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搜狐CEO張朝陽在直播節目中發表暴論:女生學不好數理化是因為長得好看老被人看,沒心思學習。此話一出,引起輿論譁然。
張朝陽先生是如此解釋自己的暴論的:
證明過程:
∵長相好看的女生總被人看
∴女生回看
∴產生心理感應
∴沒心思學習枯燥的數學公式
∴公式不會,老師提問不會回答
∴感到挫敗,學不會
又∵考試失利
∴沒有了興奮點
∴腦力不行
∴最後對文科感興趣
∴女學霸長得好看的不多
結論:女孩一般高中都學不好數理化
同理可證:
∵中學男孩小屁孩,沒人看
∴研究數學
結論:男孩能學好數理化
林老師看完以後,滿頭問號,且不說張朝陽先生這話的邏輯問題,只是針對他說的&34;,就能感覺出一種刻板印象和偏見。
林老師認為,數理化學得好不好,與性別無關,也與長相無關,更有關聯的是個人興趣、是自身努力、是環境氛圍。
陳景潤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他發表的91+20詳細證明,對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被數學界的人們稱為&34;。而他的成就起源於他聽到的一節數學課。
陳景潤年輕時就讀於福州英華書院,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同時也是英華校友的沈元給陳景潤上了一堂課。沈元給同學們介紹了一道數學界的難題——&34;的猜想。這個猜想是由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提出的,他自己無法證明,於是請大數學家歐拉幫忙證明,但是直到歐拉去世,這個猜想還是無法證明。歐拉說:&34;。200多年來,哥德巴赫猜想就像是一個美麗的光環,吸引著眾多數學家為它冥思苦想。
而這個猜想也引起了陳景潤濃厚的興趣,為此,他踏上了數學的&34;。無論是學生時代,還是畢業之後,陳景潤都會擠出時間,堅持不懈地學習和鑽研數學;為了查閱更多的資料,他又自學了英語、俄語、德語等各類語言。
誰能想到,原本只是對數學感興趣的陳景潤,為了能更好地研究數學,反而攻讀了文科領域的各類語言呢!或許這就是,唯有熱愛能抵眼前苟且;唯有努力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林老師還在上學的時期,聽我的班主任談起自己的女兒被清華大學錄取的事情。當年被清華大學錄取時,他的女兒理科成績特別優秀,當問及培養方法時,這位老教師相當自豪。
這位老教師培養女兒與眾不同,在女兒年幼時,就經常買一些需要動手的玩具給女兒,陪著女兒一起拆解組裝,培養動手能力;等到女兒稍大一點,又打起家裡電器的主意,一些壞掉的收音機、步步高,和女兒一起拆開,來研究裡面電器元件;到了中學時期,女兒的理科成績開始爆發,年級名列前茅,同時上能整理電路安裝電燈,下能修理壞掉的電視機,可以說是理論實踐全能的學霸了。
其實,從這位老教師培養女兒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來,他是一位非常注重實踐的人,帶著女兒親力親為。這些父女間的&34;,幫助孩子提升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越是高階的數理化越是看重這些能力。
家長自幼就給孩子打下結實的基礎,以後的學習自然受益非凡。
人們總會有一種偏見或者說刻板印象,&34;、&34;。但事實上,每年高考各省份都會有女生理科狀元,IT行業裡面也會有女性的大牛。就數量而言確實不如男生,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是因為&34;,而是在理科或者某一學科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足。
而學生們之所以會在數理化上投入嚴重不足,是由從小接收的觀念影響的。回憶一下自己的學習歷程,是不是總會有人告訴你,&34;、&34;這種類似的話語或者觀念。這種無形的環境和氛圍,給了孩子很多影響,孩子們為了&34;,對文科感興趣的男孩子最終還是選擇了理科,對理科感興趣的女孩子還是把精力投入了文科。
這些對於男孩女孩的刻板印象也毀掉了許多孩子的可能性。
大學以前的學習,除開一些少年班和競賽班,還遠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到高中為止,無論文科理科,我們所教所學的知識,大多是前人經驗的總結,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記住它們,並且把它們應用到解答試卷上。真正需要天才的,是人類探索與研究的前沿領域,這些難住無數專家的問題需要有下一個&34;、&34;來解答,也許這個人就是你,或者你的孩子。
最後,林老師分享給大家一句話:
懶惰的人不分性別和長相,沒有毅力的人不分性別和長相;不要讓&34;、&34;成為你放棄和偷懶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