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最後一次家訪,已經距離現在有十年的時間了,那個時候,我們這裡正在正在搞一項「千名教師進萬家」的活動,有表格,有過程,家長 必須籤字,於是我就在班級裡說了,沒想到,有一個小女孩的家長給我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到他們家,我當時一陣懵,因為我還沒有具體的打算,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語氣可能並不是太好,下午的時候,我注意了一下這個小女孩,沒想到,這個小女孩比較敏感,就回家告訴了媽媽,說我看他的眼神怪怪的,估計老師生氣了。家長又專門打過電話來,向我解釋,沒有別的意思,希望我對他們的孩子不要有看法。
過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為我已經買好了禮物,準備著我的到來。為了消除他們的疑慮,我在一個放學後來到了他們家,很溫馨的家,媽媽忙不迭地沏茶,並且拿出孩子從幼兒園以來所有的畫作,讓我觀看。讓我看孩子從小以來所有的相冊,家裡像在開一個展覽會。我仔細地看著,孩子眼裡滿含期待和興奮。待了大約半個小時,我離開,一家人執意要留下吃飯,並且讓我拿他們準備的禮物,我堅決謝絕了!
那個孩子畢業已經五年了,現在想起來都有一種想掉淚的感覺,不知那個小女孩學習怎麼樣,總之那個時候,她非常非常刻苦,刻苦到一個晚上能夠將一個本子寫滿,如果學習一般,總覺得我對他們是一種辜負和虧欠。
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雖然經過歲月的磨礪,但內心卻總包含著深情。
那是我最後一次家訪,我再也沒有進行過家長,那次上面布置的任務,我是通過開了一次小型家長會的形式完成的,針對幾個問題比較突出的學生,讓他們的家長來學校一次,給他們講了講,然後讓他們填了填表格,籤上字,我任務完成,他們也充滿了感激,皆大歡喜!
在通訊這麼發達,網絡已經隨時隨地將我們聯結在一起的現在,我認為家訪真的是可有可無的。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和家長聯繫,電話、視頻、語音,照片,完全滿足了交流的需要。
當然,家訪也不是不可以,家訪也有它的優勢所在,我認為最突出的一點,那就是家訪在情感方面更具優勢。可以使教育更有儀式感和莊重感。正如現在電子郵件盛行的時代,傳統的紙質信件已經成為鳳毛麟角的時候,如果你突然接到你朋友的親筆書寫的一封信,看著工整的字體,沁人心脾的話語,你自會從內心升起一縷芬芳。我認識一個教師朋友,他每次外出上課,總會親自用毛筆寫一封信寄給他的朋友,一個是表達對朋友的掛念,第二個也是對自己曾經走過這個地方的紀念。
登門家訪也有它存在的理由,儘管現在的人都非常忙碌,儘管網絡如此發達,但家訪依然有存在的理由,如果有老師真的去家訪,請相信老師的一片誠意!
那麼到底需不需要準備禮物呢?
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給老師準備禮物,理由如下:
1.老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一個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感的老師 ,絕對不會貪戀家長的什麼禮物。
現在很多的家長總是帶著一種有色眼鏡看人,總認為現在的老師怎麼怎麼樣,這樣的老師可能存在,但絕對是少數,我見過的大多數老師還是都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他們對待學生真誠,竭盡全力,根本就沒有大家所想像的那樣不堪。
不是老師不好,是你想的老師不好而已。比方說,對待家訪這件事情上,老師犧牲休息時間到家裡了解家庭情況,目的是和家長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根本就沒有想到家長是否會準備禮物,但在一些家長看來,這反而成了教師向家長索取禮物的行動。
2.教師不是傻子,如果準備禮物,這簡直是對於教師的侮辱。
在一些人的眼中,教師要麼唯利是圖,要麼迂腐自私,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其實這種對教師的認識本身就是錯誤的,教師這個群體相對來說學歷都比較高,還算有文化的人,他們看待問題其實比較深刻,儘管接觸的都是一些孩子,但在孩子身上,往往能夠看透最真的人性,人性中的善意的一面淋漓展現,人性中的弱點也會在他們身上一覽無餘,在長期和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對於人和人性都要很深刻的認識,再說日常生活也並非真空,教師其實也很懂得一些人情世故,所以,有句古話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教師並不是傻子,他即使再有私信,也會避嫌,也不可能通過這種登門拜訪的方式去 索取,難道他到你家裡去,就為了你那點微不足道的禮物,這讓老師情何以堪。如果這樣去揣測老師 ,準備禮物,這是對老師的侮辱,也是對自己智商的不自信。
3.能夠去家訪的老師,都有一種特別的教育情懷。
在網絡如此發達的時代,家訪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被取代,但家訪最大的優勢就是情感的投入,那是網絡和其他通訊手段無法取代的,坐在家裡,面對面的交談,看一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詢問一下孩子在家裡的表現,絕對是網絡無法比擬的。老師和家長面對面,可以更好地溝通,老師把家長叫到學校去,總是帶著一種興師問罪的意味 ,而家裡促膝而談,多的是一種感情的交流。
最近,我就看到過這樣的一位教師,面對一個 特別調皮的學生,這個老師真的來到了學生的家長,和父母進行了交流,那位老師很認真,對於學生事無巨細,關心備至。
現在能夠去家訪的老師,都有一種特別的教育情懷!如果他真的為了一點禮物,我相信她不會去家訪,這樣既可以避嫌,又可以避免使自己找來不必要的麻煩。凡是能夠去的,絕對對你的孩子有一種特別的關懷在裡面。
前段時間,遇到一個朋友,他熱情地邀我到家裡做客,我前往,他說:我開公司十年,從來就沒有邀請過一個人到我家裡來吃過飯,你是第一位。我請別人吃飯都會在外面,不是真正的朋友絕對不會在家裡的。
那一刻,我有一種特別禮遇的感覺!
在這個溝通越來越方便,但人和人之間彼此都很陌生的時代,真正能夠走進家門能有幾人,當老師來家訪,對於孩子來說,可能真的是成長當中特別的禮遇!
別準備禮物,頂大一杯清茶,還有就是你足夠的誠意,足矣!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