄譯員端與民警、外籍人士進行三方通話。   該平臺目前設置有報警求助、當場盤查、入戶走訪、籤證辦理、住宿登記、現場預約等6個功能模塊。
  • 御用首席美女翻譯官
    張璐,女,1977年出生,外交學院國際法系1996級學生,2000年畢業,曾是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的首席翻譯。曾任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副處長,高級翻譯。現任外交部翻譯司(原翻譯室)西葡語處處長。截至2017年03月,張璐已8年在總理記者會上擔任翻譯。張璐引起大家關注應該是溫總理在答記者問時其作為翻譯員,將中國古詩文翻譯的活靈活現!對於經常突然冒出的詩句,張璐沒有選擇最簡單的直譯,而是結合詩句的語境,盡最大能力表達,並且能夠曲盡其妙,實在令人敬佩。張璐冷靜的反應和恰如其分的翻譯與其本身所學專業也是緊密相連的。
  • 武漢誕生涉外警務翻譯平臺 志願者爭當"光谷翻譯官"
    原來有個朋友在光谷步行街等他談要事,但人生地不熟加上語言又不通,他迷路了,急得團團轉。民警用手機打開了試用版「光谷翻譯官」軟體,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翻譯志願者羅伯特通過在線翻譯,幫助他找到了朋友。  昨天,全國首個涉外警務翻譯平臺——「光谷翻譯官」正式上線,像羅伯特這樣的志願翻譯官,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譯員庫登記在冊的就有2000餘名,擁有英、日、韓、俄、法、阿拉伯、德、西班牙、越南、泰等19個語種,涵蓋了常住光谷地區95%的外籍人員語言交流需求。
  • 揭秘「翻譯官」真實生活 熒幕作品也要尊重現實
    自由翻譯者曹瑞娜也表示,翻譯在溝通的過程中應該儘量淡化自己的痕跡,「我們只是幫助雙方溝通的中間人」。口譯碩士孫明說,真實的翻譯是隱形的。作為翻譯,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平常心。贏得別人尊重的唯一方式,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場景二:女主角「空手上陣」做翻譯 這真的有可能發生嗎?
  • 眼健康教育服務平臺「知視局(TM)」正式啟動
    現場,依視路集團中國攜手教育部近視防控與診治工程研究中心教育培訓部,宣布聯合投入知視局TM平臺,旨在通過共建第三方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推動中國眼健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近視管理知識的普及。 在未來的合作中,教育部近視防控與診治工程研究中心教育培訓部將定期為知視局TM平臺提供權威、專業的眼健康內容與標準指引,並參與平臺組織的線下公益性教育、體驗活動,以共同推進公眾教育和宣傳普及。知視局TM將權威專業的眼健康知識梳理並轉化成面向大眾、可讀性強的科普內容,提供實用的眼健康管理建議和工具。
  • 《親愛的翻譯官》掀"翻譯熱" 劇情因"非專業"受詬病
    原標題:高翻院,遠比電視劇「高大上」 高翻院,遠比電視劇「高大上」 ■本報首席記者 樊麗萍通訊員 錢俊妮 近日,隨著電視劇 《親愛的翻譯官》 的播出,掀起了一股「翻譯熱」。頂級翻譯人才是如何養成的?
  • 解決旅遊行業突出痛點 每天三成用戶在海外使用有道翻譯官
    暑期不僅是國人出境旅遊高峰期,也是旅遊行業痛點暴露得最為突出的時期。   試問在面對誘人的異域風情宣傳廣告時,是什麼讓你裹足不前、倍感猶豫?很多人會回答:語言關!對於熱衷出境遊的國人來說,語言溝通大概是出境遊過程中一道難以繞過的坎。
  • 小尾巴(Takeasy)近距離接觸真實的「翻譯官」們
    ,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得以近距離接觸到「翻譯官」們,讓「翻譯官」們的故事為人所知。在小尾巴(Takeasy)做「翻譯官」的武女士分享了一下她的個人經歷。  首先我想說,我的本職工作並不是翻譯人員,日語只是我的一門語言技能和閒暇愛好。今年才加入小尾巴做翻譯官,也是聽說在小尾巴做翻譯官不需要佔用正常的工作時間,是按分鐘來計費的,才決定加入一試,現在發現加入小尾巴做翻譯官是我近幾個月來不期而遇的驚喜。
  • 揭秘民警中的上合翻譯官 翻譯體現北京警察特色
    11月28日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首都警務執法合作會議上,中方硬朗帥氣的翻譯官讓全場驚豔。他們可不是普通的外語翻譯,而是為了此次會議,特意從數萬名首都警察中選拔出來的民警翻譯。不是專業翻譯出身的他們,在會前克服時差,加班加點,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比起各大會議上美麗幹練的美女翻譯們毫不遜色。
  • 創客100第七十一期路演:【DD翻譯官】做好翻譯行業,讓世界懂你
    【DD翻譯官】用共享經濟的方式做真人眾包的網際網路翻譯平臺DD翻譯官CEO 劉昊項目介紹:用共享經濟的方式做真人眾包的網際網路翻譯平臺。為翻譯需求者和具有語言能力的翻譯官提供了直接對接的平臺。據劉昊介紹,2016年全球翻譯市場3300億,國內現存市場已有300億元。市場非常廣闊而且很多潛力並沒有得到開發。而目前市場上語言服務方面解決的並不夠理想,DD翻譯官通過真人眾包的實時翻譯,可以很好的解決翻譯不夠準確、價格不透明、個性化需求沒辦法解決的問題。而且很好的保護了客戶的隱私。平臺可以2元2分鐘就得到一個海淘說明書的翻譯,也可以100多元得到一個論文摘要精確翻譯。
  • 語音識別拍照翻譯 有道翻譯官讓你一口中文暢遊全球
    臨行前,她早已在網上做了大量的攻略,哪裡的餐館好吃,哪裡是打卡勝地,她均瞭然於心。可能是仗著自己英文好,又或者是百密一疏,旅遊攻略備了厚厚一摞,她卻獨獨忽略了語言關。在米蘭的一家網紅飲品店,王洛怡就因為不懂義大利語而吃了癟,店門前顧客大排長龍,由於排隊等待時間長,店員們都在加緊飲品的製作,身後焦急的食客又投來催促的眼神,實在讓她這個在櫃檯前比劃了半天的人倍感尷尬。
  • 翻譯_專業知識庫_陽光高考
    翻譯(文理兼招)翻譯專業是我校重點培育學科建設點,2015年獲得學校第三批卓越人才計劃立項,成為校級口譯卓越人才培養試點專業
  • 《親愛的翻譯官》被吐槽極不專業 骨子裡是偶像劇套路
    本報記者 徐顥哲 由楊冪、黃軒主演的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在湖南衛視開播不到一周,收視率和話題度飄紅。但這部打著「國內首部聚焦同聲傳譯的電視劇」旗號的電視劇,涉及翻譯行業的情節卻被不少專業人士批評漏洞百出,甚至連劇名中的「翻譯官」都是業內不存在的稱呼。 片名中的「翻譯官」究竟是什麼官?這讓不少資深翻譯感到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