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說的工資指的都是稅前工資,扣完社保、公積金、個稅之後的是到手工資,不過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社保、公積金、個稅是怎麼扣的、哪個先扣?下面來跟大家說說到手工資的計算方法。
1、工資要先扣除五險一金,再扣除個稅
工資是先扣除五險一金再扣除個稅的,其中社保和公積金是同步扣除,不存在先後順序,扣完五險一金之後,再減去個稅專項扣除項目,剩下的金額如果在5000元以上,就需要扣個人所得稅,如果在5000元以下,就免除繳納個稅。
專項扣除項目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贍養父母、房貸/房租、大病醫療五大項。
2、五險一金繳費比例
不同地區的五險一金繳費比例是不一樣的,其中五險差別不大,公積金的差別較大。下面是北京市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
註:2019年從5月1日起,單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由19%降至16%;醫療保險要和生育保險合併,但是還沒有出具體的政策。
個人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一共是22.2%+3元,單位繳費比例是39.9%。此外,五險一金繳費基數有最低和最高限制,其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的繳費基數下限是上年度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40%,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的繳費基數下限是上年度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60%,公積金的繳費基數下限是上年度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五險一金的繳費上限均為上年度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
3、到手工資的具體計算方式
舉個例子:A在北京市工作,稅前工資是1萬元,獨生子女,有60歲以上的父母贍養,未婚,名下無住房,租房住,可在稅前扣除的金額是2000+1500=3500元。
需要繳納的五險一金金額是10000×22.2%+3=2223元,1萬元扣除五險一金和專項扣除金額後,還剩下10000-2223-3500=4277元,未達到5000元的個稅起徵點門檻,所以免徵個稅。
A的到手工資是10000-2223=7777元。
再舉個例子:上述A的稅前工資是2萬元,其他條件不變。
需要交納的五險一金金額是20000×22.2%+3=4443元,2萬元扣除五險一金和專項扣除金額後,還剩下20000-4443-3500=12057元,遠高於5000元的個稅起徵點門檻,需要繳納個稅,應納稅所得額是12057-5000=7057元。
過去的個稅是「按月代扣代繳」,2019年1月之後個稅採用「累計預扣法」,也就是按年計稅,特點是個稅前低後高,到手的工資會前多後少。
以下是新版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普通職工適用)
在1月份,A的工資未超過3.6萬元,對應的稅率是3%,需要交納的個稅是7057×3%=211.71元。
A的到手工資就是20000-4443-211.71=15345.29元。
不過6月之後,A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000元,對應的稅率變成10%,扣的個稅就要增多,到手的工資就要減少了。