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囧事·90後家訪手記: 每次登門都上演內心戲

2020-12-19 新華教育

圖片來源:網絡

  嫩嫩的長相,流行的用詞,加上怯怯的表情,這是爸媽能想像的年輕老師的家訪臉。可是,你不知道這群小鮮肉的內心,其實正在上演著超級豐富的內心戲。本周,我們就找來了三位90後老師,聽著他們的敘述,一股青春氣息就撲面而來。

  慌麼不要慌,我對自己說

  都說一年級的娃是天使與惡魔的結合,與他們「相愛相殺」了一學期後,也漸漸摸清了他們的「脾性」,曾對他們天使的一面讚不絕口,也曾與他們「惡魔」的一面鬥智鬥勇。為了更加了解這些娃兒們,也為了升級自己的教(打)師(怪)技能,家訪家訪,勢在必行啊!

  想當初第一次面對全班41個小霸王都免不了壓抑內心的波瀾,面對這些家長,莫大的激動背後也是深深的緊張啊!

  殊不知,看上去自信滿滿的我,心裡也有兩個小人兒在打架呢!一個說:「慌不要慌,大學裡的教育理論知識可不是白學的,小學實習的實戰經驗也都有呢!大膽放心地做吧!」另一個小人兒說:「你自己都是個孩子,同樣都是被寵著長大的,又沒生過孩子,教學經驗也沒積累多少,到時候家長一個問題就把你難住了,學生還沒教育好,就想著教育家長?」最終,一個小人完勝。

  所謂年輕就是資本,不怕失敗也不怕犯錯,最怕就是沒信心,於是我拿出了百分之兩百的熱情開啟了家訪之路。先向老教師們討教經驗,把一些注意事項都記在心裡,比如:觀察孩子的生活環境,了解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分別聆聽父母和孩子的心裡話。再計劃家訪時要和父母孩子們溝通的問題,把要說的話一一羅列在「家訪秘籍「小本本上,然後在腦海裡一遍遍模擬家訪的情景,最後拉著同事買適合家訪的得體衣服,帶著自信滿滿的心和充滿正能量的狀態,正式開啟了家訪的大門。你們猜,我會成功嗎?

  家訪小調皮,我有招

  今年暑假家訪的是二年級老生,好麼,作為大隊輔導員,對二年級的學生,我還是很有底氣的,去年這群娃基本都是從我手裡接過紅領巾,跟著我一字一句練習入隊宣言的。

  這次家訪的對象是小T,在二年級調皮搗蛋的男生堆裡,小T呢,可以算是年級裡為數不多的一朵「奇葩」吧!之所以說他是一朵奇特而又美麗的花朵,是因為不管他在學校裡惹了什麼「麻煩事兒」,像是因為偷摘學校果樹上的枇杷,或跨越圍欄抓池塘裡的生物被老師批評教育;抑或是受了莫大的委屈,如和調皮的小男孩推搡打鬧,心愛的故事書被小夥伴劃破了等等……統統都只需要兩分鐘,他立馬就「不計前嫌」,又嬉笑起來。

  家訪時,當我掃到小T爸媽略顯擁擠的工作室裡,堆積如山的雜誌和設計稿時,我立刻就明白了為什麼小T每次做課前準備,都要埋頭摸索個半天。

  突然小T媽緊張地問我:「老師,我們兒子在學校是不是特別幼稚。」我脫口而出(認真臉):「還好吧,就是好像少了根筋。」結果把自己和小T父母都逗樂了。想想現在爸媽對老師的包容度其實也蠻大的,當年,我的老師哪裡會開這樣的玩笑。

  的確,孩子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性格個性的發展,是需要大人們保持良好的心態。本來還想著問問家長對孩子英語學習有沒有更高期望,也好指導一下我自己下學期的工作,沒想到他們斬釘截鐵地告訴我,他們已經很滿意了。

  家長和老師,或許因為年輕,在教育上有了趨同感:成長的結果可以淡化,但成長的態度和過程必須重視。

  怎麼叫人,滿滿的學問呀

  收起平時愛穿的闊腿褲,一身低調加成熟地出發去家訪。沒想到一進門就遭遇難題——面對陌生臉,我該稱TA什麼?

