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宜24億賣出後創始人1億買回來 品牌元氣大傷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24億賣出 莊文陽被傳1億回購丁家宜

  多位日化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對於創始人之一的莊文陽來說,這場「高拋低吸」的交易雖然是大賺一筆,但是對於本土丁家宜品牌來說,卻是大傷元氣,莊文陽能否讓丁家宜東山再起還很難預料

  劉瓊

  4年前將自己創立的本土日化品牌丁家宜以24億元人民幣出售給跨國香水與化妝品巨頭科蒂(COTY)公司的莊文陽,昨日業內傳聞已經1億元回購了該品牌及蘇州工廠,但莊文陽卻對行業媒體否認了此事。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7月14日向一位丁家宜舊部、現莊文陽團隊成員的相關人士張鑫(化名)核實此事,他表示,「深圳某家公司確實已經從科蒂手中將丁家宜的品牌和蘇州工廠買下」,但是對於為何莊文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不願承認此事,是不是因為莊文陽與該深圳公司還有細節尚未談妥,該人士未置可否。

  另有科蒂市場部前高管透露,莊文陽回購丁家宜的時間具體可追溯到科蒂宣布放棄丁家宜之際。2014年11月,在丁家宜團隊還未完成善後工作時,他們就獲悉莊文陽已用8000萬元將蘇州工廠回購。而今年1月份,莊文陽再以2000萬元將「丁家宜」品牌完全回購。此外,與科蒂達成收購,莊文陽並未直接出面,而是委託深圳的一家公司來做的。實際上,品牌還是回到了莊文陽手中。

  多位日化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對於創始人之一的莊文陽來說,這場「高拋低吸」的交易雖然是大賺一筆,但是對於本土丁家宜品牌來說,卻是大傷元氣,莊文陽能否讓丁家宜東山再起還很難預料。

  兜轉回歸資本運作高手?

  科蒂與丁家宜的交易始於2010年12月,當時丁家宜與科蒂達成戰略協議,將大部分股權售予科蒂。此後,根據科蒂在2012年6月發布的招股書,科蒂逐漸持有丁家宜100%股份,收購丁家宜的總金額為24億元人民幣。

  對於此交易,莊文陽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丁家宜此前有上市的計劃,但在科蒂提出接洽後,考慮到丁家宜需要全球市場資源與經驗幫助提升,才有了雙方的聯姻。」而科蒂集團亞洲副總裁DavidEnnes當時也對本報記者表示,收購丁家宜是因為「丁家宜在全國有7000個左右的銷售代表和美容顧問,相信科蒂的香水和彩妝進入這個渠道也能銷售得很好,此外丁家宜也是補充科蒂護膚品領域的一個步驟。」

  但被收購後,跨國公司科蒂的管理方式與本土品牌丁家宜此前的運作方式等方面有所差異與衝突,致使丁家宜業績進一步下滑。一位丁家宜前高管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莊文陽時代後期,丁家宜的年銷售額大約在8億~9億元,但科蒂接手後2012年丁家宜的銷售額下降了50%。除了銷售額的下降,丁家宜基層銷售團隊也在深度調整中,大部分丁家宜原高管在併購後相繼離職。

  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財報顯示,由於丁家宜業績拖累造成的帳面減值,科蒂2013年三季度虧損2.533億美元,丁家宜所處的皮膚和身體護理部門2013年三季度減損共3.169億美元。

  2014年6月,科蒂不得不宣布將放棄這一「養子」,停售丁家宜系列護膚產品,但表示將專注於擴大中國的業務規模,努力重組中國區業務,且已與利豐集團達成協議,從7月1日起,利豐將負責在中國市場分銷科蒂旗下的一些關鍵品牌,包括阿迪達斯、芮謎彩妝和花花公子等。

  本月,科蒂剛剛以125億美元收購下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公司寶潔旗下的43個美容相關品牌,使其規模成為僅次於歐萊雅與雅詩蘭黛的全球第三大美妝公司。但是在中國,不僅是丁家宜,科蒂此前的另一筆收購也不太成功,1996年科蒂在中國還曾收購下本土護膚品牌羽西,但後來在2004年將此品牌賣給了全球最大的化妝品公司歐萊雅。

