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剛過,今天就飆到38度高溫,如此天氣,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待在空調房裡懶得出門,但是今年的高溫天氣才剛剛開始,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不僅要預防室外中暑,室內中暑也要引起大家的關注。
中暑原因
正常狀態下,體溫調節中樞盡職盡責,但天氣過於炎熱時, 「超負荷工作」後,它就會「宕機」罷工。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叫「體溫調節功能障礙」,是導致中暑發生的原因之一。
室內中暑多發生於老年人群。這是因為有些老年人因肌體對環境氣溫感受能力差,對室內高溫未給予重視,未及時採取降溫手段導致中暑。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因擔心吹空調染病或想省電等原因拒絕使用空調,導致室內中暑。
中暑分類
按照中暑症狀輕重的程度劃分,中暑可以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當孩子發生先兆中暑時,體溫並沒有大幅度提高,但相對於正常狀態來說,出汗開始增多。還會出現口渴、唇乾舌幹、無精打採、整個人蔫掉的狀態,甚至會出現無緣故的哭鬧。
遇到先兆中暑,應立即把孩子或者中暑患者移到陰涼通風處,同時少量多次補充水分或者淡鹽水,稍作休息,如未恢復,應及時就醫。
輕症中暑:發生輕症中暑後,體溫往往會升到38℃以上,出現面色潮紅或蒼白、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等現象,嚴重者還會噁心嘔吐,此時心跳已經加快。如果此時未引起重視,沒有及時救治或送醫,就有可能進入重症中暑狀態。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會出現強烈的頭痛及噁心和嘔吐等症狀。當體溫上升到40℃時,還會出現意識障礙、抽搐痙攣,甚至會發生昏迷休克等,嚴重危及生命。其中,重症中暑再細分還有三種表現,分別是熱痙攣、熱射病和熱衰竭。通常與孩子最密切的是熱射病。
熱射病:在醫學上,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導致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升高,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的疾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高溼天氣,患者死亡率高達 50%。主要表現為:體溫飆升到 40℃以上,無汗、神志模糊。所以一旦發現中暑症狀嚴重,請一定及時送醫治療。
中暑預防
適當「武裝」:出行時一定要注意防曬。如塗抹防曬霜,撐打太陽傘或者戴草帽。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少穿化纖類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補充水分:每天喝1.5至2升水,夏天的時令蔬菜、新鮮水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桃子、杏、西瓜、甜瓜等,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耐熱鍛鍊: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到室外活動,主動適應自然氣溼。在晚上或清晨可以進行慢跑散步等體育運動。
適當午睡:夏天晝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更容易感到疲勞。中午適當午休可以補充睡眠,恢復體力,建議午休時間在30分鐘左右,不宜過長。
另類洗浴:用中藥熬水泡澡,可以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取香薷、青蒿各五錢,加入1000毫升水,先用大火煮開10分鐘,再用小火慢煮20分鐘,倒進水溫40度的浴缸內進行沐浴,或者在洗澡水中加入茶葉、艾葉也可以起到防中暑的作用。
專家表示,預防室內中暑的最好方式是保持室內通風。如自然風達不到降溫降溼效果,必要時應當使用空調等輔助設施。保證室溫在26℃~28℃之間能夠有效降溫,同時預防「空調病」。老年人應當破除對空調的恐懼,有條件的儘量在室內使用空調,沒有條件的也要保證室內通風通氣。
關注膳食一度,共享健康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