  現在二胎、早婚早育的人不少,早不是我們讀書那會兒,一眼就能辨出是爸媽還是祖輩,或是哥哥姐姐的年代。所以,這真是個問題,萬一眼光不準叫錯人怎麼辦?

  隔壁班的前輩上個星期去家訪都差點栽跟頭,看到一個爸爸長得和哥哥一樣嫩,「你是XX的哥哥」一句話都快說出口了,幸虧這位爸爸及時自報家門。

  這次,我也遇上了一個超年輕的媽,和我才相差6歲。想想人家娃連醬油都打過了,下半年就準備在我班上讀一年級了,也是蠻神奇的。

  作為家訪老師麼,我當然不能當場暴露自己的年齡,這是前輩們特別提醒的,但為了儘快拉近距離,我只好說,她和我姐姐一般大,沒想到還真找到了同齡人的頻道,她馬上吐槽,管小孩的時候,真是控制不住洪荒之力!和家長的話一下子多起來,本來第一次家訪的緊張感也立刻解除了。

  家訪過幾家後,也就自己琢磨出了一些本領,比如進門先看牆上或客廳擺放的照片,先聽聽家長是怎麼介紹孩子的,實在沒把握麼,只能拿出萬能藥了,叫一聲「某某家長」,也能通關。

  所以,別看我們年輕老師在家訪時並不是話語最多,氣場最強的一個,但我們絕對是內心戲最豐富的人。(記者 朱平 整理)

  90後家訪囧事

  潘老師(90後,長江城北體育公園校區品德老師):前幾天去家訪,一位外婆一看到我就說:「這個老師真年輕。」還追問我年紀,知道我和她孫女同歲時,拼命給我塞水果吃,居然還塞了一塊吃相超級尷尬的西瓜(擦汗),最後我只能趁著資深老師說話的空檔,在一邊默默消滅。哎,太年輕,缺乏拒絕的功力啊。家訪第一天,我回到家才發現,書包裡居然背著四五瓶沒喝過的礦泉水和飲料,走了整整一天,全是好客的家長塞到書包裡的。

  王老師(90後,長江城北體育公園校區體育老師):家訪麼,和小朋友打交道還方便的,問一聲暑假有沒有學遊泳,還會現場給我示範動作。比較不知道怎麼辦的是,家長爆棚的熱心。印象最深的是有戶人家給我們家訪老師每人送上了一份自製龜苓膏,女老師麼,就當美容啦,可我是男生哎,從來不吃這個的,最後抑制住洪荒之力,還是速度吞了下去,吃完還誇人家做得好吃,內心卻在祈禱,千萬別再來一碗。

  殳老師(90後,長江城北體育公園校區語文老師):雖然暑假家訪天很熱,不過一天10多戶人家每戶人家喝杯水或飲料,中間還要趕路,這樣的節奏下來,最痛苦的是憋尿。一開始還不敢說,等從學生家裡出來問同行的老師哪裡有廁所,結果經驗豐富的老師回答,趕路要緊,到下一戶人家直接問能不能借用吧……哎,當時心裡陰影面積也是夠大的。