  而莊文陽在當時的收購完成後,繼續留任在科蒂擔任大眾產品部中國區CEO一年,並在2011年底離開科蒂,淡出國內化妝品市場,科蒂正式控盤丁家宜。

  在2年禁業期內,莊文陽積極開發新的化妝品品牌和通路。2014年,結束禁業期並拿到24億元人民幣併購款的莊文陽重出江湖,召回曾經的丁家宜核心團隊成員,成立了士奇生物科技公司,代理臺灣廣源良、牛爾親研、霓淨思、德國小甘菊、加拿大NINA等10個國際品牌到大陸市場發展,並且與法國時尚雜誌合創「嘉人」等3個自有品牌。

  撿芝麻丟西瓜?能否東山再起?

  在化妝品業內人士看來,莊文陽的回購舉措並不意外,2014年科蒂決定停售丁家宜的時候,莊文陽就曾向媒體表示出對丁家宜的不舍與心酸,「誰都沒法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是不是『高賣』我也不清楚,但未來如果有個合適的中間人,有個合理的時空背景,回購丁家宜也未嘗不可。」

  談及莊文陽「高拋低吸」回購丁家宜品牌,日化行業觀察人士張兵武笑侃,被老外「玩」已成過去式,現在大家已經開始「玩」老外了,身邊的朋友一個個去全世界收購品牌就像中國大媽到巴黎買LV的包包,其中有個掃貨的叫「劉曉坤」(噯呵原總經理與股東,後噯呵以6.5億賣給強生),便是丁家宜舊部,他這些年說得最多的一些詞可能就是「買下」。

  張兵武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比如立白旗下的化妝品事業部等一些國內的日化企業紛紛把目光聚焦到國外優質的獨立化妝品品牌,收購來後再利用本土優勢的渠道經銷資源運作。在他看來,「丁家宜唱的這齣『歸去來兮』,於雙方而言肯定是雙贏的金錢遊戲——最大化榨取品牌在渠道及投資方面的剩餘價值。」據了解,雖然科蒂運營丁家宜品牌並不成功,但是藉助丁家宜的渠道,科蒂旗下的阿迪達斯品牌業績卻大幅提升。

  「從財務上看,科蒂再次在中國市場上交了學費,但是對於丁家宜品牌來說,經歷了這樣的折騰,可能也就值這麼多錢了。」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不過,兜兜轉轉後重新回歸,張鑫對丁家宜品牌表達了信心,「目前原丁家宜的核心團隊還跟隨在莊文陽左右,丁家宜被科蒂停止運作時間不久,在三、四線城市還有知名度,原來的渠道和資源都在。」

  日化業內人士馮建軍卻表示不樂觀,「莊文陽再次能將丁家宜運作起來很難,一方面因為時過境遷,丁家宜早不是原來階段性領先的地位,更何況出售時丁家宜就已經有些走下坡路;其二,現在的品牌土壤與原來大不一樣,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其三,丁家宜的受眾主要是70後與80後經濟水平一般的消費者,而現在主流的消費人群90後更加年輕化時尚化。」

