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已來,我們除了要防範室外中暑,還要小心室內中暑

2020-12-18 騰訊網

小暑剛過,今天就飆到38度高溫,如此天氣,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待在空調房裡懶得出門,但是今年的高溫天氣才剛剛開始,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不僅要預防室外中暑,室內中暑也要引起大家的關注。

中暑原因

正常狀態下,體溫調節中樞盡職盡責,但天氣過於炎熱時, 「超負荷工作」後,它就會「宕機」罷工。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叫「體溫調節功能障礙」,是導致中暑發生的原因之一。

室內中暑多發生於老年人群。這是因為有些老年人因肌體對環境氣溫感受能力差,對室內高溫未給予重視,未及時採取降溫手段導致中暑。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因擔心吹空調染病或想省電等原因拒絕使用空調,導致室內中暑。

中暑分類

按照中暑症狀輕重的程度劃分,中暑可以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當孩子發生先兆中暑時,體溫並沒有大幅度提高,但相對於正常狀態來說,出汗開始增多。還會出現口渴、唇乾舌幹、無精打採、整個人蔫掉的狀態,甚至會出現無緣故的哭鬧。

遇到先兆中暑,應立即把孩子或者中暑患者移到陰涼通風處,同時少量多次補充水分或者淡鹽水,稍作休息,如未恢復,應及時就醫。

輕症中暑:發生輕症中暑後,體溫往往會升到38℃以上,出現面色潮紅或蒼白、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等現象,嚴重者還會噁心嘔吐,此時心跳已經加快。如果此時未引起重視,沒有及時救治或送醫,就有可能進入重症中暑狀態。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會出現強烈的頭痛及噁心和嘔吐等症狀。當體溫上升到40℃時,還會出現意識障礙、抽搐痙攣,甚至會發生昏迷休克等,嚴重危及生命。其中,重症中暑再細分還有三種表現,分別是熱痙攣、熱射病和熱衰竭。通常與孩子最密切的是熱射病。

熱射病:在醫學上,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導致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升高,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的疾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高溼天氣,患者死亡率高達 50%。主要表現為:體溫飆升到 40℃以上,無汗、神志模糊。所以一旦發現中暑症狀嚴重,請一定及時送醫治療。

中暑預防

適當「武裝」:出行時一定要注意防曬。如塗抹防曬霜,撐打太陽傘或者戴草帽。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少穿化纖類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補充水分:每天喝1.5至2升水,夏天的時令蔬菜、新鮮水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桃子、杏、西瓜、甜瓜等,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耐熱鍛鍊: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到室外活動,主動適應自然氣溼。在晚上或清晨可以進行慢跑散步等體育運動。

適當午睡:夏天晝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更容易感到疲勞。中午適當午休可以補充睡眠,恢復體力,建議午休時間在30分鐘左右,不宜過長。

另類洗浴:用中藥熬水泡澡,可以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取香薷、青蒿各五錢,加入1000毫升水,先用大火煮開10分鐘,再用小火慢煮20分鐘,倒進水溫40度的浴缸內進行沐浴,或者在洗澡水中加入茶葉、艾葉也可以起到防中暑的作用。

專家表示,預防室內中暑的最好方式是保持室內通風。如自然風達不到降溫降溼效果,必要時應當使用空調等輔助設施。保證室溫在26℃~28℃之間能夠有效降溫,同時預防「空調病」。老年人應當破除對空調的恐懼,有條件的儘量在室內使用空調,沒有條件的也要保證室內通風通氣。

