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所在的鄂西北小鄉鎮村小兩位青年女老師在疫情期間的家訪手記,從中可以看出基層鄉村老師的艱辛和不易!
在舉國上下全民抗擊疫情的時刻,學生的健康狀況如何?線上學習狀況如何?一直牽掛著我們全體老師的心。
為保障學生們假期的健康安全,進一步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身體、心理和學習等方面的真實情況,學校精心組織開展了進家家訪幫助學生順利度過疫情期。以前我們常常抱怨此刻的學生不好管,現在我們另找一條途徑,走進學生的生活,和他們零距離接觸,也許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學生的家長我基本都通過電話,去年冬天也召開過家長會,但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電訪和微信聊天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一個視頻會議後我們所有老師接到家訪通知,4月13日我和語文王老師開始對全班學生進行家訪,三天時間我們走訪到家了48名學生,還有3名學生條件不允許我們進行了視頻連線。此次家訪過程中有很多事情令我們印象深刻,比如平時上課精力不集中,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的嚴國鋒,短短三個月發生了巨大改變,每天按時線上提交作業,書寫整齊,正確率也高,了解之後發現這和受疫情影響在家每天輔導他學習的姐姐密不可分,我們希望姐姐在家能夠督促他的學習更上一個臺階。還有當陳緒瑞帶著我和王老師來到班長白航家時,我們了解到他們兩個成績優異的孩子也是鄰居,在和他們父母交談中我們明白了孩子的優秀和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父母除了要求他們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外還要多讀課外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勞逸結合。
在家訪中,我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職責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取家長,我們只能選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
在這段時間的家訪活動中,我深刻體會到,家訪對教師和學生家長來說都是受益匪淺的。家長能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校園對學生的要求,老師能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狀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透過家訪,走進學生的生活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構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源著手,對症下藥,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達到家校結合,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
2020年4月13日~4月15日,我與班主任程老師對6.3班的全體學生進行了家訪。通過家訪,加強了家校之間的聯繫,架起了溝通的橋梁,聽到了家長的心聲,同時擴大了對我校的宣傳。現對本次家訪工作做一個小結:
一.家訪中的發現
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也更讓我明白家校合力的重要意義。學生陳某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父母都在忙於做生意,沒有時間照顧他,但他的成績依然名列前茅。對於我們的到來,他的父母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我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線上學習的發展,匯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當問及孩子學習上有沒有困難時或者有沒有好的建議時,家長說,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班,就是放心,我們家長一定要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而他本人更是異常開心,樂呵呵地給我們當小嚮導,幫我們引路找到附近幾戶家訪的對象。他表示,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榜樣,在家裡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
但是也發現個別家長對孩子缺乏陪伴,留守兒童的問題比較突出。學生崔某自進校以來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雖然進行過多次的差生輔導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顯。到他家中,發現只有爺爺奶奶在家照顧,他們反映,知道小孩很早就是這個毛病但是卻無從下手,他們也沒有辦法,管不住。但是值得慶幸的是經過耐心的交流,說明家訪的來意後,兩位老人終於放下思想包袱與我們進行了交談。從他們的口中得知,崔某成績不好的原因可能有幾方面。孩子很好玩,而且具有一定的惰性。他回到家後就沉醉在電視中,對其中的情節津津樂道,但是對學習卻基本隻字不提,可能這也是成績很差的原因之一。學習起來較為吃力,他可能產生了畏難情緒。加上家長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輔導孩子學習,爺爺奶奶又不識字,在剛剛上學時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後他的爺奶答應我們,會積極配合我們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主動和孩子多交流,也會請他的姑姑幫忙輔導學習。
二、家訪中取得的成就
一是家長老師互相信任。通過家訪協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處理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就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中來,更有決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二是多稜角認識學生。了解了很多檔案上看不出來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