相關焦點

  • 低調的手機巨頭:在海外賣出1.2億部手機,國內卻幾乎沒人用過?
    低調的手機巨頭:在海外賣出1.2億部手機,國內卻幾乎沒人用過?說到咱們中國的手機品牌,大家應該會先想到華為、小米、OPPO和vivo這4大手機巨頭,畢竟這4大品牌幾乎「霸佔」了全國85%的手機市場,也霸佔了全球超過50%的手機市場。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在咱們中國還有一個低調的手機巨頭,在海外一年賣出1.24億部手機,國內卻幾乎沒人用過?
  • 半年賣出2億瓶4年估值140億,元氣森林是怎樣變成網紅的?
    元氣森林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品牌公司,成立於2016年。那一年上證指數還在3000點。雖然年輕,但公司的估值已經完成了3級跳。2019年10月,公司的估值已經達到了40億。而到了今年7月,元氣森林的估值再次躍升到了140億,漲幅堪比王府井。由於是一級市場。公司連續飆升的估值存在自我拔高的嫌疑。
  • 「炒」出來的元氣森林:估值一年升百億至140億,今年前五月日均銷售...
    元氣森林內部刊物《元氣捷報》顯示,2020年1-5月,其業績分別為7400萬+、3900萬+、1.2億+、1.7億+、2.6億+,總計前五月賣出6.6億,日均銷售440萬元。作為網際網路+的飲料公司,元氣森林隸屬於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氣森林食品科技」),成立於2016年,先後獲得了4次融資。
  • 護膚品品牌丁家宜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部分超市產品已下架
    繼「外嫁」的小護士逐漸淡出人們視線範圍後,又一被收購知名護膚品品牌丁家宜宣布退出中國市場。近日,全球最大香水公司科蒂(Coty)宣布,將停止在華銷售丁家宜的系列護膚產品,而這距離其以24億的價格收購丁家宜不過才3年多。本土品牌「外嫁」卻遺憾凋零,再次引起人們關注。
  • 曾經的洗衣粉大王 如今1.97億賣身 成龍代言也挽救不了
    當時奇強可是站在了合資品牌金字塔的頂端,但是如今卻默默無聞,早已沒有了當初的風光,而且還遭到了母公司南風化工的出售,最終以1.97億的價格賣出了。曾經的奇強商品賣到全國各地,突然之間,好像就銷聲匿跡了。《財經天下》的記者在京東自營的奇強官方旗艦店裡看到,9塊9的內衣皂賣的最好,而洗衣液、洗衣粉的評價僅3萬多條,遠遠落後於藍月亮和超能。
  • 「網紅」氣泡水:元氣森林值20億美金?
    懂財帝原創 · 作者|雁棲湖 唐潮「乘風破浪的姐姐」張雨綺與元氣森林氣泡水的廣告牌正佔領大街小巷。這似乎是元氣森林在為新一輪融資造勢。據報導,元氣森林將完成來自紅杉中國和元生資本的第五輪融資,投後估值約20億美元。
  • 被誤認為國產飲料,一年賣出223億,其實是一個外資品牌
    雖然在前段時間,茅臺憑藉1.49萬億元的市值晉升為全球食品飲料行業的第一名的消息,令無數消費者產生了「茅臺也能算飲料?」的困惑,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中國功能飲料品牌中,脈動和紅牛等依舊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其中紅牛,更是一度被誤認為是國產飲料,但實際上,它卻是一個外資品牌。
  • 中國雪糕品牌的巨頭,一年賣出1個億,讓哈根達斯「自愧不如」
    中國雪糕品牌的巨頭,一年賣出1個億,讓哈根達斯「自愧不如」隨著夏季的到來,我們國內市場上的「降暑法寶」的發展又將迎來一波熱潮期。而這其中最值得一說的便是雪糕市場。國內雪糕市場品牌分布在我們國內,目前的雪糕市場可以分為四類。一類是雀巢、哈根達斯等代表的外國品牌。一類是蒙牛、伊利等本土的品牌。一類是老冰棍、東北大板等區域性強的品牌。最後一類便是近些年來崛起的高端網紅品牌。而在這些品牌當中,最火爆的便是最後一類。
  • 1億紅包、24小時待命!拼多多聯手郵政讓4億用戶春節放心拼!
    在不少的物流點,郵政依舊保持24小時運轉,十幾輛物流車隨時待命,即使是邊遠地區也有辦法能享用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貨產品。不僅如此,拼多多還將追加1億紅包津貼,讓「年貨節」沒買夠的消費者繼續「嗨」!在剛剛結束的「年貨節」上,全國4億消費者可謂是「拼勁十足」。「年貨節」期間,拼多多農貨訂單總量超5500萬單,總量超3億斤!城市消費者將農貨一掃而空。
  • 1個月賣2.6億,這個國貨汽水線上逆襲,居然幹翻了可口可樂!