相關焦點

  • 鄉村小學家訪工作手記
    本文是我所在的鄂西北小鄉鎮村小兩位青年女老師在疫情期間的家訪手記,從中可以看出基層鄉村老師的艱辛和不易!走進你的生活,留下我的感悟在舉國上下全民抗擊疫情的時刻,學生的健康狀況如何?線上學習狀況如何?一直牽掛著我們全體老師的心。
  • 90後教師家訪四年,手寫十萬字暖心日記
    90後教師家訪四年,手寫十萬字暖心日記 2019-07-16 06後教師家訪四年 手寫十萬字暖心日記  本報訊(黃歡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潤文)1992年出生的葛盛有一個外號——「葛大爺」。
  • 青山推10萬字優秀家訪手記 規勸大人行為是難點
    昨天,青山區教育局從全區3000名教師的2萬份家訪手記中選編的《優秀家訪手記》出爐,共10多萬字的49篇手記透露。  「兒子在寫作業,媽媽在另一個房間打通關遊戲,見到老師來訪,他媽媽不好意思地說,『冇得事做,混哈子點,他調皮得很,管不了,還是麻煩老師多管哈子,管嚴一點』。原來這位媽媽離婚後沒有上班,專職在家照顧孩子生活。」鋼城一小晏麗老師在家訪手記中描述了這樣一個家庭。
  • 年輕老師,你也能做好家訪
    文/齊澤宏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說,家訪是一件能避則避的事兒,因為它不僅佔用私人時間並且需要非常多的溝通技巧而在現實中,年輕老師每次家訪,都上演著超級豐富的內心戲。也會由於家長對年輕教師心存偏見,或者年輕教師自身經驗不足,不善於與家長溝通,出現了一些矛盾。年輕教師家訪時,該怎麼做呢?一、家訪前,做好功課十分重要。明確切合學生實際的談話中心、考慮恰當的談話內容、預設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到胸有成竹,這些你可以多向老教師求教。
  • 陽信第三實驗中學:電話預約家長 逐個登門家訪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教師與家長社會的聯繫,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教育發展的濃厚氛圍,第三實驗中學響應上級號召,組織教師開展家訪活動。,第三實驗中學提前召開了全體教職工會議,認真分組、細緻安排,對家訪工作進行部署分工。
  • 家訪,讓教育更溫暖
    家訪是一種溝通,是孩子、家長、教師三者之間面對面的一次坦誠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師、家長和教師、孩子和家長心靈和諧的橋梁。
  • 南京90後老師寫下10萬字家訪日記 行程2000公裡
    這是南京市科利華中學紫東分校老師葛盛家訪日記中的一段。這位90後教師參加工作以來,行程2000公裡,家訪90多次,寫下近10萬字的家訪日記。在QQ、微信等溝通方式盛行的現在,他回歸傳統教育方式,引來點讚。2015年,23歲的葛盛來到紫東分校當初一語文老師,兼班主任。
  • 孩子班主任要來家訪,需要準備禮物嗎?
    那個孩子畢業已經五年了,現在想起來都有一種想掉淚的感覺,不知那個小女孩學習怎麼樣,總之那個時候,她非常非常刻苦,刻苦到一個晚上能夠將一個本子寫滿,如果學習一般,總覺得我對他們是一種辜負和虧欠。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雖然經過歲月的磨礪,但內心卻總包含著深情。
  • 隔屏不隔愛 | 常青藤「雲端家訪」班主任手記
    我們整理了常青藤一年級班主任的「雲端家訪」手記,透過這些老師的敘述,我們看到了隔著屏幕下的滿滿愛與溫情。「春風花草香」,是相約踏春的時節,也是臨近春末的時節。Lily 幸運的是,「雲端家訪」讓我隔著屏幕見到了孩子們的可愛笑臉。令我感到無比開心的是,即使在家裡上課,孩子們的作息也還是很規律健康的。不少小朋友都有自己安排的時間表,也有制定出一個專門鍛鍊的時間。
  • 蘇州中小學家訪成風 家長表示贊成
    摘要:之前風風火火的家訪,蘇州家長們普遍感到有點措手不及,到上個月底,全市39405名教師家訪了237616戶學生家庭,其中老師直接登門走訪的學生家庭為189627戶,約佔79.8%,通過電話、QQ等現代通訊設備進行交流的學生家庭為47989戶。這次家訪除覆蓋全市每一個新生家庭外,還涉及了從幼兒園到高中各個年級的學生家庭。
  • 家訪時這個新生為何全程哭到老師走?今年家訪創新形式,「雲家訪...
    【外出少了家長盯成績,雲家訪指導孩子全面發展】 「你這個暑假打算怎麼過?」「與老師分享暑期裡的快樂事」……這是今年徐匯區上海小學「雲家訪」中三年級班主任老師施惠賢最關心的話題。