關注膳食一度,共享健康美好生活。

相關焦點

  • 小暑防中暑 綠豆湯裡加金銀花
    IC/供圖本報訊 (記者楊鳳立)7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裡的小暑。專家提醒,小暑後要特別防範中暑的發生,尤其要特別提防熱射病這一嚴重的中暑,飲食上不妨多喝些綠豆湯,在其中加些菊花或金銀花,多吃西瓜,可以起到更好的清熱作用。根據氣象報告,7月5日,北京最高氣溫已達到38攝氏度。北京中醫醫院內科主任醫師王國瑋指出,小暑時北京的天氣已經很熱,如果強烈的陽光照射過久,紅外線會使人的大腦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就容易發生中暑。
  • 戶外、室內都會中暑,2種人體溫調節差要小心
    中暑處理不好,真的有人會被熱死;另外,別以為室外才會中暑,就連室內也會發生,尤其是老人與小孩體溫調節比較不好,更要小心。 散熱機制出問題就會中暑人是恆溫動物,隨時要維持體內溫度恆定,當外在氣溫一直升高,就像一直幫身體加熱,人體就需要散熱機制,如果散熱出現問題就會發生中暑。
  • 中暑不僅是在室外,室內通風不良、疲勞過度也容易誘發中暑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連續大雨過後人們剛為晴天到來歡呼,這高溫一下子就來了!最高溫度直接飆到了三十四五攝氏度。從8月1號開始,陸續有人出現中暑。且不僅僅室外工作,室內通風不良、疲勞過度等情況也容易誘發中暑!
  • 大暑一過氣溫將升,小心孩子中暑現象!
    大暑一過氣溫將升,小心孩子中暑現象! 雖然不少地區依然連日陰雨,但是大暑還是悄悄地來了,這也預示著夏天將要逐漸嶄露頭角,高溫即將來襲。每年夏天有很多孩子因為各種原因而中暑,有些甚至面臨死亡的威脅。而本篇文章,就和大家詳細聊一聊夏日中暑問題。
  • 中暑或可致死,高溫作業需做好防範
    對於從事高溫作業或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來說,持續高溫對健康是很大的挑戰,其中最常發生的是職業性中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及2013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原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全國總工會聯合下發《職業病分類和目錄》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 上海高溫多人中暑死亡 中暑急救小妙招
    他們一部分是高溫天在路邊行走時中暑昏倒,也有部分人是家中中暑,「不捨得開空調」。部分醫院接診的中暑病人中,在家中暑比例甚至超過室外中暑。  對此,上海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多年監測顯示,夏季家中無空調或有空調不用的人群,更易發生重症中暑,且發病較為兇險,甚至危及生命。高溫熱浪期間,人們在室內一定要開啟空調。
  • 保暖過度 寶寶冬季容易「中暑」
    於是,有些年輕的父母在寒冷的冬季裡,惟恐孩子著涼感冒,便在孩子身上裹上大衣、毛毯,還要加上熱水袋、電熱毯等等。再者,冬季房間關門閉窗,室內空氣流通不好,這就使得孩子如同生活在一個「人造夏季」的環境裡一樣,其體溫不斷上升,等父母發現時,孩子已經處於高熱之中,這樣便形成了冬季特有的「中暑」現象。
  • 小心中暑又感冒!
    室外的高溫讓人在外面稍微活動一下就是一身大汗淋漓,只想回家好好吹吹空調涼快一下。但您會設定空調嗎?蒸烤模式來了 空調一直設定在最適的26℃真的好嗎?很多人都知道室內最適合溫度是26℃,了解更多的一些人還會告訴我,最適合的溼度是40%-60%。
  • 高溫中暑,當心熱射病!
    高溫中暑,當心熱射病!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兼急診科主任馮偉表示, 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 ,一旦發生會引發神經器官受損,嚴重的會危及生命。室外工作人員、老年人以及一些患有基礎病的患者尤其需要防範熱射病的發生。
  • 會中暑 中暑?分陰陽解暑大不同
    南報網訊(記者 顧小萍 通訊員 錢鈺玲)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眼下,一年中最熱的時段來了,不管在家還是外出都要注意。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王長松介紹,中暑分陰陽,解暑的方法大不相同。空調吹多了也會中暑,這叫陰暑。
  • 37人次中暑呼叫120