    他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本科生,剛參加完一個全球性的JAVA應用比賽,拿了金獎,獎金2.5萬歐元,礦泉水標價1歐元,他看了看,最後還是沒捨得買。當時的唐彬森也許不會想到,十多年後,自己會在中國把一款飲料賣到5-10元,靠的還是20歲出頭的年輕消費者。這款飲料,叫元氣森林。
  • 案例拆解丨3年估值40億 元氣森林憑什麼火了
    毫無疑問,這些均為新消費主義品牌提供了創業沃土。 於此,本文將率領大家進入到元氣森林的世界,作為一眾多的新晉品牌之一,此前,據「晚點Late Post」披露,元氣森林估值達5.8億美元(40億人民幣)。無疑,元氣森林從2016年創立,只用了3年時間,在一片紅海的飲料市場硬生生擠出了一條路,晉升為國產飲料界的黑馬。
  • 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開心農場之父的兇猛轉型
    還有一個多月,今年的雙11又要拉開帷幕了,各大品牌勢必都會在這個電商盛世上用遍看家本領,奪得一席之地。在水飲這個賽道裡,國內的農夫山泉系列,國外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實力雄厚,但是一匹名為元氣森林的黑馬卻突然殺出重圍,打得對方措手不及。
  • 他從一無所有開始,32年的堅持,如今1包1毛的紙巾一年賣出120億
    他從一無所有開始,32年的堅持,如今1包1毛的紙巾一年賣出120億現在打開網頁滿滿的都是雙十二的消息,而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大家的東西似乎還沒收到吧。不得不說每年的雙十一打折促銷的力度確實是不小的。特別是日用品方面,我經常趁機屯好一年的紙巾、毛巾、牙膏等等消耗比較快的。其中特別是紙巾,什麼地方都要用到,每次我都買好幾箱。
  • 老乾媽「回來了」,72歲陶華碧「放大招」,換掉它後狂賺50億
    也有不少人,在接手長輩的企業後,將企業推向「深淵」。2003年,李兆會從父親李海倉手中接過海鑫鋼鐵集團。後來的一段時間裡,他的確成為了山西最年輕的首富。不過,輝煌沒多久,2018年的時候,這位80後就成為了失信人,甚至被冠上「中國第一敗家」的稱號。
  • 化妝品牌美白特證數量大PK TA居然年銷108億
    這是美膚寶品牌創始人、環亞集團董事長胡興國在美膚寶2015年12月23日的品牌年會上,發布的美膚寶品牌願景。據了解,在2015年1月,高姿24個美白特證就全部獲得通過,距離2015年6月30日的期限「領先」了半年。其中,高姿白金煥白系列成為第一套獲得美白特證的美白系列新產品。
  • 元氣森林估值高達20億美元,值嗎?
    今年「618購物狂歡節」中,元氣森林先後擊敗了可口和百事兩大巨頭,蟬聯了天貓飲品類冠軍。據公開消息,2020年前5個月,元氣森林就賣了1.9億瓶,銷量分別達到了7400萬元、3900萬元、1.2億元、1.7億元和2.6億元,總和達到了6.6個億。銷量的不斷增長也助推了公司估值的不斷攀升。
  • 從元氣森林等品牌的爆發,看阿里張勇復盤新零售探索
    同年,阿里推出「商業作業系統」,這個包含了從銷售到營銷、品牌、服務、商品、製造,到物流供應鏈、到渠道管理、到資金,到組織和信息管理系統等11大要素的商業系統,讓阿里這個平臺從信息交互的交易平臺、渠道商的角色,向供應鏈交易的服務平臺實現了轉變。
  • 1個月賣2.6億,這個國貨汽水居然打敗了可口可樂!
    元氣森林幕後的品牌戰略諮詢機構(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的數據,去年雙11,元氣森林的銷量就超越國際巨頭可口可樂,成為了天貓水飲的第一名。最近流出的一份元氣森林業績報告顯示:今年 5 月,它的銷售額達2. 6 億,也就是說一個月能賣出幾千萬瓶。
  • 100天賣出100億,大家在海南「免稅大商場」買什麼?
    自7月1日至10月8日,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升級恰滿100天。儘管目前尚未有官方數據披露離島免稅銷售額,但根據海南省副省長沈丹陽9月29日在「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上「平均每天賣1個億左右」的表述推算,百天百億可輕鬆達成。
  • word哥許家印太厲害、裡皮1.47億天價工資、就這樣輕鬆賺回來了!
    更令人震驚的是裡皮和其團隊2000萬歐元的年薪,總價折合約1.47億人民幣,這不僅是中國足壇的最高年薪,而且對世界足壇來講也是頂薪的水平。裡皮教練的買單者許家印似乎並不在乎,因為單單去年一年恆大的房地產銷售量就高達上百個億,還沒包括恆大集團的其他項目,區區這點錢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