  • 幼兒園新生家訪全攻略來了!(附家訪記錄表)
    最近很多幼兒園老師都開始做開學前的準備,忙著做環創,忙著做家訪。家訪作為開學前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之一,怎麼做才是最有效的呢?都有哪些準備呢?小豆苗給大家整理了新生家訪方面的攻略,幫助大家輕鬆應對。家訪前事先預約,老師先與家長約定一個合適的家訪時間,最好提前一周致電家長,讓家長早做準備,以免突然登門拜訪讓家長覺得唐突。老師必須在家訪前弄清如何到達幼兒家裡,路上大約花費多少時間,保證家訪不迷路,不遲到。
  • 家訪的變遷
    家訪是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小時候母親在村校任教,學生家長都是農民,白天在地裡幹活,很晚才回家,因此母親家訪都在晚上進行。忙碌了一天的母親,吃過飯,洗完澡,帶上手電筒,約上兩三個教師開始家訪,有時母親也邀我做伴。
  • 泰安六中探索「一二三四」大家訪工作法,讓家訪成為教育常規
    教育政策信息、國家大政方針以及我國發展成就也都是家訪中的重點交流項目。範寧、周皓老師的每次家訪都能點燃學生和家長內心的一把火,耐心的傾聽、全面深入的分析、對家長和學生的有效指導,成為她們家訪的「三件寶」。
  • 「新生家訪」幼兒園新生家訪全攻略來了
    最近很多幼兒園老師都開始做開學前的準備,忙著做環創,忙著做家訪。家訪作為開學前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之一,怎麼做才是最有效的呢?都有哪些準備呢?今天給大家整理了新生家訪方面的攻略,幫助大家輕鬆應對。一、前期準備工作家訪前事先預約,老師先與家長約定一個合適的家訪時間,最好提前一周致電家長,讓家長早做準備,以免突然登門拜訪讓家長覺得唐突。老師必須在家訪前弄清如何到達幼兒家裡,路上大約花費多少時間,保證家訪不迷路,不遲到。
  • 老師家訪,是該提前通知還是該突然襲擊
    早晨,閨女和我說:「這幾天我們班的同學陸續被家訪了,連住在邊遠農村的都有被訪的了,不過,自咱家之後,別的同學都是提前接到了電話。」我手捂胸口,打斷閨女說:「再也不要提家訪的事了,這可能會成為我餘生的心理陰影了,太狼狽、太尷尬、太丟人了。
  • 教師日誌 |​​​寒假家訪手記 文/程崢
    寒假家訪手記文/程崢程崢,湖北省大冶市尹家湖中學語文老師。美是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享受,一種樂趣,一種陶醉。真正的美能使人的內心產生無比的喜悅和興奮,在欣喜的啟迪中領悟生活的真諦,從中完善自己的人格,陶冶自己的情操。而語文這門課程,便承載著太多這種讓人舒適的美麗。春風過處,至柔,柔得就像淚洗過的良心。
  • 7天奔走720公裡家訪路——90後教師的別樣暑假
    8月14日,同組政治教師徐素榮老師傳承衢州二中「老帶新、幫扶後輩」的老傳統,帶領新班主任劉夢婷去家訪了。在老教師的帶領下,掌握了家訪內容的新班主任劉夢婷漸漸有了底氣。回家後,劉夢婷在手機地圖上標註了學生的家庭住址,安排好了家訪路線,她打算用公交車和打車的方式完成她在柯城區和衢江區的家訪。帶上了水杯和為了家訪新買的防曬衣、帽子、防曬霜、鞋套,劉夢婷先從城區開始家訪。
  • 山區美女老師給留守兒童做精美家訪手冊,學生盼望她多去家訪
    說起家訪,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小時候痛苦的回憶。不過,在貴州黔東南州黃平縣谷隴鎮翁板小學,一名美女老師張沁文對班級留守兒童的家訪卻深受孩子們喜歡,她還根據家訪的內容自己製作了一本《六(1)班留守兒童之家》的小冊子,詳細記錄每次家訪的感受。孩子都盼望著她能夠多去自己家裡家訪。
  • 老師來家訪,要不要送禮?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奉送
    每次家訪老師其實都在悄悄打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根據五位老師介紹,在家訪前,老師們通常會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每個家庭的基本背景,比如經濟狀況、家庭成員、學生健康狀況等。除了家庭布局,沈老師還會著重了解家長對孩子進入學校後的學習要求。「這麼多年家訪下來,我發現70%的家長和孩子都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相比之下,有目標的家長往往不會那麼焦慮,孩子的學習也更加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