    7月24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從南昌急救中心了解到,進入7月後,中暑人數明顯增多,7月1日至24日,37人次因中暑撥打120,比6月的8人次翻了好幾倍。如何防範這一輪高溫熱浪,中暑嚴重該如何自救?南昌急救中心專家給出了夏季必備「防暑攻略」。
  • 中暑有什麼症狀?中暑怎麼辦?該怎麼預防中暑?
    中暑怎麼辦搬移中暑必然發生在高溫的室內或室外環境,如果有中暑病人,他突然暈倒了,將他帶到到通風,陰涼的地方,讓它平躺,解開衣領,使其呼吸通暢,衣服如果被汗水溼透應更換衣服。降溫已經暈倒的話,我們可以用溼床單或溼衣服包裹患者並給強力扇,以增加蒸發散熱,或者給病人喝點水,中暑後病人可能出現發抖症狀,應減緩冷卻過程,因為發抖可增加核心體溫,可以用溫度計每10分鐘測1次體溫,以免繼續降溫而導致低體溫,也可以將患者頭部可捂上冷毛巾,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
  • 當孩子出現這些表現時,可能代表要中暑了,家長要及時處理
    孩子之所以中暑,就是因為爺爺奶奶今天帶孩子出門的時候,沒有做好防範工作,也沒有及時的給孩子補充水分,所以孩子才會出現中暑發燒的現象的。炎熱的夏天,大人都不一定能夠頂得住這炎炎夏日,更何況是我們的孩子呢。
  • 立秋已至,暑熱未散!這些中暑誤區請遠離
    立秋已至,然而暑熱尚未散去,全國多地仍處於「燒烤模式」中,中暑的人也很多。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劉文革提醒,正確預防和應對中暑,避免誤區,病情嚴重者需及時就醫。專家介紹,藿香正氣水對於長時間在高溫暴曬的環境下活動導致的中暑作用並不明顯,而且藿香正氣水中的酒精含量高達40%,過敏人群要慎服。   誤區二:天氣炎熱出汗多,可以大量飲水   夏季天氣炎熱,室外工作和運動容易導致大量出汗,往往這個時候,不少人會短時間內大量飲水,認為這樣有利於補充水分,避免中暑。
  • 冬天泡澡也要小心中暑
    泡澡可以解乏,好處多,但冬季泡澡也要小心發生意外,特別要小心中暑和產生不良反應。預防泡澡中暑,應該做好準備工作。●若想在浴池燙澡或泡澡,最好先在溫池洗浴,然後再過渡到熱池。入水要緩慢,先從下肢開始,循序漸進,切不可一下子把身體全都泡到熱水中。●洗澡時不要太用力,更不要在池中浸泡過久。
  • 不小心中暑了,該怎麼辦?先了解中暑的這些症狀,再進行這幾招
    這幾天的高溫,讓很多高空作業或者露天工作的人很是受罪,甚至有的人出現了中暑的情況。夏天才剛剛開始,不管是在室內工作的白領,還是室外工作的勞動人員,都應該懂得一些有關中暑的常識。今天,博禾醫生就來科普下有關中暑的知識,希望你遇見中暑的人,能奉獻上你的一份愛心,如果你有中暑的症狀,請趕緊採取相關的措施。
  • 夏天如何應對嬰幼兒和兒童中暑?從症狀辨識、預防到中暑處理
    我跟表妹說,這樣寶寶會中暑的,表妹大驚:「啊?不是大人才會中暑嗎?再說,中暑不都是曬的嗎?寶寶也沒出去曬,在家裡咋就有可能中暑了?」我說:『』當然不是了,嬰幼兒各系統本身就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功能也不如大人好,再加上皮下脂肪厚,散熱功能差,其實是比較容易中暑的。即使不帶寶寶去室外的高溫環境,室內溫度高、溼度大、不通風的情況下,也可能發生中暑啊。
  • 中暑的症狀 出現這些症狀多是中暑所致
    在炎熱的天氣之下,中暑是十分常見的問題,嚴重時甚至會致人死亡,所以如何預防中暑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中暑的症狀以及中暑了怎麼辦,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預防中暑、遠離中暑這一危險的病症。中暑的症狀當出現下述這些症狀時,一定要小心,因為這很有可能說明你已經中暑了,如果我們沒有採取相應的措施,很容易導致身體遭受嚴重的損害。
  • 中暑發燒切忌亂吃藥
    連日高溫,不少市民出現頭暈、胸悶等中暑現象,各家醫院急診室中暑病人明顯增加。高溫天氣易引起中暑、消化道、皮膚疾病,甚至引發熱射病(重度中暑),該如何預防和治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童建菁今天上午在問診間隙接受本報採訪時強調,切勿輕視頭暈、胸悶等中暑症狀,遇中暑引起的發燒,要及時就醫,老年人要尤其警惕高溫天氣誘發各種重症病。
  • 中暑又上熱搜?寶寶一旦有這些症狀可能是中暑
    假期戶外活動的增加,都增加了孩子中暑的風險。中暑問題聽起來很常見,對孩子的危害卻不容小覷。 就說小編吧,對夏天是又愛又恨,中暑的經歷快四五次了。對中暑的症狀可謂是了如指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暑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